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境外投资所得税政策与发展.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432982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境外投资所得税政策与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我国境外投资所得税政策与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我国境外投资所得税政策与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我国境外投资所得税政策与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我国境外投资所得税政策与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我国境外投资所得税政策与发展摘要: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化的环境下,我国境外投资出现发展变化,因而境外投资所得税政策有待改进,应与时俱进,借鉴国外成熟政策经验,增强我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政策执行力,同时对境外投资企业提供有利的税收政策支持和保护。 关键词:境外投资;所得税;政策;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F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04-0049-04 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逐步实施,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在国际市场上发展壮大,投资内容也从初期的市场开发转向境外直接投资,从“产品输出”过渡到“资本输出” 。面对境外投资形势的发展变化,有必要深入

2、研究我国境外投资所得税的政策内容以不断支持促进境外投资的发展。 一、我国境外投资所得税政策主要内容 我国境外所得税制的建立借鉴了西方理论及发展实践,以税收中性原则为基础,结合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确定了以居民管辖权为主同时结合来源地管辖权的征税制度,对我国居民来自全球的所得征收所得税,对非居民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征收所得税,对境外所得已征税款实行分国不分项的限额抵免制度。 (一)限额抵免制度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对于居民和非居民企业境外已缴纳税款按照我国法律规定计算抵免限额予以抵免,对超过抵免限额的境外已征税款可以用以后 5 个年度的抵免余额继续抵免。对于居民企业在适用上述直接抵免政策的基础上还可适

3、用间接抵免政策,对境外企业分配股息前的利润所缴纳的外国所得税额中由我国居民企业所分得股息所得间接负担的部分,在我国的应纳税额中抵免。间接抵免的政策规定是我国抵免制度的一项突破,从经济意义上更彻底地解决境外投资的重复征税问题,也是遵循了国际上较为通行的做法,体现了资本的输出中性原则,支持了企业在境内外合理配置资源以达到生产效率最大化。 (二)对部分行业的选择性优惠政策 目前我国针对境外投资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对高新技术所得和资源开发项目所得在抵免税额计算上的相关规定。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源于境外的高新技术所得可以享受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按照 15%的优惠税率计算缴纳我国企业所

4、得税以及境外抵免限额。对石油企业在境外从事油(气)资源开采所得计征企业所得税时抵免境外已纳或负担所得税额可以选择分国不分项或者不按国别汇总计算其来源于境外油(气)项目投资、工程技术服务和工程建设的油(气)资源开采活动的应纳税所得额,石油企业在境外从事上述活动取得股息所得,由该企业直接或者间接持有 20%以上股份的五层外国企业计算该石油企业境外股息所得的可抵免所得税额和抵免限额。境外投资优惠政策对于减轻境外投资企业的所得税负担,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三)境外注册中资控股企业的政策规定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法将居民企业定义为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

5、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根据这一政策规定,境外成立的企业如果其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也是中国的居民纳税人,也在中国负有全面纳税义务,并享受中国居民企业的优惠政策以及我国的协定待遇。这也是借鉴国际惯例,在判断居民企业的标准上采取登记注册地、生产经营地、实际管理控制地等多项标准的结合。我国的政策对实际管理控制从日常生产经营管理、财务决策、人事决策和财产所在地等方面进行判断,提出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实际管理机构的判断标准对于防止纳税人以选择境外注册成立规避中国的居民税收管辖权,维护我国的税收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四)反避税政策规定 随着与世界经济融合的不断深入,我国已经成为很多跨国公司全球

6、布局价值链条中一个重要环节,为维护我国税收利益,避免企业通过税收筹划刻意减少应当在我国缴纳的所得税,并且也是遵循国际惯例以及OECD 转让定价指南的要求,我国在税法中明确规定关联企业间的业务往来,应当按照独立交易原则确定价格或利润水平,对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交易,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同时我国税法对关联方间共同开发、受让无形资产,或者共同提供、接受劳务发生的成本,明确应当按照成本与预期收益相配比的原则进行分摊。关联企业间的融资业务明确企业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超过规定标准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通过避税港转移利润是跨国经营企业避税的一种常

7、见模式。对此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对我国居民企业或个人控制的设立在实际税率明显低于 25%的国家(地区)的企业,无合理的经营需要对利润不作分配或减少分配的,应当将归属于该居民企业的利润计入当期收入缴纳企业所得税。对于居民企业在境外设立不具有独立纳税地位的分支机构取得的各项境外所得,我国法律要求计入该企业所属纳税年度的境外应纳税所得额,但不具有独立纳税地位的分支机构的亏损不能抵减境内盈利,也不能抵减其它国家(地区)的应纳税所得额。对居民企业从境外取得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要在利润分配日期确认收入,计入当期所得缴纳税款。 上述规定对维护我国的税收利益、支持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公平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8、。 二、我国境外投资所得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我国境外投资所得税政策的基本框架形成于改革开放之初,主要以吸引外资为政策导向,对于境外投资未给予足够的关注。12008 年以后随着我国境外投资的发展,境外投资所得税的相关内容得到补充和完善,增加了间接抵免,反避税等内容,但从总体来看,我国境外投资所得税政策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政策内容单一,未形成完整的对外投资的政策体系 境外投资所得税制度是国际税收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对来源于境外所得的政策规定。但我国目前的国际税收政策总体上还是偏重于对来源于境内所得的管理,较少关注于来源于境外所得,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投资环境的改善,境

9、外投资逐渐增多,来源于我国境内所得逐渐增多,国际税收政策从加强对来源于我国境内所得的管理,保护我国的税收利益为重点。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国企业总体实力不强,境外投资还未形成规模化趋势,投资内容也较为简单,境外投资所得税政策的实践经验较少2。因此,从目前来看,所得税政策内容较为单一,未形成涵盖境外投资各项经济内容的综合法律体系,境外投资的政策规定散见于所得税法及其条例,反避税的政策规定中,与境内投资政策规定基本一致,较少体现税收政策的战略导向,对特定行业、特殊业务的政策支持,除 2011 年下发的对高新技术企业来源于境外的所得可以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外,基本没有完整的对资源、技术、品牌获

10、取型境外投资税收鼓励政策。 (二)税收抵免制度滞后于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计算过于复杂 税收抵免制度是从税收中性原理出发,为避免对跨境所得的双重征税影响企业境内外投资地址的选择而制定的一项政策措施,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得到普遍应用。我国目前实行的分国不分项的抵免制度,要求对纳税人来自不同国家的所得分别计算抵免限额和可抵免的数额,对于涉及多个国家多项所得多种投资方式的情况下,计算过程复杂,对企业造成一定的核算压力,也不利于税收征管的实施2。当居民企业设在几个境外企业都有盈利但税率不同时,其抵免限额不能调剂使用,导致境外投资企业总体税负增加。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已经有一些国家放弃这一制度,改用综合抵免

11、法或免税法,来计算来源于境外所得,以减少对境外投资的影响。美国在 1975 年以前采用这一方法,后改为综合限额抵免法。日本实行的综合限额抵免法,在计算上将亏损国排除,增大了境外投资的抵免限额,减轻境外投资税负3。 此外,我国的间接抵免制度对持股比例要求过高,影响间接抵免政策的有效应用。根据我国政策规定,居民企业对境外直接或间接的持股比例达到 20%以上的可以适用间接抵免。对于股份有限公司而言,20%是相当高的持股比例,在我国与相关国家的协定中通常规定的控制比例为10%。从各国的政策规定来看,也通常低于这一标准,如美国法律也规定,国内母公司拥有海外子公司 10%以上的股票表决权时可进行单层间接抵

12、免;海外子公司拥有孙公司 10%以上的股票表决权,母公司间接拥有海外孙公司 5%以上的股票表决权就可以多层间接抵免4。 (三)跨境重组并购业务缺乏明确政策指导 随着我国境外投资规模的扩大,境外投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跨境并购重组业务不断增多。2011 年对外并购约占我国同期对外投资总额的37%。2012 年山东重工、三一重工、中海油等骨干企业先后通过兼并重组走向全球市场。但关于境外投资政策重要组成部分的重组并购的税收政策却过于宽泛,缺乏明确的解释及具体的操作指南,增加跨境并购重组业务税收政策的不确定性。2009 年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的通知,规定了企业重

13、组涵盖的业务范围、特殊重组的适用条件以及一般重组与特殊重组的税收属性计量等规定,但有关规定如“合理商业目的” “公允价值”等过于模糊,给政策执行带来了难度。5尽管 2010 年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 ,对上述文件中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说明,但对于具体交易业务的指导作用仍然不够充分,从国外的实践经验来看,由于并购重组业务的复杂性,一些国家通常是以法院判例的方式给以具体的解释。(四)反避税政策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与境外投资发展规模不相一致的是我国来源境外的税收收入较低,境内企业的境外经营业务基本处于无收入或亏损状况。一方面与我国刚刚进入国际市场,初期的经营状况不佳有关,另外,也不

14、乏一些跨国公司通过税收筹划将利润转移到无税或低税地区,逃避在我国应当缴纳的税收问题。尽管我国所得税法中有关联交易、境外受控外国公司(CFC) 、一般反避税的政策规定,但从政策内容来看,偏重于原则性的规定,对境外避税交易的内容,尤其是并购重组中的避税内容缺乏分析认识6,此外由于境外交易的管控手段,相关的信息缺失,反避税政策很难具体落实。 三、我国境外投资所得税政策的发展方向 从资本的税收中性原理出发,借鉴各国境外投资所得税政策经验,本文认为从长远来看,我国境外投资所得税政策的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坚持税收中性原则,以有效利用资源,避免双重征税为目标,逐步改革对境外所得税收的抵免制度

15、,制定免除境外来源所得的征税制度。随着跨境贸易壁垒的逐渐消除,更多的跨境投资活动体现为以企业经营能力,以及以品牌、无形资产等经济实力为基础的全球重组并购交易的开展,现代的国际税收理论开始对各国税收政策的制定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一些以资本输出中性原则为主的国家正逐渐转向资本所有权中性原则和国家所有权中性原则的税收制度,各国税收政策的改革实践倾向于免除对境外所得征税,以减少本国境外投资的税收负担,提高跨境资本的转移效率,以提高本国和全球的福利水平7。适应跨国投资的发展趋势,我国在境外所得税制的设立上应当适时调整对境外所得的抵免制度,从目前来看,首先应当简化税收抵免限额的计算,从企业全球投资的战略考

16、虑,以综合限额抵免法来取代分国抵免法,使企业的境外亏损与盈利可以相互弥补,从整体角度计算抵免限额,体现税收的中性原则,减少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从长远来看,与国际规则相一致,逐步过渡为免税制度,仅对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征税。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税制复杂性,减少相应的征管成本,另一方面,通过降低企业税负,增强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实现企业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加全球的福利水平。 2. 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境外投资企业按照国家的产业导向合理配置资源。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体制正处于不断完善与发展中,不能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我国可以根据产业选择理论和动态优势理论,积极引导企业实

17、施对外投资,以改善我国的产业结构,缓解资源供应压力,同时促进投资国经济发展,实现双赢8。可以借鉴一些国家在境外投资所得税政策方面的优惠规定,通过实行境外投资损失准备金制度等政策,有效防范境外投资风险。也可以通过特殊行业优惠政策,给以技术研发、品牌推广等相对薄弱的领域税收激励政策,鼓励对风险高、增值潜力大的产业、技术进行投资,从根本上提升我国企业总体实力,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 进一步完善反避税政策内容,提高对跨境税源管理,切实维护我国的税收利益。维护国家税收权益是税收工作的基本要求和重要职责,也是国际税收管理的出发点和落实点。近年来,打击跨境逃避税,已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9

18、。并且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跨境税源的争夺也日益激烈,因此为切实维护我国的税收主权,要深入研究完善反避税政策,加强对跨境税源的管理,严厉打击通过恶意税收筹划逃避我国税收征管的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研究跨境交易的避税模式,针对重组并购、无形资产转让、成本分摊的关联交易实施合理有效的价值考核方法,以有效遏制企业通过上述形式实施避税的行为10。进一步细化受控外国公司的政策规定,通过具体案例说明指导政策的有效实施。细化一般反避税的政策内容,对于运用管道公司、变化组织形式等手段实施避税的行为通过案例讲法的形式进行政策解读,提高政策的执行力。 4. 建立与世界各国在税收领域里高层次的沟通和

19、合作机制,以实现税收政策的国际协调和税收征管的有效合作。国际间税收政策的差异制约了跨国业务活动的顺利开展。国际税收的一些难点问题,如常设机构的判定、所得来源地的判定、各国间利润的分摊等需要各国税务机关达成共识,统一国际税收政策的执行标准,以消除税收政策对跨国业务活动得不利影响。对于跨境逃避税行为通过国际间的征管协作机制手段予以打击,建立国际税收秩序的有效合理运行机制。现代的国际税收理论证明国际间税收政策的协调不仅可以实现全球福利的最大化,也可以提高各自国家的福利水平,实现各国主权利益的最大化11。因此,从长远来看,各国税收制度的一致性将是保护各国税收利益的主要途径。因此,我国应适时修改与完善税

20、收协定政策内容,并加快税收协定的谈签步伐,以达到于他国税收政策上的共识,对境外投资企业提供有利的税收政策支持和保护。 参考文献: 1魏志梅,刘建.中国境外所得税制的回顾、借鉴与展望J.税务研究,2011, (7):89-95. 2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中国居民企业对外投资与劳务税收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12. 3邹国金.让“走出去”企业走得更快更好N.中国税务报,2012-02-13. 4姜浩.美国联邦公司税法制度研究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5王逸.跨国直接投资公司所得税激励法律机制优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6高凤勤.论我国反避税立法的缺陷及其完善J.山东经济,2009, (11):94-97. 7张京萍.我国居民企业境外所得征税问题探讨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 (6):11-15. 8王海勇.促进经济增长,企业所得税怎样给力N.中国税务报,2012-06-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