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从纪念馆筹建到运行及未来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纪念馆筹建至运行及联想到未来的发展,作简浅的介绍。 下载 一、筹建工作 东莞市人民素有爱国爱乡、奋发自强的优良传统。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是全国十九个抗日根据地之一的东江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称之为“抗日根据地的根据地”。现存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大队部等 9 处旧址,作为一个文物群体,是华南地区历史风貌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抗日文物旧址,为了充分发挥文物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再现我市人民奋勇抗日的光辉历程,2003 年 5 月东莞市委市政府决定拨款在抗日文物最为集中的大王岭村建设东江纵队纪念馆,这是打造文化新城的重要举措,也是实施南
2、粤锦绣工程的重要项目之一。 为顺利开展东江纵队纪念馆的筹建工作,成立了东江纵队纪念馆筹建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筹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筹建具体事宜。筹建工作组织构建后,迅速开展了一个多月的调研,在多渠道了解国内抗日战争类纪念馆、博物馆的基础上,充分考察了深圳、惠州的东江纵队纪念馆后,编制了东江纵队纪念馆筹建工作方案,2003 年 9 月经市委常委、副市长联席会议通过,成为筹建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工作方案对东江纵队纪念馆定位总的考虑是,要把东江纵队纪念馆办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见证地、东莞抗日的写真地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筹建工作任务划分为馆舍设计与建设、陈列设计与制作、依托文物的规划
3、与场景复原三项。 根据以上工作任务,筹建办工作人员在筹建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并取得了圆满成功,而从土建到开馆只用了 8 个月时间,回顾及总结取得的成果,主要归根于以下几点: 1、筹建领导小组及市文广新局领导对纪念馆筹建工作全局的正确领导及指挥,确保了各项筹建工作的同步展开,协调进行。 2、严格依照市委、市政府审定的东江纵队纪念馆筹建工作方案的有关原则开展工作,在具体操作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快速应变,灵活处理。 3、鉴于筹建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时间紧迫,筹建办主动与筹建领导小组各成员所在单位建立良性关系,积极与各相关部门保持友好沟通,保证了筹建工作高
4、效有序地稳步推进。 4、筹建办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筹建东江纵队纪念馆的重要性和使命感,拓宽工作思路,责任到人,通力协作,克服困难,全心全意做好工作。 5、施工会议。施工期间,每星期定期举行例会,对上一阶段工作进行总结,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部署下一阶段任务。同时,不定期召开工程专题会议,解决影响工程进度、亟待处理和协商的难点问题。 6、现场办公。现场检查、监督各项工程进展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处理或上报相关领导,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程进度。克服雨季、供水供电不稳定等因素,督促施工单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班加点按要求基本完成了所有项目。 7、协调工作。协调处理施工单位之间、施工分包单位的
5、关系,协调监理、设计、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配合建设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质量安全监督部门对施工过程的监督。 8、邀请全国著名建筑、展览、文博专家及老同志为顾问,对纪念馆建设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听取有关领导和老同志提出的意见,及时修改和完善布展形式及内容。 二、开馆运作 纪念馆于 8 月建成试运行,于 9 月份正式开馆,为了使其有效的衔接,开馆前,我馆做好了相应的措施: (一)确定了门票的收费标准并得到了物价部门的批准 参照国内同类馆的做法,实行收费参观办法。研究制定了门票收费标准经主管部门同意后报当地物价部门审批通过。 (二)制定了纪念馆的运行方案 按照纪念馆的定位和任务要求,确定了纪念馆整体
6、运作模式。制定了各种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并落实纪念馆定级和内部机构设置及岗位人员配置。(三)进行制度建设 制定了全馆及讲解、文物、办公等各部门工作规章制度,并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讨论。 (四)实施人才战略 吸纳了讲解、技术、文物博物等岗位的专业力量,抓好各业务部门及岗位的培训工作,邀请相关博物馆各专业人员来馆实操指导和交流,有效锻炼了人才队伍,提高人员业务素质。 2005 年 9 月份开馆后,我馆的目标是提高社会影响力,在东莞文化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1、创新开展各类主题宣教活动 开展各类宣教活动,开创了宣教品牌“东纵小战士红色夏令营”、“港九小英雄冬令营”,策划了几期“红歌会。唱响东纵”、“
7、老书法家义写春联”、“东纵史实图片流动展”、 联合东莞青旅策划了“谢谢东莞”留莞员工畅游和谐东莞活动,义务讲解员招募大赛,还利用临时展厅先后举办了“纪念新四军成立七十周年暨叶挺革命史迹展”、“第一、二届东纵雕塑展”、“老区摄影展”等临时展览,在全市引发强烈反响,也赢得了广大观众的认同,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同时,我馆也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委员会党校教育基地,并有广东医学际、东莞理工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在我馆建立实习基地,为其提供教育及实践的平台。 开馆以来,年均参观人数 14 万余人次。纪念馆先后被共青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为东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东莞市“两新”组织党员教育基地、东莞
8、城市形象展示基地、东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东莞人文历史传承基地、广东省党员教育基地等。 2、加强学习交流,全面提升业务素质 开馆后,我馆的学习交流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多次组织工作人员先后到兄弟博物馆开展业务交流活动,多次派员参加了讲解员培训班等相关业务培训,邀请行业专家到馆进行讲座。 3、加强文物保护力度,不断拓展文史业务层面 开馆以后,我馆更加大了文史工作的力度,在开展文物征集的基础上,拓展业务层面,策划临时展览,采访和制作东纵老同志访谈录及汇编成书。 2009 年 5 月份,我馆全面对外开外,为保障免费开放后正常开放、高效运行,提供优质服务,搞好特色宣教,我馆制定了一系列免费开放的应对措施,
9、包括充实了人员;增加了安防监控、投影机及相关机电设备,加强设备维护。并完善了多项配套服务设施更好的适应免费开放后观众量的激增,制定多元化保障机制,提高应急能力。加强宣传引导,为社会各界提供一流宣教服务,为观众提供文明的参观环境等,以保障免费开放后,我馆能更好的发挥爱国主义教功能。 三、未来发展 当前,广东省规划打造文化强省,东莞市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们更要以此为契机,有效保护、发掘、整合和合理利用我馆的资源,宣传展示东纵历史、抗战历史及客家文化内涵,弘扬革命传统,增强本土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充分发挥宣教阵地作用,为东莞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深层次的文化动力。 (一)发展红色旅游业 不断
10、加强对旧址资源的历史文化的发掘,开发利用,发挥优势,整合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且配合当地政府搞好旅游的开发及改善工作周边的参观环境,开辟军事拓展活动,以旅游业带动镇区的经济发展。更主要的是通过发展红色旅游进一步激发了当地干部群众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增强了他们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从而也激发了他们爱护革命文物、保护革命文物的极大热情和积极性。 (二)打造宣教精品,搞活特色宣教 结合我馆实际,在加大文物保护力度的同时,充分发挥旧址文物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和我馆良好自然环境及客家文化的优势,打造新的特色宣教品牌,并要以社会需求、教育功能、教育意义为准绳,体现我馆的特色,把它做大做强。 (三)培养良好的研究能力,
11、创建华南抗战史研究平台 加强对馆内藏品文物信息、口述历史、回忆录的研究,加强我馆对特殊环境下抗战历史的研究能力,以纪念馆文物基础及旧址资源为基础,培养东纵史实研究的权威性,争做华南抗战史研究的带头人。 (四)推行“走出去”方针 1、加强与港奥地区的文化合作与交流。积极拓展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渠道,创新交流手段,丰富交流形式,扩大交流内容,着力构建全方位、多领域的对外文化交流新格局。组织具有我馆特色及岭南文化特色的专题展览,与港澳地区开展巡展;不断拓宽对外合作渠道。 2、加强与同类博物馆的业务联系,探索与其文物及相关资源共建共享。加强与国内同类博物馆的联系及交流,促进与全国同类型纪念馆在展览、抗战史研究等方面的交流学习,通过借展文物、相互引进展览、聘请一流专家进行业务指导等方式,共同发展,进一步提升双方的综合实力与社会影响力,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五)提高纪念馆的档次,力争达到国家二级馆以上标准 加强我馆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文物资源。全面实现我馆藏品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以求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创新和完善,吸纳人才,拓展发展空间,力争办成能代表广东省级水平抗日战争专题博物馆。努力提高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力争达到国家二级馆或以上的标准。 (责任编辑:段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