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专业知识药剂学.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43576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专业知识药剂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专业知识药剂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专业知识药剂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专业知识药剂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专业知识药剂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998 年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专业知识 2 药剂学 药剂学部分 1以下哪一条不是影响药材浸出的因素 A温度 B浸出时间C药材的粉碎度 D浸出溶剂的种类E浸出容器的大小2根据 Stockes 定律,混悬微粒沉降速度与下列哪一个因素成正比A混悬微粒的半径 B混悬微粒的粒度C混悬微粒的半径平方 D混悬微粒的粉碎度E混悬微粒的直径3下述哪种方法不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A加入助溶剂 B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C制成盐类 D应用潜溶剂E加入助悬剂4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作混悬剂的助悬剂作用 A西黄蓍胶 B海藻酸钠C硬脂酸钠 D羧甲基纤维素钠E硅皂土5作为热压灭菌法灭菌可靠性的控制标准是AF 值 BFo 值

2、CD 值 DZ 值ENt 值6对维生素 C 注射液错误的表述是 A可采用亚硫酸氢钠作抗氧剂B处方中加入碳酸氢钠调节 pH 值使成偏碱性,避免肌注时疼痛C可采用依地酸二钠络合金属离子,增加维生素 C 稳定性D配制时使用的注射用水需用二氧化碳饱和E采用 100流通蒸汽 15min 灭菌7比重不同的药物在制备散剂时,采用何种混合方法最佳A等量递加法 B多次过筛C将轻者加在重者之上 D将重者加在轻者之上E搅拌8片剂制备中,对制粒的目的错误叙述是 A改善原辅料的流动性 B增大颗粒间的空隙使空气易逸出C减小片剂与模孔间的摩擦力 D避免粉末因比重不同分层E避免细粉飞扬9胶囊剂不检查的项目是 A装量差异 B崩

3、解时限C硬度 D水分E外观10片剂辅料中的崩解剂是 A乙基纤维素 B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C微粉硅胶 D甲基纤维素E甘露醇11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中,叙述正确的是A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B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C表观分布容积不可能超过体液量D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是升小时E表观分布容积具有生理学意义12药物透皮吸收是指A药物通过表皮到达深层组织B药物主要通过毛囊和皮脂腺到达体内C药物通过表皮在用药部位发挥作用D药物通过表皮,被毛细血管和淋巴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E药物通过破损的皮肤,进人体内的过程 13口服剂型在胃肠道中吸收快慢州顺序一般认为是A混悬剂溶液剂胶

4、囊剂片剂包衣片B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片剂包衣片C片剂包衣片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D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E包衣片片剂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14栓剂质量评定中与生物利用度关系最密切的测定是A融变时限 B重量差异C体外溶出试验 D硬度测定E体内吸收试验15静脉注射某药,Xo 60mg,若初始血药浓度为 15gml ,其表观分布容积 V为A20L B4mlC30L D4LE 15L16下列有关药物稳定性正确的叙述是A亚稳定型晶型属于热力学不稳定晶型,制剂中应避免使用B乳剂的分层是不可逆现象C为增加混悬液稳定性,加入的能降低 Zeta 电位、使粒子絮凝程度增加的电解质称絮凝剂D乳剂破裂后,加以振摇,能重新

5、分散、恢复成原来状态的乳剂E凡受给出质子或接受质子的物质的催化反应称特殊酸碱催化反应17有关滴眼剂错误的叙述是A滴眼剂是直接用于眼部的外用液体制剂B正常眼可耐受的 pH 值为 5o 一 9oC混悬型滴眼剂要求粒子大小不得超过 50mD滴入眼中的药物首先进入角膜内,通过角膜至前房再进入虹膜E增加滴眼剂的粘度,使药物扩散速度减小,不利于药物的吸收18有关片剂包衣错误的叙述是A可以控制药物在胃肠道的释放速度B滚转包衣法适用于包薄膜衣C包隔离层是为了形成一道不透水的障碍,防止水分浸入片芯D用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肠溶衣,具有包衣容易、抗胃酸性强的特点E乙基纤维素为水分散体薄膜衣材料19对软膏剂的质量要求,错

6、误的叙述是A均匀细腻,无粗糙感B软膏剂是半固体制剂,药物与基质必须是互溶性的C软膏剂稠度应适宜,易于涂布D应符合卫生学要求E无不良刺激性20下列有关生物利用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饭后服用维生素 B2 将使生物利用度降低B无定形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大于稳定型的生物利用度C药物微粉化后都能增加生物利用度D药物脂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差E药物水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好2125 AZeta 电位降低B分散相与连续相存在密度差C微生物及光、热、空气等的作用D乳化剂失去乳化作用E乳化剂类型改变造成下列乳剂不稳定现象的原因是21分层22转相23酸败24絮凝25破裂2630 A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B单硬脂酸甘油酯C大豆

7、磷脂 D无毒聚氯乙烯E乙基纤维素26可用于制备脂质体27可用于制备溶蚀性骨架片28可用于制备不溶性骨架片29可用于制备亲水凝胶型骨架片30可用于制备膜控缓释片3135 写出下列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A醋酸氢化可的松微晶 25gB氯化钠 8gC吐温 80 35gD羧甲基纤维素钠 5gE硫柳汞 001g/制成 l000ml31防腐剂32助悬剂33渗透压调节剂34主药35润湿剂3640 A氟利昂 B可可豆脂C月桂氮卓同 D司盘 85E硬脂酸镁36气雾剂中作抛射剂37气雾剂中作稳定剂38软膏剂中作透皮促进剂39片剂中作润滑剂40栓剂中作基质4l45 A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 BL羟丙基纤维素C乳糖 D乙醇E聚

8、乙二醇 600041片剂的润滑剂42片剂的填充剂43片剂的湿润剂44片剂的崩解剂45片剂的粘合剂4650 A泛制法 B搓丸法CA 和 B 均用于 DA 和 B 均不用于46制备丸剂47先起模子48制备蜜丸49滴丸50用水、酒、醋、蜜水、药汁等为润湿剂制丸5155 A有去除离子作用 B有去除热原作用C以上两种作用均有 D以上两种作用均无51电渗析制水52离子交换法制水53蒸馏法制水54反渗透法制水55045m 微孔滤膜过滤5660 A软膏基质 B栓剂基质C以上两者均可 D以上两者均不可56聚乙二醇57二甲基硅油58甘油明胶59丙烯酸树脂60液体石蜡61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是 A药物的分子量 B药物

9、的低共熔点C皮肤的水合作用 D药物晶型E透皮吸收促进剂62药物浸出萃取过程包括下列阶段A粉碎 B溶解C扩散 D浸润E置换63吐温类表面活性剂具有 A增溶作用 B助溶作用C润湿作用 D。乳化作用E润滑作用64有关灭菌法叙述正确的是 A辐射灭菌法特别适用于一些不耐热药物的灭菌B滤过灭菌法主要用于含有热稳定性物质的培养基、试液或液体药物的灭菌C灭菌法是指杀灭或除去所有微生物的方法D煮沸灭菌法是化学灭菌法的一种E热压灭菌法可使葡萄糖注射液的 pH 值降低65疏水胶体的性质是 A存在强烈的布朗运动 B具有双分子层C具有聚沉现象 D可以形成凝胶E具有 Tyndall 现象66不具有靶向性的制剂是A静脉乳剂

10、 B。毫微粒注射液C混悬型注射液 D脂质体注射液E口服乳剂67生产注射剂时常加入适量活性炭,其作用为 A。吸附热原 B。能增加主药稳定性C脱色 D脱盐E提高澄明度68增加直肠栓剂发挥全身作用的条件是 A粪便的存在有利于药物吸收B插入肛门 2cm 处有利于药物吸收C油水分配系数大释放药物快有利于吸收D油性基质的栓剂中加入 HLB 值大于 11 的表面活性剂能促使药物从基质向水性介质扩散有利于药物吸收E一般水溶性大的药物有利于药物吸收69以下哪几条具被动扩散特征 A不消耗能量 B有结构和部位专属性C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 D借助载体进行转运E有饱和状态70某药肝脏首过作用较大,可选用适宜的剂型是A肠

11、溶片剂 B舌下片剂C口服乳剂 D透皮给药系统E气雾剂题号:1答案:E题号:2答案:C解答:根据 stockes 定律混悬剂中微粒沉降速度 V 与 r2、与 1-2 成正比,与 成反比。故本题答案应为 C。题号:3答案:E解答:加助悬剂是提高混悬剂稳定性的重要措施,它可增加混悬液介质的粘度,并被吸附于混悬微粒的表面增加其亲水性,有利于减小微粒的沉降速度和聚结,增加混悬剂的稳定性。但不能增加混悬粒子的溶解度。故本题答案应为 E。题号:4答案:C解答:作为混悬剂助悬剂的主要条件是助悬剂必须是亲水性的,水溶液具有一定的粘度。根据 Stockes 公式,V 与 成反比, 愈大,V 愈小,可减小沉降速度,

12、增加混悬剂的稳定性。助悬剂被微粒吸附,也增加微粒的亲水性,进而增加混悬剂的稳定性。硬脂酸钠不具有混悬剂的条件,不能做助悬剂。题号:5答案:B解答:热压灭菌是通过加热使微生物体的蛋白质变性而杀灭微生物。灭菌过程微生物杀灭速度符合一级过程,即 LgNtLgNoKt。在一定温度下杀灭物品中微生物数90所需时间称为 D,则选用嗜热脂肪芽胞杆菌为代表菌种,将 1/Z 值定为 10,参比温度定为 121,此时的 F 值即为 Fo 值,Fo 值是将各种灭菌温度下的灭菌时间换算成灭菌效果相等的 121下的对嗜热脂肪芽胞杆菌的灭菌时间,所以,Fo 值相当于 121热压灭菌杀死待灭菌物品中全部微生物所需的时间,由

13、此可见 Fo 才是热压灭菌法灭菌可靠性的控制标准。题号:6答案:B解答:维生素 C 注射液属不稳定药物注射液,极易氧化,故在制备过程中需采取抗氧化措施,包括加抗氧剂(NaHSO3),调节 pH 值至 6062,加金属离子络合剂(ED TA2Na),充惰性气体(C02)。为减少灭菌时药物分解,常用 100流通蒸汽 15min 灭菌等。维生素 C 注射液用碳酸氢钠调节 pH 值偏碱性,极易氧化使其变黄。故本题答案选 B。题号:7答案:D解答:调制散剂时,由于药物的比重不同,在混合过程中比重大的药物由于受重力作用而下沉,使散剂混合不均。所以在混合时应将比重大的药物加于比重小的药物上面,混合时可将其均

14、匀混合。故本题答案应选 D。题号:7答案:D解答:调制散剂时,由于药物的比重不同,在混合过程中比重大的药物由于受重力作用而下沉,使散剂混合不均。所以在混合时应将比重大的药物加于比重小的药物上面,混合时可将其均匀混合。故本题答案应选 D。题号:9答案:C解答:胶囊剂分为硬胶囊和软胶囊,不论哪种胶囊,按药典规定需检查外观、水分、装量差异、崩解时限等。但硬度不是检查胶囊剂的质量指标。故本题答案应选 C题号:10答案:B解答:片剂制备需加入崩解剂,以加快崩解,使崩解时限符合要求。常用崩解剂有干淀粉、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泡腾崩解剂等。本题中只有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是崩解剂

15、。故本题答案应选 B。题号:11答案:A解答:表观分布容积是指给药剂量或体内药量与血浆药物浓度的比值,其单位为 L或 L/Kg。表观分布容积的大小可以反映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数值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较小,并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组织,或与血浆蛋白结合,或蓄积于某组织中。表观分布容积不代表药物在体内的真正容积,不具有生理学和解剖学意义。药物在体内真正分布容积不会超过体液量,但表观分布容积可从几升到上百升。故本题答案应选 A。题号:12答案:D解答:皮肤给药可起局部作用,如软膏剂等;但也可通过皮肤吸收发挥全身作用,如皮肤用贴片。皮肤主要是由表皮(主要为角质层) 、皮下组织和附属器组成。附属器包括毛囊

16、、皮脂腺。 、汗腺。皮下组织有毛细血管和淋巴分布。当药物发挥局部作用时,药物可通过角质层到达皮下组织起局部作用,而不是通过皮肤在用药部位起作用,药物也可通过毛囊和皮脂腺吸收,但药物主要还是通过完整皮肤吸收。所以说药物主要通过毛囊和皮质腺吸收到达体内是不正确的。破损皮肤由于失去了皮肤的保护作用,对药物的吸收速度特别快,一般经皮吸收药物不用于破损皮肤部位。药物经皮吸收主要过程是经过表皮的角质层、皮下组织皮毛细血管和淋巴吸收进入体循环。故正确答案应选 D。题号:13答案:D解答:口服药物剂型在胃肠道中通过胃肠道粘膜吸收,进入体循环。药物要在胃肠道吸收,必须首先从制剂中释放出来。其释放阶快慢就决定了药

17、物吸收的快慢。一般口服溶液剂不存在药物释放问题,其他剂型如乳剂,混悬剂是液体制剂,虽然存在释放问题,但由于分散度大,仍会很快释放药物。在固体剂型中,胶囊剂较常用,它的外壳为明胶外壳,崩解后相当于散剂分散程度。片剂和包衣片比较,片剂溶出相对较快,而包衣片则需在衣层溶解后才能释放药物。一般而言,释放药物快,吸收也快。所以口服剂型在胃肠道吸收顺序为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故本题答案应选 D。题号:14答案:E解答:在对栓剂的质量评定时,需检查重量差异、融变时限、硬度,作溶出和吸收试验。一般而言,重量差异较大,融变时限太长或太短,硬度过大,体外溶出的快慢,都与生物利用度有关。但关系最密切的是体内

18、吸收试验,通过测定血药浓度,可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从而评价栓剂生物利用度的高低。故本题答案应选E。题号:15答案:D解答:静脉注射给药,注射剂量即为 X。本题 Xo60ng。初始血药浓度即静脉注射的瞬间血药浓度,用 Co 表示,本题 Co15gml。计算时将重量单位换算成同一单位,即 Xo60mg60000g。故本题答案应选 D。题号:16答案:C解答:药物晶型分为稳定型和亚稳定型,亚稳定型可转变为稳定型,属热力学不稳定晶型。由于其溶解度大于稳定型药物,故常用亚稳定型药物制成多种固体制剂。制剂中不应避免使用。乳剂中由于分散相和分散介质比重不同,乳剂放量过程中分散相上浮,出现分

19、层,分层不是破坏,经振摇后仍能分散为均匀乳剂。 “分层是不可逆现象”是错误的。絮凝剂作为电解质,可降低 Zeta 电位,当其 Zeta 电位降低 2025mV 时,混悬微粒可形成絮状沉淀;这种现象称为絮凝,加人的电解质称为絮凝剂。本题是正确的。乳剂常因乳化剂的破坏而使乳剂油水两相分离,造成乳剂的破坏。乳剂破坏后不能再重新分散恢复原来的状态。给出质子或接受质子的催化称为一般酸碱催化,而不是特殊酸碱催化。故本题答案应选 C。题号:17答案:E解答:按滴眼剂的定义,滴眼剂为直接用于眼部的外用液体制剂。眼部可耐受的 pH值为 5090。对混悬型滴眼剂其微粒大小有一定的要求,不得有超过 50m 粒子存在

20、,否则会引起强烈刺激作用。滴眼剂中药物吸收途径是首先进入角膜,通过角膜至前房再进入虹膜。另一个吸收途径是通过结膜途径吸收,再通过巩膜到达眼球后部。滴眼剂的质量要求之一是有一定的粘度,以延长药液与眼组织的接触时间,增强药效,而不是不利于药物的吸收。故本题答案应选 E。题号:18答案:D解答:有些片剂要进行包衣,其目的是:掩盖不良气味;防潮避光,隔离空气;控制在胃肠道中药物的释放;防止药物间的配伍变化等。包衣时为了防止水分进入片芯,须先包一层隔离衣。包衣辅料有胃溶性薄膜衣材料和肠溶性薄膜衣材料,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胃溶性薄膜衣材料,不具有抗酸性,而乙基纤维素则为肠溶性薄膜衣材料,可制成水分散体薄膜衣

21、材料。在包衣方法上,薄膜衣可用包衣锅进行滚转包衣,流化包衣,压制包衣等方法。故本题答案应选 D。题号:19答案:B解答:软膏剂是用于皮肤或粘膜的半固体制剂,起局部作用或吸收发挥全身作用。软膏剂的作用发挥的好坏,与其质量有密切关系。软膏剂的质量要求应该均匀、细腻、无粗糙感;有一定稠度,在皮肤上不融化流失,易于涂布;性质稳定,不酸败,保持固有疗效;无刺激性,符合卫生学要求。药物在软膏剂中可以是可溶性的(溶于水相或溶于油相),也可以是不溶性药物,以极细微粒分散于基质中,并非药物与基质必须是互溶性的。故本题答案应选 B。题号:20答案:B解答: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从剂型中到达体循环的相对数量和相对速度。

22、生物利用度与药物吸收有密切关系,维生素 B2 为主动转运的药物,饭后服用可使维生素 B2 随食物逐渐通过吸收部位,有利于提高生物利用度。为了提高生物利用度,可对难溶性药物进行微粉化处理,但水溶性药物微粉化处理并不能提高生物利用度。药物经胃肠道吸收,符合一级过程,为被动扩散吸收,药物脂溶性愈大,吸收愈好,生物利用度愈高,而不是愈差。水溶性药物通过生物膜上的微孔吸收,水溶性大小不是决定生物利用度的条件,而是浓度大小。许多药物具有多晶型现象,分稳定型、亚稳定型和无定形。无定形药物溶解时不需克服晶格能,所以溶解度大,溶解速度快,吸收好,常为有效型。所以无定形药物生物利用度大于稳定型。故本题答案应选 B

23、。题号:(2125)答案:21B 22E 23 C 24A 25D解答:分层是指乳剂中油相密度小于水相,当油相以微粒状态分散于水相后,形成均匀分散的乳剂。但乳剂在放量过程中,由于密度差,造成分散相粒子上浮,称为分层,乳剂分层后,经振摇仍能恢复均匀的乳剂、故 21 题答案应选 B。转相是指乳剂类型有 Ow 和 WO,转相是由 OW 乳剂转变为 WO 或由WO 转变为 OW 型。主要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使乳化剂的类型改变所引起的。故 22题答案应选 E。酸败是指乳剂中的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或由微生物、光、热破坏而引起酸败。故 23 题答案应选 C。絮凝是指乳剂具有双电层结构,

24、即具有 Zeta 电位,当 Zeta 电位降至 2025mV 时,引起乳剂粒子发生絮凝,故 24 题答案应选 A.破裂是指乳剂的类型主要决定于乳化剂的类型,所以乳化剂在乳剂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但乳剂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电解质,相反电荷的乳化剂,强酸强碱等,均可使乳化剂失去乳化作用使乳剂破坏。故 25 题答案应选 D。题号:(2630)答案:26C 27B 28D 29A 30E解答:制备脂质体所用辅料主要有磷脂和胆固醇,磷脂是脂质体形成不可缺的辅料。故 26 题答案应选择 C。溶蚀性骨架片是由药物分散于脂肪性基质中如硬脂醇、硬脂酸、氢化植物油、单硬脂酸甘油酯等形成的。故 27 题答案应选 B

25、。不溶性骨架片主要是一些不溶性骨架材料如聚乙烯、无毒聚氯乙烯等,与药物均匀混合,制成骨架片,在胃肠道中药物溶解,扩散而释放。故 28 题答案应选 D。另一种骨架片是亲水性凝胶骨架片,由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与药物混均,制颗粒或不制颗粒而压制成片剂,在胃肠道中骨架材料逐渐被水化形成亲水凝胶层而逐渐溶解释放药物。如羟丙甲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等。故 29 题答案应选 A。缓释片有骨架型、渗透泵型及膜控型等。膜控型主要是在可溶性药物片剂外包一层不溶性薄膜,在胃肠道中由于胃肠液进入片剂中,药物溶解后通过膜孔而扩散于胃肠液中,被粘膜吸收。乙基纤维素、硝酸纤维素等均可作为膜控缓释片的包衣材料,故

26、30 题答案应选 E。题号:(3135)答案:31E 32D 33 B 34A 35C解答:滴眼剂为多剂量分装的制剂,对多剂量制剂,由于反复使用,受污染的机会大,需加入防腐剂。故 31 题答案应选 E。混悬型滴眼剂必须加入助悬剂,根据 Stockes 公式,加入助悬剂有利于减少微粒沉降速度,增加稳定性。常用助悬剂有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等。故 32 题答案应选 D。混悬型滴眼剂,药物为难溶性的,所以需加入氯化钠调节药液渗透压值,减小对眼粘膜的刺激性。常用渗透压调节剂为氯化钠。故 33 题答案应选 B。本题是醋酸氢化可的松滴眼液的处方,为混悬型滴眼液。醋酸氢化可的松是水难溶性药物,必须使用微晶

27、,才能制成微粒大小在 50m 以下的混悬型滴眼剂。醋酸氢化可的松为主药。故 34 题答案应选 A。在混悬型滴眼剂中,为增加主药的亲水性,需加入润湿剂,如吐温 80 等,这有利于混悬型滴眼剂的稳定性。故 35 题答案应选 C。题号:(3640)答案:36A 37D 38C 39E 40B解答:气雾剂喷射药物的动力是来自抛射剂产生的压力,国内气雾剂抛射剂主要为氟利昂。故 36 题答案应选 A。气雾剂中需加入附加剂,如潜溶剂、乳化剂、润湿分散剂、稳定剂等。稳定剂包括司盘 85、油醇、月桂醇等,故 37 题答案应选 D。软膏剂有局部和全身作用之分。软膏中的药物穿透皮肤进入体循环可发挥全身作用。为增加药物的吸收,软膏剂中常加入透皮吸收促进剂。常用透皮吸收促进剂有月桂氮卓酮、丙二醇、尿素等。故 38 题答案应选 C。制备片剂时,为增加颗粒流动性,防止粘冲、减小片剂与模孔间的摩擦力,需加入润滑剂,常用润滑剂有滑石粉、硬脂酸镁等,故 39 题答案应选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