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改革十年:回顾与展望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靳玉乐报告内容 课程改革理论的取向 课程改革策略的创新 课程改革面临的挑战 课程改革未来的走向壹、课程改革理论的取向一、技术观( technical perspectives) 技术观支配着 1960年代的课程改革运动,它将课程改革视为一种技术,认为课程改革只是预订计划的线性执行过程,其成效以目标达成程度为衡量标准。该取向假定人们在变革中拥有共同的价值体系和变革目标,问题只是如何最好地达到这个目标。这种观点主张以系统和理性的分析来处理变革的实践问题,因此主要透过改革教材和教学方法,以及引进新的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和实施成效。在改革策略上,强调以 “ 研究
2、发展推广”模式,把变革方案转化为可应用技术和知识,由教师贯彻执行。壹、课程改革理论的取向二、政治观( political perspectives)1974年, House出版了 教育革新的政治学 一书,强调人际互动在教育变革中的关键作用,以及权力、权威的运用,认为课程改革是一个协商的过程。这种观点强调,课程实施要因时因地不断做出调整,以维持合法性。 壹、课程改革理论的取向三、文化观( cultural perspectives)文化观假定了一个更为支离破碎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由很多文化群体,群体内由很多价值共识,但群体之间则缺乏一致性,这种差异使群体很难采取共同行动。在课程改革中,外部设计的
3、课程方案所代表的研究文化和教师群体所代表的专业文化之间,存在着许多冲突,研究文化和专业文化之间的遭遇涉及到沟通、诠释、融合,以及一种文化适应行动( House,1979)。因此,文化观将课程改革看作一种文化再生( reculturing)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促使学校成员重新思考课程、教学以及学校的本质和目的等问题。这种取向关注教师的情绪、理解、价值观等因素,通过为教师提供更多的专业发展机会和额外的规划时间,使他们形成共同体意识,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壹、课程改革理论的取向技术观诞生于经济学,关注的是效率,以生产作为隐喻;政治观诞生于政治科学和社会学,关注的是权威系统的合法性,因此协商是其基本意象
4、;文化观诞生于人类学,关注的是意义和价值,社群则是其基本意象。表 1. 三种改革观的主要特征技术观 政治观 文化观生产 协商 社群系统的、理性的观察 群体冲突 /妥协 文化互动技术知识 说服、诱导 价值观变革技术与产出 权力与权威 意义与价值观共同利益与价值观 利益冲突 价值观冲突革新 脉络种的革新 脉络效率 合法性 自治贰、课程改革策略的创新一、思想的变革1.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着眼未来,注重能力培养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强调国际意识的培养2.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两极之间的对立:科学主
5、义课程文化观与人本主义课程文 化观的矛盾与冲突贰、课程改革策略的创新寻求两极之间的平衡: 科学主义课程文化观与人本 主义课程文化观的融合趋势科学人文性课程文化观的确立3.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学校课程重返生活世界,寻求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课程生态,这意味着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意味这科学、道德和艺术现实地、具体地统一。4.整合取向的课程结构观建构以大领域统整的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体系。5.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观忠实、相互调适和创生的实施取向; 关注师生的课程构建贰、课程改革策略的创新6.发展取向的课程评价观以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为导向的评价体系7.民主取向的课程管理观权力分享与利益的合理分配二、知识的变革1.知识变革的形式课程标准、教科书、课程资源2.知识类型的变革个体知识 公共知识;显性知识 缄默知识3.知识组织的变革演绎 归纳贰、课程改革策略的创新三、个人的变革1.校长的改变行政管理者 专业领导者领导者( leader)是那些做正确事情的人,而管理( manager)是正确地做事情的人。领导发挥作用的方式是民主的、分享式的,而管理主要依靠发挥权威作用,更加具有科层制的特征。领导与管理的区别如下(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