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暗挖上跨地铁地下街地层变形控制技术.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433070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埋暗挖上跨地铁地下街地层变形控制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埋暗挖上跨地铁地下街地层变形控制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埋暗挖上跨地铁地下街地层变形控制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埋暗挖上跨地铁地下街地层变形控制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埋暗挖上跨地铁地下街地层变形控制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埋暗挖上跨地铁地下街地层变形控制技术摘要:为提高城市空间利用率,近年来城市地下商业街广泛兴建。地下街一般位于闹市,无法采用明挖施工,大多具有地层软弱、埋深浅、结构跨度大、周边环境复杂、邻近结构众多的特点12,严格控制地层变形,尤其是地表沉降是设计施工的重难点。某地下商业街工程位于闹市区,采用箱体结构,跨度长达 14m,最小埋深仅 4m,在垂直下穿埋设有大量地下管线的城市主干道的同时,上跨两孔地铁区间隧道,地下街底板与地铁隧道顶部最小净距仅为 0.3m,地层变形控制要求极为严格。本文针对以上特点,通过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案并通过数值模拟,预测地层变形以验证方案的合理性,总结出一套软土小间距隧道地层

2、变形控制技术。 关键词:地层变形控制浅埋暗挖小净距地下街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概况 某大型地下商业街位于市区一条主干道下地铁车站旁,上跨两孔地铁区间隧道(地铁隧道洞径 6.8m) ,地下街底板与地铁隧道顶部最小净距仅为 0.3m。地下街南北走向,纵向长度 78.5m,由北向南坡度分别为8.7%、0、-8.7%,结构断面拟定为单层两跨矩形框架结构,断面宽高=14.0m8.2m。 场地内分布地层自上而下为:人工填土层(Q4ml) 、第四系沼泽相沉积层(Q4h) 、第四系冲洪积层(Q4al+pl)和第四系残积层(Q4el) ,下伏基岩为燕山期粗粒花岗岩(53

3、) 。地下街结构主要穿越的地层为有机质砂砾层、冲洪积砾砂层和含粘性土砾砂层及残积砂质粉质粘土层。场地主要含水层为有机质砾砂及冲洪积砾砂层、含粘性土砾砂层,渗透性能较好,为富水、强透水地层。 设计方案优化 由于本地下街下穿城市主干道,交通繁忙,且路面下埋设有大量城市地下管线,不具备明挖或盖挖法施工的条件,设计采用浅埋暗挖法。为确保开挖洞室的稳定,有效控制地层变形,经工程类比35及专家评审,设计采用大管棚超前支护和小导管注浆加固地层相结合的方案。经现场试验,主要设计参数如下: 超前支护设计 大管棚能使钢管与围岩一体化,增加管棚四周围岩的抗剪强度,形成由管棚-围岩棚架体系,具有梁效应和加强效应;掌子

4、面前方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后,可在开挖工作面前方顶部形成一个壳体保护拱,达到加固地层的目的,并可兼作超前锚杆使用,与管棚支护配合使用,对防止软弱围岩大变形效果显著。预支护设计参数如下: 管棚规格:159mm 热轧无缝钢管,壁厚 7mm,节长 6m。 小导管规格:42mm 热轧无缝钢管,壁厚 3.5mm,长 3.5m。 管孔布置:管棚在结构断面顶部和边墙单排布设,环向间距 350mm,管棚钢管中心距初期支护外缘线 350mm。小导管与管棚钢管间隔布置,环向间距 350mm,小导管中心距初期支护外缘线 175mm。二者布置如图 1 所示。 管棚长度:由于地下街纵向长度达 78.5m,且两端设下坡排水

5、,管棚无法一次施工完成。故管棚从竖井由北向南单向施作,分三个循环完成,两循环交接处设扩大结构,作为管棚室。管棚每循环长度分别为:第一环 28.5m、第二环 29.5m、第三环 25.0m,每环搭接长度不于 1.5m。管棚布置如图 2 所示。 管棚施工要求:仰角第一环为 8.5,第二环为 3.5,第三环为-3.5。管棚施工误差:水平方向控制在 L/600 以内,垂直方向控制在L/200 以内(L 为单向管棚打设长度) 。管棚内压注 M30 水泥砂浆,注浆压力控制在 0.2MPa。 小导管施工要求:打设仰角为 57,导管搭接长度应不小于1.5m。管内注水泥-水玻璃双浆液。 图 1 大管棚和小导管布

6、置示意图 图 2 地下街大管棚纵向示意图 图 3 地下街支护结构示意图 地下街支护设计 地下街采用临时钢架与复合式衬砌相结合的支护方式,支护体系如图 3 所示。 初期支护为四肢格栅钢架,全环封闭。分部开挖时,各导洞上下台阶拱脚处分别设两根 42mm 锁脚锚管,长 3.0m。各导洞格栅配合工 25型钢临时竖撑、工 16 型钢临时仰拱及时封闭成环,节点处采用钢板焊接。临时竖撑、仰拱分别采用 300mm 厚、200mm 厚 C25 网喷混凝土覆盖。格栅与临时支护纵向间距均为 0.5m。 施工方案优化 经各方案对比优化68,最终选择的施工方案为:前期在隧道顶部和边墙施作大管棚和小导管注浆作为超前支护和

7、预加固,开挖断面分4 个导洞(依次编号为 A、B、C、D) 、上下台共阶 8 个洞室进行开挖,相邻导洞前后错开开挖,每个导洞采用短进尺、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开挖后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和临时仰拱形成封闭框架,最后浇注二次衬砌。 地下街隧道施工工序如下: (1)施作大管棚预支护和进行小导管注浆加固地层,检验达到设计效果后再开挖。 (2)B 导洞超前,D 导洞滞后 10m,短台阶预留核心土环形开挖,循环进尺严格控制在 0.5m 以内,并及时施作初支及临时支护(见图 4) 。 (3)A 导洞滞后 D 导洞 10m,C 导洞滞后 A 导洞 10m,短台阶预留核心土环形开挖,初支尽快封闭成环。 (4)浇

8、筑 B 导洞底梁底板、中柱及顶梁顶板,D 导洞滞后 B 导洞10m,浇筑导洞底板、边墙顶板(图 5) 。 (5)A、C 导洞前后错开 10m,浇筑底板、顶板。 (6)铺筑地下街地面、沟槽等。 各导洞边墙、顶板在二衬拆模后需要及时回撑,回撑采用工 25 型钢,纵向间距 1.5m,根据监测信息,若位移过大或出现不稳定信息时,可适当调整各导洞中竖撑的纵向间距。 上跨地铁隧道段地下街下导洞开挖前,对地铁隧道结构与地下街底部空隙处注水泥浆加固,浆体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开挖下导洞。 图 4B、D 导洞开挖示意图图 5B、D 导洞二次衬砌施作示意图 地层变形预测 控制指标与模型 根据地下街结构设计和施工优化后

9、的方案,应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 模拟该段地下街施工的全过程,包括超前支护、分部开挖、支护架设等共 18 个施工步骤,对施工期间地层变形和地面沉降进行预测。 地层变形主要控制指标9为: (1)地面下沉不大于 30mm; (2)结构拱顶下沉不大于 30mm,底板隆起不大于 30mm。 模型尺寸:地下街横断面左右两侧(y 方向)各取 35m,地下街纵向(x 方向)取 60m,地下街底板竖直向下(z 方向)取 40m,向上取至地表(12.1m) 。在三维模型中,地铁左右线隧道中线断面分别为 x=6.5面,地下街中心纵断面为 y=0 面(图 6) 。地下街模拟开挖为从左线地铁端开始。 图 6 计算

10、模型 地表沉降 计算表明,地下街开挖支护完成后,地面最大沉降量为 15.7mm,满足控制指标。最大沉降发生在地表 x=13,y=0.7m 处,即横向在地下街中柱近大跨端附近、纵向在地铁隧道结构两侧的地表。 地下街位移预测 图 7 和图 8 分别为地下街横向位移矢量图和纵向位移矢量图。 图 7 左线地铁隧道中线断面(x=-6.5)位移矢量图 图 8 地下街结构跨中断面(y=0)位移矢量图 图 9 地下街顶板下沉纵向分布图 10 地下街顶板下沉横向分布 图 11 地下街底板隆起纵向分布图 12 地下街底板隆起横向分布 图 9、图 10 分别是地下街顶板下沉纵向及横向分布图。由图可知,结构顶板最大沉

11、降量为 20.4mm,满足要求。最大沉降纵向发生在 x=15m附近(即地下街开挖通过地铁隧道约 1 倍洞径处) ,横向发生在上跨结构立柱大跨侧。结构顶板最大沉降发生位置与地表最大沉降出现位置较吻合。 图 11、图 12 分别为地下街底板隆起纵向及横向分布图。由图可知,结构底板最大隆起量为 27.2mm,满足要求。最大隆起发生位置纵向及横向上与结构顶板下沉基本一致。 从地下街纵向的顶板下沉、底板隆起变化趋势分析,地铁隧道对上跨结构变形的影响范围约为地铁隧道两侧各 1.5 倍洞径。 地铁隧道拱顶变形 图 13 为地铁隧道拱顶隆起量分布图,最大隆起量为 1.48mm,发生在上跨地下街横断面跨中位置,

12、总体位移较小,在地下街横断面范围内(-7my7m)拱顶隆起相对较大。 图 13 地铁隧道拱顶变形分布 图 14 围岩塑性区分布 地下街修建后塑性区分布 已有的地铁隧道施工完成后,隧道周边地层内已形成一定范围的塑性区。上跨地下街施工过程中进一步扰动隧道围岩,在地下街与隧道交叉处隧道围岩塑性区进一步扩大。计算表明:地下街施工完成后,左右线地铁隧道上部塑性区连通,但隧道底部塑性区范围不大(图 14) 。因此,地下街下导洞开挖前,对下部地铁隧道拱顶范围进行补浆加固是必要的。结论 (1)采用大管棚和小导管注浆加固的超前支护措施,对软弱地层大跨度地下街施工中控制地层变形效果显著。 (2)对于城市软弱地层大

13、跨度隧道施工,采用多导洞分部开挖,导洞洞径宜控制在 34m,各导洞宜采用上下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循环进尺宜控制在 0.5m 左右,并配合临时竖撑、临时仰拱支撑体系、拆模后加设回撑,多措施综合运用,是减小地层变形、确保隧道安全施工的有效手段。 (3)浅埋暗挖上跨既有地铁隧道的大跨结构施工,在地铁隧道两侧约 1.5 倍洞径范围,二者相互影响明显,地层变形与结构位移较大,结构最大沉降及隆起量均超过 20mm,施工该段落时应严格控制开挖进尺、及时支护并加强隧道变形监测。 (4)上跨既有地铁隧道时,地铁隧道拱部范围的结构与地层为薄弱区,施工上跨结构前应对该区域进行加固处理。 参考文献 段东旭大跨度地下通

14、道的浅埋暗挖法施工J铁道建筑,2008. 谢大鹏浅埋暗挖隧道开挖变形规律的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8. 张悦地铁新线穿越既有地铁车站的设计与施工J广州建筑,2005 都海江超浅埋暗挖过街地下通道的设计与施工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1995. 章劲松等超浅埋暗挖大跨度隧道过饱和富水砂层开挖与支护J公路交通科技. 程芳卉,陈寿根,王建新浅埋暗挖近接隧道施工技术研究J四川建筑,2009. 杨其新,王明年地下工程施工与管理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崔玖江隧道与地下工程修建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杨虹穿越既有线超浅埋暗挖通道的质量监控J铁道工程学报,2005. 作者简介:程芳卉(1986) ,男,湖北咸宁人,硕士,主要从事隧道及地下工程设计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