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中医基础理论习题班 主讲:雷老师,注意:,1.不是押题,是押考点,押出题思路,押复习方法。2.练题误区:题量大,只做题。3.最重要的是巩固已有知识,检验复习效果,查漏补缺!4.习题复习法:看书-做题-看书,六腑,胃的生理功能是A受盛化物 B传化糟粕 C主持诸气 D受纳腐熟 E泌别清浊【答案】D,“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理论依据是A肾司二便,故利小便即可以实大便B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故二便相关C淡渗利水,则脾阳得健而大便实D二便之源均来自小肠的泌别清浊E利小便的药物本身具有止泻作用【答案】D,“主津”的腑是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 E膀胱【答案】D,上焦生理功能的特点是A若雾露之溉
2、B主气之升发C通行宗、营、卫三气 D原气之别使 E主宣发与肃降【答案】A,“中精之府”指的是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 E膀胱 【答案】A,孤府指的是A胆 B胃 C小肠 D三焦 E膀胱【答案】D,A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B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C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D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E虚实交替,藏泄互用1.属于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的是2.属于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的是 【参考答案】B A,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形态似腑,功能似脏。注意:胆的双重身份。,“元神之腑”指的是A心B肾C脑D头E肝【答案】C,生理病理统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的奇恒之腑是A.脑B.髓C.骨D.脉
3、E.胆【答案】A,关于脑与脏腑精气的关系,以下说法不恰当的是A脑为元神之腑,其机能与五脏皆相关 B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将脑的生理病理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C脑所主元神可分为神、魂、魄、意、志五种不同的表现 D五脏精气充沛畅达是脑的功能正常发挥的基础E脑的病变当从五脏论治【答案】C,女子胞的功能活动与下述哪项关系密切A心、肝、脾、冲脉、督脉B心、肝、肾、冲脉、带脉C心、肝、肾、冲脉、督脉D冲脉、带脉、任脉、心、脾E心、肝、脾、肾、冲脉、任脉【答案】E,如果想拿高分: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 ,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
4、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读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七冲门: “飞门”(唇)、“户门”(齿 )、“吸门”(会厌)、“贲门”(胃的上口)、“幽门”(胃的下口 )、“阑门”(大小肠交界处)、“魄门”(肛门),如果想拿高分: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
5、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精气血津液神,繁衍生命是A精的功能 B气的功能 C血的功能 D津的功能 E液的功能【答案】A,精的本始含义是指A脏腑之精B津液C生殖之精D水谷之精E血液【参考答案】C,生气之源指的是A肝 B心 C脾胃 D肺 E肾【答案】C,生气之根指的是A肝B心C脾胃D肺E肾【答案】E,生气之主指的是A肝B心C脾D肺E肾【答案】D,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是A心、肝、脾 B肺、肝、肾 C肺、脾、肾D肝、脾、肾 E心、肺、肾 【答案】C,下列气的生理功能,能控制汗液,唾液等液态物质分泌,排泄的是A推动作用B固摄作用C防御作用D气化作用E中介作
6、用【答案】B,具有调节汗孔开合作用的气是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脏腑之气【答案】D,易于感冒表明气的哪项功能减弱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中介作用【参考答案】C,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经气上述各项,行于脉中的是上述各项,行于脉外的是【答案】CD,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中气贯心脉而行气血的气是推动生长发育的气是 【答案】B A,如果想拿高分: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润柔,腠理致密矣。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周行不休。景岳全书 :命门为水火之宅元气:通过三焦,流行全身 宗气:上出息道,下走气街营气:与血同行,环周不休 卫
7、气:熏于肓膜,散于胸腹,营气的分布特点是A上出息道,下走气街 B熏于肓膜,散于胸腹C通过三焦,流行全身 D上荣头目,达于周身 E与血同行,环周不休【答案】E,与血液运行关系密切的是A心脾肝肾的功能 B心脾肝肺的功能C心肝肺肾的功能 D脾肺肾肝的功能 E心脾肺肾的功能【答案】B,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质是A.肺之津B.肝之阴C.生殖之精D.胃之津液E.水谷之精【答案】E,与津液生成关系密切的脏腑是A.脾,胃,小肠,大肠B.肺,肾,三焦,大肠C.胃,肾,小肠,大肠D.心,肺,膀胱,小肠E.脾,肺,小肠,膀胱【答案】A,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的是A精 B气 C血 D津 E液【答案】E,与津液代谢关系最密切
8、的是A肝脾肾的功能 B脾肺肾的功能C心肝脾的功能 D脾肺心的功能 E肝肺肾的功能【答案】B,神【助理不要求】,五脏藏神,肾藏A魂 B神 C意 D魄 E志【答案】E,下列不属于医学“神”含义的有A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体现B生命的本原C人的精神意识D人的情绪、思想、性格等E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现【答案】B,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治疗血虚配伍补气药的理论基础是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载气 E血能养气答案:A,“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生理基础是A气能生津 B气能化津 C气能摄津 D津能载气 E气能行津答案:D,“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理论依据是A气能生血 B气能化津 C气能摄血
9、 D津能载气 E津血同源答案:E,依据气能生血理论确立的治疗方法是A.治疗血虚常配用补气药B.治疗津虚常配用补气药C.治疗出血常配用补气药D.治疗血瘀常配用补气,行气药E.治疗痰饮常配用补气,行气药【答案】A,经络,十二经脉:走向,交接,分布奇经八脉经别、别络、经筋、皮部,注:内踝上八寸以下厥太少内踝上八寸以上太厥少,特殊,由内向外:胸:任、肾、胃、脾腹:任、肾、胃、脾、肝,分布在面额部的经脉是A太阳经 B阳明经 C少阳经 D厥阴经 E太阴经【答案】B,循行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是A手少阴心经 B手厥阴心包经C手太阳小肠经 D手少阳三焦经 E手太阴肺经【答案】A,分布于胸腹第一侧线的经脉是A足太
10、阴脾经 B足少阴肾经C足少阳胆经 D足阳明胃经E足厥阴肝经答案:B,循行于内踝上八寸以下内侧前缘的经脉是A足少阳胆经 B足少阴肾经C足厥阴肝经 D足太阴脾经 E足阳明胃经【答案】C,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交接的部位是A.四肢部B.肩胛部C.头面部D.胸部E.背部【答案】C,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一源而三歧”的奇经是指A冲、任、带脉 B任、督、带脉C冲、任、督脉 D督、冲、带脉 E冲、任、跷脉【答案】C,督脉的主要生理功能是A总督一身之阴经B总督一身之阳经C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D约束诸经E调节十二经气血【答案】B,经别、别络、经筋、皮部,具有加强十二经脉中
11、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在肢体联系作用的是A经别 B经筋 C别络 D皮部 E奇经【答案】C,体质,下列各项,决定着个体对某些病因易感性的是A.体质B.居处C.气候D.年龄E.性别【答案】A,先天禀赋决定着体质的相对A可变性B连续性C复杂性D普遍性E稳定性【答案】E,A质势B病势C从化D传变E易感性病情随体质而发生变化的转化称为不同体质类型所具有的潜在的、相对稳定的倾向性称为【答案】C A,病因,一、六淫二、疠气三、七情内伤四、饮食失宜五、劳逸失度六、痰饮七、瘀血,一、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痛痹”是以什么邪气为主引起的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湿邪 E火邪 【答案】B,寒邪
12、致病,多见疼痛症状的主要原因是A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阳虚不能温煦故疼痛B寒性收引,气机收敛,故疼痛C寒主收引,经脉拘急而疼痛D寒客肌表,卫阳被郁不得宣泄而疼痛E寒性凝滞,气血阻滞而疼痛【答案】E,常引起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腠理闭塞、气机收敛的邪气是A.风邪B.寒邪C.湿邪D.瘀血E.痰饮【答案】B,六淫中纯属外邪,致病具有明显季节性的是A.风邪B.寒邪C.湿邪D.燥邪E.暑邪【答案】E,A.心烦脉洪B.气短乏力C.四肢困倦D.尿赤短少E.头昏目眩暑性炎热,故致病可出现的症状是暑性挟湿,故致病可出现的症状是【答案】A C,最易生风动血的邪气是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湿邪 E火邪【答案】E,暑、
13、火、燥三邪的共同致病特点是A为阳邪 B炎热 C伤津 D动血 E生风 【答案】C,二、疠气 传染病,1.疠气的致病特点:(1)传染性强(2)发病急骤,病情危笃(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疫疠之邪的致病特点A.发病急、病情重B.传染性强C.流行性强D.症状相似E.易阻滞气机【答案】E,三、七情,A.惊B.怒C.喜D.恐E.悲七情内伤,易伤肺的是七情内伤,易伤肾的是【答案】ED,下列关于七情内伤影响脏腑气机的叙述,正确的是A怒则气乱B喜则气消C悲则气下D思则气结E恐则气上【答案】D,四、 饮食,劳逸,A劳力过度B劳神过度C房劳过度D过饥E过饱可损伤心脾的因素是可损伤肾精的因素是【答案】
14、B C,五、痰饮与瘀血,痰湿内阻所致头晕的特征,是伴有A胀痛 B刺痛 C眼花 D耳鸣 E昏沉【答案】E,下列各项,与瘀血的形成关系不密切的因素是A血寒B津亏C血热D气虚E气逆【答案】E,A邪气偏盛B正气不足C邪盛正衰D正胜邪衰E正虚邪恋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是【答案】AB,发病,感邪后,病邪在机体内潜伏一段时间后,过时而发病的发病类型是A继发B复发C合病D感邪即发E伏而后发【答案】E,肝胆疾病日久不愈,引发癥积或结石,其病发类型是A感邪即发B徐发C继发 D合病E伏而后发【答案】C,小儿食积而致疳积所属的发病类型是A徐发B继发C复发D感邪即发E伏而后发【答案】B,感邪后某一部位病
15、证未了,又出现另一部位病证发病类型是A感邪即发B徐发C继发 D合病E并病【答案】E,两经和两经以上病证同时出现的发病类型是A感邪即发B徐发C继发 D合病E并病【答案】D,病机,一、邪正盛衰二、阴阳失调三、精、气、血失常四、津液代谢失常五、内生五邪六、疾病传变,决定病证虚实变化的主要病机是A脏腑功能活动的盛衰B阴精阳气的盛衰C气血的盛衰D正邪的盛衰E邪气的有无【答案】D,下列关于实的叙述,错误的是A外感邪盛B肌肤经络闭塞C气机升降失调D脏腑功能亢进E气血壅滞瘀结【答案】C,二、阴阳失调,是人体各种病变的最基本病机,八纲之总纲是对人体各种功能性和器质性病变的高度概括1阴阳偏盛2阴阳偏衰3阴阳互损4
16、阴阳格拒5阴阳亡失,阳偏胜,主要指的病理状态是A脏腑机能障碍B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C机能亢奋,代谢活动亢进D阴不制阳,阳相对偏亢E阴液不足,火热内生【答案】C,A虚寒证B虚热证C真寒假热证D真热假寒证E阴阳两虚证1阴盛格阳引起的病理变化是2阳盛格阴引起的病理变化是【答案】C D,阴偏衰多见于A. 心肾 B脾肾 C肝肾 D肺肾 E肺肝肾 【答案】E,6.阴阳亡失生命垂危(1)亡阳阳气突然大量亡失,使属阳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大汗淋漓、肌肤手足逆冷、倦卧、神疲、脉微欲绝。(2)亡阴阴气突然大量亡失,使属阴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气喘,烦躁不安,手足虽温而汗多欲脱,面色红或紫,脉数疾。相同点:汗多,精气血失常,
17、A元气耗损,脏腑功能衰退B气机不畅,脏腑功能障碍C气机升降失常,脏腑之气逆上D气虚无力升举,脏腑位置下垂E气的出入异常,或闭阻,或外散1.气闭或气脱的病机,主要是指2.气陷病机,主要是指【参考答案】E D,A.气滞B.气逆C.气陷D.气闭E.气脱上述各项,以突然昏厥,不省人事为特点的病理变化是上述各项,以全身机能突然衰竭为特点的病理变化是【答案】DE,下列各项,与精血不足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A肝肾B肝脾C脾肾D脾胃E心肾【答案】A,内生五邪,与外感六淫的区别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外感五邪风、寒 湿、燥、火内生,下列各项,常易形成内寒病机的是A心脾肾B心肝肾C脾胃肺D心肝脾E脾肺肾【答案】A,
18、疾病传变,下列各项,不属内伤病基本传变形式的是A脏与脏传变B脏与腑传变C腑与腑传变D卫气营血传变E形脏内外传变【答案】D,防治原则,重点:正治与反治,下列各项,属未病先防的预防措施是A.增强正气和慎避邪气B.增强正气和控制病传C.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D.早期诊治和防止传变E.先安未受邪之地【答案】A,1.正治与反治文字游戏又来了!正治=逆治(正面进攻法)反治=从治(卧底法)理解:治疗手段与疾病是反的!,反 治适应证:适用于疾病本质与现象不完全相一致的病证。热因热用 用温热的方药治疗具有假热现象的病证。( 真寒假热证) 寒因寒用 用寒凉的方药治疗具有假寒现象的病证。 (真热假寒证) 塞因塞用 用补
19、益的方药治疗具有虚性闭塞不通症状。(真虚假实证) 通因通用 用通利的方药治疗具有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真实假虚证),反治法是A顺从疾病的本质而治B逆着疾病的症状而治C逆其疾病的现象而治D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治E反常的治疗方法【参考答案】D,属于反治的是A寒者热之B以寒治寒C以寒治热D以热治寒E热者寒之【参考答案】B,属于从治的是A治热以寒B寒者热之C阳病治阴D用热远热E以通治通【参考答案】E,下列中除哪项外,均属基本治则的内容A.治病求本B.扶正祛邪C.调整阴阳D.疏肝理气E.三因制宜【答案】D,A热因热用B寒因寒用C通因通用D塞因塞用E寒者热之1.适用于热结旁流的治则是2.适用于真寒假热的治则是
20、【答案】C A,“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指A.以阳中求阴之法调整阴阳偏衰B.以阴中求阳之法调整阴阳偏衰C.泻热之法,调整阳的偏盛D.以补阴之法,治疗阴虚阳亢之证E.以补阳之法,治疗阴虚亢之证【答案】D,以下标本划分,哪一项不确切A.正气为本,邪气为标B.病因为本,症状为标C.治疗为本,病情为标D.旧病为本,新病为标E.原发病为本,继发病为标【答案】C,A正治B从治C标本兼治D治本E.治标1.对大出血患者应采用的治疗原则是2.热病见热象应采用的治疗原则是【参考答案】E A,正虚为主,且机体不耐攻伐者应采取的治则是A祛除邪气B扶正兼祛邪C祛邪兼扶正D先祛邪后扶正E先扶正后祛邪【答案】E,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