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1)产生: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2)作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3)意义: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 “4个正确地 ”(4)任务: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哲学具有实践性的特点【 知识深化 】1.全面、准确理解哲学的概念1.分清哲学的来源和获取方式。(1)来源:实践(2)获取方式: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2.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能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人们在实践中自觉地追问和思考,才能产生哲学。哲学的产生,实践与思考二者缺一不可。3.哲学产生过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处理人与外部世界
2、的关系 产生惊讶情绪 追问和思考 产生世界观 形成理论体系 哲学产生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2.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3.方法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4.以上三者之间的关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知识深化 】2.厘清几点认识1.正确理解世界观概念。(1)世界观含义中的 “世界 ”与我们通常说的 “世界 ”有所不同。哲学上所讲的 “世界 ”包括客观物质世界和主观精神世界,其中客观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精神世界则是指人的思维、意识。(2)“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不是对某类事
3、物的观点,不是零散的具体的看法 (如 “早上 6点起床 ”就不是世界观 );世界观所涉及的问题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如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是物质还是精神?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些问题都属于世界观的范围,都是哲学研究的对象。【 知识深化 】2.厘清几点认识2.不能认为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 (世界观、方法论也有科学非科学之分 ),只能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或学问 )。3.不能认为 “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只有科学的哲学才是。4.世界观与方法论不是相互影响或相互决定的关系。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
4、界观,方法论不能影响更不能决定世界观。5.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但世界观相同,方法论不一定相同。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 2.世界观 3.方法论 4.以上三者之间的关系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具体知识的内容: 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即自然科学知识 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即社会科学知识 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即思维科学知识(2)二者关系: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 2.世界观 3.方法论 4.以上三者之间的关系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具体知识的内容(2)二者关系:哲 学 具体科学区别研究对象 整个世界 某一具体领域任 务 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揭示世界某一具体
5、领域的特殊规律作 用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联 系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1.哲学的基本问题(1)含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内容: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它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
6、知论。【 知识深化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的关系【 知识深化 】2.厘清几点认识1.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根本的,第二个方面是从属的。只有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才能科学地解决世界的可知论问题;同时也只有坚持世界的可知论,才能把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贯彻到底。2.唯物主义不等于可知论,唯心主义不等于不可知论。并非一切唯心主义哲学家都是不可知论者,相反,绝大多数唯心主义哲学家都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彻底的唯物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不过,唯物主义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对人的认识的本质、来源和发展规律的观点是截然对立的。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其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