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陕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42513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镇化进程中陕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城镇化进程中陕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城镇化进程中陕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城镇化进程中陕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城镇化进程中陕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城镇化进程中陕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摘要: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城镇化是改革最大的红利已成为共识,而解决“三农”问题无疑是我国城镇化最主要的目标。先对陕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以及原因进行分析,然后从教育、医疗、保险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陕西;农村;城镇化;人力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7009302 发达国家上个世纪近 70%的人口便已生活在城镇。2011 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达到 50%,而到 2015 年有望达到 52%。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起点低,目前的水平与

2、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还有较大差距。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而在此期间,农民大量进城,但农民又不能稳定地生活在城市,进而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发展面临极大挑战,而与此同时,进城务工的农民是今后城镇化主要的新增人口来源。因此,进行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进而提高农村人力资源整体素质,提高农村现代化水平,将对我国城镇化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1 城镇化进程中陕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1.1 从事农业人口情况 陕西是一个西部经济欠发达的农业省份,据 2005 年统计,陕西农村人口为 2791.98 万,农村从业人员共 1437.04 万人,其中:男

3、劳动力781.17 万,女劳动力 655.87 万人。可见,三分之二的农村劳动力仍然被土地束缚。 1.2 农村教育现状 农村人均受教育年限偏低,专业技能人才缺乏,教育资源与城镇差距大,教育体系不健全,教育投资不足。据陕西统计局数据统计,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 116.2 万人,占 7%;高中文化程度 208.0 万人,占125%;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27.1 万人,占 1.6%。这方面与东部地区相比,陕西农村人力资源文化素质明显偏低。另一方面,诸如陕西渭南蒲城一些农村地区,教育设施落后,教学条件差,尤其当地的小学,正是孩子们受教育成长的关键阶段,但小学的教学实施落后,师资力量不足并且素质不

4、高,孩子们上学放学交通不便利同时缺乏安全保障等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农村的教育发展。 1.3 农村人口社会保障及医疗状况 据统计 2012 年,全省拥有卫生机构 36270 个,其中村卫生室 26883个。共有床位 16.92 万张,其中卫生院病床 292 万张。共有卫生机构人员 29.39 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21.63 万人。这些数据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况且,在统计的农村医务人员当中,其中不乏一批医疗技术水平低,医疗条件差的村医。另外,农村地区还缺乏明确的医药收费标准。 1.4 农村劳动转移及利用状况 工资性收入的增长是农民增收的支柱力量。2013 年以来,渭南市继续加大招商引资

5、、城乡一体、旧城改造等一系列富民惠民工程的推进力度,带动了城乡劳动力转移,吸收了很多外出返乡农民工就业,进一步提高了农民工的收入水平。据调查,今年农村大工工价达到 200-170 元/天,小工工价 100-120 元/天。但是农民工的外出就业环境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据人社部门统计,2013 年渭南市共转移就业 130.3 万人,工资性人均纯收入为 3240 元,虽然有明显增加,但仍然处于全国甚至全省较低水平。 2 陕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农村人力资源整体文化水平不高 在陕西农村,由于传统观念、环境等的影响,人们对于教育,尤其是孩子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够重视,

6、家长缺乏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尽管目前国家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由于农村传统观念,甚至有些“读书无用论”的观念盛行,再加上目前全国就业形势严峻,生活成本,教育成本的增长,许多家长和学生开始认为对于教育的投入远远大于未来的收益。于是中途辍学,外出打工的情况在农村地区很普遍。诸如渭南大荔县一些农村地区,仍有浓厚的宗族思想,缺乏学习新事物的动力,必然导致农民在知识和技术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 2.2 农村的教育资源匮乏,教育体系不合理 农村的基础设施、生活条件等各方面比较落后,难以吸引大批的优秀教师去农村支教,师资不足,导致农村小学出现一个教师身兼几门课程的现象发生,这样的教育模式何以培养出祖国未

7、来的栋梁?当地财政对于农村各方面的投资严重不足,尤其是教育投入。在陕西农村地区,存在大量设施简陋,条件差的小学,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欠缺,尤其是音乐、美术、体育等方面器材严重不足,极大影响了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3 农村在医疗养老方面存在较多问题 陕西大多数农村的老人没有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由子女赡养,而随着城镇化发展,农村地区大多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下的多是妇女、老人、儿童,有的家庭甚至夫妇二人同时去城市打工,只留下老人、儿童在家里。一方面,这样使得老人的生活更加困难,又要操持农活,又要照顾小孩。另一方面,父母外出,农村儿童的教育、成长便面临很大的问题,他们缺少父母在身边的呵护

8、,缺少教育的监督,这些都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智力健康发展造成巨大威胁。而医疗方面,农村主要靠个体医生,虽然农民看病比较方便,但大多个体医生的医疗水平较低,而医疗水平高的医生又不愿留在农村,全部都聚集在城镇医院。因此,个体医生虽然对一些常见的小病能够给予有效的治疗,但一旦农民患有较严重的疾病时,农民往往要赶往城镇医院,有时甚至耽误了病情。 2.4 农村生产发展存在严重问题 由于大多青壮年的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在农村的多是妇女、老人、儿童,农村严重缺乏有效劳动力,导致大片的耕地被荒废,而且农村山区的耕地不以机械化操作,从事农业生产费财费力费时,农业生产效率不高。 2.5 农村的经济社会组织发展落

9、后 城镇化过程中,没有适当的经济社会组织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指导,那么农村本来就很零散的劳动力便不能有效集中的发挥团体力量,而如果还要像以前个体农民外出打工,有了一定的积蓄便把孩子接到城镇,这样反而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另外农村经济的分散性,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当地政府部门的投入不足,重视不够,这些都式的发展农村经济社会组织难上加难。 3 城镇化当中陕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3.1 健全开发机构 着力建立健全农村成人教育学校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同时要发展多种形式的开发培训机构,并且使“科技下乡”等活动常态化。第一,建立健全农村成人教育学校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第二,积极发展多种形

10、式的开发机构。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应具有非常明显的区域特征。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机构,应当以市场为导向,当地政府同时应当积极号召,鼓励和支持私营培训机构的建立,激发此类市场的活力,让农民切实看到培训所带来的实惠与好处。 3.2 明确开发主体,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涉及的主体主要有政府、企业(包括教育学校) 、农民,不能认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只是农民个人的事,从而推卸政府的责任,或者认为仅仅是政府的事,与农民无关,这样只会让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缺乏激励,动力不足。当地有关部门在开展培训工作及制定相关政策时,必须明确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绝不是以盈利为目的,政府主要起保障作用,提供培

11、训所需的资金、人才及相关的政策。企业即农村培训机构具体组织实施人力资源的开发。而农民则是开发的主体和对象,同时政府也要采取各种激励诱导方式,使农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开发,充分发挥其潜能,而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培训开发。 3.3 加大资金投入 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必须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需要各种制度保障及政策的有效执行,而这些都需要资金支撑。尤其是加大教育教育资金的投入尤为关键,加大对农村教育基础设施、教学器材设备、课外图书及优秀师资等方面的资金投入,让教育资源能够人人共享,实现教育公平。例如,华县为了搞好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园区建设,成立了由财政、农业、工商、税务、土地等 22 各部门组成的领导

12、小组,为符合条件的入驻园区创业的返乡农民工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提供税费减免等优惠服务。 3.4 开发内容应结合当地实际 政策一旦实施,当地相关部门决不能只是表面上响应政策,从而设置一些实践性不强、应用性不高的开发课程及内容,而应该结合当地农村发展特点,适应当地农村产业需求,从而合理设置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开发课程,诸如陕西省渭南市农业发达,那么当地政府应该在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当中倾向于农业技能及相关知识的课程设置。更为具体地,渭南市又可以依据各区县的特点,可以将农业相关知识进一步细化、专业化。近年,陕西地区实行的“一村一品”工程可以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提供重要借鉴,结合“一村一品”从而结合当地农村

13、设置符合本地区农业特点的开发内容,将有助于当地农业的发展,同时还可以提高农民积极性。 3.5 创新开发手段 传统的开发手段,比如讲座、报告、示范等这些集体传授的方式,很难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更不用说给其传授实用的技能,而且这些灌输式的方式都是农民被动地接受开发,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当地政府应起引导作用,积极支持企业(培训机构)创新开发手段,比如引进多媒体教学、电脑模拟、场地实验等实践性强的开发手段,这样才能引起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去接受开发的知识与技能。 参考文献 1卢丽,刘佳.关于城乡一体化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的文献综述J.魅力中国经营管理,2010:20. 2白清平.陕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特区经济,2011, (8):172174. 3邹永红.四川省新农村建设与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特区经济,2007, (11):206208. 4陕西省统计局.2012 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201331. 5陕西省统计局.2012 年商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201334. 6赵璐璐.东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 作者简介:乜鑫娟(1979-) ,女,河北河间人,法学学士,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经济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