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4 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高中历史 (人教版 )必修 2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教学反思教学过程设计及特色简述说教材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是高中历史必修 2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课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在 19世纪 40年代以来的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鸦片战争以来动荡中的近代社会生活;新中国新生活新风尚。 把历史的视角投入到普通的民众中去,这体现了中学历史教学的崭新趋向。这课在本单元中地位最重要,后两课只是对其中三个具体问题单独拿出来讲而已。重点 : 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难点 : 中国社会变动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2.过
2、程与方法3.情感与态度说学情这一课 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 ,学生很容易直观感受,具有较浓厚的兴趣。大量的使用图片,或以采访年长者的方式及了解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但学生往往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是罗定实验中学高一( 5)班的学生,该班学生已具备相当水平的文科知识和自学能力,对相关的内容在初中也有所学习,感性认识较强,但发散思维、知识连贯性、学科迁移能力不够。说教法,学法(一)教法1、教学方法问题法、资料搜集、小组合作 、 探究讨论、谈话法等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教学,体现启发式的教学思想。2、教学模式运用 “ 阅读观察 提出问题
3、 讨论回答 合作总结 练习巩固 ” 的教学模式,遵循 “ 感性认识 实践应用 理性认识 ” 的认知 规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对服饰方面教学就是这样尝试。3、手段: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二)学法指导课前指导: 引导学生充分进行预习,提出问题,带着问题预习。课前对学生进行分组:服饰组、饮食组、礼仪组和建筑组等四组,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课堂指导: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课后指导: 指导学生利用相关的练习,加强对本课的理解与掌握。教学过程设计及特色简述1.提出问题,观看 视频 的导入 :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赵本山的 “昨天 今天 明天 ”视频2. 学生展示 : 根据课前对学生进行分组:服饰组、饮食组、礼风组和建筑组等四组,让学生搜集关资料。要求展示时间 4分钟左右,方式不限。 亮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