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病生考试重点整理.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53866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方医科大学病生考试重点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南方医科大学病生考试重点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南方医科大学病生考试重点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南方医科大学病生考试重点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南方医科大学病生考试重点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病生考试重点 目前确定会出的简答题: 休克第一期第二期 呼吸衰竭一型二型 绪论 稍微看一下,可以了解大标题的内容。 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着重从功能与代谢角度探讨患病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其任务是揭示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第一章 疾病概论 ( 2; 0; 0) 名词解释: 疾病 ( disease) 病因作用下,机体自稳调节紊乱,发生的异常生命过程 亚健康 ( sub-health) 是指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 死亡 ( death) 是个体生命活动的终止,是生命的必 然规律。 病因学的原因与条件辩证关系(如条件不一定致命等等) 物理、化学、

2、生物、营养、精神、先天、遗传、免疫(决定疾病特异性 ) 疾病的原因是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条件对于疾病不是必不可少的,但其存在可以影响病因对机体的作用。原因和条件针对具体疾病而言,有时可以互相转化。 第三节的发病学普遍规律和基本机制都要掌握 自 稳态的失衡与调节,损害与抗损害规律(减轻损害,增强抗力),因果转化规律(打断恶性循环) ,局部与整体的影响。 神经。体液。细胞。分子机制 第二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 8; 1; 0) 名词解释: 低渗性脱水 ( hypotonic dehydration) 以 体液容量减少,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 150mmol/L,血浆渗透

3、压 310mOsm/L为主要特征的病理变化过程。 等渗性脱水 ( isotonic dehydration) 水与钠在正常血浆中等比例丢失引起的体液容量减少。 水肿 ( edema) 过多 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病理过程 水中毒 ( 低血钠性体液容量过多, water intoxication) 给 ADH分泌过多或肾排水功能低下的患者输入过多的水分时,引起水分潴留,伴有低钠血症在内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脱水热 ( dehydration fever) 脱水严重的患者,由于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机体散热受到影响,导致体温升高 。 脱水体征 ( dehydration sign) 由于组织

4、间液减少,出现患者皮肤丧失弹性,眼窝和婴儿卤门凹陷,出现明显的脱水外貌 。 高钾血症 ( hyperkalemia) 血钾浓度高于 5.5mmol/L 低钾血症 ( hypokalemia) 血钾浓度低于 3.5mmol/L 脑水肿 ( brain edema) 脑组织的液体含量增多引起的脑容积和重量增加。 高渗脱水与低渗脱水的区别 (特别是对机体的影响) 发病原因 发病机制 主要表现和影响 血清钠(mmol/L) 尿氯化钠 治疗 水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 细胞外液高渗,细胞内液丢失为主 口渴、尿少、脑细胞脱水 150以上 有 补充水分为主 体液丢失而单纯补水 细胞外液低渗,细胞外液丢失为主 脱水

5、体征、休克、脑细胞 水肿 130以下 减少或无 补充生理盐水或 3氯化钠溶液 高钾血症与低钾血症对神经肌肉 和心脏 的影响和机制(如超级化阻滞和去极化阻滞) 低钾血症: 因静息电位与阈电位距离增大而使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 ,即超级化阻滞。 机制: 血 K+ 外 K+差 静息电位 (负值 ) 静息电位与阈电位差 高 钾血症 : 神经肌肉兴奋性先 后 ,静息电位等于或低于阈电位使细胞兴奋性降低,即除极化阻滞 。 机制: 血 K+ 细胞内外 K+差 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 阈电位 兴奋性 (重度) 与电位 距离 兴奋性 (轻度) 水肿的表现特征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水肿液性状: 漏出液:相对密度 蛋白含量 细

6、胞数较小 。微血管壁通透性降低。 渗出液:相对密度 蛋白含量大 可见大量白细胞 。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全身性水肿分布特点: 心性:右心衰导致。首先出现在下垂部位,下肢尤其足踝部,向上扩展。 肾性:首先表现在眼睑和面部浮肿 ,向下扩展。 肝性:腹腔积液为主。 影响: 水肿液可以稀释毒素,大分子物质吸附有害物质,阻碍细菌扩散,向炎症部位输送抗体或药物;不利影响也十分明显,与部位、程度、及发生速度和持 续时间有关。 脑水肿的发生机制 血管源性:脑内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含蛋白质的液体进入细胞间隙增多。 细胞中毒性:急性脑缺氧,内源性中毒,水中毒,代谢抑制物等。 间质性:阻塞性脑室积水。 第三章 酸碱

7、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 3; 1; 0) 名词解释: AG 阴离子间隙。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与未测定的阳离子的差值 。 代谢性酸中毒 ( metabolic acidosis) 血浆中 HCO3-原发性减少,导致 pH降低的酸碱平衡紊乱。(临床最常见) 呼吸性酸中毒 ( respiratory acidosis) 血浆中 PaCO2 原发性增高,导致pH降低的酸碱平衡紊乱。 代谢性碱中毒 ( metabolic alkalosis) 血浆中 HCO3-原发性增高,导致 pH升高的酸碱平衡紊乱。 呼吸性碱中毒 ( respiratory alkalosis) 血浆中 PaCO2原发性减少,导致p

8、H升高的酸碱平衡紊乱。 代酸代碱对机体影响(主要掌握) 代酸 : 主要引起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严重时对骨骼 呼吸和尿液也有一定影响。 心血管:心律失常,血钾升高; 心肌收缩力减弱; 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 中枢:疲乏,肌肉软弱无力 ,感觉迟钝,精神萎靡不振,甚至意识障碍、昏迷 。 最后可能因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麻痹而死亡。(神经细胞能量代谢障碍;抑制性神经递质 GABA增多) 骨骼:小儿骨骼发育受影响,生长延缓,严重者肾性佝偻病、骨骼畸形;成人骨软化症、纤维性骨炎。 呼吸:兴奋呼吸系统(加深加快)。(严重时抑制呼吸中枢) 尿液:一般代谢性酸中毒 , 尿液都为酸性 , 但是

9、高血钾引起酸中毒时会出现碱性。 代碱: 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烦躁不安,谵妄,精神错乱等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现象 。( GABA减少;缺氧) 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手足抽搐,面 部肢体肌肉抽动,肌反射亢进,惊厥等。(游离钙减少) 低钾血症,心律失常。 代酸的病因和机制 酸负荷增多 :乳酸酸中毒;酮症酸中毒;酸性物质排出减少;外源性固定酸摄入过多。 血浆 HCO3-直接减少 :消化道大量丢失(严重腹泻,小肠、胆管瘘管,十二指肠引流等);肾回收减少( II 型肾小管性酸中毒,又称近曲小管性酸中毒 ) ;大量使用碳酸酐酶抑制剂,使水 CO2合成碳酸反应受阻,碳酸氢根减少。 其他原因 :高钾血症引起酸中毒 -

10、反常性碱性尿。 第四章 缺氧 ( 2; 1; 0) 缺氧要看懂,有助于后面章节的理解,考试不是重点 名词解 释: 乏氧性缺氧 ( hypoxic hypoxia) 由于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含量减少,导致组织供氧不足的缺氧。(低张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 ( hemic hypoxia) 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或性质改变导致的缺氧。(等张性低氧血症) 循环性缺氧 ( circulatory hypoxia) 组织血液灌注量减少引起的缺氧。(低血流性缺氧 /低动力性缺氧) 组织性缺氧 因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减弱而引起的缺氧。(氧化障碍性缺氧) 氧中毒 ( oxygen intoxiation) 长时间吸

11、入氧分压过高气体(超过 0.5大气压的纯氧),而引起细胞损害,器官功能障碍 。 氧疗 ( oxygen therapy) 吸入氧分压较高的空气或高浓度氧以对各种类型的缺氧产生一定疗效。 P67表格要看透看懂 P68 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变化要结合应激一起看 (高原肺水肿机制) 呼吸系统: 1. 代偿性反应: 取决于缺氧的程度、时间 PaO2 外周化学感受器 呼吸深快 胸腔负压心输出量 回心血量 2. 呼吸功能障碍: 1) 中枢性呼吸衰竭:影响 CNS能量代谢 2)肺水肿 循环系统: 1. 代偿性反应 1) 心功能 HR、心肌收缩 、 CO 2) 血流重分布 心、脑血管扩张 3) 肺血管收缩 4

12、) 毛细血管增生 2. 循环功能障碍 1) 肺动脉高压 2) 心功能障碍 3) 静脉回流减少 组织细胞的变化: 1代偿改变 : Cap密度 肌红蛋白 线粒体密度 低代谢率 循环系统的变化,特别是心脏 组织细胞的变化要结合缺血再灌注一起看 缺氧最敏感的是中枢神经系统 (大脑皮质和小脑灰质 ) 氧中毒最常见于小儿 第五章 发热 ( 2; 1; 0) 名词解释: 发热 ( fever) 在发热 激活物作用下 ,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 0.5摄氏度 的 病理过程 ,称为发热。 是一种全身炎症反应或伴有全身炎症反应。 过热 ( hyperthermia) 由

13、于 体温调节机构功能失调或调节障碍,使得机体不能将体温 控制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而引起的的非调节性体温升高。 外致热源 ( exogenous pyrogen) 来自体外的发热激活物。 内生致热原 ( endogenous pyrogen,EP) 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体内某些细胞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热限 ( febrile ceiling) 发热(非过热)时,体温很少超过 41摄氏度,通常达不到 42摄氏度,这种发热时体温上升的高度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现象。 内生致热原常见种类 白介素 -1;肿瘤坏死因子( TNF-, TNF-);干扰素( IFN- IFN-) ;白介素-

14、6; 发热正调节介质与负调节介质的种类 正调节介质: 前列腺素 E( PEG);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H); cAMP; Na+/Ca2+ 比值,一氧化氮。 负调节介质:精氨酸升压素( AVP); -黑素细胞刺激素; 脂皮质蛋白 -1。 发热分期 体温上升期:发热初期体温上升至高峰的时期。临床表现:畏寒、皮肤苍白、严重者寒战和“鸡皮”。热代谢特点: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 高温持续期:体温上升到与新的调定点水平相适应后,波动于其附近。自觉酷热、皮肤发红、口唇皮肤干燥。产热散热在高水平上相对平衡。 体温下降期:发热激活物、内生致热源得到控制和清除,或依靠药物使调定点恢复到

15、正常水平后,机体出现明显散热反应。散热多于产热,体温下降。 第五节的处理原则 1、发热不过高或持续不太久 又不至于有多大危害时,在疾病未得到确诊和有效治疗前,不 必强行解热。 2、及时解热:体温过高( 39)使患者明显不适、头痛、意识障碍和惊厥;恶性肿瘤;心肌梗死或心肌劳损。 3、选择适宜解热措施:针对发热病因;针对发热机制中心环节。 4、物理降温 5、加强对高热或持久发热患者的护理 第六章 应激 ( 2; 1; 0) 名词解释: 应激原 ( stressor) 强度足够引起应激反应的因素 。 急性反应期蛋白 ( acute phase protein,APP) 在急性反应期( APR),血浆

16、中浓度迅速升高的蛋白质。( APP) 热休克蛋白 ( hot shock protein,HSP) 是指细胞 在热应激时所诱导产生 或合成增多的一组蛋白质。( HSP) 应激性 溃疡 在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休克、败血症、脑血管意外等应激状态下所出现的胃、十二指肠黏膜的急性损伤,主要表现为胃及十二指肠黏膜的糜烂、溃疡和出血。 应激 ( stress) 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适应反应。 掌握良性应激 刺激原不十分强烈且作用时间较短的应激,是机体对轻度和短暂的内外环境变化及社会心理刺激的一种重要防御适应反应。 重点掌握应激发生的机制 主要效应 代偿意

17、 义 和对机体的影响 应激发生的机制: 应激原 神经 -内分泌反应:血浆 儿茶酚胺( CA)、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GC) 增加; 细胞体液反应: 急性期蛋白( AAP)、热休克蛋白( HSP)增加 系统的功能与代谢变化,即应激发生。 主要效应: 1.蓝斑 -交感 -肾上腺髓质系统( LC/NE) 的基本效应: 1) 中枢 效应:引起兴奋、警觉及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是应激启动 HPA 轴的关键。(蓝斑的上行纤维) 2)外周效应 : 血浆 CA 浓度迅速增高。(蓝斑的下行纤维) 2.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皮质轴( HPA) 轴基本效应: 1)中枢 效应:由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H

18、) 增多引起,在应激时的情绪行为反应中发挥作用,使 HPA轴与 LC/NE轴发挥交互作用 2) 外周效应:由GC 增多引起,来判断应激的强度或术后并发症的存在。 热休克蛋白和急性反应期蛋白的功能 (留意一下即可) APP:抑制蛋白酶活化;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抑制自由基产生;其他作用 HSP:帮助蛋白质的折叠、移位、复性及降解。 第七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 3; 0; 0) 名词解释: 缺血再灌注 ( iso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恢复血流灌注反而加重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和结构损伤的现象。 钙超载 ( calcium overload) 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内钙含量异常

19、增多并导致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代谢障碍的现象。 影响缺血再灌注的条件 缺血的时间和程度(动物越小,耐受越差);组织缺血前的状态(侧支循环丰富不易,氧需求高易);再灌注条件(一定程度低温、低压、低 pH、低钠、低钙灌注可减轻损伤)。 活性氧增多的机 制 线粒体产生活性氧增加;内皮细胞内黄嘌呤氧化酶 ( XO) 形成增加; 白细胞呼吸爆发产生大量活性氧;儿茶酚胺自身氧化;诱导型 NOS(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增强;体内 清除活性氧能力下降。 钙超载引起细胞损伤的机制 及其产生机制 产生机制: 细胞膜通透性增加;钠 -钙交换增加;儿茶酚胺增多 细胞损伤机制:损伤线粒体功能和结构( ATP生成减少;线粒体通

20、透性转运通道MPTP开放);激活钙依赖性降解酶;促进活性氧生成;破坏细胞骨架。 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结合条件来看) 尽早恢复血流,缩短缺血时间;采用低温、低压、低钙再灌注液;清除活性氧;钙秸抗剂的使用;抗白细胞疗法;补充能量及促进能量生成;启动细胞内源性保护机制(缺血预适应; 缺血后适应 ) ; 其它药物: 细胞保护剂 、 扩管 、 稳膜等 第八章 细胞凋亡 ( 2; 0; 0) 名词解释: 凋亡 ( apoptosis) 在体内外因素诱导下,由基因严格调控而发生的一种自主性细胞程序 死亡。 凋亡小体 ( apoptotic body) 细胞膜皱缩内陷,分割包裹胞质,内含 DNA物质及细胞器

21、,形成的泡状小体。 P108表格凋亡与死亡的区别 性质; 诱导因素;生化特点;细胞形态学变化;染色质; DNA电泳;炎症反应;基因调控 有无 ;潜伏期 有无 。 凋亡的生理意义 确保正常生长发育;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发挥积极的防御功能。 促进和抑制凋亡的基因(选择题) 促: Bax, bid, p53, AIF。 抑: Bcl-2, IAPs。 双效应: c-myc 疾病防治的意义 合理利用凋亡相关因素;干预调亡信号转导;调节调亡相关基因;控制调亡相关的酶;防止线粒体跨膜电位的下降。 凋亡发生机制(主要信号传导) 死亡受体通路 线粒体通路 第九章 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 ( 3; 1; 1) 名

22、词解释: DI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由不同原因引起的以全身性血管内凝血系统激活为特征的获得性综合症。先发生广泛性微血栓形成,继而因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消耗(时伴纤溶亢进),导致多部位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及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MAHA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伴发于 DIC,血中出现裂体细胞。 P163图 DIC 早期诊断 存在引起 DIC 的原发病;存在 DIC 的临床表现;存在 DIC 的实验室检查依据。(“ 3P”试验, D-二聚体测定,凝血酶原测定) DIC 发展的过程(分期)临床表现 DIC 的发展过程(分期): 血 液首先处于高凝状态,发生广泛性微血栓形成,然后转入低凝状态

23、,导致多发性出血。据此,可分为: 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临床表现: 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消:血液处于低凝状态,有出血表现; 继:明显出血。 出血的机制 出血的机制: 1.凝血物质大量消耗:血液进入低凝状态 2.继发性纤溶亢进:血液凝固性进一步降低 3.血管壁损伤:血流再灌注时容易造成出血 MAHA的机制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机械因素: DIC 时,纤维蛋白丝在微血管腔内形成细网,红细胞常会黏着、滞留或挂在纤维蛋白丝上,加之血液冲击 ,引起 RC 破碎 RC 本身因素:红细胞胞质游离钙增加和钙泵活性下降,同时 RC 变形性下降、脆性增高,使得 RC 在受到机械因素作用时更容易破碎。 三个 检测指标(如 3P实验,选择题) “ 3P”试验 (检查 FDP) , D-二聚体测定,凝血酶原测定 第十章 休克 ( 8; 1; 1) 名词解释: 休克 ( shock) 指机体在严重失血失液、感染、创伤等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