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族词使用现状探析摘要近年来,新媒体特别是微博的兴起使现代汉语中 “微”族词的使用突然增多,现有的“微”族词按其意义可以分为三类:和微博相关的事物,微型的、微小的事物,微小的并与微博相关的事物。从语料分析来看, “微”族词的使用主要限于媒体的栏目名称或应用的名称,在文中出现有时需要双引号,有些“微”族词有表义模糊的现象,以上表明“微”族词的使用仍处于不稳定的阶段, “微”还是一个不成熟的类词缀。 关键词“微”族词;微;类词缀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7-0098-02 自从微博、手机等新兴的媒体在人们生活中广泛应用以来,现代汉语中“微”的使用频率
2、骤然增多,而且其意义和用法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展。张佳(2011)已经指出“微在汉语中本是一个较常用的词根,作为一个自由的成词语素,它可以出现在一个词语的任何位置。作为一个类词缀,它是仿照英语中的前缀 micro-的形式而产生的,如:micro-computer(微机) 、micro-organism(微生物)等。 ”新媒体的出现,尤其是微博对类词缀“微”的使用起到了极大的推广作用,使其应用领域从自然科学和电子科技等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一个有力的证明就是“微电影”入选了教育部发布的2011 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评出的年度“十大新词语” 。 1“微”族词的分类 李蓓(2011)分析认为“微”
3、族词中“微”的意义可以分为三种:“微博” 、 “微型” 、 “精深奥妙” 。相对应的, “微”族词按意义也有三类:表示与微博直接相关的人、事、物等,微小、微型的事物,一种微言大义、以小见大,或在其词语内涵中体现出一种滴水穿石的积聚的力量。我们考察“微”族词的使用现状后也认为“微”的意义主要分为三类,前两种分类与李蓓一致,我们认为最后一类“微”族词中“微”兼有“微博”和“微型”两种含义,无法将两种意义剥离。下面将举例说明:(1) “微”即“微博”的缩写, “微”表示与微博直接相关的人或事物。这类词主要是微博网站中栏目或应用的名称,其意义可以理解为“以微博形式发布的” ,或“微博的” ,或“用微博
4、进行的”等,例如:“微心愿”指在微博上发表心愿;“微人物”指微博中的知名人物;“微预订”指用微博这种媒介进行预订的方式。这类词还包括微校、微民、微管、微讯、微娱乐、微传播、微受众、微人物、微联盟、微祝福、微心愿、微简历等。 (2) “微”表示“小”这个意义, “微”表示微小的事物或是小型活动,这一意义与作为类词缀的“微”原本的意义是一致的。例如:“微电影”的特征包括“微(超短)时” (30300 秒)放映、 “微(超短)周期制作(17 天或数周) ”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每部) ”的视频短片;“微旅行”指较短小的旅行,随时发生的旅行。微信、微聊、微新闻、微表情、微支付、微投诉、
5、微小说、微情书、微信息、微评论、微门户、微基金等也属于这一类。 (3) “微”含义中“微博”义与“微小”义无法分开,如“微公益”鼓励人们发觉身边微小的社会需求,借助微博这样的创新平台,吸引社会的注意,使更多的平民百姓加入到公益事业中,将个人的力量汇集起来。在这类“微”族词中,其意义的混合主要原因是“微博”一词中的“微”本身就是“微型、微小”的意思,当“微”成为“微博”的缩写时,它就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了一层意义。从实际生活来看,微博这种新媒体是当今生活短、平、快特点的推动力,也是微时代里短小精练的文化特征的表现方式。这类“微”的意义混合的“微”族词还有比较特殊的一类,即在报刊上出现的栏目名称,如微
6、语、微语录、微话题、微政务、微发现、微评论、微台州等,这类栏目下的内容或摘自微博,或收集关于某一话题的一句话评价或观点而得,以微博的形式排版发布。 “微”族词从意义关系上看大多是偏正式结构,但也有个别例外的情况,如济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都市女报有一个栏目叫“微明星” ,按照一般的理解来看,其内容应该是关于微博里的明星或与微博相关的明星,但实际上该栏目是明星的微博内容摘录。 从以上内容提到的例词我们可以得到初步的印象, “微”族词在音节结构上主要以三音节为主,夹杂少数双音节词,这与现代汉语词汇发展的双音化趋势不一致。语料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微”族词中双音节与三音节斗争较量的情况,即表示同一意义的双
7、音节和三音节“微”族词同时出现,例如“微评” 、 “微评论”和“微点评” ,从百度搜索结果来看直接采用“微评”的只有时光网和微评网,其他媒体使用“微评”时一般都在前面加上时间修饰语,如“每日” 、 “今日”等;搜狐网、凤凰网、中国青年网等网站采用“微评论” ;网易、优酷网等网站使用“微点评” 。相比来说,使用三音节词的都是知名门户网站,且三音节词的使用频率高于双音节词,可以判断三音节“微”族词比双音节占优势。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我们推测这是受“微”刚开始成为类词缀时所形成的格式的影响,前面已经提到,类词缀“微”是仿照英语前缀“micro-”产生的,相似的类词缀还有“超、半、单、非、硬”等,
8、这些类词缀形成的附加式合成词大多是三音节的。 有的观点认为类词缀“微”具有指示词性的作用,认为“不论代表X的原语言单位是什么性质,它们前面带上微之后,都无一例外地转化为了名词性质” (张佳,2011) ,我们不同意这种看法。从收集到的“微”族词来看, “微”后主要接名词和动词,其中带名词的确实占了很大比例,但是语料中可以看出“微+动词”格式并没有转化为名词性质,例如: (1) “微学习”不是一段时间内的集中学习,而是利用候车、等人上休息等零散时间进行的“碎片式”学习。 (2)更多的消费者已经踊跃地为了一些游戏产品而进行“微支付” ,他们的踊跃正是企业觊觎的目标。 (3)最近几年,我舍弃了那些去
9、大地方、远地方、名地方的念头,每年的小长假或双休日,再也不会盲目地奔着那些名景点而去,而是选择就近“微旅行” 。 例(2) (3)中“微+动词”分别是放在形式动词之后,和直接作谓语,它们仍然保持原来的动词性质。之所以有人会认为“微”有指示名词的语法功能,原因大概有二:一是当下“微”族词的使用大多仅限于媒体中的栏目名称,二是“微+动词”所表示的这些新的生活方式还没有被大多数民众所熟悉。随着“微”族词所代表的生活方式在人们生活中扩散开来, “微+动词”作谓语的用例自然就会增多,例如,以后很有可能会产生“我微预订了一张飞机票”这样的说法,就像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我电话订了三张火车票”一样。 总的来说“
10、微”族词中“微”的意义还未虚化,还能分析出“微博” 、“微小”等含义,但是受新媒体的影响,随着它的应用得到了大范围的类推,其意义有可能会产生虚化继续往词缀方向演变。但是从现阶段“微”族词的使用状况来看, “微”还只是一个不成熟的类词缀。 2“微”是不成熟的类词缀 考察语料我们发现有四点表现说明“微”是一个不成熟的类词缀: 第一, “微”族词在语料中还需要加上双引号,加引号就说明该格式还未成为一个常规的格式,是特殊用法,需要标注出来。例如: (4) 作家歌手都在瞄 这年月, “微电影”爆棚了 。 (5) “微电影”能否开启电影产业的生态变革? (6)谷歌 CEO 埃里克?施密特在 5 月份呼吁,
11、报纸应为自己的网站采取一种“微支付”模式,向每篇文章的在线阅读收取小额费用,或许能帮助出版商逃过广告收入锐减的劫难。 即使是入选了 2011 中国十大新词新语的“微电影”在一些文章中仍然被加上了双引号。这说明“微”族词还没有完全被大众所接受。 第二,语料中还有“微博”或“微型”与“微”族词竞争,例如: (7)以“微公益”平台这种产品的机制来进行爱心扩散;对于网友的个人求助,在转发前,可以先对这件事有意识地搜索一下,然后再理性转发当被问及“微博公益下一步有何打算”时,薛蛮子向记者表示, “我觉得下一步就是把这个救助活动的钱融到一起,然后趁着好的势头,继续随着微博公益,寻找其他的公益行动。 ” (
12、8)年轻车主说,购买排气量小的“微型车” ,不仅节省燃油,还减少了环境污染,对社会和自己都有利无弊。驾驶着靓丽“微车”在街上一跑,收到的回头率绝不比奔驰宝马少! 同一篇文章中上下文中两种格式同时出现,并交替使用,这从侧面说明了“微”族词在汉语词汇中还未站稳脚跟。 第三,有些“微”族词存在歧义现象,前文提到“微”族词中存在同义的双音节和三音节“微”族词同时存在的情况,它们在使用频率上会有差别:三音节词高于双音节词。有一些表面看来时同义的“微”族词其意义却不一样,如新浪微博的应用里面既有“微秀”也有“微博秀” ,两个栏目中的节目内容完全不一样,又如中国青年报即校媒网设置了“微博校园”这一栏目,简称
13、“微校” ,而涂子沛提出的“微学校”则指的是“现有的信息技术通过网络、视频和智能软件,为每一个学习者搭建起来的一个学习情境,这种情景像人一样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提供持续性的诱导、评价和支持。 ” 另外,每一个“微”族词出现的时候,人们都难免会有这样的疑惑:这里的“微”该做“微型”还是“微博”理解? 还有一些情况中,对“微”族词的理解显得扑朔迷离,例如华商晨报2012 年 6 月 26 日的一篇报道标题为“微面”自燃只剩框架 ,读到正文中才知道这里指的是“微型面包车” 。像“微面” 、 “微车”一类的“微”族词,如果没有上下文语境,我们很难知道其意义。 第四,现在已经出现的“微”族词主要涉及的还只是网站或报刊的栏目名称,在文章中大多被媒体看做是一种新事物,来进行介绍和推广,大多数媒体受众现阶段还只是刚刚知道有这类词,并没有应用到其言语中。 所以我们认为“微”族词中的“微”还是一个不稳定的类词缀,其发展方向还会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的具体情况而变化。 参考文献: 1李蓓.新兴词族“微”J.现代语文,2011(7). 2陆方?,曾君.基于微博的汉语“微”学习研究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1(4). 3张佳.从“微 X”浅析“微”的类词缀化现象J.文学界(理论版),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