江苏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67283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苏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逐步告别低劳动力价格、低资源价格、低环境污染成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日益依赖于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装备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与服务业创新的载体,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也是我国经济能否成功转型的关键和保证。以江苏省为例,探索江苏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为江苏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依据。 下载 关键词 江苏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 F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283( 2017) 10-0109-03 作者简介 许莉( 1982-),江苏连云港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陈星,男,金融学院院长,

2、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结构;黄晓卫,男,讲师,研究方向:技术创新。 基金项目 2016 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江苏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 (项目编号: 2016SJB790027)。 一、引言 江苏省作为全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领头羊,如何参与装备制造业全球化、一体化进程,如何完成新兴价值链提升,利用其良好的工业基础,发挥其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学习国外 先进技术的同时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而增加企业的附加值,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当前江苏省装备制造业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要想提高江苏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就要从江苏省装备制造业企业现状入手,分析企

3、业发展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找到合适、合理的技术创新模式。本文将从政府、社会和企业本身多层次、多角度分析江苏省装备制造业所面临的现状,探索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以期能够为江苏省装备制造业企业走出困境,找到创新之路,提高核心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 二、江苏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的 影响因素分析 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决定了江苏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将从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方面来分析影响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具体因素。 (一)政府的技术创新政策 企业是技术创新选择和实施的主体,但是企业都是逐利的。由于存在创新风险性和收益不确定性,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很难完成技术创新,必须有政府这个坚强的

4、后盾才能够共同完成。政府的政策,尤其是技术政策,包括技术引进和技术扶持,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在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过程中,政府也会通过各种政策或法 规来促进多种创新模式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对于企业自主创新来说,更需要政府提供优厚的政策,包括创业、税收、知识产权保护等,特别是对于投入资金大、风险高、收益慢的基础性研究,政府可以通过设立国家实验室、教育投资、科技基础设施、研究基金等直接手段创造条件。对于模仿创新来说,可根据市场需求,制定技术引进政策、扶持政策、成果转化政策、自主创新中供给型技术创新政策。对于合作创新来说,政府除了要运用一些供给、需求手段外,更重要的是运用环境政策,建立高

5、新技术园区、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产学研一体化等。需要注意的是, ?些 政策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只是不同的模式,其侧重点不同。因此,政府政策的多样性为企业创新模式的选择提供了多条路径,企业可以根据外部环境包括市场变化趋势、国际国内行业、企业发展方向,结合自身的条件,包括企业规模、企业所处发展阶段、企业所具备的人力、物力、资本等,选择适合的技术创新模式。 (二)社会环境因素 第一,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与本国国情密切相关。江苏省具有很多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特点。一方面,和发达国家想相比,科技基础比较落后,研究能力较弱,在一些领域的研究与国外差距很大;另一方面,缺乏有 效的市场机制,改革开放后,与世界

6、科技的联系正处于快速变化之中,在具体选择创新模式时,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国家政策导向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目前一直在讨论风险投资,完善风险资金回报体系。这实际上是为产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开拓融资渠道,提供创业基金。随着江苏省风险投资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自主开发模式或合作开发模式。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 “ 技术 ” 作为企业经营系统的重要元素,与资本市场、技术市场以及人才市场有着密切的关联。 第二,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 在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中,自主创新的技术先进但不成熟,投资较大,风险也大。而模仿创新则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变更和改进,技

7、术相对成熟,市场相对稳定,投资较少,风险也较小。 第三,技术市场。技术本身具有风险大、鉴别难、周期长、交易成本高等特点,因此技术市场的规范和成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知识产权的保护促进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技术市场的垄断又阻碍了技术的共享和利用。一方面大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垄断利益,对自主研发的积极性越高,实施自主研发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小企业则研发能力欠缺,遭遇的壁 垒更多。技术市场的公平而合理的竞争会促进企业采取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共同进步。因此技术市场的规范和管理对企业采取合适的竞争模式至关重要。 第四,人才市场。人才是技术创新的原动力,人才市场主要包括企业家市场和科技人才市

8、场。企业家是一种极为稀缺的要素资源,具有超常的创新意识。企业家市场的完善,是对其进行市场选择的过程。科技人才是技术的另一载体,在技术发明或升级换代等过程中,企业都需要技术人员,只要拥有了这些技术的使用和创造者,就等于拥有了技术本身。 (三)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一 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是约束和引导企业成员行为方式的内在纽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企业对创新模式的选择,是一个企业在其核心价值观,即企业文化的指导下,综合考虑企业的利益机制后,结合企业的自身条件作出的选择。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创新模式选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具有号召力、凝聚力,能够保证

9、创新的贯彻实施,提高企业创新活动的效率,因此成为增加企业效益的源泉。良好的企业组织文化必须坚持由内而外贯彻学习、交流、信任和分享四个原则,让所有员工在相互学习、公开交流、互相信任、 实现分享的企业氛围下,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四)资本投入能力创新 资本投入是指企业能够投入到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主要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能力,具体是指人、财、物的投入。第一,人的投入。一个企业创新模式的选择往往由其所拥有的人才状况来决定。自主创新需要企业拥有大量的高科技、高素质人才,模仿创新则要求略低,而科技人才不足的企业则只能采取合作创新模式。第二,资金的投入。科技创新无论研发材料、信息取得、实验

10、室、设备等软硬件设施还是人力成本,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只有资金充裕的企业才 可以根据市场变动进行具有前瞻性的创新活动,而一般企业只能从模仿创新模式或合作创新模式中进行选择。第三,物品的投入。物品包括有形物品,如技术创新工作必需的试验网络、测试设备等。在信息社会背景下,除有形物品外,无形物品对于技术创新的作用愈来愈突出,即企业的知识资本 信息资源。信息积累能力强的企业,信息积累达到一定量时可以从事自主创新。 (五)企业研发能力 实践表明,研发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创新成功的先导,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推动力。所以,企业的研发能力实质上是对企业技术创 新能力的检验。对于大中型企业

11、来说,应该尽量争取建立企业自身的研发中心,进行自主创新。一般来说,大中型企业的研发能力最适于进行自主创新,同时还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创新。对于小型企业来说,企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他们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较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小型企业就不能进行相应的研发工作。同样,中小企业应把技术开发机构建设作为实施技术创新的重点工作。 综上所述,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在选择具体的模式时,应注意分清楚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的优势。同时,应适时根据内外部条 件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战略模式,将企业创新风险降到最低。 三、江苏省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实施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技

12、术创新环境 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为企业选择创新模式提供依据,为实施创新提供便利,为创新发展提供保证。为了进一步推动江苏省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保障创新的成功实施,政府不仅要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环境、科教环境、宏观政策环境等,还需转变政府的参与方式,从过去政府作为创新的主体,直接组织和推动技术创新到让企业做创新的主体,政府为装备制造业企业技 术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健全江苏省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增强技术创新动力的关键。一方面,政府应制定有利于推动江苏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和促使立法部 ?T 建立保障和鼓励创新的法规。另一方面,应当通过政府的行

13、政力量,加大相关政策的执行力度,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规范市场,让企业公平公正参与竞争。此外,要大力推进有利于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环境建设。技术创新既需要利益机制的刺激,又需要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文化环境和氛围。技术创新的文化环境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整个教育体 系、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营造有利于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文化将是一个长期的和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政府、学校、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二)推动技术创新国际合作 首先,积极推进江苏省装备制造业参与重大国际合作计划。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对加强原创性科学创新和战略性技术创新以及更好地提高江苏省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

14、起到了很大作用。江苏省装备制造业应该进一步加大科技工程的开放程度,引进技术,分享国际科技资源和智力资源。其次,鼓励国外跨国公司到江苏省建立中心和江苏省的公司到国外建立中心 。通过 “ 走出去 ” 来充分吸纳东道国的优秀人才、技术创新资源,而通过 “ 请进来 ” 带动江苏省装备制造业研发水平的提高,同时引进了国外的先进设备和技术。第三,加大江苏省装备制造业研发人员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将研发人员派到国外研究机构进修,可以提升其研发能力和掌握国外先进的研发思想,同时也可以请国外专家来江苏省研发机构进行指导,来提高江苏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三)推进税收优惠政策改革 税收优惠政策对企

15、业的技术创新有着直接的影响。江苏省装备制造企业的税收上缴口径有必要进行重新调整。 在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发展中,智力资源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能扣税的直接物质投入比重反而越来越小。而经费、技术专利和非技术专利费比重的增加有利于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应把装备制造业企业大量智力、无形资产的投入作为主要生产要素打入成本,在税前应税收入中予以扣除。 (四)加强创新意识,提高经营者素质 经历了蒸汽时代和工业时代两次革命,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在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技术创新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和发展速度都是无可比拟的,作为技术创新的主角,企业家必须跟上时代的潮流,不断学习,不

16、断摸索,把技术创新理念融入骨髓,全面掌握技术创新的基本规律和具体到个别项目的特殊性,把技术创新变成企业立身和发展的根本力量。同时,企业家还要具备对市场变化的敏锐预见能力、过人的胆识、领导才能和创新精神,这也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 (五)重视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江苏省装备制造业企业必须把加速培养和吸引技术创新人才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在技术创新人才引进时,要善于从江苏省内引进,又要敢于从国外引进;既要引进具有较高专业技术职称,同时具有技术创新能 力的人才,还要引进有能力、有毅力、有创新精神但还没有取得职称的各类人才。由于科学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创新技术人才日益年轻化,人才的培养

17、与引进变得非常重要,而最重要的是留住人才,并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否则很难保证装备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的长久发展。因此,在实施技术创新人才战略时,必须考虑现在、立足将来,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多层次多方向的战略性布局。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国际交流与合作,采用企业内部交流、外部学习,以及聘用专家、出国学习等形式,为企业培养造就一批层次结构合理,适应时代要求的高水平科技队伍。 (六 )提高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 知识产权是保护核心技术,鼓励和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应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供更快捷顺畅的专利申请渠道、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并加大各层面的监管和执法

18、力度,提供专利申诉一条龙服务。建立合理便捷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是江苏省装备制造业企业提升自主创新积极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对江苏省装备制造业企业而言,可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建立起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应对和协助处理企业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 法律纠纷,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效率,并为个人和企业间知识产权的合理流动和扩散提供有效途径和保障。 (七)建立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江苏省装备制造业企业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技术创新项目绩效评价体系,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创新建立不同的鼓励和奖励制度,加大对创新人员的激励力度。通过完善企业内部分配制度,使拥有科技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的人才的地位和收入有实质性的提高,让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企业利益分配,通过实施技术入股、管理入股等方式,充分调动高科技人员、管理者的积极性,增强装备制造业企业凝聚力,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 参考文献 商小虎 .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D.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3. 邓希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D.湘潭大学, 2015. 杨砚峰,李宇 .技术创新的企业规模效应与规模结构研究 以辽宁装备制造业为例 J.中国软科学, 2009( 2): 164-172. (责任编辑:乔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