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市中办明德小学课题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市级一般课题,于 2011 年 9 月经市教科所批准,在市、校办教研室的关心、支持、指导下,于 2011 年 12 月启动,已进行了一年多的时间。现正是实施阶段,通过一年多的研究,需要我们反思的东西很多,既有成功的欣喜,又有停滞不前的困惑。自启动以来,我们确定四、五年级为实验班,由李登路、王延仓两位老师担任实验班老师。另外,还确立该课题的二个子课题。分别有:马桂英老师负责的“教学过程生活化研究”;毕付芝老师负责的“低年级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并要求全校老师都积极参与,共同探讨。研究工作开展有序,2011
2、 年 12 月召开了开题报告会,拟定了课题研究方案,并对课题方案进行了解读,确定了课题组成员的职责。定期开展课题研讨、公开课,并认真做好教学反思、经验总结。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本课题预期到 2013 年 3 月结题,历时一年半时间,现将前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整理汇报如下:一、问题的提出“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抽象的数学知识只有和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才是活的知识,才有生命力,才能体现知识学习的价值”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社会、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 ”二、前阶段概况:
3、1、课题研究的目的(1)通过前阶段课题的研究,使我们的教师能进一步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革新教学行为,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善,真正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策划中心。(2)提高校本研究的实效。真正完善“以校为本”的现代教研制度,通过课题研究,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组织,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学校课堂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教学经验,探索“生活化”的教学规律,并及时总结优秀研究成果。(3)深入开展如何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有机结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2、课题研究的内容在研究的准备阶段,我们发现学生学习知识与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两者还是有所隔离,学生还是在教
4、师的带领下学习知识,然后又在教师的指引下解决问题,缺乏自主地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而去主动获取知识与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这个问题的根源归根到底还是我们教师设计的活动是否称得上是真正有效的活动。因此,本阶段要通过研究,使我们的教师逐步把课题思想贯穿到平时的教学中去,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结合,注重学习活动的设计,使我们的课堂有新的起色,无论拿到怎样一个内容都知道从生活中找寻它的模型。并引导老师在反思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重点解决如何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3、课题研究实施策略前阶段,课题组全体成员紧紧围绕课题方案中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在课题论证、课
5、题分解、研讨交流、课题实施、经验总结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达到了初步阶段的目的。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加强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提升素养课题研究成功与否,与课题研究成员素质有很大关系。为提高课题研究人员的素质,尽快掌握教育研究方法、更有效的课研,课题组成立伊始我们就组织成员认真学习课题研究方案、自学相关理论知识,如高效课堂教学论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等,这些学习使我们明确了“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效率”及“课堂教学行为”等概念的界定。我们还组织各位成员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及其解读、 陶行知教育思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6、数学课程标准及其解读等有关课改的材料,学习了与课题内容相关的理论专著和一些学术期刊。在学习中我们追求形式的多样性与结果的实效性,以个人自学与集体学习、讨论交流相结合,规定内容与自主、自由学习相结合,搞专题研究、学术沙龙等活动形式。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达到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支撑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让各位组员统一思想,并致力于在课堂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数学学习过程之中的探究、发现、猜想、质疑等认识活动显现出来。通过学习和研究,每个成员都撰写了专题总结或教育教学论文。(2)认真组织实施开展课题研究,吸取先进经验,加强交流,不断提高研究水平自“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工作开展以来,校
7、领导小组为课题组提供了许多形式多样的课题培训和研讨活动,使得研究人员开阔了视野,吸取了经验,为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以使课题的计划不断地变为课题的实践并取得成效。课题组制定了详尽周密的研究工作计划,确定分期研究目标,对课题研究理论的界定,及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确定研究的重点,选定课题组实验人员,确定实验成员的具体工作;开展课题组研讨活动,交流经验;在实施该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始终把着力点放在“生活数学生活”上,想方设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探索性、协作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3)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校正研究方向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这也正是基础教育的目标所在。我们
8、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的目标要求,把课题研究和日常的教研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选择不同的方面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课题研究,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近一年来,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校数学教师首先从教育意识上有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其次通过课题研究有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理论研究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也加深了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课题研究中我们还十分注重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在研究的过程学校组织一部分教师到兄弟学校进行交流;同时还邀请了其他兄弟学校交流经验并指导教学工作。(4)加大听“推门课”的力度前阶段数学课题组加大了听“推门课”的力度,并在此基础
9、上,要求分管领导、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教师之间每期必须听 35 节以上,在听课之后要与上课老师交换意见,并及时汇总好课率。上课老师也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指导与建议,及时整改教学中的不足,继续发扬教学中的优点。通过这项活动使我校数学课题组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获得切实的提高。随堂课的质量主要看以下三点:学习任务是否合适;学习过程中设计的学习活动是否真实有效,是否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学生是否学会知识了,会用知识了。每个教师必须保证随堂课质量,每天都尽量做到无错误。4、前一阶段研究成果(1)学生方面保障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转变了学习方式,发展了学习能力。要求:人人会讲一
10、位数学家的故事;人人会用数学知识说明一个生活现象,并能用数学模型解答生活中的数学问题;5% 的学生会在网上查找相关的数学资料,进一步了解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之间的密切联系;了解一项中国数学对国际数学发展产生影响的伟大成就;了解一个由于数学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事例。形成了“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的数学思想。(2)教师方面磨炼了我校数学教师队伍,增强了课题组成员的科研意识、课改意识,促进了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典型的“生活数学生活”教学模式课的出现,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较好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与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一年来,课题实验者
11、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和理论素养的提升这两方面。 。5、四点认识:(1)加强学生数学生活经验积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主动性的研究通过引导学生从日常所处的校园、家庭、社会等周围生活环境中,有目的地发现和收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加以认真观察和详细记录,鼓励学生主动以多种途径去寻求问题的情景,并尝试运用数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加以分析、讨论和解释,引导学生用准确、严格、简练的数学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得出不同形式的结论。(2)创设生活化数学教学情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研究通过教师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理解,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重新组织学习
12、材料,使新知识呈现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即教学内容生活化。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直观语言、实物演示、游戏活动、多媒体教学、实践活动教学等方法和手段来模拟、再现和创设生活情境,寓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于教学全过程,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即教学过程生活化。通过设置开放性、实践性等作业形式,使学生及时将数学知识应用、验证于日常生活,并将此过程中再次积累的新经验反复验证于课堂与生活之间,即作业形式生活化。(3)丰富学生数学生活实践体验,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研究通过对课内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以多种途径、形
13、式的数学生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已有数学经验,留心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多方解决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应用、验证数学知识,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4)挖掘学生现实生活教育资源,培养学生自我拓展的意识及学习品质的研究通过对学生所处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等现实环境的关注,从中挖掘与学生数学学习密切相关的生活要素,结合学生个体或者群体的实际认知水平,加以开发、提炼、加工和整合,使之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生活教育资源而进行合理的利用,引导学生在对知识经验的积累、验证、巩固、应用等过程中,不断自我拓展、自我完善其数学意识及数学学习品质。三、课题研究过程的反思反思一年多的研究过程,
14、我们的体会颇多:第一,本课题的研究在所有数学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数学知识的呈现方式生活化”方面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我们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次,今后研究还需不断加深,向更深的层次延伸,以期全面提高我校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第二,对本课题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教师”的角度,更主要的是要加大力度进行“学生”方面的研究,即对“学生参与”的研究还需更全面、更深入。第三,课堂是本课题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它比较好地解决了研究过程中的方法问题,但我们感觉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到位,特别是对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方面还需加大监控力度,以进一步做好质的研究。四、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1、本课题具有很
15、强的实践性,要求课题组成员能在平时的实践中,将某些现象、想法、感受及时总结、提炼,并能上升至理论层面,而在这方面,有的课题实验人员显然还达不到。2、对个案的理解不全面,实践中有应付思想,只求有,不求精,这样的态度是要不得的,需在今后的实验中加以改进。3、现在有关“数学生活化”问题的研究,已经从前一阶段的较为宽泛的理论探讨,进入较为深入的系统研究时期,如何运用课改理念,探讨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也是一个难点。4、考试制度在某种程度的影响,阻碍课题的某些方面的顺利实施。5、学生层次不整齐,加上现有的条件有限(如学生家庭条件的限制)使得课题的研究在
16、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6、本课题研究成果主要通过课题总结报告、教学研究论文等形式呈现。但是,如何使这些成果能够深刻体现设想中“生活化”的教育思想,真正落实到日常具体教学过程中,还是一个研究的难点。7、教科队伍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制约着研究的真正全面铺开。一些教师在教学观念、实验能力、研究手段上还滞后于学校研究步伐。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五、对今后工作的几点思考1、如何改变组织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生活化的数学”活动中来,是今后应该改进的地方。2、通过研究探讨、摸索出“生活数学生活”的数学教学模式,并加以推广,用它指导我们今后的数学教学工作。3、教师、学生文章发表、获奖是今后努力的方向。总之,该
17、课题实施一年来,课题组全体成员的理论素养提高了。所有组员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能够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及时收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再把这些问题移进课堂,通过对现行教材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使数学教学内容源于学生现实生活,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手段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学生学习活动应用、验证于日常生活,不断向学生渗透应用数学的意识,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用数学的语言去解释得出的答案或结论,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协同发展,达到了提高和完善学生的数学素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