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范文本学期在教学工作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现在归纳起来,权且作为本学期的教学:一、始终坚持让孩子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曾经看过一本赞可夫的和教师的谈话,里面有许多观点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文章多处都提到一个观点:不管老师教学的内容是什么,老师都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思考。我想这里的思考,不仅仅是过程上和时间的自由与充分,更重要的老师的观念和意识的改变。在课堂上只有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摸索、推理和演绎,通过自己的分析概括形成线条清晰的思维过程,孩子才能实现自我的超越。我想课堂是师生共同学习的场所,在这个共同的天地中我们完全可以去寻找我们需要的东西。老师需要孩子
2、走进文字、理解文字,感悟文字,孩子需要在每天的课堂学习中获得新的知识积累,方法积累。这就很好,师生可以达成很好的默契,这个默契就是一起走进课文,感知课文内容,追踪作者思绪,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于是,在课堂上,我把大把的时间交给孩子们,我们一起静静地读课文,了解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揣摩文字背后的意义,想作者所想,思作者所虑,让每一篇课文都在孩子心里留下不一样的印象和感受。记得有一次我们一起学习老北京的春节这一课,当时我写下了题目,先请孩子们就课文题目来思考:你认为作者主要想告诉我们哪些方面的信息;接着全班同学自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在向我们介绍什么,用线条的方式勾画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默读课文,
3、想想你最喜欢课文中哪一部分,为什么,能不能根据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见解;最后,全班交流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最精彩,精彩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可以用一两个词语进行概括。孩子们在整节课上,始终处于动手、动脑和动口的过程中,没有老师不断的催促和提醒,没有只是优生参与的看似热闹的场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意见,自己对文字的敏感的体会和思考。爱好的角度不同,思考的点不一样,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截然不同。有的孩子喜欢除夕家家户户贴对联、挂灯笼焕然一新的场景,觉得这时候的房屋和过人们一个样,都给换上了新装,看上去很喜庆;有的孩子也喜欢除夕,因为除夕的时候到处都飘荡着酒菜的香味,有家有团聚的味道;有的孩子喜欢
4、腊八节,觉得腊八节非常有趣,在今天我们都没有机会过腊八节,很羡慕过去的人们;有的孩子喜欢元宵节,到处张灯结彩,灯火通明,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还有的孩子喜欢春节期间的每一天,放鞭炮,玩灯笼,和小伙伴们无忧无虑的自在游戏正因为老师没有事前没有给课文划定一个僵硬的框架,没有迫使孩子们非得在老师的带领下一步一步的去分析去朗读,去要求孩子非要读出所谓的“感情”,放开手脚束缚的孩子的自我认知得到了释放和升华,孩子们也从课文中得到了新的体验和感受。后来我们一起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来概括老北京的春节时,孩子们找到了自己心目中最好的词语来总结:喜不自禁、欢天喜地、喜笑颜开等词语顺理成章的从他们的口中冒出来。原来
5、,语文学习并不枯燥,文字中包含着那么多快乐和喜悦。二、坚持改错成为本学期学习习惯的重点。一直以来,我们班的孩子都不是很热衷于改错,拿到老师批阅的作业,往往是瞄一眼等级、本子随便一关就完事。这可是学习上的一个大忌。那些存在问题的地方恰好是孩子不明白、不清楚、需要反复强调的,而且最容易成为知识死角的地方。不要说温故而知新,错误的地方不弄明白,错的永远都是错的,就像衣服上一个触目惊心的大洞,始终赫然的存在着。如果每天的错误都不加纠正,这错误就像一个雪球越来越大,直至把孩子完全压趴下为止。只是知识的漏洞是隐性的,若非睁大眼睛是不容易发现的,等到发现时已经是“积劳成疾”,救治起来困难重重,甚至没有了救治
6、的机会。从本学期的第一天开始,我就明确规定:不管是语文哪方面的作业,只要是出现了错误,都必须无条件的纠正,没有及时按要求的纠正,刚开始警告,后来就要接受一定的惩罚。而且对于改错,不准许敷衍塞责,改错之后再发现错误,就要加倍改正。刚开始,孩子们不习惯,总是需要老师监督并且当场检查。作为一个还没有成为习惯的行为,这样的现象可以理解。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很长一段时间,我会对每个孩子的改错进行逐一的检查,从不马虎。从句子到生字词到标点符号都不放过。在孩子们逐渐有了改错的意识之后,我小小的放手,将检查改错的任务交到小队长手中,特别是每周例行的听写,在小队长检查收齐本子之后我进行抽查。临近期末的时候,一些作
7、业由小队长检查签字即可,另一部分如背诵课文等作业则由同桌负责。既减轻小队长的工作量,也逐渐放手培养孩子的自觉性。不仅如此,我在培养孩子自我检查方面也花了不少力气,下了不少功夫。在每次听写或者默写作业完成之后,我会提醒“请大家检查”,而这个检查是在听写默写之后留用专门的时间来完成;孩子每次完成生字书写之后,我不仅要求小队长及时检查书写情况,而且要请小队长检查之前追问队员一句“你是不是已经检查过了”;每次单元测验的后半段时间,我会再次提醒“好好检查”;并且在孩子在家完成家庭作业之后,我也要求孩子仔细检查,最后才请家长签字。这一系列繁复的过程,当然也体现了习惯养成需要循序渐进的理念。我希望孩子们能在
8、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自我检查的好习惯。正如文章是修改出来的说法一般,作业也是检查出来的。三、全心全意培养孩子的阅读和写作的兴趣。语文具有两大特点,人文性和工具性并举。没有工具性作为载体,人文性就无从体现,没有人文性表达文字的内涵,工具性有事去了意义。对于孩子来说,要想学好语文,我觉得最重要的就两个:不间断的阅读加上不间断的写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古代文人的崇高理想。由此可以看出读书的重要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得多了,自然就明白不少。有人会问,刚开始看不懂怎么办?对于孩子来说是不是一定要读课外书才行,难道把课本弄清楚就不可以了吗?的确不可以,文字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在我们头脑中不断重复出现
9、,最终才能成为我们知识的一部分。而且读得多了,融会贯通,自然也就懂得不少。就像我们小时候并不懂那些唐诗宋词的意思一样,我们只是觉得他们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韵味,于是也就咿呀的读了、背了。尽管囫囵吞枣,这枣反正在肚里装着。现在我们回过头看,那些耳熟能详的早就化作了我们思想的一部分,随时可以脱口而出。可是读得时候也不是很懂呀。同样,我支持班上的孩子大量的阅读,读唐诗,背宋词,从陆游到辛弃疾,从王安石到李清照,我们本学期重点朗诵了宋词三百首中一些脍炙人口的词句,略微添上一些作者的背景和写作时的情境介绍,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朗读背诵的热情。他们才发现原来那些高高在上的名人其实和我们普通人一般有着可爱的、
10、天真的、率真的行为和想法。特别是那个叫做苏轼的人,不仅写诗写词,还自己捣鼓着做菜、种地,和佛印和尚的许多故事更增添了词人的生趣。古典文化需要传承,需要我们背诵朗读,现代经典和一些好的文学作品更需要我们走进去阅读。在本学期,班上的孩子日不间断的阅读着,他们读哈利波特系列,读皮皮鲁和鲁西西系列,读曹文轩老师的作品,也读彩乌鸦系列。他们读着,讨论着,喜爱着,也被作品感染着、潜移默化被影响着。在阅读的直接影响下,班上的一部分孩子已经爱上了写作,不管长短,不管字数,能够做到日日写、天天记,并且在中涌现出了一篇又一篇的优秀日记,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好玩有趣的动物、人物形象。而且现在绝大多数孩子从写作的困境中走了出来,他们普遍反映,写话不难,话题也很多,可以写的东西太多。正如刘思言告诉我的那样,现在写起日记来常常都刹不住车,要写的内容实在太多,有时都有点发愁了。呵呵,这就是不间断的阅读加上天天练笔的结果。想想曾经有那么多的人害怕写作,害怕阅读,再看看我们的孩子那充满自信的神情,真是感谢书籍带给孩子的影响,感谢孩子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四、存在的不足之处。经过一学期的努力,班上的好多孩子都有了极强的自信心,他们觉得语文学习既快乐又有趣。但我心里清楚,孩子们身上包括我身上都还在意识上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书写的重视程度,朗读的方法指导等,都还需要引起老师和孩子的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