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分析研究摘要: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工程中。本文具体就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以进一步保障建筑的工程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防治 Abstract: Concrete is stone aggregate, cement, water and other materials in addition to the formation of a mixture of heteroge
2、neous brittle materials, it has rich raw materials, low price, simple production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a certain proportion, stirring, forming, maintaining and cement concrete, widely used in civi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his paper analyzed on the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he con
3、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o further protect the quality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crete; crac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4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分析 1.1 建筑工程混凝土基础施工开挖时应从浅入深,先进行浅基础施工,然后进行深基础施工,确保建筑结构安全,在施工时应注意的是基础基坑的降水及排水,还应该确保施工中的地基安全。混凝土的承台施工要依据楼体标高来做有针对性的测量,施工的方
4、式则主要以间隙水平的分隔为主,即主楼的基础是以两层施工为主的,且两层都要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浇筑时间也应该以 6 天时间间隔比较恰当,层与层间的厚度在 1.5米以上,而且层与层间也要采取一定的间隔措施,通常是用抗拉伸的钢筋网片来间隔, ,用承台施工有效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减少施工成本及机械投入。 1.2 配制砼时,要严格控制粗、细骨料的规格和质量。基础垫层 C10砼,基础 C35 砼,框架柱为 C40 砼,墙、板、梁为 C35 砼;地下室混凝土墙为 C40 P8 抗渗混凝土,屋面梁(顶层)板为 C30 混凝土,其它次要结构(如圈梁、过梁、构造柱等)为 C20 混凝土。施工时严格按要求浇筑混凝土,
5、各种标号混凝土严禁混淆,掌握各层各个混凝土构件的标号,按要求施工。砼浇筑时要放慢速度,采取薄层浇筑,有利于水化热的散发,振捣密实,保证砼密实、强度均匀,提高砼的抗拉强度。 1.3 砼添加剂控制技术:掺加减水防裂剂的混凝土在保持混凝土强度的条件下可减少 15%的水泥用量,减水防裂剂作用:改善水泥浆稠度;减少混凝土泌水;降低沉缩变形;提高的混凝土抗拉强度;提高水泥浆与骨料的粘结力;提高的混凝土抗裂性能。掺加外加剂可使混凝土密实性好,减少碳化收缩。许多外加剂都有缓凝、增加和易性、改善塑性的功能。 1.4 混凝土运输及泵送控制措施分析:混凝土的运送通常是搅拌运输车,运送效率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对施工现场
6、距离及运送时间要有具体的运送计划,以确保输送时间的及时性,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输送时间过长常导致混凝土凝固,造成卸料困难,从而影响施工进度。为方式运输过程中混凝土凝固,可在输送运输过程中进行桶内搅拌,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可在施工现场进行二次搅拌实现混凝土结构的均匀性,确保提供优质的混凝土。 二、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2.1 主观因素。设计不当产生的裂缝。为追求建筑物的外观样式,建筑物表面存在过多凹凸角,产生的凹角应力集中导致出现裂缝。一些超长建筑物,很易出现伸缩裂缝。此外,因设计的承重板件厚度太小,刚度减弱,板中受拉钢筋和受压混凝土应力增大,致使板件出现穿透性裂缝。混凝土材料使用不当产生的
7、裂缝,比如:使用导致混凝土收缩性较高的矿渣水泥、快硬水泥、低热水泥及水泥标号低或水灰比高均易产生裂缝。(3)施工方法不规范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 2.2 客观因素。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温度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温差造成的。收缩引起的裂缝,收缩包括干燥收缩、塑性收缩、自身收缩、碳化收缩等等。 三、混凝土工程施工方面的裂缝的防治措施 3.1 材料。水泥的选择。一般情况下,低热和中热的水泥在施工中应用比较广泛,以确保水泥活性为前提,可适当采用细度较小的水泥,同时减少水泥用量,从而水泥产生水化热时的放量及放热速度下降。坚决杜绝劣质水泥进入施工现场。骨料的选择。按施工设计的具体要求,最好选用粒径大的石子
8、,且要保证其级配优良。以降低水泥用量和水的用量,同时有效避免混凝土收缩、泌水现象的发生。选用粒径稍大的中粗砂作为细骨料,同时对砂子的含泥量进行控制,以减少混凝土干缩现象的产生,避免产生过多的水化热,从而有效避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3.2 外掺料和外加剂。掺如一定量的粉煤灰,就能降低水泥用量,从而避免产生过多的水化热。掺入一定量的减水剂,能够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水泥的水化率,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从而有效避免产生过多的水化热,同时降低水化热释放的速度。 3.3 混凝土配合比、配料、搅拌及浇注方面。设计配合比时,水灰比不宜过高,且要适当减少水和水泥的用量。在混凝土搅拌环节,必须保证准确计量原材料,按照
9、设计要求确定搅拌时间,还要注意对混凝土塌落度的控制,以防混凝土拌合物在出机时温度过高。分层浇注,把握振捣力度,尽量做到适度、均匀地振捣,禁止任意预留施工缝。混凝土浇筑环节要注意两点:第一,控制浇注质量。对混凝土进行浇注时,要振捣到表面泛浆的程度,且要均匀插点,完成浇注后,将表面抹平、压实。在这一环节,要注意分层浇注、分层振捣,确保下层初凝前一层的混凝土已紧密结合。第二,注意浇注时间。高温条件下不要进行混凝土的浇注。 3.4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控制。从搅拌机中将混凝土卸出后,混凝土温度或影响到运输延续的时间。如果混凝土温度在 2030之间,则运输时间必须在 1h 以内;当混凝土温度为 1019时
10、,运输时间必须在 1.5h 以内;当混凝土温度为 59时,则运输时间在 2h 以内。如果运距较长,宜使用运输搅拌车运输,且运输时间不超过 1h。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必须确保混凝土泵能够不间断地工作,泵送前先采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润滑输送管道。必须将卸料、运输、泵送的时间控制在 1.5h 以内,若是夏季施工,还要尽量将时间缩短。泵送时,要让混凝土充满泵的受料斗,以免空气进入阻塞管道。混凝土自由倾落时不宜超过 2m 高,如果超过了标高,就要采用斜槽、斜槽、溜管、振动溜管和串筒下落。采用串筒下落时,最后一节要拉成垂直,且要留出不到 3m 的间距;如果使用斜槽下落,则坡度做好在 60以下。另外,为避免离析
11、问题的发生,还要在出口处装设垂直挡土板。每层浇筑厚度按下列规定:用插入振捣棒捣时,为振动器作用部分的 1.25 倍;表面振动器为 200mm;人工振捣时,基础或配筋稀疏的结构 250mm;配筋密肋结构为 150mm,每次浇筑向前推进长度宜为 1.01.5m。振捣方法。插入式振捣棒应与混凝土表面垂直或成 4045倾向振捣,插点应均匀排列,可以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但不能混用;每次移动距离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 1.5 倍,且操作时应快插慢拔,并插入下层尚未初凝的混凝土中 50100mm,以促进上下结合形成整体。振捣棒在每一点振动延续时间约在 2030 秒,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并出现浮浆和不再有气
12、泡、不再沉落为度,禁止振动棒触及钢筋、模板、预埋件等。使用平板式振动器应将混凝土浇灌区划分成若干排,依次前进,移动间距应使振动器的平板能覆盖已振动好的混凝土边缘 3050mm。当混凝土表面倾斜时,振动器应由低处逐渐向高处移动。每一振捣位置的延续时间,以使混凝土停止下沉并向上泛浆,或表面平整并均匀出现浆液为度,一般约为 2540s。对钢筋密集处,采用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适当增大混凝土的坍落度,采用片式、针式振动器振捣或辅以人工振捣。墩、柱、墙连成整体的梁板结构:应在浇筑墩、柱、墙及基础的混凝土之后,停歇 11.5h,再浇筑梁板或突出部分的混凝土,避免水平与垂直构件交接处产生裂缝。浇筑竖向结构或
13、大体积结构时,底部应先填以 510cm 厚与所用混凝土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浆,以免形成离层。对大体积结构混凝土还应该采取有效的防裂措施,严格控制混凝土出现裂缝。混凝土浇筑时要确保其连续性,如不得不间歇,则将间歇时长控制在 2h 以内,必须在上一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完成下一层混凝土的浇筑。如果是工艺流程或技术方面的原因而无法连续浇筑,就要预留好施工缝,当混凝土强度为 1.2Mpa 时方可继续浇筑。注意在浇筑前,要将钢筋上的斑锈、浮浆,以及施工缝处的松动石子和水泥薄膜全部清理干净,然后将水泥浆或水泥砂浆铺抹在其表面,再开始浇筑施工。 参考文献: 1牛紫龙,冯东翔,李福恩.混凝土施工中温度裂缝的分析与控制J.工程建设,2006(01) 2秦振刚.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09(03) 3王建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及质量控制J.建筑技术开发,2002(05) 4周云川.高层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控与裂缝防治D.昆明理工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