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8 年修订)专业代码:085208一、培养定位及目标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本专业主要面向国际化的电子、通信、智能控制电路及相关领域,培养适应我国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培养规格为:(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2) 掌握电子与通信工程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熟悉行业领域的相关规范,在电子信息与通
2、信工程有关行业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担负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3)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阅读本专业领域外文资料,具备专业写作和交流能力。二、学习方式及修业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基本修业年限为 3 年。研究生应在学校规定的最长修业年限内完成学业。三、培养方式及导师指导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一)课程学习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的主要途径。课程学按照培养计划执行,其中公共学位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主要在培养单位集中学习,校企联合课程、案例课程
3、以及职业素养课程可在培养单位或企业开展。(二)专业实践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专业实践,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具有 2 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 6 个月,不具有 2 年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 1 年。(三)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一定实践经验基础上,掌握对工程实际问题研究能力的重要手段。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相关研究工作一般应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时间不少于 1 年。(四)校企联合
4、培养是提高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方式。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吸收企业优质教育资源参与研究生教育体系,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产学结合、协同育人,提高校企联合培养质量。与企业共建联合培养基地,探索合作共赢的长效保障机制和高效的运行管理制度。(五)采用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导师组指导制建立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导师组指导制,加强对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指导。导师组应有来自培养单位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指导经验的教师,以及来自企业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分制,总学分应不少于 32 学分,其
5、中课程学习不少于 26 学分,课程学习 18 学时可计作 1 学分。课程设置框架和必修环节:1公共学位课程:政治理论、工程伦理、英语,共 7 学分;2专业基础课程:数学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共 12 学分;3选修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实验课程、人文素养课程、创新创业活动,至少选修 7 学分;4必修环节:专业实践,6 学分。五、专业实践全日制工程硕士的专业实践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完成:(1)在校内导师指导下参加具有工程应用背景的科研项目;(2)到实习单位(或实习基地)进行主题明确、内容明确、计划明确的系统化实践训练。对于第(1)种情况,实行单导师制,导师由校内本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
6、位的教师承担。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课程学习、工程实践和学位论文。完成实践环节的实习后,学生需撰写工作总结作为专业实践报告。由导师审阅并给出实习情况鉴定和实习成绩评定,不通过者不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学生学位论文工作应与所参加的工程应用项目相结合。对于第(2)种情况,实行双导师制,导师必须具有与本领域相关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其中一位导师来自校内(即校内导师),负有工程硕士研究生指导的主要责任,主要指导学生的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另一位导师原则上要求来自研究生的实习单位(即企业导师),主要指导学生实践环节的学习。实践环节要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习时间。完成实践环节的实习后,由实习单位出具学生
7、的实习情况鉴定,学生需撰写和提交专业实践报告。专业实践报告主要介绍在企业的实习工作(技术开发、产品调试、市场调研、技术支持等)情况和工作总结。由培养单位组织专家对学生的实习鉴定和专业实践报告进行审阅并给出实习成绩评定,不通过者不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学生学位论文工作可与实践环节参与的工作相结合。六、学位论文论文选题应来源于本领域工程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研究课题,可以是技术攻关、技术改造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等。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具备相应的技术要求和较充足的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
8、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论文可以采用产品研发、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七、论文评审与答辩(一)论文评审应审核:论文作者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的情况;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二)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方可申请论文答辩。(三)论文须有 2 位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专家评阅
9、。答辩委员会须由 35位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应有相关的企业专家参加。八、学位授予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相应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未达到学位授予条件而达到毕业要求者,准予毕业,获得毕业证书。附件: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开课学期及周学时课程类别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总学时 学分 备注09_002012 政治理论 36 2 209_002011 英语 72 4 4公共学位课18_225001 工程伦理 18
10、 1 2修 7学分09_020013 随机过程与数理统计 54 3 309_020017 高等电磁场理论 54 3 309_020029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54 3 3专业基础课18_225002 现代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54 3 3修 12学分09_020016 电磁波传播与空间环境 54 3 309_020939 电子电路系统设计 54 3 309_020937 软件无线电技术 36 2 209_020811 微弱信号检测 54 3 309_020028 微电子技术及应用 54 3 309_020801 数字图像处理 36 2 209_020019 光纤通信技术 54 3 309_020015 波导光学 54 3 309_020802 嵌入式系统与结构 54 3 3选修课18_225003 功率电子与电源 36 2 2至少选修7学分必修环节 16_229003 专业实践 6 * * 6 学分注:具有 2 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 6 个月,不具有 2 年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 1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