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 摘要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中国梦 ” 的重要动力。河南作为我国的传统农业大省和 “ 粮仓 ” ,城镇化率较低、发展起点较低、发展任务繁重。文章在分析了河南省城镇化建设理念、政府政策、城镇结构、产业结构、城镇地域发展以及城镇治理方式方法等六大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了河南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论述了河南城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路径和对策,为河南城镇化建设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参考。 下载 关键词 河南省;新 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91.
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736X( 2015)02-0129-04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所谓新型城镇化即 “ 以人为本 ” 为基本原则,以新型工业化建设为发展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发展理念,推动城镇发展的现代化、集约化,实现农村的城镇化,最终达到提高城镇化建设的质量以及水平,大中小型城市与小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科学协调发展的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最为明显的区别在于,其不但实现了居住人口的聚集以及城镇土地的集中 ,而且实现了城镇布局在空间上的合理化;在经济上有具有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并能够在创造高经济价值的同时,实现经济建设与政治经济文明建设的同步发展;城镇居民的身份不仅
3、是农民身份的简单改变,还应当是居民全面地融入到城市文明当中。在此基础上,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主要还包括:居住人口城镇化、建设空间科学化、建设用地集约化、经济发展可持续及城镇产业特色化、社会保障 “ 一张网 ” 及高水平等。 二、河南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找准城镇化建设发展的着力点、突破点,迅速走上新型城镇化的道路,实现后发优势是 河南的当务之急,也是全省人民的共识。 (一)河南省城镇化建设发展的现状 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河南省城镇化发展十分迅速,年均增长率约为1.5%。随着中原地区的崛起以及实施中原城市群战略以来,城镇化迅猛发展, 20042005 年,河南省城镇化率超过了 3
4、0%,按照美国地理专家诺瑟姆所建立的 “S” 模型,河南省城镇化建设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至2013 年底止,河南全省的城镇常住人口达到了 4123 万人,比 2012 年增加132 万人,增长 3.31%,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43.8%,比 2012 年 提高1.37%,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1.城镇化建设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河南省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不仅拉动了经济迅速发展,并且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收入水平。据统计,河南省 GDP从 2008年的 15034.21亿元增长到了 2013年的 32155.86亿元,同比增长 9.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I.3 个百分点
5、。 GDP 从 2 万亿到 3万亿,河南仅用了 3年时间。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2398.03 元,同比增长 9.6%;农民人均纯收入 8475.34 元,同比增长 12.6%。 2.产业结构显著改善。产业是立城的根本、强城的基石,推进产业建设发展和转型升级不但能够提高城镇的经济实力,还能够促进城镇化建设与工业化建设之间的良性互动。近几年来,河南省已经逐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产业结构体系,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和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大、加快,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了巩固,服务行业的发展速度明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迅速增强,第二、第三产业的产值明显提高,为城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6、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据统计,至 2013 年底止,省内各城市第二、第三产业的产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极大地改善省 内非农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的同时,反过来又促进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二)河南省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河南省的城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形势依然较为严峻。2013 年我国 31 个省区市城镇化率的统计排名中,河南省仅以 42.4%的城镇化率排在全国第 27 位,仅高于甘肃、云南、贵州及西藏四省区,在中部六省中排名倒数第一,远远低于上海 88.02%的城镇化率以及北京 86.3%的城镇化率,与全国平均 53.73%的城镇化率也有较大的差距。总体来说,河南省城镇化建设过程
7、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六个方 面。 1.农村居民的理念问题。河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非常大,传统的小农思想根深蒂固,即农民对于土地较为依赖,不会轻易放弃自己所拥有的土地。现阶段虽然进城务工人员较多,但是作为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民工却极少选择落户于城镇,因为这样意味着自己将会丧失祖辈们赖以生存的土地经营承包权。此外,虽然河南省农村居民落户于城镇的门槛并不是很高,但是由于丧失了农民的身份,会失去很多国家对于农业人口的优惠政策。加之他们大多文化程度不高、缺少在城镇安身立命的技术技能,在城镇中的生存以及发 展较为困难。城镇化建设与发展要求居住人口具有较高的现代文明素养,以
8、期能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经济,而河南农村地区的居住人口文化程度总体来说较低,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因为这些 “ 后顾之忧 ” ,大大制约了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的速度,放缓了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的节奏。 2.城镇治理方式方法亟需改变。河南省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重近期利益轻长远利益、重城镇建设轻城镇治理等多种问题。对城镇化治理的核心问题定位有所偏差,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如何扩大城镇的规模上,而对城镇化建设中不应忽视的社会发展、 生态环境改善以及特色文化建设等问题的关注度不足。此外,最为严重的问题在于基层城镇由于缺少足够的知识型人才,缺乏相应的技术人员对城镇的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出
9、台的管理政策要么不合理、要么欠缺科学性,造成了城镇的治理机制以及监督机制不够科学、不够完善。 3.相关政策制度的制约。对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制约主要是指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土地管理制度以及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等。河南作为我国的劳务输出大省,很多的务工人员经过在城镇的发展,已经实现了非农化就业,成为了城镇中的生活者,但因为户籍制度的制约,在户籍管理上被区别 对待,使得农村务工人员较难转换成真正的城镇户籍居民;我国的土地政策其本质为一种城乡分割的土地管理制度,城市的土地归国家所有,而城市的郊区以及农村的土地一般情况下为农民集体所有,造成了权能的不同,再加上我国的土地管理制度规定农民集体的土地不可以在市场上
10、进行流通,限制了农村土地的交易,造成农村居民难以通过流转土地获得财产性收益,增加了农村居民落户于城镇的成本;此外,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及城乡不一致,造成了农村务工人员进入到城镇之后在医疗、社会保障、教育等方面难以获得与城镇居民平等的待遇和保障。以上几个因素叠 加在一起,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河南省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四、河南新型城镇化路径分析 牢牢抓住中原经济区和航空港经济区建设的有利时机,推进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是河南省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动力及活力之所在。 (一)坚持 “ 以人为本 ” 的指导思想,真正实现农村居民的城镇化 从人的个体的发展角度出发,我们需要认识到农村居民的城镇化
11、是对农民这一特定的群体的一种发展思路及对人自身发展重要性的充分体现。 1.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一要重视提高农 村居民的基础教育质量以及水平,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以提高他们进城的生存能力、生活能力和竞争能力,为他们向城镇居民转化打好基础。二要大力发展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以及职业培训,为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提供技术支持。 2.强化城镇产业的支撑,为农村居民顺利向城镇转移提供坚实的保障。没有产业的大力发展,就没有 “ 就业 ” 这个民生之本,农民进城就是一句空话,城镇化就是 “ 乌托邦 ” 。 (二)构建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格局,保障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充足 1.开拓多种融
12、资渠道以筹措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资金。要在 加大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积极探索有效的金融支持路径,充分利用和发挥好“ 内资、民资和外资 ” 三者的积极性,以解决城镇化投融资难题。 2.创新新型城镇建设融资机制。推进城镇化深入发展,必须创新城镇化建设投融资体制,构建市场化资金筹措机制,鼓励、支持和引导各路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搞活城镇化建设的资金活力。 (三)坚定不移走 “ 两型 ” 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坚持科学发展集约发展,充分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一要大力采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和最新的生产工艺,提高各种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的利用 效率;二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三要在不牺牲粮食生产的前
13、提下,集约使用和开发土地资源。 2.加大城镇环境保护力度,确保环境承载能力的可持续性。新型城镇化的 “ 新 ” ,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避免走过去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在推进城镇化建设发展的过程中,采取得力措施,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建设生态型、宜居型、绿色型的新城镇。 (四)坚持高起点谋划,做到城市空间布局最优化 1.高起点谋划。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对城镇进行科学规划设计,确保至少 30 年不落后, 50 年过得去。 2.优化空间布局。要依据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基础和条件,优化城镇的功能以及城镇空间上的布局,充分发挥各个地方的特色,做到不同地区的城镇功能能彼此优势互补,力避同质化。 (五)深化
14、改革,消除新型城镇化的体制性障碍 1.全面深化全省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分割的户籍 “ 樊篱 ” 。要通过改革,真正消除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这对于有序推进全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全省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2.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进一步完善 农村基本经营体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行土地制度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已有很大的不适应,阻碍了农村生产力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甚至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因此,当务之急是改革和完善乡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征地、集体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等制度。 3.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大
15、力推行政府廉租房政策。新型城镇化要求加快住房建设,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住房新制度,以不断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真正实现 “ 住有所居 ” 的目标,以便向城镇转移的农村人口能在城镇有安身立命之所。 4.改革完善现行 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是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将向城镇转移的农村人口统一纳入城镇社会保障的范围,并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社会保障水平,让他们真正成为 “ 城里人 ” ,以解除其后顾之忧。 (六)要处理好五大关系 1.农业和工业的关系。河南粮食产量占全国的 10%,小麦产量占全国的1/4,处理好农业和工业的关系,不仅对河南、对全国的粮食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型城镇化过程
16、中,河南的农业和工业两者必须相向而行、协同并进、不可偏废,这样才能扎实城镇化的基础、赋予其持久的动力。 2.农民 和市民的关系。城镇化的实质是人的城镇化,是人民主体的城镇化。切实解决农民的市民身份、收入和社会保障问题是新型城镇化题中应有之义。也只有农民市民化才能真正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最终解决 “ 三农 ”问题,从而实现现代化。 3.农村和城镇的关系。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把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统一和协调起来,避免出现 “ 中国的城市像欧洲、中国的农村像非洲 ”这种城乡二元畸形的不公平发展现象在河南重演。 4.东西和南北的关系。如前所述,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河南的城镇化发展是不平衡的。新型城镇化
17、必须从各地的实际出 发,因地制宜地发展大、中、小城市、城镇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让河南的东西南北协调发展、协同并进。这样既可以克服大城市病,也让中小城镇能留得住人、有充分的发展机会。 5.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新型城镇化规模宏大、问题复杂、影响深远,必须统一规划,协同推进。由此,必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调动和发挥两方面的积极性,真正做到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 五、结论 城镇化建设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且能够带动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提高居民的素质和生活水平。近年来,河南省虽然在城镇化建 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处于良好的发展阶段,并处于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时期,但总体形式仍较为严峻。具体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居民理念、政府政策、城镇结构、产业结构、城镇地域发展以及城镇治理方式方法等多个方面,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河南省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速度和效能。今后应该在发展理念的更新、发展模式的选择、政府角色的转变等方面予以改革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