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医学知识宣讲 1. 善消水谷,多食易饥;消 2. 消烁,燥热伤阴; 3. 消耗,消耗气血,致人虚损。2 消渴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阴津亏损、燥热偏盛,临床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内经首先记载消渴病名,认为五脏虚弱、过食肥甘、情志失调是引起消渴的原因。 素问奇病论:“此肥美,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灵枢五变:“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 贡献:脾瘅消渴消瘅 教训:1、未能全面继承内径观点,三消统治。 2、惰性思维,无创新,转抄。 3、理论与实践脱节,临床家无暇著述。 金匮要略消渴专篇“消渴小便不利,淋症脉症并治”。症状描述更详,提出论治“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历史沿革 隋、甑立言古今录验方(已佚,见王焘外台秘要)“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有脂,似麸甜者,皆是消渴病也。”大致在公元600年,要比英国Thomas Willis(1674年报告尿甜)早逾千年。6隋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其病变多发生痈疽”“消渴重,心中痛,饥而不欲食。甚则欲吐蛔。”“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