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实践为什么重要( 34 页历史观, 62 页认识论) 人类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才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实践是人类能动改变世界的物质活动 从实践出发理解世界的本质: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社会说明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关系( 68-69)简答题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
2、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 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首先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理性认识。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两者的区分是相对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度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 3 唯物辩证法(课件) 1) 整体辩证法
3、:整体构成观,整体联系观,系统整体观 2) 动态辩证法 :相对原则,互变原则,自我否定和完善原则,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原则 3) 矛盾辩证法 :辩证否定整体分析,内外结合的因果分析,矛盾结构分析 4.物质和意识( 27),物质如何决定意识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物资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 人脑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
4、观的 5.剩余价值论( 134)与劳动价值论( point),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剩余价值论是指资本主义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劳动价值论: 认为价值是一种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 抽象劳动 所创造的理论 。 商品的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劳动力的两重性:具体性和抽象性 商品具有二重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 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具有不可比较性。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构成 商品交换 的基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等 范畴 ,是马克思用来说明商品的 自然属性 和 社会属性 的概念,深刻地揭示了商
5、品的本质。 马克思把价值定义为:价值是 凝结 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由抽象性的劳动所凝结。劳动价值论把价 值定义为一种人类劳动,因此在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定义范围内 “不能说劳动能创造价值 ”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在消费的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共包括三个方面: 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 A: 劳动力商品 形成条件的特殊性(人身自由,一无所有) 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 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才能生存。 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
6、B: 劳动力商品 价值构成的特殊性; 生活必需品价值;(、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须生活资料的价值、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者教育和培训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 C: 劳动力商品 使用价值的特殊性。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特点如下: 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因为它能为他的购买者创造剩余价值,这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决定意义。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所以解决资本总公式 在形式上的矛盾所必需的条件是购买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资本总公式形式上的矛盾,即价值增值问题,其原因就在于劳动力商品的特殊的使用价值。) 6.货币与资本
7、的关系,两者的转换条件 资本离不开货币,因为人们在开始资本家的生涯时,首先要掌握一定数量的货币。但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资本同货币是具有本质的区别的。只有货币实现了增殖,带来剩余价值的时候,才成为资本。所以说货币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也就是说,货币只有处在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中实现了价值增殖的条件下,才成为资本。所以说,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一种生产关 系。 转换条件: 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在原始社会末期,它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自发地从商品界分离出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固定于何种商品,一般带有偶然性。最初充当货币的是某些主要消费品、外来
8、物品或某种装饰品,例如牲畜、兽皮、布阜、玉贝和金属都充当过货币。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交换范围的扩大,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就逐渐代替其它商品充当货币。因为金银的自然属性,如同质、可分、便于保存、体积小、价值大、能携带等,最适宜于作为货币的材料。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货币既然是一种商品,它就具有商品的属性,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它是特殊的商品,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而与之相应,资本的定义按 马克思剩余价值论:以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要素(包括人力)均是资本”。因此,简单的理解:货币,是一种交换其他商品的有固定价值的特殊商品。而资本(可以包括货币),是用以生产的
9、生产要素的总称。 7.唯心观的缺陷( 94)如何区别唯心与唯物史观的区别 唯心观的缺陷: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观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8.辩证法,形而上学,诡 辩论的特点,区别 (辨析题) 辩证法即思辩与实证相统一的方法。思辩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辩证法的发展有一个过程。辩证法发展的第一阶段是通过辩论达到真理,是辩证法发展的思辩阶段;第二阶段是揭示宇宙发展的普遍规律,是辩证法发展的实证阶段;作为思辩与实证相统一的第三阶段是前面两个阶段的综合,即 思辩性与实证性相统
10、一的阶段。如果说第一阶段是认识论的辩证法,第二阶段是本体论的辩证法,第三阶段则是本体论和认识论相统一的对称辩证法。思辩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辩证法即对称辩证法,是辩证法发展的最高阶段。 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而上学就是认为世界是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上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由于外力的推动。形而上学是通向唯心主义的桥梁。形而上学的另一种含义是指研究超感觉、超经验的有形体之外的对象的哲学 诡辩 论从主观主义出发,以我的需要作转移,玩弄概念的灵活性,把概念的灵活性变作主观的随意性。切断个体与一般的联系 9
11、.为什么认识的主体不是机械的,而是能动的反映 因为实践决定对认识起决定作用,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反映具有摹写性, 认识的主体 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 反映具有创造性。 10.马克思对人类文明实践成果的继承和创新( 7,辨析题 ) 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为马克思的产生提出了客观的条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条件。 任何新的理论和学说都必须批判地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以前人的思想达到的终点作为自己研究的起点,马克思恩格斯广泛涉猎各种门类的学问,其中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 19 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
12、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 学社会主义学说,既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又 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各个领域实现革命变革。 马克思主义 绝对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大道而创造的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而是在综合人类思想积极成果和总结当代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实践运用中不断地得到验证和发展的。 11.事物的永恒发展( 42)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
13、自身的发展。事物的发展过程,从形式上看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12剩余价值论( 156,课件) .材料题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 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1)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它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2)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的变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产生剩余价值。 (3)离开流通领域,价值也不能发生增殖,因为如果不满足 A 和 B 来个条件
14、,剩余价值就不可能产生和实现。 A:资本家把货币投入 流通领域 购买劳动力商品(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 B:凝结了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商品 在市场(流通领域)上 销售出去(剩余价值的最终实现)。 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 1、资本主义所有制(私有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经济制度。 、生产资料和货币采取了资本的形式。 、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资本人格化的资本家。 、资本家与劳动者的关系是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 、资本家占有和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 2、劳动力成为商品 (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一是“自由的(人身自由,经济不自由连带政治不自由)”劳动者能够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15、 二是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必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 2)劳动力的价格:工资(生活资料的价值 生活必需品的价格)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须生活资料的价值。 、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 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者教育与训练的费用。 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 3、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和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 1、资本有机构成【 C:V】 2、剩余价值的来源:可变资本 V( variable capital) 3、剩余价值率 m与剥削程度 m=m/v=剩余劳动 /必要劳动 =剩余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 4、利润 p 和利润率 p p=p/(v+c)=利润 /成本 5、剩余价值生
16、产的基本方法 (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 特点:在劳动力身上用功,加班加点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危害 工人身体;违反合同,激化劳资矛盾;消极怠工问题(监控,摩登时代);工人联合抗争。 (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资本家不能无限度、无止境地使用提高劳动强度和增加劳动时间的方法盘剥工人获取剩余价值。因为长此以往,工人身体吃不消,也会慢慢变得消极怠工,罢工乃至暴动,不利于生产经营和资本运作。 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家就要想办法提高劳动生产率 ,以获取相对剩余价值,但需注意,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并未改变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本质,因为这种
17、剩余价值的唯一来源仍是工人的(相对)剩余劳动。 影响: A、推动技术竞争和技术进步; B、缓解劳资矛盾,更具可行性(效率提高的情况下,一个工厂里的工人不需要很多,劳动强度不需要太大,劳动时间也不需要太长,资本家和工人的收益都会有所增加); C、更合乎人性,更具可行性。(符合大多数发财致富的诉求? D、 注意:并未改变工人的剩余劳动作为剩余价值唯一来源的事实。 三资本的积累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剥削的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本的额大小。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
18、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四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五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再分配 13.资本是什么,为什么资本社会不用剩余价值率( 158-159) 资本表现为物:厂房、机器、原材料、辅助材料,包括货币和商品。 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着生产关系。 资本从本质上说不是物,而是以物为媒介的社会关系,即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因为为了掩盖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和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14.群众史观,个人在群众史观的作用( 132) 群众史观是指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前提出发,认为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
19、历史的决定力量 。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个人在社会历史的作用: (一)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1、个人指社会群体中单个的成员 按照个人在历史发展中作用的大小,个人可以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 2、群众是个人集合而成的,每一个个人包括普通个人都对历史发展产生影响 (二)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作用 1、历史人物是对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个人 历史人物按其对历史发展作用的性质,又可以区分为杰出的历史人物
20、和反动的历史人物 杰出的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起显著促进作用的历史人物 反动的历史人物: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的历史人物 2、历史人物的特殊的作用 历史任务的倡导者和发起者 实现历史任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历史进程的影响者 15.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是什么 ,价值追求( 14):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 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 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
21、现。其次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16公平与效率的问题(第四章) 17.唯物史观的阶级分析法,阶级斗争,阶级的概念,划分的标准( 115:课件) 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所谓阶级就是一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的不同 ,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一些集团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
22、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阶级分析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透过纷繁复杂的阶级社会现象认识阶级社会的本事和规律。 阶级分划分标准: 区分阶级的根本标志在于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是否占有其他集团的劳动, 阶级根源于经济,属于经济范畴。同时是一个历史范畴。 18.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意义( 168-169) 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本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 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也揭示了
23、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19.价值评价( 81-85)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观现象的认识活动,其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 2) 一般来说,评价结 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3) 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价值评价的功能和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首先价值评价作为人们对自身的客观需要和要求的主观反映,作为人们对价值现象的认识,是推动着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其次,价值评价作为实践主体尺度是实践活动发展的规范因素,它
24、要求实践活动必须努力消除盲目性和随意性。最后价值评价作为实践活动的目标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它制约着实践活动的发展朝着更充分,更全面,可持续性地满足人们日 益增长着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的方向发展。 20.科学技术的作用,科学技术如何发挥作用,科学技术的两面性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首先科学技术对生产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最后促进思维方式的改革。 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
25、更多地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方面,但是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一种情形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产生的 21.历史规律( 自己百度关于孔德:实践主义,克罗齐:唯心观,马克思的资料 ) :材料题 注:页码都是 10 版的 剩余价值论是重点,论述题可能 问题:工资的本质是什么?是劳动力的价格,还是劳动的价格(或报酬)?(重点)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 劳动的价格就是工人报酬 马克思认为: 劳动力的价格。 原因:把工资看做劳动的报酬,可以说明利润来自于资本家的投资和科学管理。 首先,我们看看劳动力和劳动的区别。劳动力是指人
26、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也就是人用自己的脑力和体力从事某种具体劳动的的能力,即创造价值的能力。劳动是这种劳动能力的支出和耗费,也就是在进行价值创造的过程中对劳动力的使用。简单的来讲,两者的区别就是一个是能力,一个是对这种能力的使用。 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在劳动力市场上 (各种形式的招聘 )出卖给资本家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原因有以下几个: 第一,劳动要当做商品出卖,在出卖之前已经独立存在,但是在市场发生买卖关系时 (被聘用 ),工人还没有开始为资本家做工,也就是说,工人的劳动这时并不存在。所以,正因为工人并不能出卖并不存在的东西,资本家也不会买这样的东西,所以工资必不能是劳动的价格
27、。 第二,如果说工资是劳动的价格,就等于说劳动是商品,有价值,等于说:劳动是凝结在劳动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代入价值概念: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是毫无内容的同义语反复。因此,工资只能是劳动力的价 格 第三 ,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就会否定价值规律,或者否定剩余价值规律,因为价值规律是要求等价交换,而在劳动力买卖的过程中,由于尚未使用劳动力,也就没有劳动产生,更无法谈及与劳动相关的价值,此时,资本家付出货币(工资)所购买的便不是劳动(若是,便违反价值规律),而是劳动力。所以说,资本家在劳动力市场上购买的是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工人的劳动,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者价格。 在资本主义社会,工资之所以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主要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 劳动力价值一旦采取工资的形式(将其说成劳动的价格)就很容易地 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似乎工人的全部劳动都得到了相应的报酬,其实,在整个劳动过程中,工人不但创造了自己的工资的价值,还创造了剩余价值 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这就是资本家发家致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