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 Word 版,答案解析在广西金麦艺考网专题检测( 十一) 中#教#网 z#z#s#tep传记类文章阅读( 一)(时间:45 分钟 满分:62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19 分)关木匠传明袁中道关木匠,名廷福,少与诸匠伍,无所知名。予族有佣,病死。佣亦豪族也,啖佣儿为证,以诉于官。廷福方持斧凿为人架屋回,闻之,夜入城。至旦,私呼佣儿饮,携出城可四五里,复与饮。佣儿醉,夜乃卧之破庙中。是日晡,县官讯两家狱,佣家仓促失其儿。县官曰:“若状言有子可证者,今安在?”佣家无以应。县官以为欺己,反得罪。明日佣儿还,事已定,无所用之。知为关廷福所为,予族大德之
2、。里中乃始知有关廷福也。里中柞林潭边,有麦田数百亩,初为予家有,有周姓者云是己产,连年构讼。予家厌讼,乃贱其直以与一霍姓者。于是两家大争,麦熟时,周乃觅勇士数十人往刈,周人刀梃备至,颠踣满野。正困苦时,廷福为人伐木回,过见之不平。大怒,持手中斧向之。周人皆走,立杀其魁一人。霍氏惧,知周必诉于官,度廷福且走,己当独罪,乃急呼与饮。既至,霍楔其门,廷福笑曰:“我为公抱不平,杀人至死,罪自我当之,若走,非男子也。 ”周果讼霍于官,不及廷福。县官讯两家狱,廷福从旁出曰:“杀人者关廷福也,周强霍弱,廷福一时见不平,提斧杀之。大丈夫自杀自当,岂以祸及平人,霍氏无罪。 ”县官壮而怜之,授以意,令以主谋归霍氏
3、。廷福不易辞。县官不得已,定如律。每年讯,上官皆疑之,几经历十余讯,竟不易辞,卒死狱中。廷福不识一字,亦不知何者为义侠,然其抱不平,至死不挠,大有男子气。今世士大夫,遇小小利害,即推诿他人,以宽己责,况生死之际乎!彼所谓读天下之书者也!乡人曰:- 2 -“囚耳,乌足道?”予曰:“士大夫慷慨就义,即呼之曰忠臣,曰义士。惟曰囚耳,囚耳 。此所谓真意气也!”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知为关廷福所为,予族大德之 德:感激B乃贱其直以与一霍姓者 直:价值C度廷福且走,已当独罪 度:估计D竟不易辞,卒死狱中 竟:竟然解析:竟:最终。答案:D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4、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A.Error!B.Error!中.国教.育出. 版网C.Error!D.Error!解析:A 副词,才/副词,却,竟然;B 介词,向/ 介词,表被动; C 均为介词,替;D 介词,把/连词,相当于“而” ,表转折。答案:C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本文记叙一个普通木匠路见不平挺身相助,以及自作自担当、至死不挠的大丈夫行为。B关廷福持斧相救以解霍氏之困,而霍氏为求自保,欲借饮酒之名不让关廷福离开霍家。C关廷福锄强扶弱的义举感动了县官,他本想借关廷福报复私愤,但关廷福不改供词。D文末批评了当世士大夫见义不为和乡人不明大
5、义,称赞了普通百姓真正的慷慨意气。解析:C“借关廷福报复私愤 ”无据。答案:C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若状言有子可证者,今安在?(3 分)译文:_- 3 -(2)县官壮而怜之,授以意,令以主谋归霍氏。(4 分)译文:_(3)乡人曰:“囚耳,乌足道?”(3 分)译文:_解析:(1)“若” “有子可证者”定语后置、 “安在”宾语前置,各 1 分。(2) “壮”词类活用、 “授以意”状语后置、 “令”后兼语省略、 “归” ,各 1 分。(3)“囚耳”主谓省略、 “乌”“道” ,各 1 分。答案:(1)你们诉状上说有个可以作证的佣人的儿子,现在他在哪里?(2) 县官佩服他
6、胆气豪壮并且同情他,(暗中)将自己的意图告诉他,让他将主谋推给霍氏。 (3)乡人们说:“(关廷福只是个) 囚犯罢了,哪里值得称道? ”【参考译文】关木匠,名叫关廷福,年轻时与众工匠为伍,没有什么人知道他。我们袁氏家族有个佣工,生病死了。佣工家也是大族,(家族) 唆使佣人的儿子作证,告到官府。关廷福正提着木匠工具给人家架屋回来,听说此事,连夜进城。天亮时分,私下喊佣工的儿子饮酒,(喝得差不多的时候 )带他走出城大约四五里地,又喝起来。佣工的儿子醉了,晚上( 廷福)就让他睡在破庙里。这天申时(下午三点钟至五点钟的时间),县官审理两家的官司,佣工家仓促间找不到那个儿子。县官说:“你们诉状上说有个可以
7、作证的佣人的儿子,现在他在哪里?”他们无法回答。县官认为佣人家欺骗他,原告反而获罪。过了一天,佣工儿子才回来,可是事情结局已定,他的作证用不上(没有地方可以用上它) 。得知此事是关廷福所为,我们袁氏家族十分感激他。同乡的人这才知道关廷福。老家柞林潭附近,有几百亩麦田,当初是我们家的,有个姓周的硬说是他家的,(为此)长期打官司。我家厌烦(这无休止的 )诉讼,就压低价钱将它卖给了一个姓霍的。于是 (周霍)两家起了严重冲突,这年麦子成熟时,周家纠集了几十个壮汉前来割麦,周家的人还带齐了刀棍,在整个田间横冲直撞。正当霍家窘迫时,关廷福给人家砍树回来,路过这里看到了这一幕,心中不平。他勃然大怒,提着斧头
8、走向地头。周家人都吓跑了,关廷福杀死了其中一个为首的人。霍家害怕了,知道周家肯定会向官府告状,估计关廷福要逃跑,(到时候) 自己独自承担全部罪责。于是,他急忙喊关廷福过来跟自己饮酒。关廷福到了以后,霍家用木头把- 4 -门扛紧(以防他轻易跑掉),关廷福笑着说:“我替您打抱不平,杀死了人,罪责自然由我承担,假如独自跑了,不是男子汉。 ”周家果然将霍氏告到官府,(诉状中) 没有提到关廷福。县官审理两家的官司,关廷福从人群中走出来说:“杀人的是我关廷福,周家人强横霍氏弱小,我一时路见不平,提起斧头杀了那个人。大丈夫自己杀了人自己承担,怎么会将罪责转嫁给无罪之人?霍氏没有罪。 ”县官佩服他胆气豪壮并且
9、同情他,(暗中) 将自己的意图告诉他,让他将主谋推给霍氏。关廷福不改变供词。县官没办法,依照法律判他死罪。每年审查案件,郡府都怀疑此案(有冤情) ,一共经历了十多次审理,(关廷福 )始终不改变供词,最后死在监狱中。关廷福目不识丁,也不知道什么叫仗义任侠,然而他见他人受不公平待遇而愤慨,至死不渝,很有大丈夫气概。当今的士大夫,遇到一丁点儿损害,(就将损害) 推卸给别人,以原谅自己的过错,更何况(处在 )生死关头呢!他们是人们所说的读天下书的人啊!乡人们说:“(关廷福只是个)囚犯罢了,哪里值得称道?”我说:“ 士大夫慷慨就义,(人们)就称赞他为忠臣,为义士。(而关廷福仗义而死 )只说他是一个囚犯罢
10、了。关廷福这种行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气概啊!”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59 题。(21 分)是仪传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郡相孔融嘲仪,言“氏”字“民”无上,可改为“是” ,遂改焉。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征仪。到见亲任,专典机密,拜骑都尉。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从讨羽,拜忠义校尉,仪陈谢。权令曰:“孤虽非赵简子,卿安得不自屈为周舍邪?”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欲复授兵,仪自以非材,固辞不受。黄武中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入阙省尚书事。外总平诸官,兼领辞讼,又令教诸公子书学。大驾东迁,太子登留镇武昌,使
11、仪辅太子。太子敬之,事先咨询,然后施行。进封都乡侯。后从太子还建业,复拜侍中、中执法。平诸官事、领辞讼如旧。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 5 -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仪对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顾以闻知当有本末。 ”据实答问,辞不倾移。权遂舍之,嘉亦得免。南、鲁二宫初立,仪以本职领鲁王傅。为傅尽忠,动辄规谏,事上勤,与人恭。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财足自容。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宅者谁,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 ”权曰:“仪俭,必非也。 ”问果他家。其见
12、知信如此。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畜。权闻之,幸仪舍,求视蔬饭,亲尝之,对之叹息,即增俸赐,益田宅。仪累辞让,以恩为戚。时时有所进达,未尝言人之短。权常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仪对曰:“圣主在上,臣下守职,惧于不称,实不敢以愚管之言,上干天听。 ”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吕壹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权叹曰:“使人尽如是仪,当安用科法为!”及寝疾,遗令素棺,敛以时服,务从省约,年八十一卒。(节选自三国志吴书)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从讨羽,拜忠义校尉,仪陈谢 谢:辞让B入阙省尚书事 省:省略、减少C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舍:安置住宿
13、D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戚:亲戚 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B 省:审察,考察。C 舍:放过。D 戚:忧心。答案:A6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是仪“为人谨慎”的一组是(3 分)( )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权尝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即增俸赐,益田宅。仪累辞让,以恩为戚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畜- 6 -在刁嘉案件中,仪“据实答问,辞不倾移”吕壹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A B C D解析:指肯定吕蒙计策,言清廉好施,言刚直、正直。可排除。“以恩为戚”意为把恩惠当做忧虑,可看出其谨慎。答案:C7下列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 分) ( )A是仪本姓“氏” ,
14、因为郡相孔融嘲笑他心中无百姓,便改变了自己的姓氏。B是仪因其清廉、谨慎、正直,而受到孙权的赏识和高度信任。C在叙述江夏太守刁嘉事件时,作者主要采用对比的手法以突出是仪的忠勇公正。D是仪经常提出建议,又从不说人家的短处,于是引起孙权对他的责备,说他“不言事,无所是非” 。解析:“他心中无百姓”不妥,文中“无上”是目无尊上的意思。答案:A中.国教.育出.版网8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 分)黄武中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答案:黄武中/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 休到/大破之 /迁偏将军。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5、)(1)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3 分)译文:_(2)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3 分)译文:_(3)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畜。(3 分)译文:_解析:(1)图,企图,谋划;善,认为好,赞同;整体通顺, 。(2) 诬白,诬告。谤讪,诽谤诋毁。收,抓捕。验问,调查审问。(3)省略了主语 是仪;句意之间形成的转折关系,却。答案:(1)吕蒙企图偷袭关羽,孙权向是仪咨询,是仪很赞同吕蒙的主张,就劝孙权予以采纳。(2)典校郎吕壹诬告前江夏郡太守刁嘉诽谤诋毁国家政事,孙权大为震怒,把刁嘉逮捕入狱,彻底调查审问。(3)(是仪 )穿的衣
16、服不精美,吃的饭菜不丰盛,却热心救济穷困,家中- 7 -没有积蓄。【参考译文】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县人。本来姓氏,最初在县里为属吏,后到郡中任官,郡相孔融嘲笑他,说“氏”字似“民”而无上,可以改为“是” ,他于是改姓“是” 。孙权主持东吴大政之后,优待文人,征召是仪。见面后予以亲信任用,专门负责机密事务,官拜骑都尉。吕蒙企图偷袭关羽,孙权向是仪咨询,是仪很赞同吕蒙的主张,就劝孙权予以采纳。随同大军征讨关羽,拜为忠义校尉,是仪表示辞让。孙权对他说:“我虽然不是赵简子,爱卿怎么不自己委屈些做周舍呢?”平定荆州之后,东吴定都武昌,拜是仪为裨将军,后又封为都亭侯,任守侍中。孙权欲授给他兵权,是仪认为
17、自己不是带兵的人才,坚决推辞,拒不接受。黄武年间,派是仪到皖城刘邵那里,设计引诱曹休前来。曹休来到后,遭到惨败,是仪因功迁升为偏将军。回朝负责尚书事务。对外总领评定官员们的成绩,兼任辞讼之事,还受命教各位公子书学。东吴向东迁都之后,太子孙登留下镇守武昌,孙权命是仪辅佐太子。太子对他非常敬重,有事都先征询他的意见,然后再去施行。进封为都乡侯。后来随从太子回到建业,又被拜为侍中、中执法。评定各官成绩、负责辞讼之事。典校郎吕壹诬告前江夏郡太守刁嘉诽谤诋毁国家政事,孙权大为震怒,把刁嘉逮捕入狱,彻底调查审问。当时与刁嘉一起在座的人都惧怕吕壹,同声说刁嘉曾有过此事,只有是仪说没听到过。当时追究调查,诘问
18、数日,诏令愈来愈严厉,群臣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是仪回答说:“如今刀锯已压在臣的脖子上,臣怎敢为刁嘉隐瞒自取灭亡,成为对君王不忠之鬼!但是知与不知当有始末。 ”他据实回答,毫不改口。孙权只好把他放了,刁嘉也因此而免遭处罚。南王和鲁王初封,是仪以本职兼领鲁王王傅。作为王傅,他忠心耿耿,动辄规谏劝止,对上勤勉,对他人恭敬。他不治自家产业,不受人恩惠,所居的房子刚够自家居住。邻居盖起大宅院,孙权外出时看见了,便问这所大宅院的主人是谁,左右随从回答说:“大概是是仪的家。 ”孙权说:“是仪很俭朴,肯定不是。 ”一询问,果然是别人的房子。是仪就是这样被孙权所了解信任。他穿的衣服不精美,吃的饭菜不丰盛,却热心
19、救济穷困,家中没有积蓄。孙权听说后,亲自到他的家中,来看看他们吃的饭菜,并亲口尝过,非常感叹,当即增加他- 8 -的俸禄和赏赐,扩大他的田地、宅邸。是仪多次推辞,对这样的恩宠深感不安。是仪经常向孙权提出建议,从不谈论他人的短处。孙权常责备是仪不谈论时事,是非不明。是仪回答说:“圣明的君主在上,臣下尽忠职守,唯恐不能称职,实在不敢以臣下愚陋的言论,干扰圣上的视听。 ”他为国家服务数十年,未曾有过过错。吕壹普遍告发将相大臣,有的人,一个人便有三四项过错,唯独没告发过是仪。孙权感叹说:“假使人们都像是仪一样,还用得着法令科条吗?”是仪及至病危,留下遗嘱要用素棺,以平时所穿的衣服下葬,务必要俭省节约,
20、八十一岁时去世。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22 分) z+zs+余若水先生传清张岱余若水先生,讳增远,有明崇祯癸未进士。兄余武贞先生,讳煌,天启乙丑廷试第一人,为翰林修撰。若水筮仕,得淮安宝应知县。时东平伯刘泽清驻匝淮安,强知县行属礼。若水不屈,莅任甫一月,即桂冠归。丙戌,清兵渡江,武贞先生渡东桥自沉死。若水悼邦国之灭亡,痛哲兄之先萎,望水长号,誓不再渡,自是遂绝迹城市。若水虽成进士,而家甚贫,敝庐三楹,与风雨鸟鼠共之。其旁僦 田二亩,率其家人躬耕自食,常至断炊,妻孥晏如,亦无怨色。长吏多其义,共因就问之,亦罕见者,或拜门外以去。绍守道沈静澜,其故同年友也,自恃交谊,殷勤造请
21、,称疾以辞。因直前托视疾,入门窥见若水卧绳床上,床上漏下穿,又有桯 无脚四角悉支败瓦。闻客入,欲起逾垣。静澜先已豫虑之,则要其同年四五人与俱往。见若水走匿床,诸君即共前遮之,曰:“若水!人生会有交亲,子何避之深也?”若水曰:“我非避世鸣高者,顾自料福薄,不堪谐世,聊引分自安,长为农夫以没世足矣。今诸公赫然见过,将共张 之,是使我避名以求名,非所愿也。 ”客皆班荆 ,主人墙隅咻咻然 ,客从而睨之,有一破甑在瓦垆上,炊未熟;架上又蒙戎练裙,馀即无有。客有壶箪,取之以进,为勉行二觞,强之亦不再举。客语及世事,俯若无闻。即间有问答,晴雨而已。日欲晡,辞客而退。明日具钱米往遗之,再三辞。以此,诸长吏皆重
22、违其意,亦未敢数造焉。不入城市者三十六年。岁庚戌,无疾而终。身无长物,友人醵钱以殓。有遗命葬于原隐之丁斗垄。- 9 -外史曰:人臣称委质故主,回面而改向,非忠也。激愤而殉,以明节也。义卫志,智卫身,托农圃之弃迹,下可见故主,无辱先人,若余若水者足以。然其节概为人所难及者,兄死止水,弟不渡河,而安心农圃,扼腕终身,呜呼,若水可以为难矣!(选自琅嬛文集卷之四,有删改)【注】 僦:租。桯:床前的小桌。共张:又作“供张” ,设帐张乐,盛礼款待。班荆:布草而坐。咻咻然:灰尘蒙积的样子。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强知县行属礼 强:强令B自恃交谊,殷勤造请 造:拜访C诸
23、君即共前遮之 遮:阻拦D诸长吏皆重违其意 重:敬重解析:考查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D 项中“重”是“不轻易”的意思,不能理解为“敬重” 。答案:D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A痛哲兄之先萎 邻之厚,君之薄也B因直前托视疾 因击沛公于坐C长为农夫以没世足矣 敛赀财以送其行D激愤而殉,以明节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含义。A 项中,两个“之”意义用法都一样,都无实际意义,取消句子独立性;B 项中,第一个是“于是 ”的意思,第二个是“趁机”的意思;C 项中,第一个表承接,第二个表目的;D 项中,第一个表修饰,第二个表递进。中&
24、 国教&育出& 版网答案:A12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余若水“明节避世”的一组是(3 分)( )若水不屈,莅任甫一月,即挂冠归望水长号,誓不再渡,自是遂绝迹城市聊引分自安,长为农夫以没世足矣架上又蒙戎练裙,馀即无有- 10 -明日具钱米往遗之,再三辞身无长物,友人醵钱以殓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句子含意、辨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是余若水任职一月就辞职了,与“明节避世”无关;描写的是余若水家里的情况,与“明节避世”也无关;说的是他死后,朋友们为他筹钱安葬,也与“明节避世”无关。答案:C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余若水刚踏上仕途,就担任宝
25、应知县,但他品行孤傲,不屈从于权贵,刚上任一个月,就辞官回家,从此发誓不再渡江,隐居乡间。B余若水亲自带着家人耕种,艰难度日,妻子儿女安然自在,没有怨恨之情。死后,家中一贫如洗,朋友们凑钱为他办了丧事。C余若水清高安贫,朋友们一起来看望他,他想逃走。见了面,只谈论天气,不谈当时社会上的事。朋友救助钱和米,他也再三推辞。D张岱运用细节描写,把余若水刻画得神情毕现,并对其节操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反映了他身为清初汉族文人的复杂心态。解析:A 项中,余若水发誓不再渡江与他离任无关,这句话是强加因果。答案:A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中教网(1)长吏多其义,共因就问之,亦罕见者,或拜门外以去。(4 分)译文:_(2)人生会有交亲,子何避之深也?(3 分)译文:_(3)下可见故主,无辱先人,若余若水者足以。(3 分)译文:_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能力。要注意翻译出重点实词、虚词的意思。第一句中,“多”是敬重的意思, “因”是因此的意思, “罕见”是很少见到的意思, “去”是离开的意思;笫二句中, “会”是应该的意思, “交亲”是朋友和亲戚的意思;第三句中, “下”是死后的意思, “辱”是辱没的意思, “足”是足够的意思。答案:(1)官吏们敬重他的节义,因此就一起去慰问他,也极少有人能见到他( 或: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