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33210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让小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让小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让小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让小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让小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如何让小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探索创新精神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动手、动脑、动口,让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去。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动机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所以激发学生参与的动机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动机是指激励人们活动的内在动因。由于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

2、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唤起学生参与的意识和探究欲望。 例如,教学“利息”之前,我是这样创设学习情境的:首先设疑,提出两个问题: 家里有剩余的钱要存放在哪里比较好?为什么? 把钱存放在银行里要不要交保管费?为什么? 让学生思考,小组合作讨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到银行调查、了解、询问有关存款、取款的程序步骤方法要求以及利息的计算方法等一些有关实际知识内容,使学生真正了解掌握利息这一课的知识内容以及意义作用。 因为学生在学习利息之前,存款、取款利率的意义和存款、取款程序以

3、及利息的计算法等一些术语和知识知之甚少,又没有实际生活经验常识,学生要学习掌握这一部分的知识会觉得比较抽象。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设疑、小组合作讨论学习,然后到银行进行实际了解,这样既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动手实践,构建学生参与平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学习方式”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知识的构建过程中,老师应根据小学生认知特点和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为学生构建参与的平台,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操作的过程中感悟新知,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教学“圆锥的体

4、积计算”时,我打破了以前只由老师在台上做实验,学生在台下观察得出结论的做法,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了充分的动手操作。有的小组学生将圆锥装满水后又把水倒入与其等底等高的圆柱中去,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 ;有的小组学生小心翼翼地将圆柱中的水倒入与其等底等高的圆锥之中,直至三次倒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三倍” ;有的小组学生自由选择所提供的学习材料来验证刚才的发现。还有的学生把橡皮泥捏成的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变形为长方体后进行比较计算,获得验证;有点学生则用“倒沙子”的方法得出同样的结论;更有的学生选用了不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

5、柱做了“倒水”实验,提醒大家注意必须是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才能具有一定的倍数关系。可以说,在这几番“物质化”的操作活动中,数学知识不再那么抽象,理解数学也不再那么空洞。我这样将数学教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活动,轻而易举就让学生对圆锥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这一原本十分抽象的知识获得了相当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这样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的体验是无比深刻的。从而发展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 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参与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我们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自己能学,掌握学习的方法。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也作为认识的对象,理

6、解、总结自己学习的全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解题策略。因此,除了激发学生参与的动机,创造参与机会外,还必须使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参与,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师必须以知识教学作为载体,努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获得一般思维(如: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和数学方法(归一法、转化法、切割法等)以及数学思想(集合思想、化归思想、对应思想等) ,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因为, “唯有深深铭刻于学生头脑中的数学观念、数学所教给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以及使用数学的意识等能随时随地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身” 。另外,在思考观察时,教师应指导学生要多方位观察,多角度思考,同中求异,异中

7、求同;动手操作时,要按步骤要求进行,动作要规范、准确。既要动眼看、动手做,还要动脑想,动口说等等。比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时,引导学生自觉边观察边动手,量一量、摸一摸、比一比、议一议,最后归纳总结出图形的特征。在学习应用题时,要教给学生掌握分析应用题的思路和方法,通过画线段分析数量关系,发现解题策略,最终得到解题思路。只有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起到的仅仅是点拔、引导作用,才能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引导自主探索,挖掘学生参与潜能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

8、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并急于了解其中的奥秘时,教师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知道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而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积极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去大胆地“再创造”教学。 例如:教师在教学完加法、乘法运算定律以及减法的运算规律之一,请学生将这些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其中,有学生提出:既然加法、减法、乘法都有相应的运算定律或规律,想必除法也不会例外吧!对此,教师给予赞赏性的肯定,索性取消了进行练习课的打算,改为要求学生自主探索“除法的运算规律” 。一开始教师发挥引导者的作用,给学生提供切入思考的依

9、据例题:“商店卖出 5 箱热水瓶。每箱 12 个,共收入840 元。每个热水瓶售价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 ”在学生顺利解决这一问题后,教师又组织学生出谋划策,讨论接下来该怎样去发现并掌握“除法的运算规律” ,学生借鉴先前学习运算定律的方法,决定分三步走:建立猜想举例验证出题应用。于是学生们在小组中一步一步开展了自主学习,最后如愿以偿,发现并掌握了“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这一条运算规律,学生始终循着自己的思考在积极主动地发现、探索,深刻地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他们经过自主探索, “再创造”了数学知识,其成功后的喜悦必然能激励他们再去“再创造”新的数学知识。相信,这些乐于自主探索的学生,成功会越来越多,认识会越来越深。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讲究教学策略,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通过让学生探索新知,使他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从想参与到会参与,从会参与到善于参与的不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