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因此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 竞渡风俗 ;又说人们常放粽子到水中致祭屈原,因有端午 吃粽子的习俗 。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 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抒写诗人的身世、政治思想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此诗的写作时间又正是在诗人因受到谗言第一次被放逐,诗人是被迫远离故土的,因此,其忧国忧民的思想随处可感亦在情理之中。篇名的含义大致有四种说法,现多用班固的解释。 西汉司马迁解释为 “ 离忧 ” ,摆脱忧愁; 东汉班固释 “ 离 ” 为 “ 罹 ” , “ 罹忧
2、” , 遭遇忧患; 东汉王逸释为: “ 离,别也;骚,愁也。 ” 把 “ 离骚 ” 释为离别的忧愁。 离骚,为叠韵连绵词,犹言牢骚。离骚者,牢骚之词也。 学习目标、了解 “ 楚辞 ” 及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学习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疏通生字、词,培养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和重读。学习重难点、比喻、对偶。、屈原的精神及理想。自由朗读,谈谈你的初读感受 一、远望屈原修姱 (ku) (j) 羁 揽 茝 (chi) 兰 皋 ( go) 蕙 (hu) ( xing) 椒( jio) 丘侘 (ch)傺 (ch) 忳 (tn)郁邑 谣诼( zhu) 謇 (jin)
3、鸷( zh)鸟 注音修姱 羁揽 茝 兰 皋 ( )蕙 纕 ( ) 丘侘 傺 忳 郁邑谣诼( ) 謇楚辞体特点:1.浓郁的楚国地方色彩楚语(方言):謇 兮楚物:蕙 茝 芰荷 兰皋2.句式特点:多用 “ 兮 ” 字(最主要特征)两句一对,四句一节,句式灵活“ 楚辞 ” 是屈原等人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立的 一种新诗体 。其特点是句式长短不一,多用 “ 兮 ” 字。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这种 诗歌样式 称为 “ 楚辞体 ” ,又名 “ 骚体 ” 。 楚辞 被称为中国浪漫主义的开端。 继 诗经 之后的又一部 诗歌总集 ,是西汉人 刘向 搜集屈原、宋
4、玉等人的诗作而成集。共有诗歌 17篇,其中绝大多数是 屈原 的作品。 诵读指导 楚辞 以六、七言为主,兼及四、五、八、九言,并多用楚地口语 “ 兮 ” 字。朗读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随文切分,掌握好它的节奏特点。以第一节为例: 长太息 / 以 / 掩涕兮 哀 / 民生 /之 /多艰。余虽 /好修姱 /以 /鞿羁兮 謇 / 朝谇 /而 /夕替。 二、走近屈原屈原(约前 339约前 278),名平,字原。丹阳 (今湖北秭归 )人。 战国末期楚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杰出的 政治家 和 爱国诗人 。屈原是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 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 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