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诗学案2.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551036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中国诗学案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谈中国诗学案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谈中国诗学案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谈中国诗学案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学习目标 1、概括各段大意和文章中心。2、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学习重点 分析中国诗歌和西方诗歌的异同,体会中国诗歌的精髓学习难点 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自主研讨目标与导入文体知识关于中国诗歌诗歌的分类诗歌按时代可分为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旧体诗)两大部分。古典诗歌又有古体诗(又名古诗、古风) 、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 、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 、曲等几种不同形式。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形式自由,篇幅不限,每句字数不定(指杂言) ,不讲对仗,押韵自由等。它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 ) 、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 ) 、七言古

2、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 ) 、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 “行” “引” “曲” “吟” “弄”等名称,如琵琶行 )等形式。近体诗鼎盛于唐代,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它有绝句和律诗两种类型,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 、七言绝句(七绝)两种,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 、七言律诗(七律) 、排律三种。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 、中调(5990 字内)和长调(91 字以上)三种形式。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散曲又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数(又名“套曲” )两种形式。合 作互动互动与展示学生朗读课文,了

3、解课文大意,划分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第 l 段)交代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第二部分(第 2 段),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第三部分(自“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至“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这部分又分三层: 第四部分(自“所以,你们讲,中国诗”至“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觉得甜蜜的家乡困远征增添了甜蜜”),论述中国诗的总体特色,并且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根据本国文化根基,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第一层(自“贵国爱伦坡”至“望见了无垠 ”),从诗的篇幅上进行论述:中国诗的特点就是短,它形成的原因则是

4、由于韵律的要求。 第二层(自“一位中国诗人说”至“叹息的静默”),论述中国诗的意韵之美一一“言有尽而意无穷” ,且富于暗示。第三层(自“西洋渎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至“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通过对比的方式具体论述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风格。自学与诊断中国古代诗歌流派和文学运动1山水田园诗派。以描写恬静悠然的自然风光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或流露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或表现隐逸避世的消极思想。其代表作家有晋代的陶渊明、谢灵运和唐代的王维、孟浩然等。2边塞诗派。以边塞生活、战争为题材。代表作家有唐代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等。3豪放派。宋代词坛的一大流派,其作品

5、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主,代表作品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婉约派。宋代词坛上的一大流派,其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词中抒发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深沉幽怨,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姜夔等。 新乐府运动。由白居易、元稹倡导,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虽称为乐府,但不拘于声律,故称新乐府。白居易所作五十首,颇多反映社会矛盾之作,在当时较有现实意义,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多以三言、七言错杂运用。精讲与点拨学生准确筛选

6、有关段落中的信息,用恰当的语言概括中国诗的特征。 学生思考后,明确: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有以下特征。 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 “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 第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 第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第五,中国诗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特点有三:一,中国诗的特点就是短,它形成的原因则是由于韵律的要求;第二,中国诗的意韵之美“言有尽而意无穷” ,且富于暗示;第三,论述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风格;最后论说中国诗的与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反对中西本位文化论。建议听众从比较

7、文学的角度研究中国诗,从而深刻理解本国诗歌。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据本国文化根基而加以论述,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 达标检测题检测与评检测与纠学生分组时论本文行文的特点要求举例说明。明确:本文在行文布局上的主要特点是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中外相容,古今兼顾,且处处都设机巧,让读者回味无穷。 比如要回答“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 ,钱钟书巧妙地设下一个“陷阱” 。他告诉我们,要用这样的问题来提问是不合适的。只有在具有居高临远的观点和将中外诗进行对比的情况下才能作出合理的结论。并且告诉读者,这种方法即是比较文学的方法。不多的几句话,就把基本观点和原则交如谈中国诗的篇幅,则以爱伦坡

8、的话立论。不仅指出了中国涛的特点及其原因,还指出了中国诗的特殊之处: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 A、梵(fn)文 倾轧(y) 轻鸢(yun)剪掠 引吭(kng)高歌 B、颦蹙(pnc) 给(j)予 吞声咽(yn)理 应(yng)运而生 C、缄(qin)默 精髓(su) 呶呶(no)不休 数(shu)见不鲜 D、叫嚣(xio) 熨(y)帖 了(lio)不足奇 一蹴(c)而就 学生朗读,改正错误,明确答案:B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 ) 错 代清

9、楚了。以下的每一个论述几乎都包藏着对比和综合。 如中国诗的发展史问题,就由伏尔泰所引出,然后道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谈中国诗的意韵和特殊表达方式时,则援引了魏尔兰、济慈、维荣、莎士比亚、拜伦等外国诗人的见解,材料充实,说服力强。价总结与升华重点语句解析:1.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2.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3.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

10、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只是静默一一沉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4.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 ,我们叫它“西洋狗” 。 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 。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5.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 解析:1.这句话的本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国诗” ,即不是指中国诗歌中的某一类作品或某位诗人的作品,而是指中国诗的发展特点。早熟,是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 ;早衰,是指“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腐

11、化,2.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借梵文的百喻经阐释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上的缺欠,旨在批评;二是点明造成这种缺欠的根本原因。 “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这样的建筑物就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 ,作者以此作喻,批评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往往脱离客观实际,没有坚实的基础,其结果必定影响艺术的健康、稳定地发展。这个批评是相当尖锐的,比喻中透出了强烈的讽刺意味。句中“聪明”一词是反语,是没有掌握艺术创作规律只凭臆断从事的思想方法。所渭的“聪明”不过是自欺欺人。“流毒无穷地聪明” ,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上述思想方法的危害一一错误的东西长期得不到批评、抵制,反倒堂而皇之地沿传下

12、去,贻害无穷。 3此句意在说中国诗的意蕴很悠远,但其表达风格却十分平和。 4.本句隐讽那些对于西方文化不懂装懂的人。 5此句意在讲对外国诗了解得越深,越能感受本国诗。 A.叫嚣 回长荡气 数见不鲜 B.混沌 聊以慰籍 斩钉截铁 C.亵渎 卧薪尝胆 必恭必敬 D.寡陋 惊天动地 义愤填赝 解析:A 项回长荡气回肠荡气;B 项聊以慰籍聊以慰藉;D 项义愤填赝义愤填膺。 3.辨析下列近义词,选择最恰当的填空。 (1)静默 沉默 证券公司或者散户厅就像一个舞台,开盘的时候热闹,收盘之后_,即使在行情低迷时期也一样。 张晖没有_,他选择在论坛上发帖,揭露事实真相,还行使了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力,毫不犹豫地把

13、执法犯法者告上了法庭。 (2)一蹴而就 一挥而就 他说以前在民主革命时期(1956 年以前),自己写文章是思如泉涌,_,有时甚至是站在排字房的门口,写一页,排字工人排一页。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表示,建设低碳城市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实现目标,不可能_。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有居高临远的观点。 B.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C.报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与五十多位同学不期而遇。 D.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 解析:C 项“不期而遇”指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属望文生义。 答案:C 是对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而言的)。这句话,借助比喻和比喻中的对比(“早熟”与“早衰”),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特征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