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人文关怀的思考.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33588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人文关怀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改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人文关怀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改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人文关怀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改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人文关怀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改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人文关怀的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改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人文关怀的思考摘 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由此催生出新的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心理和情感、道德和行为等诸多方面缺乏人文关怀,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究其原因,主要是由城乡“二元分割” ,家庭教育缺失以及学校教育管理薄弱等因素造成。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文关怀,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这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 留守儿童 人文关怀 缺失 策略 作者简介:肖薇薇,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1 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理论研

2、究。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2-235-02 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人文关怀缺失的主要表现 (一)学习和生活方面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家中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他们的监护人相应的变成了祖辈人,正是因为这样问题也自然而然突显出来。一方面,随着儿童的成长,祖辈人老去,农村留守儿童要开始承担家庭的部分农活,更有甚者,还需要他们来照顾年迈的祖辈人。这样一来,他们用于学习的时间和精力会相应减少,学习成绩因此下滑屡见不鲜。另一方面,监护人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对孩子学习的监督帮助不够,有时还会出现粗暴管理,这就导致了孩子对学习产生厌烦、抵触情绪,甚至是

3、出现逃学和辍学的现象。再者,留守儿童由于得不到父母细致和有力的监管,人身安全缺少保障,容易成为被侵害的对象。尤其在遭遇突发事件时,由于没有父母的教导与培养,留守儿童对于外界的危险没有认知且应急反应能力较差,各地报纸新闻报道农村留守儿童的伤亡事件屡见不鲜。 (二)心理和情感方面 留守儿童大多年龄在 1-15 岁之间,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而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对他们的心理和情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由于缺少与父母倾诉的机会,而与祖辈人又存在严重的代沟,留守儿童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容易不知所措或是把感情闷在心里,长此以往,他们就容易养成孤僻脆弱,自私冷漠的性格。再者,因为

4、得不到家庭教育的有效引导,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留守儿童对外界的认识容易产生偏差,甚至导致严重的心理失衡,这对他们将来进入社会,埋下了隐患的种子。另一方面,外出务工的父母经济条件逐渐宽裕,存在“重物质,轻情感”的现象。因为不能陪在孩子身边,他们以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来弥补他们情感的缺失,殊不知,这样不仅不能帮助孩子健康的成长,更容易使孩子认为父母只是自己物质方面的来源与支撑,没有感情的维系,这就导致了孩子对亲情的淡漠,甚至会养成孩子任性,焦躁等诸多不良性格。 (三)道德和行为方面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好奇心和模仿能力较强,要使他们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和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好的榜样必不可少。但留

5、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必要的引导教育和道德约束,使得他们在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方面受到外界负面的影响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聚众斗殴、酗酒、说脏话等一系列不良行为。更有甚者,道德败坏,是非不分,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资料显示,自 2000 年以来,中国各级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平均每年上升 13%左右,其中“留守儿童”违法犯罪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 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城乡“二元分割”的结果 为了加快城市化建设,国家号召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这本是一件利于社会发展的事情,但由于我国严格的户籍制度,以及城乡两

6、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形成了城乡“二元分割”的局面,这就直接导致了留守儿童的出现。其实,对于大多数农民工而言,将孩子留在农村,自己外出打工也实属无奈,一方面,高额的借读费让本不富裕的农民工们望而却步,即使有的农民工能负担的起,很多学校的接受能力也很有限,这些现实的困难使得农民工们没有办法将孩子带在身边。另一方面,对于农村儿童自身,由于他们从小的生活环境和观念与城市儿童有着很大差别,加之社会上对于农民工身份的歧视,这些都给农村儿童的心理和生活上造成了较大压力,使其感觉不适应在城市读书,最终回到农村,长期与父母分离。 (二)家庭教育的缺失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家庭教育的主体主要是父母

7、,父母的言传身教以及对孩子在认知、思想、行为等方面的引导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都具有重要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儿童的顺利社会化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了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抚慰感。 而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缺席,这就导致了亲子关系淡漠,即使父母对孩子还有管束,也只是存在与平时的电话交流或是偶尔回家的探望中,这并不能起到真正的管束作用,更不会引起孩子的重视。再者,父母外出后,家庭中孩子的实际监护人大多是祖辈人或是亲戚,他们要么年事已高且文化较低,无法对留守儿童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管理,要么仅仅只关注孩子的生活起居,根本不注重孩子的精神呵护与教育。这些都表明农村留

8、守儿童实际上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三)学校教育管理薄弱 学校是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是留守儿童的父母寄希望的主要方面。目前农村的学校主要分为寄宿与非寄宿学校,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所获得的教育资源对城市学校而言相对较少,一方面,由于学生多,教师少,教学任务重,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后没有多余的精力对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另一方面,学校与家长难以实现长期有效的沟通,以至于很难为留守儿童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教育,而对那些有问题的留守儿童就更加难以管理,只能是放任自由。同时,农村学校的课堂设置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授,对于学生的心理辅导与思想道德教育稍显薄弱。相比较非寄宿

9、类学校,寄宿类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稍显较好,因为是全封闭式的管理,这不仅给留守儿童提供了较为安全的环境,更因为是集体生活,老师与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可以稍微弥补亲情的缺失,有利于留守儿童的成长。但是因为学校管理系统不健全,授课方面与生活方面的老师不能完全无缝隙的配合管理,寄宿类学校的管理弊端还很多。 三、改善农村留守儿童人文关怀的策略思考 (一)各级政府加强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以形成长效帮扶机制 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政府的配合必不可少。出台相应政策的同时,控制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很重要。一是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重视并持续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加强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制定和出台保障留守儿童各项权益的

10、政策和法规。只有这样,才能在留守儿童权益遭到侵害时有规可循,有法可依。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政府应大力引进先进企业驻进乡镇,使得更多农民工能就近务工;增加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使得能从根本上控制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三是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以便为农村儿童营造更好的教育环境。一方面,以资金支持农村学校购买较为先进的教学设备,另一方面,划拨较多的教师增加农村教师队伍。 (二)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是农村留守儿童受到教育的主阵地,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应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尽最大可能地给予农村留守儿童

11、必要的人文关怀。一是学校需成立专门负责留守儿童的领导小组,重点对留守儿童进行管理和教育,例如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档案,定期到留守儿童家中进行家访等。二是学校要重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积极开展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课程、创设心理咨询室等。三是增强农村中小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更多素质更高,更富爱心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增强对留守儿童的人文关怀,以弥补他们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 (三)以村为单位,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机构 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使得家庭教育严重缺失,而单靠学校教育明显不能完全满足教育的需要。那么以村为单位,针

12、对留守儿童的特质,建立起相关的教育和监护机构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可以建立留守儿童咨询站、家教服务站等义务教育机构,帮助留守儿童监护人正确教育和管理孩子。二是条件好的村子可以设立儿童活动室,在课余时间开展一些适合儿童的娱乐活动,一方面,活动室给留守儿童提供了娱乐、休息的地方,改变了他们原本单调的生活的同时还杜绝了他们放学后四处闲玩可能遇到的危险。另一方面,活动室对所有孩子开放,无形中给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个在娱乐中相互交流、沟通的空间和机会,对留守儿童心理和情感的发展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 (四)调动社会力量,全方位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不仅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的共同努

13、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一是要鼓励全社会广泛开展“代理妈妈”活动,让这些“代理妈妈”承担起对留守儿童的抚养和教育的责任。她们不仅要自助家庭贫困的农村留守儿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更多的是要通过走访看望、拨打电话、参与亲子互动活动等形式,经常留守儿童进行亲情联系,与学校、社会紧密配合,共同育人。二是组织城市儿童和留守儿童开展手拉手、献爱心等交流活动,增进农村与城市儿童的友谊,消除对农村儿童的歧视。三是通过“春蕾计划” 、 “希望工程” 、民政救助等活动,帮助贫困留守儿童完成学业。各个单位、社会各界都应当发挥自身的优势,从不同侧面关注留守儿童这个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行动,为他们解决成长中的困难和问

14、题,使他们能够在祖国大家庭中感受温暖,健康快乐幸福成长。 注释: 沈洋,曹凯.最高法称中国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平均每年上升 13%.新华网.2007-9-19. 赵富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原因探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周石其,欧阳鹏飞.和谐社会理念下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思考.商场现代化.2006.367. 参考文献: 1范明进,郭彩琴.农民工子女人文关怀的现状及改善措施.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2万明钢,毛瑞.当前我国”留守儿童研”究存在的若干问题.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3王雅文,吴家明.如何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文关怀.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 4余海英,李化树.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失的道德成长问题探讨.现代教育.2007. 5时伟,谢振荣.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缺失的思考.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