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51620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河市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黑河市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黑河市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黑河市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黑河市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黑河市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 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黑河市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进一步推进黑河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充分认识黑河市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明确生态建设投入渠道和管理机制;推进本地生态产品的商品化和市场化;建设集控区,发展循环经济,助推矿业经济发展。 关键词:黑河;生态建设;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3-0237-02 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把生态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个庄严

2、的承诺昭示着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方向、重点领域和重大任务。作为生态资源良好的沿边开放城市,如何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进一步深化适合本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显得极其重要。黑河市建设生态文明除了保护资源环境、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等普遍意义以外,还具有其特殊的意义。 一、黑河市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作为生态屏障,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问题 黑河市是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小兴安岭对中国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将给中国带来一系列的严重危害。 1.会直接威胁中国的粮食安全。大小兴安岭是中国东北乃至华北农牧业生产的天然生态屏障,具有调

3、节气候、保持水土的重要功能,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营造了适宜的农牧业生产环境,庇护了全国 1/10 以上的耕地和最大的草原。 2.威胁着生物物种多样性的保持和延续。大小兴安岭具有森林、草原、湿地等多样的生态系统,适生着各类野生植物近千种、野生动物 300多种,是中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点地区,在国家生态保护总体战略中具有特殊地位。 3.关系到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在国际社会赢得多大的空间。大小兴安岭是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支撑区。这里林区森林覆盖率高,有林地所占比例大,活立木蓄积量大,是中国重要的碳汇区,在吸收二氧化碳、减缓气候变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黑河市作为对外窗口,关系到国家形象 国家形

4、象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中国国家形象的突出要素。黑河市作为边境口岸城市在这个时候就会起到非同一般的作用。首先,黑龙江流经黑河市 358 公里,对这条大界江的保护,除了可以避免江水冲刷带来的国土流失以外,也有已纳入中俄跨界水体水质生态环境保护及利用框架之后承担的国际责任的问题;其次,黑河市已由过去单一的口岸通道发展成为一个全方位对俄交流合作的战略平台和开放窗口。旅游、边贸和科技等等各种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愈加频繁,作为外国公民进入中国的第一站,第一印象的感受直接影响着对中国环境的认识。 二、黑河市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虽然经过十年努力,黑河市的生态建设取得了一定

5、的成果,但从总体上看,黑河市还属于相对落后的欠发达地区。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粗放的资源利用方式的破坏,以及不合理产业结构的驱使,黑河市的生态市建设近期还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黑河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1.宣传教育力度不够,生态环保意识尚有差距。黑河市处在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重要位置,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重大。目前人们对生态市建设的意义、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还不够。重经济,轻生态。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建设中的生态破坏问题、污染等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人们绿色、低碳生产生活理念尚未形成。这主要在于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经费不足,宣传教育能力弱,相关业务培训少,环境执法与环

6、境建设业务工作与宣传活动存在脱节现象,业务人员参与宣传的积极性不高。有些领导干部和企业对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认识误区,对于宣传环境保护建设成果的意识不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尤其是参与环保宣传的渠道还有待进一步拓宽。 2.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及城市基础设施还很薄弱。由于全市经济总量小、经济欠发达、地方财政自我积累能力不强,虽然近年来政府逐步加大了对生态市建设的资金投入,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与改善,但从总体来看,生态环境建设和环保基础设施投入基本依靠国家和省的项目补助,市县两级财政对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几乎没有投入,环保投入与实际需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农村乡镇投入更少,生态环境建设成效与生态创建目标

7、不相适应,严重制约区域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生态创建进程,仍不能满足生态市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任务仍然异常艰巨。 3.生态建设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目前黑河市的生态市和生态县(市、区)建设办公室设在环保局,日常工作的开展由生态办(科级和股级建制)负责,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协调难、力度弱、缺乏制约机制等问题。另外,各乡镇没有设立环保机构,个别县设立了环保助理员职位也都是兼职,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环保工作上,影响生态市建设的深入。同时还存在专业性不强,实际操作能力欠缺,人员变动过快等问题在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上,部门间还缺乏有效的协调和配合。监测、监管和监察手段比较落后

8、,环境安全预测、预报、预警和信息系统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环保系统人员编制严重不足,人员素质和管理能力整体偏弱。 此外,由于过去长期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农业过垦、森林过伐、草原过牧、矿山过采和复垦滞后而引发的区域性水土流失、草原“三化” 、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功能减弱等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三、进一步推进黑河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1.明确生态建设投入渠道和管理机制。生态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我们在挖掘内在潜力的同时,需要多方面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投资和国际援助。黑河市的各县(市、区)都处于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中,享受国家生态环境补贴。国家明确规定了财政转移支付的用途和比例,应

9、加强对相关县(市、区)生态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管,确保生态资金充分发挥改善生态和改善民生的作用。同时,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资金投入力度,确保财政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支出的增幅高于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 建立目标考核责任制度,根据省政府下达给黑河市的生态省建设年度目标和任务,市长与各县(市、区)领导,政府与各责任部门“一把手”可以签订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状,作为年末考核评比的依据。强化监督考核,结合环保日常工作,检查监督生态市建设进展情况,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确保将考核指标和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制订实施促进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污染防

10、治、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循环型园区建设等地方性规定,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框架。加大部门执法联动配合,严厉打击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完善水、气、危险废物、外来入侵物种、核与辐射等生态环境应急预案,强化环境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建立健全环境重点风险源数据库,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 2.推进本地生态产品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生态产品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安全的食品,在全球污染的今天这些都是稀缺资源,而在黑河市这些资源十分丰富。如何发掘这一资源的价值?旅游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单纯的旅游已难以满足人们高品质生活的需求,通过旅游放松身心,追求健康的愿望越来越强

11、烈,在这种背景下,休闲旅游、养生旅游应运而生,并开始在国际范围内成为一种趋势。中国目前在旅游消费构成上,休闲养生占整个旅游比重仅为 2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 50%左右的比重,但休闲养生旅游已具备了相当规模,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黑河市天蓝山清水秀,是别具北国特色的净土观光带,具有世界旅游三大自然资源中的冰雪、森林两种。可以说,在黑河市,无论置身于大界江、大熔岩、大湖泊、大森林、大平原,还是憩息于热闹的口岸或美丽的街市,都可以享受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和高负氧离子空气,是“后小康时代”人们亲近自然、放逐心灵、追求健康的理想之所。黑河市的这些优势,既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现实基础,也是推动经济发展

12、的潜力所在。而在保护和开发现有生态休闲养生游的同时,在生态游中注入文化元素,也是黑河市一个很好的选择。 3.建设集控区,发展循环经济,助推矿业经济发展。黑河市素有“低质摇篮”和“矿产之乡”美誉。目前,境内已经发现煤炭、岩金、铜、铁、钼、大理石、石灰石等主要矿产地 600 多处,种类达 95 种,占全国(232 种)的 41%,全省(131 种)的 72%;查明储量的矿产就有 37种,占全省探明矿种的 28%,潜在经济价值 3 万亿元。面对这么雄厚的矿业资源,2013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优先发展矿产经济,这就意味着未来矿业开发将作为黑河市的一项支柱产业来运营,那么如何在矿业和生态间寻求平衡呢

13、?作者建议在开发之始就借鉴前文提到的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集控区的经验,把发展矿业对生态的破坏降低到最低的程度。 参考文献: 1 林红.生态文明建设案例教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9. 2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01). 3 李绍东.论生态意识和生态文明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 (2). 4 原二军.选对方向不走歪N.中国环境报,2012-10-26(8). 5 吴毓健.福建南安市华源电镀集控区污水治理同时回收贵重金属N.福建日报,2013-05-08. 责任编辑 王晓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