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昧中的觉醒教案.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549521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蒙昧中的觉醒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蒙昧中的觉醒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蒙昧中的觉醒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蒙昧中的觉醒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蒙昧中的觉醒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课 蒙昧中的觉醒一、内容及其解析 本单元内容是一个有一定难度,理论性强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专题。学习本专题时首先要明确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应先将本专题四节课的内容综合概括介绍,使学生对人文精神起源、复兴和成熟的三个阶段及其所对应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公元前 5 世纪中叶产生于希腊的智者运动;公元 14 世纪至 17 世纪的文艺复兴;17、18 世纪的启蒙运动) ,有一较完整的认识和较全面的理解。在学习时,可注意本专题与高中历史必修课第一册第六、第七专题,第二册第五专题和本册第七专题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即要把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演变与同时期西方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历程结合起来,以辨明思想文化与政

2、治层面和经济层面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学习本专题的时候,要结合现代教育所提出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要求,加强、加深对人文素质的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反思一下中国历史上的人文精神与西方相比有何特点。本节课要学的内容蒙昧中的觉醒,指的是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第一节的内容,其核心(或关键)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理解它关键就是要要结合背景材料,在弄清人文主义的内涵的基础上理解智者学派、苏格拉底与斯多亚学派的思想实质。 (本课标题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首先应将人文精神和人文主义的含义给学生解释清楚。人文主义是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及人的价值具有首要意义。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重视人、肯定人

3、,强调个人的价值和人对自然界的优越性。 )本课属世界古代史部分的内容,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接触过,从知识的衔接上有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加强对教材背景知识的了解。可让学生复习高中历史必修课第一册第六专题的内容,并根据基础梳理进行预习。本课的内容理论性很强,高中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课前可指导查阅相关资料,以增强对人文主义、智者学派、美德即知识等重要概念的理解。本课与专题六和专题七紧密联系,且现实性意义很强,是本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的重点是古希腊“智者”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古希腊“智者”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解决重点的关键是从人文精神的高度结合历史背景与代

4、表人物的思想主张具体进行分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评价智者运动。二、目标及其解析1、教学目标:(1)了解人文精神的起源;(2)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3)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2、目标解析:(1)了解人文精神的起源就是指要了解人文精神的起源就是要了解人文主义起源的重要原因;(2)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就是指要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就是要着重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提高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对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的名言所体现的尊崇理性和追求思想自由的理解。(3)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就是指要

5、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三、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对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尺度”所孕育的人文精神的内涵的分析和理解;对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的名言所体现的尊崇理性和追求思想自由的理解,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其理论性强且比较抽象,这对高中生来说难以具体把握。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精选典型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其中关键是要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四、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一:智者运动的三个阶段?设计意图:全面了解智者运动的发展历程师生活动:活动一、第一阶段: 智者学派智者学派 “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万物的尺度 ”1.产生时

6、间:公元前 5 世纪中叶。2.背 景:希腊工商业的发展、平民地位的提高。希腊个人主义的成长、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3.性 质:是一场反对旧思想方法和传统的运动。4.探讨问题:探讨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5.智者含义: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6.言论特点:言论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注重实利。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威。7.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思想核心:人是万物的尺度。评 价: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作 用:启蒙作用。问题 1:古希腊哲学为什么会从探索物质世界到关注人类自身的发展?设计意图:唯物地分析智者学派产生,智者运动兴起的历史原因师生活动:引导学生运用社会存在

7、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分析智者运动兴起的背景例题一: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 CA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C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 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问题 2:什么是“智者”和“智者运动”?智者运动最主要的代表是谁?有何主张?智 者:指专门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智者运动:指大约前 5 世纪中叶古希腊兴起的关心与人类自身密切的相关问题的运动。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主要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问题 3:如何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与以前的哲学家研究相比,这句话的伟大之

8、处在哪里?含义: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理解:第一层:从自然存在的角度,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标准,确立人的尊严和权威。第二层:从社会存在的角度,强调人的自由、独立,确立人是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评价(伟大之处):肯定和强调人的价值,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消极:它在将人置于世界的社会中心的同时,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的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在今天来看,在自然和社会面前,人不能过于自以为是。例题二:下列两幅图片反映了古希腊神话的主要特点。这一特点突出表明了(B)A古希腊

9、人对神的敬畏和崇拜 B古希腊文化的人文主义色彩 C古希腊哲学家主要研究“神”的本质D古希腊城邦制度的高度发达例题三:智者研究的中心内容是(D)A自然界的各种现象 B研究事物客观的本质C研究“神”的本质 D “人是万物的尺度”活动二、第二阶段: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 “美德即知识”1.研究范围:道德哲学。2.教学方法:诘问术(“助产术” )3.重要主张: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与智者学派不同) 。强调人类的理性,否定绝对权威(与智者学派相同) 。“认识你自己” 。 (他在哲学上重大贡献是他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 )“美德即知识” 。4.被判死刑:既遵守了城邦的法律,又捍卫了思想自由

10、和人格的尊严。5.评 价:马 克 思:“哲学的创造者” , “智慧”的化身。德菲尔神谕:他是全希腊最富有智慧的人。启蒙思想家:把他视为先驱和战友。问题 1: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比较设计意图:探究苏格拉底的思想与智者学派有哪些异同师生活动:引导学生比较归纳如下:同:都把人类社会作为研究主体;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异:苏格拉底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强调“知德合一” 。问题 2:苏格拉底与孔子是同时代的大思想家,结合他们生活的时代特点,两人对道德的追求,比较他们道德说教的异同。设计意图:探究孔子与苏格拉底主张的异同师生活动:引导从其生活的时代背景分析时代特征:孔子:奴隶社会瓦解,诸侯争霸;苏格拉

11、底:民主政治繁荣时期道德要求:孔子“仁”“礼”“为政以德; 苏格拉底:“美德就是知识”,“认识你自己”相同:都关注人、人与社会,因此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不同:孔子强调“社会”的人,从君主统治出发,根本上是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而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例题四: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 5 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D) 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权威例题五:苏格拉底坐牢时,听到一犯人在唱一首新歌,他就要求犯人教他唱。唱歌的犯人很吃惊:“您就要被处决了,为什么还要学唱新歌呢?”他回答:“这样我死的时候

12、就多会一首歌。 ”这里体现的思想是(C)A人是万物的尺度 B认识你自己 C知识即美德 D逻各斯是贯穿万物的理性课堂所用资料: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 。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 。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

13、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 ,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 ,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认为道德只能凭心灵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认识心灵和神,听从神灵的训示。 苏格拉

14、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但是他并没有创办自己的学校。那么他在哪里施教呢? 他怎么施教呢?广场、庙宇、街头、商店、作坊、体育馆,等等,都是他施教的场所。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都是他施教的对象,不论是谁,只要向他求教,他都热情施教。当时的其他教师智者,是收取学费的,他们以当教师作为赚钱的手段,而苏格拉底教人是不收学费的,他是为城邦的利益而教人,是义务教师,因此苏格拉底一生都很清贫。 他认为,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他认为,无论是天资比较聪明的人还是天资比较鲁钝的人,如果他们决心要得到值得称道的成就,都必须勤学苦练才行。 苏

15、格拉底的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伯里克利死后,雅典由于没有好的领导人,民主制度变成了极端民主化,变成了无政府主义,连国家领导人都用抓阄或抽签的办法选出来。苏格拉底对此十分痛心。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为了培养治国人才,他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他认为,治国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他说,在所有的事情上,凡受到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那些知识最广博的人,而受人谴责和轻视的人,都是那些最无知的人。最后,他主张教人锻炼身体。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对体力活动

16、和思维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健康的身体不是天生的,只有通过锻炼才能使人身体强壮。助产术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 ,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 ,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

17、知。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 。活动三、第三阶段:斯多亚学派 “人生而平等”1.产生时间:公元前 4 世纪末至公元前 3 世纪初。2.创 始 人:芝诺(因他在斯多亚画廊讲学而被称为斯多亚学派)3.代表人物:芝诺、西塞罗、塞内卡等4.哲学划分:哲学划分:物理学、伦理学和逻辑学三部分,其中以物理学和伦理学最重要。物 理 学:即自然哲学,阐述自然与人的关系,也揭示人与人的关系逻各斯。5. 逻各斯思想:逻各斯即规定着的理性。逻各斯是主宰、产生、统治一切自然形态本源的实体和动力。逻各斯是一个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人与自然都产生于最高理性(逻各斯),人人与生俱来带有理性。得出结论:人人生而平等6.历史意义:第一次系统论述人类生而平等理论。第一次论证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问题 1:主要思想家思想比较代表人物 哲学范畴 主要观点 作用或影响得出结论:“顺乎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