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案2.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543807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案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案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案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案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案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1 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识:了解宋朝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包括衣、食、住、行等、了解宋朝社会的文化娱乐活动和节庆风俗方面的情况。2能力:通过了解过去的社会生活史,提高认识和改进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了解历史上物质文化生活的条件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们现在的物质文化生活,提高创造性地改进物质文化生活的能力。2. 利用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3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使学生对于历史有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

2、离,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宋代的服饰和瓦子。教学难点:宋代社会气象万千的原因。教学方法讲述法、图像示意法和启发诱导式。教学过程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宋代的政治、经济等内容、在经济里,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那么,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这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它反映了宋代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那么宋代人们的吃、穿、住、行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当时在节庆风俗方面都有哪些讲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课。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1衣服饰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第一段内容和小字部分,掌握宋朝服饰的变化,把知识要点找

3、出来。宋朝的服饰变化有一个由俭朴到奢侈的演变过程;宋朝的服饰变化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由于一些士大夫的提倡,妇女缠足的陋习开始传开;在宋代,从穿戴的服饰上,可辨认出士、农、工、商从事行业的特点。宋朝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走上衰败的历史阶段,在这样的危急时刻,宋朝统治阶级不是采取政治变革图强,而是强化思想控制,从各方面灌输封建伦理纲常的旧观念,进一步从精神上奴化人民。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程朱理学,和以“恢尧舜之典,总夏商之礼” ,“仿虞周汉唐之旧” ,即维护封建道统为目的的聂崇义三礼图 。三礼图经皇帝钦定,便成为后来朝廷官府礼服制度的蓝本。我国五代时出现妇女缠足,到宋代进一步压迫妇女的缠足陋习

4、在汉族统治地区普遍推广,使中国的封建服饰文化更加趋于守旧和封闭。而民间服饰则在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上,运用刺绣及手工印染技艺来美化生活用品,质朴明朗的蓝印花布服装(药斑布)和民间刺绣服装,形成中国民间服饰艺术的主要格调。幻灯片显示: 与唐代女装比起来,宋代女装最大的特点:从开放走向封闭。宋代服饰的特点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你怎样看待我国古代妇女缠足 这一现象?历史发展特点:崇尚简朴 盛行奢侈。民族融合特点: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陋俗观念特点:畸形审美缠足。同学们,在宋代的服饰上,除了直接的穿着外,头部的装饰也各有特色,下面我们通过放两组图片,来了解宋朝居民的头部装饰,以扩大同学们的视野。关于宋代的服

5、饰,除了对服饰常识有一个了解外,应该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 宋朝服饰特点的历史变化。从王朝初年的简朴到王朝末年的奢侈,一方面表明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统治阶级的日益腐朽。第二 宋代服饰中明显地反映了少数民族的影响,朱熹说:“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如上领衫,靴鞋之类,先王冠服扫地尽矣。 ”这是长期以来民族交往和民族融合的结果,同学们要注意,民族间的文化交流起到了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作用。第三 在宋朝出现的缠足陋俗,说明当时统治阶级价值观念的腐朽和妇女地位的低下。缠足是野蛮的、不人道的,它是以破坏人的自然协调发展为前提的,尽管里面包含了审美的成分,或许还有伦理的因素,但都不应

6、该提倡。故近现代凡有识之士如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等,无不对此深恶痛绝。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宋代的饮食。2.食饮食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相关内容,概括宋代饮食的特点。学生概括设问:如果你是北宋人,住在东京.一天中午,两个南方的朋友到访,你怎么款待他们,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会先做些面食做为主食。B.我会用动物油做些鲜美可口的猪肉和鱼肉,作为肉食。C.我会准备一些酒和茶作为饮品。D.我会请他们品尝赫赫有名的包子和东坡肉。北宋的东京和南宋的临安,是当时南北饮食的两个交流中心,从中可以看出当时饮食的状况。北宋的东京,已传入南方的烹饪技术,改变了以前北方人粗放的饮食习惯。下面我们来看两个内容:一是东坡肉,

7、二是宋代的饮茶。苏东坡是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同时他自称“老饕” 是颇享盛名的美食家。他为人勤快,无论酒或菜都亲自掌厨。在他的诗作中,咏酒的诗篇极多,光是涉及酒的产地及制法的诗就超过百首。他擅于烹饪,不论鱼、肉、蔬菜经他一琢磨,烹制出来,就味美色鲜,脍炙人口。他原是四川人,任宦经历丰富,后被贬到广东惠州及海南岛。结合仁途遭遇,他善于总结各地饮食制法,最有名的就是“东坡肉”。分曾写有 煮肉歌 :“ 洗净锅,少著水,柴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九百多年来,东坡肉传遍大江南北。宋人饮茶继承了唐人的

8、饮茶方式,但比唐人更加精细,前人有“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宋代饼茶制作精细,而尤为精细的是宫廷团茶(饼茶)的制作。北宋宫廷盛行饮茶。北宋初年,宋太宗派特使监制皇家专用的龙、凤团茶(因茶饼表面印有龙、凤凸形故名) 。从此开始了宫廷团茶的制造。北宋夜市中南北小吃皆全,而且都有专店出售。各种小吃,品种多样,季节不同,食品也各异。夏季炎热,所卖的全是凉的,如麻腐、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绿豆甘草冰雪凉水、荔枝膏等。冬季寒冷,所卖的又全是热的,如旋炙猪皮肉、野鸭肉、滴酥水晶鲙、煎夹子等等。3.住住房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第 58 页关于宋代住房的描述,指出宋代的民居有哪几种(类)?学生回答:宋代的民居有乡

9、村百姓的茅屋。稍富裕人家的茅屋与瓦房的结合、城市居民草屋或瓦房、四合院等三种。值得注意的是两宋时期园林式的“宅园” 建筑,比之前代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宋代的王公贵戚,朝廷显官以及士大夫等,长期身居闹市,很希望求得一点安静的山林乐趣,常在宅第之中或者近旁营建园林,引水凿池、垒土堆山、栽花植树,厅堂亭榭、楼阁步廊,在山池林木之间错落有序,富有自然情趣。然而对下层市民来说,由于经济拮据,绝大多数只能赁房而居,拥挤不堪。乡村住宅,即使从清明上河图中所反映的汴梁近郊情况来看,也是相当简陋,有些还是墙身矮小的茅草房,更不用说远离都市的广大农村了。4.行交通关于宋代的交通,我们从车、轿、船等方面稍作介绍。北宋

10、在历史上被认为是个武功不振的封建王朝,在其建国时,北方就有辽与之对峙了,后又有西夏。而辽、西夏控制的广大地区都是产马之地,这就造成了北宋马匹来源困难的处境。及南宋建立,马匹更是奇缺。因此两宋承袭隋唐之习,驾车以牛为主,间有骡、驴。自两宋始,乘轿之风渐兴,统治者畏惧乘车之颠簸,而醉心于坐轿之舒适,出行时但求安稳而不求快速。运输货物用的是“太平车” 和“平头车”。宋代的水上交通较为发达,高超的造船技术,先进的导航设施,使宋元时期的造船和航海事业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前面我们接触的是宋代居民的物质生活即衣、食、居、行方面的内容。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精神生活的内容。二、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请同学们把本目下内容详细地浏览一遍,掌握黑板上列出来的内容。下面我们就课本上的几幅图来了解一下宋朝的瓦子和节日。这里面有两个问题同学们必须掌握。一是关于瓦子的起源,瓦子的产生是城市繁荣、商业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的结果。瓦子的内容既有物质生活方面的又有精神生活方面的,反映了宋代商业领域的扩展。二是瓦子的含义和概况。所谓瓦子是城市中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北宋东京又称瓦子为瓦舍、瓦肆。在瓦子中,有许多用栏杆之类东西组成的小的演出场所,称为勾栏。投影显示:这一时期的节日。然后与今天的节日对比。【课堂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