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教案.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546681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家争鸣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百家争鸣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百家争鸣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百家争鸣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百家争鸣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百家争鸣 第一部分:教案内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高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基本适应专题式学习。他们思维较活跃、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理解史料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归纳、演绎推理能力以及运用逻辑法进行判断能力也有进步,语言表达能力较强。但是,学生的学习观、价值观都尚未完全定型,可塑性、叛逆性很强,因此,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显得格外重要。高二学生已经完成了文理分科,本学期对于理科班而言,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确保学生顺利通过会考。如何让理科班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愿意付出努力学好历史,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对于文科班学生而言,高二是高三提高和冲刺的积累阶段,必须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高二学生

2、在历史认知上的层次,锻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逐步掌握历史演进的规律,学会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所接触的历史,拓宽他们的历史思维,为高三打好基础。教师可以尝试开展难度较大的感悟式、探究式、史料研读法等自主性学习。教学思路:历史课程标准: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学习要求:知道诸子百家的主要流派儒家、道家、法家、墨家;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以孔子、孟子、荀子的主张为例,了解早期儒家思想的形成。重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难点:联系相关史实,判断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教学目标

3、】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色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二、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材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学习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学生要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局面的介绍,使学生对这一中国文化史上的光辉时段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中华民族的

4、优秀文化传统。【教学流程】【导言】文科如何学好历史?一、自求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菩萨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观音菩萨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 ”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菩萨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菩萨。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菩萨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菩萨一模一样,丝毫不差。这人问:你是观音菩萨吗?那人答道:我

5、正是观音。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观音菩萨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二、自信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三、坚持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去拜望师父:“师父,我们在办公室被欺负,太痛苦了,求你开示,我们是不是该辞掉

6、工作?”两个人一起问。师父闭着眼睛,隔半天,吐出五个字:“不过一碗饭。 ”就挥挥手,示意年轻人退下了。才回到公司,一个人就递上辞呈,回家种田,另一个什么也没动。日子真快,转眼十年过去了。回家种田的以现代方法经营,加上品种改良,居然成了农业专家。另一个留在公司的,也不差。他忍着气,努力学,渐渐受到器重,成了经理。有一天两个人遇到了。“奇怪,师父给我们同样不过一碗饭这五个字,我一听就懂了。不过一碗饭嘛,日子有什么难过?何必硬留在公司?所以辞职。”农业专家问另一个人:“你当时为何没听师父的话呢?”“我听了啊。 ”那经理笑道:“师父说不过一碗饭 ,多受气,多受累,我只要想不过为了混碗饭吃,老板说什么是

7、什么,少赌气,少计较,就成了,师父不是这个意思吗?”两个人又去拜望师父,师父已经很老了,仍然闭着眼睛,隔半天,答了五个字:“不过一念间。 ”然后挥挥手四、合作有个人有一头驴和一匹马。一天,它们驮着货物赶路。驴累了,对马说:“我已经吃不消了,你能不能多少帮助我多驮一些呢?”马不愿意帮驴的忙,不多一会儿,驴就倒地死了。随后,主人就把驴的货物移到了马的身上,并在上面放了一张刚刚剥下来的驴皮。五、能力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 ”

8、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理科理科生为什么要学历史?历史是个好东西,大人物学了,可从中吸取治乱兴衰的教训。普通百姓学了,可以学习人生态度和其中的宽容与智慧有的时候你觉得冤,读读历史,你觉得你有岳飞冤吗?学习历史,其实也是学习一种对往昔生活的尊重,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你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和你有相同相似境遇的人,吸取他的人生经验和教训,这能让我们对生活充满敬畏充满爱,而不是充满挑剔充满恨。我们要学习的专题一名称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所谓“主流思想” ,指的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对社会发展起主导作用及对人们思

9、想产生重大影响的思想。你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指的是什么?答:儒家思想。因此我们这一专题就是要了解不同历史阶段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情况。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解读第一课的标题。所谓“百家争鸣”的“百家”指的是什么?答:所谓“百家” ,是指“诸子百家” 。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上形成的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问:真的是一百家吗?答:不是。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问:“争鸣”是什么意思?答:所谓“争鸣” ,是指“诸子百家”之间互相诘难、批驳而形成的局面。问:诸子百家之间的关系仅仅是对立、相互批驳吗?答:不是,还有相互学习、相互吸收。课本 P7“知识链接”:“百家争鸣” ,

10、指不同文化风格、不同学术主张的派别相互竞争,同时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的形势。我们可以想象,春秋战国时期,代表各阶级、各政治派别的学者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在思想文化领域该是怎样的一种繁荣局面。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呢?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这一问题,老师先来讲一个故事:这是中央电视台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与一个西北放羊娃的对话。投影:你每天干什么?放羊!放羊为了什么?挣钱!挣了钱呢?娶媳妇儿!娶了媳妇后呢?生娃娃!生了娃娃,让他干什么?当然是放羊!看了这段对话,我们不少同学都笑了。但我们在笑过之后,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个放羊娃会有如此单纯、幼稚,甚至可

11、笑、可悲的想法呢?答:因为他受的教育太少了。问:为什么他受的教育太少了呢?答:因为他家太穷了。问:他的想法归根结底受到什么问题的制约?答:经济问题,生存环境。这折射出历史发展的一个规律,大家想想,是什么规律?答: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我们能否举一反三,活学活用,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说一说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呢?答:中国社会处于动荡变革时期,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等旧制度走向崩溃;东周王室衰微,天下大乱,诸侯崛起,诸侯为了在争霸中胜出,纷纷招揽天下人才,士大夫阶层活跃和受重用;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繁,很多贵族在战争中沦为平民,不少士大夫兴办私学,评论时局,

12、寻求恢复社会秩序的良方,把本来只保存在贵族阶层中的知识带到民间;投影: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社会重大变革经济:井田制崩溃阶级关系:“士”的活跃思想文化:私学兴起, “学在民间”诸子百家中对当时和后世影响较为深远的思想流派主要有儒、道、法、墨四家。他们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主要观点是什么?现在我们就分成四个学习小组,分别代表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四个学派,开展分组学习。投影: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问:这是哪位历史人物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呢?答:孔子。下面让我们共同解读一组图片,了解孔子的主要活动和历史地位。投影:孔庙你认识这

13、片金碧辉煌、规模宏大的建筑吗?这是孔子故里曲阜的孔庙,它与孔府、孔林并称为“三孔” ,1994 年 12 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投影:孔庙大成殿里的孔子塑像在孔庙大成殿里,孔子的塑像被当作神一般供奉着。投影:孔子墓碑看看孔林中的孔子墓,墓碑上刻着什么字?有什么寓意吗?答:大成至圣文宣王墓。 “大成” ,集大成之意;“至圣” ,最高的圣人。投影:汉平帝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 ,唐玄宗封孔子“文宣王” ,元代封他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清代孔子被尊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问:我们可以从中洞察出什么呢?答:孔子的封号一加再加,直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反映了孔子地位的上升和儒家

14、思想在封建社会深受重视。投影:周游列国图死后的孔子倍享殊荣,生前的孔子却十分落魄。这张图片反映了孔子生命历程中的一件大事周游列国,55 岁的他率领一群弟子周游列国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没人理睬他,这时的孔子像一只丧家犬。可他坚持了十四年,直到 68 岁才回到鲁国,然后把主要精力用于教育,同时整理了诗 、 书等古代典籍,为文化传承作出了很大贡献。问:如果我们要了解孔子的思想,当读什么书?答:论语 。下面让我们根据论语摘录了解孔子的思想。投影: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请思考:“仁”的本质和基本内涵是什么?答:仁,指仁爱,关爱别人。从文字学的角度看, “仁,从人,从二” ,反映人与人的关系。那么怎么实践“仁”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