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要点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 改革的定义: 改革 是 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1、改革的分类 从程度看 : 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内容看 : 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 、 文化改革 。 从性质看: 奴隶制改革、封建 制 改革、资本主义 性质 的改革 、 社会主义 性质 的改革 。 A.奴隶 制 改 革 : 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 管仲
2、改革 、 鲁国“初税亩”。 B.封建性质的改革 (1)确立封建制度:商鞅变法 (2)挽救危机、自我完善:阿里改革 、 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 (3)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 (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性质) :北魏孝文帝改革 C.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1)思想文化领域:欧洲 宗教改革 (2)确立资本主义: 俄国 农奴制改革、 日本 明治维新 、中国 戊戌变法 (3)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美国罗斯福新政 D.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 苏联、东欧 的 社会主义改革 ;中国的 改革开放 2、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即定制度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
3、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 人类社会从来没有施之百代而不变的制度。一切制度都是统治者为了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设计的行为规范,随着时代的变化,再合理的制度也会出现问题。当这些缺陷造成很大社会影响、动摇统治秩序的时候,当政者可能自觉或被动地实行改革。总的来讲,历史上的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统治阶级面临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 、 缓和阶级矛盾 、 增加财政收入 、 实现富国强兵; 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
4、社会的发展 ; 民族危机严重 。 4、改革成败的原因 ( 1)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 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 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 2)成功的改革 : 外 :梭伦改革、 欧洲 宗教改革、 俄国 农奴制改革、 日本 明治维新、 美国 罗斯福新政
5、 中 :齐国管仲改革、鲁国 “初税亩”、 商鞅变法、 北魏 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 3)失败的改革: 外 : 阿里改革、苏联改革 。 中 : 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 5、从改革成败中得到的规律性认识或启示 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习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 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
6、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经验教训,我们要从中获取启示。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积极支持改革,并投身到改革中去,合力推进我国的改 革开放。 6、如何评价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运动 对改革进行评价时,我们应该坚持的原则是: ( 1)我们要把各种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应该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 ( 2)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 注意: 改革的成
7、功与否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 ,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改革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7、改革的艰巨性和多样性 所有改革无一例外都是在新旧势力激烈冲突和斗争的背景下展开 。 改革过程中,陈旧观念受到猛烈冲击,旧势力的利益受到影响,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冲突甚至会演变成生死较量,改革者必须以大无畏的勇气战胜困难,才能完成改革。 改革 具有多样性,历史上没有完全相同的 改革,改革者要实现预期目的,只有根据不同的国情和当时的历史实际, 实事求是地制定合理的改革方案,采取适宜的方法进行改革。 一 梭伦改革 课
8、标要求: 课标一、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城邦出现的平民与贵族的尖锐矛盾以及工商业奴隶主的政治要求。 2.知道雅典贵族进行的局部调整不能缓和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 3.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课标二、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1.简述梭伦改革在颁布“解负令”、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和推行国家权力机构改革等方面的主要措施。 2.指出梭伦改革呈现的“革命性”与“中庸式”的基本特点。 3.感受诗人政治家冲破阻力、振兴城邦的襟怀和理想。 课标三、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1.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影响。 2.了
9、解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性。 3.认识到制度设置是民主政治的可靠保障;体会精英意识和平民情怀。 本专题主要讨论古代雅典的梭伦改革,内容包括改革前的社会状况,改革的主要措施和基本特点,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结合历史背景认识改革的必要性,结合梭伦“公正”“中庸”的价值观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的主要措施及其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弘扬梭伦不记个人得失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梭伦改革的背景(必然性): 贵族与 平民的矛盾尖锐 1.部落 贵族在政治上的 专权 激起平民的反抗, 贵族与平民矛盾激化。 (根本原因) 2.工商业奴隶主的崛起,要求分享权利,实行改革。 3.萨拉米危机暴露了雅典城邦积弊 。 (
10、直接原因) 4.公元前 594 年梭伦 因 其 才能和态度 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领导改革。 根本目的: 缓和 雅典公民内部 矛盾,维护奴隶主统治 。 直接目的: 缓和 雅典公民内部 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 。 时间: 公元前 594 年开始 措施: 经济领域: 1.颁布“解负令” ( 废除平民所欠的 一切债务,禁止 雅典公民 以土地和人身做 债务 抵押 ) 稳定 了 雅典 民 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 2.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 大大推动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有利于平民阶级的稳定,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打下了牢固的阶级基础 ,对 保障 雅典 民 众 生
11、 活 、 促进雅典社会 多元化发展 有积极意义。 政治领域 : 3.按财产的多少划分四个等级 (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所要尽的义务也越多 , 公民权力与义务相适应 ) 打击了贵族依据世袭特权垄断官职的局面,特别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 4.改革国家权力机构: 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大大提高了广大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削弱了贵族长老会议的权力。 新设立 “四百人议事会” 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新的公民权力机关 , 打破了世袭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有权参与到政治管理中来。 新设立 公民法庭 作为最高司法机关 新的公民司法机关 , 打破了贵族对司
12、法审判 权的长期垄断。 性质: 奴隶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评价: 1.积极性: 改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雅典城邦的发展。扩大了民主的范围,把雅典引上了民主政治道路,为后来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了借鉴。 2.局限性: 贵族仍然比平民享 有更多的政治权利,氏族制度残余仍得以续存。财产对公民参政议政的限制 。 享有公民权的人数少。 指导思想: 维护雅典公民的集体利益 坚持对贵族和平民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 。 特点: ( 依靠法治 公平正义 节制适度 注重制度 措施全面 ) 1.革命性 梭伦改革触及了土地占有关系,打破了贵族的专权 , 是对旧生产关系的 调整 。(没有根本性的变革,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2
13、.折中性 梭伦的“中庸”原则一方面改善平民的 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 附: 克里斯提尼改革 内容 用 10 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 4 个血缘部落 打破了血缘关系,大大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 设立五百人会议:比例代表制选举法、抽签选举、任期制。 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实行陶片放逐法:这是一种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方法。 二 商鞅变法 课标要求: 课标一、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1.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包括齐国管仲改革、楚国吴起变法和秦国商鞅变法等改革事件在内的大事名称。 3.确立顺应时代潮流、追求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
14、。 课标二、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1.了解商鞅变法在经济、政治和社会风俗方面的改革措施及其主要内容。 2.认识商鞅变法的特点:全面性、有效性和法律上确立封建制度等特点。 3.体会“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革新精神,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 课标三、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1.探讨商鞅变法对于秦国的制度变革和国力强盛所产生的历史作用。 2.初步理解商鞅变法的性质和“商鞅虽死、秦法未败”的原因。 3.认识到社会是在改革中不断前进的,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 本专题主要讨论战国时期的秦国变法运动,内容包括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颁布的主要法令 及其特点、改革的成效以及商鞅个人
15、的结局等。结合时代特征理解商鞅变法的实质与特点,认识变法的历史作用与地位,学习改革家商鞅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与历史的责任感。 变法 背景: 时代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 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 1.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以富国强兵 、 称霸诸侯 。 2.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客观上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 3.秦孝公希望建立功业 , 广纳贤才 , 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 4.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 变法 内容: 1.经济上 : 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16、,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也奠定了中国此后一千多年对商业发展抑制的总体趋势,成为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阻力。 统一度量衡。 2.军事上 : 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 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打 击了宗法世袭的 旧贵族,提高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扩大了统治基础。 3.政治上 : 废除分封制,推行县制 加强了中央集权。 实行什伍连坐制度 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 理和统治。 制定秦律 有利于加强统治。 4.文化上 : 焚烧诗书 加强了思想控制,但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实质是文化专制。 改革旧俗 (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强行推行一
17、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进一步发展了小农生产,有利于国家赋税征收、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依照中原地区的风俗、风尚进行改革,不仅促进了秦国的发展,也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历史作用: 是战国时期最彻底最成功的一次改革。 政治上 打击了旧贵族,强化了中央集权;地方上推行县制等措施,长期得到沿用,对后世影响深远。 经济上 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从根本上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度,发展了封建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 军事上 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总体评价: 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为秦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但其极端专制的高压政策,也对后世
18、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指导思想: 法家思想 。 宗旨(目的): 富国强兵 。 性质: 一场最彻底的新兴地主阶级的封建性质的变法运动 。 商鞅变法史料研习 背景类史料 孝公元年,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 。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 史记 秦本纪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而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 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史记 秦始皇本纪 问题设置 :根据上述史料谈谈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分析 参考:秦孝公时周王室衰微、诸侯割据,秦国想要图强、兼并他国。 措施 类史料 卫鞅既至秦,因嬖臣景监以求见孝公,说以富国强兵之术。公大悦,与议国事。 资治通鉴周纪 令
19、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 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为田开阡陌封疆;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问题设置 :根据上 述史料归纳商鞅变法中的富国强兵之术( 确立了哪些 新制度)。 评价 类史料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於公战,怯於私斗,乡邑大治。秦人富强,天子致胙於孝公,诸侯毕贺。 史记 商君列传 六国陵替,二周沦亡。并一天下,号为始皇。 史记秦始皇本纪索隐述赞 问题设置 :根据上述史料归纳商
20、鞅变法的历史影 响。 分析参考: 商鞅变法推行多年后,秦国社会稳定,国富兵强,政治地位上升,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及孝公卒,太子立,宗室多怨鞅,鞅亡,因以为反,而卒车裂以徇秦国。 史记秦本纪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问题设置 :根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商鞅被车裂而死的原因。 分析参考: 秦孝公死后 商鞅 失去王者支持;贵族宗室怨恨;商君刻薄少恩等。 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课标要求: 课标一、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1.知道鲜卑族建立北魏政权
21、和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史实。 2.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和社会矛盾的激化等。 3.认识到改革是缓解社会矛盾、改变国家面貌的必然选择。 课标二、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1.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分为两个阶段:冯太后主 持下的改革和孝文帝亲政后的改革。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方面的主要内容。 3.体会北魏孝文帝勇于改革的决心和对先进文化的追慕之情。 课标三、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1.简要探讨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改革社会习俗等措施的不同作用。 2.从北方经济、民族关系和政治走向等方面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3.充分认识民族融合的作
22、用,认同文化的“征服”力量。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内迁各少数民族的发展,使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 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民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孝文帝改革以后,鲜卑族最终完成了封建化进程,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同时,鲜卑族原有的文化精华融入汉族文化之中,特别是鲜卑族畜牧生产的经验和技能,在北方汉人中传播,对北方的经济生产起着一定的影响。 背景: 1、 北魏政权崛起并统一北方黄河流域 2、 社会矛盾激化要求统治者改弦更张 鲜卑文明与汉文明冲突,社会矛盾尖锐,改革迫在眉睫;宗主督护制,豪强地主隐瞒人口,逃避赋税、徭役;广大农民
23、赋 役负担沉重,农民起义不断; 北魏统治者未处理好民族关系,民族矛盾激 化。 3、 各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出现和促进 作用 4、 统治者认同华夏文化并深受其影响 ,积极推动 汉化 进程 内容: 前期冯太后主持, 重点是建新制 ;后期孝文帝主持, 重点是汉化 。 1、 整顿吏治 : 制定官吏俸禄制 并实行政绩考核制 吏治得到改善,农民负担减轻 作用:孝文帝对贪赃枉法严惩不贷相对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 俸禄制的实行,则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对巩固北魏政权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2、颁行 均田制 前提: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 内容: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租,并承担一定的徭役
24、和兵役 。 作用: 均田制的实行,一 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得到了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 ; 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加强了民族大融合 。 3、 三长制 (设邻长、里长、党长,直属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 地方政权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4、迁都洛阳 原因: 政治上:旧都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 经济上:旧都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 军事上:旧都受到北方柔然的骚扰和威胁。 地理上:旧都偏居塞上,经略中原困难。 设巧计迁都洛阳 : 影响: 北魏迁都洛阳以后,洛阳再次成
25、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 ; 北魏洛阳的规划和布局,对后世城市建设影响较大。 北魏孝文帝迁都,保证了孝文帝改革的深入 ; 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5、 实行汉制和移风易俗 (易汉服、说汉话、改汉姓、与汉人通婚、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 1)孝文帝改革的重点是改变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 2)措施:易 汉 装;讲汉话;改汉姓,定门 第 等级;通婚姻;改籍贯 等 等 ( 3)意义: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 的 民族 融合 和文化认同 ; 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 有力地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
26、模式转化 ; 加强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进程 。 影响: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全面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使 北方 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 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过程 ; 加快了 北方 各民族融合的进程,为中国各民族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 性质: 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是冯太后和孝文帝自上而下 掀起的一次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封建化改革运动 。 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 先进必然战胜落后;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改革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顺应民意;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具有曲折性。 附:北魏孝文
27、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 1)孝文帝改革顺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趋势 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 ( 2)改革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 ; ( 3)改革符合统治者巩固政权的需要 ; ( 4)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史料研习 背景类史料 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 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 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而已; 世事远近,人相传授,如史官之纪录焉。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 魏书帝纪第一序纪 问题设置: 根据史料你能读出
28、哪些 主要 信息? 分析参考: 鲜卑拓拔氏统治者认同华夏文化,自称是华夏后裔(炎黄子孙);拓拔部早期过着游牧生活, 经济 文化较为落后。 魏孝 文帝之欲用夏变夷久矣(魏孝文帝优礼由南朝北奔而来的士族王肃)而卒能将南朝前期发展之文物制度转输于北朝以开太和(北魏孝文帝年号)时代之新文化,为后来隋唐制度不祧之远祖者 陈寅恪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问题设置:解释史料中“用夏变夷”的含义,并 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这样做的背景。 分析参考: “用夏变夷”指 北魏孝文帝的 汉化改革; 背景统治者认同华夏文化并深受其影响 北魏政权崛起并统一北方黄河流域 社会矛盾激化要求 统治者改弦更张 各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出现和
29、促进 措施 类史料 (太和)九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诸民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诸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恆从见口。 魏书志第十五食货六 诏曰:“民无余财,或争亩畔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还以生死为断,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帝纪第七高祖纪上 问题设置: 史料是北魏孝文帝推行的哪项改革措施?其内容和影响如何? 诏曰:“置官班禄,行之尚矣;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绝。朕宪章旧典,始班俸禄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三十六 诏曰:“书云:三载一考,三考黜陟幽明。
30、自今牧守温仁清俭、克已奉公者,可 久于其任。岁积有成,迁位一级。其有贪残非道、侵削黎庶者,虽在官甫尔,必加黜罚。著之于令,永为彝准。” 魏书帝纪第七高祖纪上 问题设置: 史料是北魏孝文帝推行的哪项改革措施?其内容和影响如何? 诏曰:“乡饮礼废,则长幼之叙乱。孟冬十月,民闲岁隙,宜于此时导以德义。可下诸州,党里之内,推贤而长者,教其里人父慈、子孝、兄友、弟顺、夫和、妻柔。” 魏书帝纪第七高祖纪下 王者以四海为家,或南或北,何常之有!朕(指孝文帝)之远祖,世居北荒,平文皇帝始都东木根山,昭成皇帝更营盛乐,道武皇帝迁于平城。朕幸属胜残之运,何为独不得迁乎!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三十九 问题设置: 史料改
31、革措施分别是什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分析参考:改革措施:史料 是用儒家文化来教化百姓,史料 是迁都洛阳; 内在联系:迁都洛阳有利于鲜卑族 更好的接受和认同 儒家文化。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口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于是始改拔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为奚氏,乙旃氏为叔孙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步六孤氏为陆氏,贺赖氏为贺氏,独孤氏为刘氏,贺 楼氏为楼氏,勿忸于氏为于氏,尉迟氏为尉氏;其馀所改,不可胜纪。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十 高祖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 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