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教学的答案把控.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77776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教学的答案把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探究教学的答案把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探究教学的答案把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探究教学的答案把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探究教学的答案把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探究教学的答案把控柳 君探究式教学,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可见,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都得到了加强。探 究 式 教 学 需 要 创 设 情 境 , 激 发 自 主 探 究 欲 望 , 开 放 课 堂 ,发 掘 自 主 探

2、究 潜 能 , 适 时 点 拨 , 诱 导 , 课 堂 上 合 作 探 究 , 训 练 自主 学 习 的 能 力 探 究 的 方 , 课 后 留 创 新 作 业 , 激 励 学 生 自 主 学 习 向 。探 究 式 教 学 , 强 调 学 生 学 习 的 自 主 性 , 探 究 性 , 教 师 应 该 真 正 成为 引 导 者 , 改 变 以 前 一 贯 扮 演 的 课 堂 主 导 者 的 角 色 , 把 课 堂 交 还给 学 生 , 让 他 们 成 为 课 堂 的 主 人 , 发 挥 主 观 能 动 性 调 动 自 己 的 人生 体 验 和 思 维 方 法 , 去 探 寻 真 理 , 追 求

3、 进 步 。探 究 式 教 学 , 教 师 对 学 生 、 教 材 、 文 章 、 教 学 过 程 、 教 学 结果 都 要 做 全 面 的 引 导 式 的 预 设 , 在 教 学 之 前 充 分 设 计 准 备 , 预 设学 生 的 课 堂 行 为 , 预 设 突 发 事 件 的 处 理 策 略 , 从 多 源 角 度 预 设 学生 对 问 题 的 解 读 , 做 到 胸 有 成 竹 , 随 机 应 变 , 恰 当 运 用 现 代 化 的教 学 理 念 , 教 育 方 略 驾 驭 课 堂 , 引 导 学 生 对 知 识 的 追 求 , 培 养 科2学 先 进 的 思 维 方 法 和 学 习

4、方 法 , 挖 掘 学 生 对 未 知 的 探 求 兴 趣 , 真正 授 人 以 渔 。在 探 究 式 教 学 中 , 对 于 答 案 的 预 设 和 把 控 体 现 着 课 堂 教 学 中的 思 想 性 和 艺 术 性 的 完 美 结 合 , 能 使 探 究 更 趋 丰 富 多 元 。一 、 探 究 教 学 中 答 案 预 设 的 思 维 特 性培 养 创 新 思 维 方 式 , 所 谓 创 新 思 维 , 是 指 人 脑 在 创 造 活 动 中选 择 与 调 整 所 需 用 的 各 类 思 维 形 式 与 方 法 , 使 其 达 到 有 效 、 辩 证统 一 , 从 而 突 破 旧 思 路

5、 , 以 渐 进 或 突 变 的 方 式 对 大 脑 已 储 备 的 各类 信 息 重 新 整 合 、 扩 展 与 升 华 , 最 终 产 生 出 新 概 念 、 新 理 论 的 高级 思 维 活 动 。 创 新 思 维 的 一 般 特 征 一 般 表 现 是 :1: 求 异 性 : 新 颖 独 特 、 标 新 立 异 、 讲 究 效 益2: 求 同 性 : 关 联 性 、 内 在 规 律 性 、 综 合 性3: 求 同 求 异 , 辩 证 统 一4: 确 定 性5: 不 确 定 性创 新 思 维 方 式1: 发 散 思 维 方 式 :( 1) 横 向 思 维 法将 思 维 对 象 从 横 的

6、 方 向 , 依 照 其 相 关 部 分 与 特 点 进 行 思 考 ,从 而 找 出 有 待 于 完 善 的 部 分 , 确 定 如 何 改 进 的 思 考 , 叫 横 向 思 维 。探 究 式 教 学 中 , 教 师 要 预 设 横 向 思 维 的 方 法 , 从 而 从 横 向 进3行 对 比 分 析 探 究 。 在 语 文 教 学 中 , 学 习 豪 放 派 的 诗 歌 , 苏 东 坡 有手 执 铜 牙 板 , 高 唱 大 江 东 去 , 辛 弃 疾 则 是 “倩 何 人 唤 取 , 红 巾 翠袖 , 搵 英 雄 泪 ”的 慨 叹 与 伤 感 , 李 白 是 “安 能 催 眉 折 腰

7、事 权 贵 ,使 我 不 得 开 心 颜 ”的 洒 脱 和 自 在 , 毛 泽 东 就 更 不 一 样 了 , 他 的 非凡 气 度 , 使 他 吟 颂 着 “一 代 天 骄 , 成 吉 思 汗 , 只 识 弯 弓 射 大 雕 。具 往 矣 , 数 风 流 人 物 , 还 看 今 朝 ”的 吞 吐 宇 宙 , 囊 括 四 海 的 意 志 。在 学 习 说 “木 叶 ” 这 一 课 时 , 作 者 借 助 “木 叶 ”这 个 中 国 古典 诗 歌 的 传 统 意 象 的 特 点 以 及 象 征 意 义 , 最 终 是 为 了 告 诉 我 们 诗歌 语 言 的 暗 示 性 问 题 , ”木 叶 “

8、这 个 意 象 关 键 在 于 “木 ”的 暗 示性 , 她 暗 示 着 飘 落 和 凋 零 。 基 于 这 样 的 暗 示 性 , 我 们 可 以 在 教 学中 预 设 运 用 横 向 思 维 来 进 行 拓 展 延 伸 , 以 加 深 学 生 对 古 典 诗 歌 的感 悟 及 其 规 律 的 掌 握 。 比 如 , 我 们 可 以 预 设 月 、 梅 花 、 杨 柳 、 菊花 、 鸿 雁 、 红 豆 、 莲 子 等 意 象 , 让 学 生 深 刻 理 解 古 典 诗 歌 语 言 的暗 示 性 问 题 , 这 样 的 暗 示 性 既 有 其 相 对 固 定 的 暗 示 含 义 , 也 有 基

9、于 作 者 和 时 代 以 及 创 作 背 景 的 不 同 而 具 有 的 个 性 暗 示 含 义 。( 2) 纵 向 思 维纵 向 思 维 体 现 在 时 间 的 古 今 变 化 和 比 较 , 事 件 的 前 后 顺 序 上 ,纵 向 思 维 能 让 我 们 看 到 事 物 的 发 展 变 化 , 这 样 的 思 维 有 助 于 基 于深 厚 的 历 史 观 现 实 。探 究 式 教 学 中 应 该 预 设 纵 向 思 维 的 比 较 , 让 学 生 体 会 认 识 到事 物 的 变 化 发 展 。4人 们 常 有 这 样 的 感 慨 “中 学 生 有 三 怕 : 一 怕 文 言 文 ,

10、二 怕 写 作文 , 三 怕 周 树 人 ”, 这 样 的 言 辞 体 现 出 了 鲁 迅 的 深 刻 博 杂 和 鲁 迅文 章 的 晦 涩 难 懂 , 我 们 学 习 鲁 迅 的 深 刻 、 痛 苦 、 呐 喊 、 彷 徨 , 我们 不 得 不 谈 到 鲁 迅 的 弃 医 从 文 , 他 之 前 的 刺 骨 的 人 生 经 历 给 了 他之 后 的 挖 掘 国 民 的 劣 根 性 和 拯 救 国 民 的 重 任 ; 李 清 照 的 前 半 生 的悠 闲 自 得 和 后 半 生 的 漂 泊 零 落 形 成 了 鲜 明 的 对 比 , 形 诸 于 思 想 、文 法 、 气 度 都 截 然 不 同

11、 。 纵 向 思 维 , 体 现 出 曲 折 的 历 史 纵 深 度 。在 文 学 有 文 学 史 , 音 乐 有 音 乐 史 , 美 术 有 美 术 史 , 经 济 有 经 济 学史 , 逻 辑 有 逻 辑 史 , 思 想 有 思 想 史 , 从 大 到 小 , 从 具 体 到 抽 象 ,都 体 现 出 纵 向 的 轨 迹 , 没 有 纵 向 , 即 没 有 时 间 , 那 宇 宙 万 物 就 不可 能 发 展 。 中 国 文 学 的 初 于 淳 朴 , 历 经 坎 坷 , 一 路 跌 跌 撞 撞 而 来 ,有 退 步 , 有 转 向 , 有 升 华 。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12、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及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适会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5(司马迁报任安书)司马迁的笔墨中,有着逆境成才的寓意,但

13、很明显,其间也有事物的前因后果,既有前因后果,便是纵论古今,况且,他把自己的屈辱遭遇和前代的人士做比,为自己鸣不平,为自己壮精神,本身是纵向思维的明证。学习战国策中荆轲刺秦王一文时可以预设纵向思维的探究题,设计探究题目为“假如荆轲行刺秦王成功会有怎样的结果?”答案预设;1:荆轲会拥有荣华富贵和功名利禄,最终同化为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的一员;2:荆轲作为一代豪杰,自身的特性独立让他任然安于平淡;3:荆轲由于他伟大的功绩,被最高统治者结果,或者安排赋闲在家,或者雪藏,正所谓“ 飞 鸟 尽 , 良 弓 藏 , 狡 兔 死 ,走 狗 烹 。 ”; 4: 被 统 治 阶 级 内 部 的 阿 谀 奉 承 ,

14、 奸 诈 狡 猾 之 辈 陷 害 ;5: 荆 轲 可 能 成 为 具 有 远 见 卓 识 的 思 想 家 , 就 如 张 艺 谋 所 拍 英雄 中 的 人 物 一 样 , 认 识 发 生 变 化 , 倍 感 自 己 成 了 残 忍 统 治 的 帮凶 , 以 致 决 然 自 裁 , 或 者 发 疯 ; 6: 国 家 命 运 : 封 建 体 制 不 可 能改 变 , 即 便 灭 了 秦 国 , 另 一 个 “秦 国 “会 随 之 诞 生 , 社 会 不 会 改变 , 国 家 不 会 改 变 ; 7: 刺 秦 成 功 , 但 秦 国 不 灭 , 因 为 秦 国 的 无 比强 大 , 它 仍 然 会

15、继 续 存 在 , 灭 掉 六 国 , 天 下 分 久 必 合 合 久 必 分 ;8: 社 会 陷 入 混 战 。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应该时刻不忘纵向思维的预设,以助于课堂的纵深度。(3)逆向思维6逆向思维就是从对立的、完全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方法。这种思维方法似乎荒唐,实则神奇,常常出奇制胜,取得非常独特的视角和效果。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者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行之”,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究,树立新思想,创作新形象。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开染布作坊,小儿子做雨伞生意。每天,这位老母亲都愁眉苦脸,天下雨了怕大儿子染的布没法

16、晒干;天晴了又怕小儿子做的伞没有人买。一位邻居开导她,叫她反过来想:雨天,小儿子的伞生意做得红火;晴天,大儿子染的布很快就能晒干。逆向思维使这位老母亲眉开眼笑,活力再现。语文学科探究式教学中,语文学科的广阔性和灵活性,以及语文学科和其他各学科之间的有形无形的相通性,可以更灵活更全面地运用逆向思维教学。陶渊明作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他创作了归园田居的系列诗作,同时有归去来兮辞并序等诸多田园诗作,他追求隐逸,追求对田园美好生活的享受,可以说,陶渊明有自在和超脱,对于他的追求,教学中可以有这样的设题:“陶渊明追求隐逸,他成为我国古代隐士的代表,他得田园生活是对心灵的抚慰,但这样做值得倡导吗?”答案预

17、设 :1 陶渊明的隐逸不值得我们倡导和效仿,人是社会化动物,必须要融入社会,不能适应社会,必然会被淘汰;27这是一种消极的逃避社会,逃避责任的做法,不利于社会的进步;3 陶渊明的田园是残缺的痛苦的田园,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好似水中月,雾中花,他的追求是一种误导;4 不利于生产力的进步,科学技术的推广,不利于城市化的进程,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以上这些答案的预设都基于逆向思维的运用。逆向思维最容易使思想产生碰撞的火花,让学生明辨真理,明辨是非,从而达到思想的多元和丰富。发散思维的其他方式还有:侧向思维、分合思维、颠倒思维、质疑思维、克弱思维。当然,还有很多的思维方法能帮助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探究

18、式教学中驾驭课堂,丰富课堂,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思维的训练,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专业训练,相信拥有这些思维能力,我们的教育会增色许多。二 答案范围的预设、答案要点的掌控探究式教学,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证据 ,要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出科学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要交流和论证他们所提出的解释。探究式教学中,对于答案的预设,教师要在备课时运用多元思维,多元方法,成功预设和驾驭课堂,使课堂丰富有序。答案范围的预设,答案要点的掌控可以有以下依据标准:1:思维方法标准::发散思维

19、方式、聚合思维方式、想象思维方式、灵感思维方式。 82:学科专业标准。可以从多学科,多角度去预设。3:思维规律标准。具象到抽象,分析和综合,个别到一般,部分和整体等。三、另类见解的评判对于学生的评价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探究式教学对于学生的评价应该注重学生学习发展过程的评价,注重学生非学业性内容的评价、注重多元主体参与与学生的评价,注重评价给学生创造成功机会,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评价,本着这些人文化人性化的理念,我们对于课堂中另类见解的评判就会有包容的态度,采取恰当的言辞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意识,追求真理的坚韧,灵活的思维方法,从而达到育人的目标。语文探究教学中,学生对问题的观点

20、态度体现了处于成长阶段的年轻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学生的另类见解,要多元解读,正确引导评价。另类见解多位逆向思维的结果,或是有意无意运用其他思维方法获得的成果。文学中对于人物形象的认识就很典型。学习了巴金的文章,我们应该感知充盈于一代良知文学家的忏悔精神,但又学生肯定会反弹琵琶,主张忏悔精神不现实,对于这样的人生观,教师可以从正反两方面运用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进行评价:正面:1、个人必须有深刻的忏悔精神,民族更要有深入骨髓的忏悔精神;2,、横向对比,对比分析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忏悔精神,德国人的认错,德国总理的下跪,大文学家卢梭的“忏悔录”;反面:1、一个人的清醒不等于一个民族的清醒,一个人改变不了现实,改9变不了一个国家;2 在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的时代,鼓励个人的忏悔和反抗,无疑于对生命的漠视,拿别人的生命当儿戏,是自私怯懦的表现。总之,对于另类的见解可以多元评价,可以全面评价,可以运用多种方法评价。探究式教学,需要我们每个人充分的思想准备,策略方法准备,需要我们教师对课堂过程的预设,对于学生见解答案的引导和预设,只有这样,课堂才能成为高效率的课堂,学生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灵动建设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