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学生思想品德与学习生活状况调查简报.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435436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制高职学生思想品德与学习生活状况调查简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五年制高职学生思想品德与学习生活状况调查简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五年制高职学生思想品德与学习生活状况调查简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五年制高职学生思想品德与学习生活状况调查简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五年制高职学生思想品德与学习生活状况调查简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五年制高职学生思想品德与学习生活状况调查简报【摘 要】德育教育要了解学生想什么要什么,才能有的放矢。本文报告了问卷调查的初衷、做法、问题和学生的回答,简要分析了结果,提出了教学建议,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德育课;学生调查 当今,学生思想活跃,不怎么听话。德育课怎么上,老师觉得头疼。其中既有社会的负面影响使学校教育事倍功半,也有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不准,无的放矢。为了上好五年制高职的德育课,我们试图先了解学生,走进学生。 一、调查概况 以徐州市五所高职校一到四年级学生为总体,作了问卷调查。各校抽取八个班做样本,每个年级两个班,并考虑尽量多的专业,涉及农林牧、机电、信息、物流、财经

2、、医药等。共发出 1800 份,收回 1700 份,其中对问题回答几近完整的答卷 1500 份。学生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自由作答,不记名。问卷第一部分是学生个人信息,第二部分是校园生活,第三部分是情景分析,涵盖思想、品德、法制、学习、工作、生活。题目较多,统计分析工作量大。本文所报是前两部分的结果与研究分析。第三部分结果待报。 二、统计分析 1.个人信息部分 第 1 题:性别,1561 人答题,562 名男生,999 名女生。 第 2 题:是否独生子女?1527 人答题,独生子女 389 人,非独生子女 1138 人。 第 3 题:原来想上什么学校?1544 人答题:想上高中的 756 人,想上

3、五年制高职的 747 人,想上中专的 41 人。原本想上高中,分数不够才上五年制高职校,反映出学生的无奈。可见,生源文化基础差是客观现实。 第 4 题:1577 人参加调查答题,一年级 442,二年级 409,三年级395,四年级 331,各年级较均衡,样本代表性强。 第 5 题:学生来源,1546 人答题:农村 1003,占 2/3,县城 226,小城市 186,大中城市 131。结合非独生子女多的事实,可以认为:学生们的经济条件比读高中和上大学的要差些,受教育的条件也较差。 第 6 题:生活费主要来源:1506 人答题,靠父母的 1408,占绝对多数;靠亲友的 28、靠学校资助或勤工俭学的

4、 18、自己打工的 23、借贷的21、其他方式 3 人。 第 7 题:家庭年人均收入,1483 人作答:3000 元以下 664 人;30006000 元的 387 人;600010000 元的 230 人;10000 元以上的 202人。由于涉及收入,学生说不清楚,此题可信度不高。 第 8 题:是否农民工子女,1488 人答题:322 人答是;1166 人答否。第 9 题:是否单亲家庭,1540 人答题:106 人答是,1434 人答否。 第 10 题:家庭是否贫困,1442 人作答,557 人答是,占比 38%。 2.校园生活部分 设计了 26 题,每题五个供选答案,只能选一个作答,多选无

5、效(见表 1) 。 第 1 题:45.2%的学生回答会根据社会需要选择将来的职业,这是现代青年的择业观,学校的就业教育和媒体宣传起作用了,表明学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44.6%的学生答“不确定” ,可能是低年级学生,对此问题没有想好;只有 10%的人坚持自己的择业观,也许他们家庭条件好,父母会安排子女的工作。 第 2 题,说明师生有思想隔阂。做学生的朋友,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是老师要做的功课,不然,育人难有成效。 第 3 题,表明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希望他人尊重自己。可理解为有些学生遵守纪律不够、我行我素,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抗争。 第 4 题透漏的信息是 1/3 的学生对考试作弊没有羞耻感,令人忧

6、虑。从第 5 题的结果可以看出,学生珍惜集体荣誉,这与老师的感受一致。你要求他认真学习,学生积极性不高,但只要组织什么活动,学生高兴。 第 6 题表明,1/4 的学生有孤独感,或以前很少被表扬,成就感少;或缺乏家庭关爱,或因家庭经济条件差而自卑。 第 7 题:学生不愿到艰苦地方工作,可能还有不愿意辛勤劳动,不能过艰苦生活,这就是新生代。 第 8 题:学生认识到需要相互关心,才能构建和谐。 第 9 题,主动与父母沟通的不多,处于心理叛逆期的许多学生这样想这样做。 第 10 题的结果让人感到些许欣慰:只有少数学生认为挑战纪律和法规是勇敢的。 第 11 题:学生们愿意帮助他人。 第 12 题,学生大

7、都喜欢政治课,从中更多的了解社会。另外,政治课比数理化容易学。 第 13 题:一半以上学生不违法乱纪不是因为怕承担严重后果,而是其他原因。只要愿意、只要认为有必要就值得以身试法,年轻人的激进想法是对法制的极大挑战,令人担忧。 第 14 题:学生们认同先做人再成才,这是理性的。可能许多学生没有更多思考自己是否应该加强修养,而希望他人高素质,不要妨碍自己,否则我会不高兴的、会有所表现的,如上所说,表现出学生比较自我。 第 15 题,学生们大都知道,和异性交往要有分寸,毕竟没有到谈情说爱的年龄。这是对学生早恋现象积极正确引导的思想基础。 第 16 题,学生和父母的关系融洽,感到孤独的较少(和第 9

8、题似乎有点矛盾) 。 第 17 题,学生懂得损毁公物不应该,破坏公物是故意的可耻的。 第 18 题,学生明白要尊重老师和同学。这是学生思想认识的主流。 第 19、20 题告诉人们,学生爱上政治课胜过文化课专业课:原因可能是数学英语难,语文课要写作文,专业课理论与操作也不容易。政治课内容很多有故事性,学习没有多大压力。 第 21 题,大部分学生对未来有信心,认为只要肯干能干就能挣钱,就有好生活,也许他们尚不能体会生活的艰辛。学生有美好期待,才有乐观心态和积极向上的动力。人们看到,职校学生不像高中生那样思想压力大(2010 年高考期间,媒体报道湖北有考生跳楼) ,他们想得开。 22 题说明所调查学

9、校宣传贯彻学生违纪处分的规定是认真的、实在的,学生清楚违纪的后果。但是职校学生违纪被处分的不少,可能一是因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二是以前经常性违纪,坏毛病难改;三是学习差,充沛精力的释放需要渠道。 23 题再次确认受访学生几乎都懂得要遵守规范,认为这是做人的责任。它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24 题,有一半学生明确表示希望以后有一份报酬高、劳动强度小同时又稳定的工作,比起他们的父辈要求高多了,或许他们对我国现价段劳动力市场、劳动者地位、工资、福利待遇的现实不够了解,也许他们敢说敢想。学生们的想法距离社会现实有很大差距,需要进行正确引导,否则学生走出校门后极易产生悲观、仇恨情绪。我们的责任是既

10、使学生看到希望,更要让他们知国情社情,怀有良好务实心态,正确面对生活应对困难。 25 题:学生们清楚打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国家有法律社会有规范,仅少数学生存在错误认识,这些错误想法可能来自于社会现实,可能受影视剧影响。 26 题,对今后要遵从的职业道德规范有一半人了解,说明政治课有关课程教育非常必要,低年级学生还没有学习相关课程,所以不知道职业规范。 学生参加问卷调查活动态度认真,答题率、回收率高、完整答卷比例大。学生们独立答题,自由表达内心想法,没有干扰与压力;从问题的内容看,浅显易懂,学生对题目要问的是什么,没有理解与认识上的障碍,结果真实可信。 三、调查结论与讨论 1.受访学生的思

11、想认识主流是好的,帮助他人、遵纪守法、不损坏公物、尊重他人、看好今后的生活、愿意接受社会规范。 2.学生们具有较强烈的自主独立意识,渴望得到尊重;要求他人理解他们的处境,懂得他们的思考。 3.向往美好生活,但可能对社会缺乏必要了解、对生活可能的困难缺乏必要思想准备。需要加强挫折教育和艰苦奋斗教育。 4.部分学生感到孤独,需要思想帮扶、心理疏导。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给予情感关怀。说服教育、正确引导可以纠正学生的错误言行,因为师生间有共同的认识基础。 5.学生们喜欢政治课。政治课是育人重要机遇,让学生了解社会、树立信心、修身养性是老师的职责。对政治课,学校要重视老师要认真,才对得起学生的这份真诚和期盼。对于文化或专业学习较差的学生来说,如果上政治课都没有兴趣,恐怕他真的什么也学不到了。 四、其他说明 由于题目较多,限于篇幅,文章对学校之间、年级之间的答题差异不做比较分析。 注:本文为徐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院校大学生德育的理路与实践创新研究 (课题批准号:ZX12-12-Z029)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 戴优强(1958-) ,男,江苏宜兴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学、政治学。 张见(1969-) ,男,江苏睢宁人,法学硕士,副教授,职业培训师,研究方向:“两课”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