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型单位社区演变趋势的实证研究摘 要 本文选取了四川省泸州 L 社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企业型单位社区演变的原因、影响因素、过程和结果,认为单位社区这一形式仍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发挥重要作用,其社区居民高社区参与意愿和高社会资本有利于社区治理的实现。 关键词 企业型单位社区 演变趋势 实证分析 基金项目: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计划项目(CXLX12_0182) 。 作者简介:张炼,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应用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4-178-02 单位社区作为单位制的产物产生于 20 世
2、纪 50 年代,是计划经济时期政府进行城市管理的基本单位,它突出地反映了城市空间的重要特征。随着市场化改革深入到福利分房的体制内,单位社区与单位逐渐分离,由社区接替单位行使原有的行政、管理等各个方面职能。单位制瓦解并分化,单位社区也随之发生变化,那么原有的单位社区又将何去何从呢?基于此,本文选择四川省泸州 L 社区为例,探讨中国西部城市企业型单位社区的演变趋势。 一、样本与数据 粮站是计划经济时期特有的经济组织,是典型的企业型单位社区。为了满足职工的住房需要,单位修建了家属楼。家属楼沿单位分布,将单位建筑包围在其中,形成单位大院,共有 11 处住宅楼。单位附近有商店、学校、活动场地、菜场、医院
3、等设施。在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的国企改革中,单位正式解体。原粮站生产区的建筑功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原有储粮仓库中一部分继续用于储备国家粮食,一部分已出售。单位目前的功能和结构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并对社区居民的生活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次调查采用全体抽样的方法对 88 户住户进行了调查。但由于一部分房屋闲置无人居住,实际发放问卷 60 份,回收有效问卷 58 份。其中被调查者男女分别为 29 人,各占 50%。 二、实证分析 (一)成员结构 首先,社区居民的整体文化水平偏低。高中及中专以下学历占总人数的 96.6%,仅有 3.4%的被调查者为大专以上学历。在计划经济时期,单位职工的人才选拔
4、方式主要是通过顶替父辈工作的形式,因此大部分职工在初中、中专毕业甚至高中未毕业时就去顶替父辈的岗位开始工作,这造成了单位职工文化水平偏低的现象。 其次,社区居民的同质性较高,但开始出现分化。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大部分都是原单位的职工或家属,占总人数的 65.5%;但随着人口流动的不断增强,居民构成也开始逐渐分化,出现异质性的趋势。 第三,社区居民的社会经济地位出现较显著差异,收入和职业开始分化。从收入分布来看,依次为 1000-2000 元(44.8%) 、2000-4000 元(24.1%) 、4000 元以上(10.3%) 。从职业类型来看,依次为离退休人员(37%) 、个体户(19%) 、自
5、由职业(14%) 、服务业(12%) 、党政机关工作人员(3%) 、下岗失业人员(3%) 。原单位职工中的大部分人现已到了退休年龄,因此离退休人员在职业分布中是最多的;而较年轻的单位职工,单位解体之后只能外出寻找新的工作机会。在这部分人中,较有经济头脑的人都从事个体经商并逐渐有了自己稳定的事业;另外一部分缺乏技能和学历不高的职工则主要从事服务业和自由职业,收入不稳定;还有少部分职工因为其他原因一直处于下岗失业状态。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主要是原单位职工家属;外来居民主要从事个体经营和服务业。随着居民收入的分化、职业的不同,居民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都也有了分化。这一方面是因为单位解体
6、以后,原单位职工开始离开单位寻找新的工作机会,逐渐搬离现在居住的地方;另一方面,一部分人又通过购房或租住的形式进入现在小区,小区居民出现了人口流动和较大的变化,因此居民在收入、职业等社会经济地位的构成上有了明显的变化。 (二)住房情况 首先,人口流动密切影响着房屋所有权的变化。社区内居民的住房主要是原粮站职工在房改时购买原来由单位提供的福利住房所得,但由于近年来单位居民外出寻找就业机会引起人口流动的加速,一部分房屋的所有权发生了变化,24%的被调查者通过旧房交易获得房屋所有权。 其次,社区内住房面积差异较大,这与原单位福利分房的政策直接相关。根据住房面积与家庭人数交互分析可知,29 名被调查者
7、所在家庭的住房面积在 80m2 以上,住房面积在 40m2 以下和 60-79m2 的居民均为10 人,还有 9 名被调查者的房屋面积在 41-59m2 之间。在被调查的 58 户家庭中,大部分居民都是两口之家或三口之家。1 人独住和 4 人居住的家庭各有 1 户;5 人居住的家庭共有 8 户。其中一半以上的住房面积都在80m2 以上,五口家庭尽管住房面积都在 100m2 以上,但他们都是三代同住。而同样是三口之家,其家庭住房面积也会出现较大差异,这与当时单位福利分房的政策直接相关福利分房的主要标准是职工工龄。根据职工工龄排序,有资格参与单位集资建房的职工大多工龄都在 15 年以上。 再者,尽
8、管社区建成时间已经较长,但其整体环境都还不错,居民仍然愿意继续居住在此。在被问及选择居住在此的原因时,所有被调查者都一致认为该社区的治安状况良好。其次分别为社区的人际关系友善、社区环境良好、一直居住在这里而不愿意搬迁、社区的公共设施齐全。要强调的是,认为社区公共设施齐全的 12 名调查对象几乎都是老人和从事个体户的居民。对于个体户的居民来说,宽阔的场地为他们提供了停车和存放东西的便利;对于老人来说,可以自由的进行健身活动,放心的带小孩出门游玩。 (三)居民满意度 在 58 名被调查者中,绝大部分人都认为社区邻里关系和谐,仅有 2%的居民认为社区邻里关系有些糟糕。在 L 社区中,大部分居民仍然是
9、原单位的职工或家属,居民相互之间比较熟悉,人际关系友善。尽管大家都认为邻里关系不错,但相对于单位还没解体的时候来说还是有差别的,外来居民还没有对社区形成归属感,与其他社区居民的交流较少。原来多对多的社区互动模式逐渐转变为以一对一或者一对多为主,居民在社区互动中的交换和合作减少,但并没有出现更多的竞争或冲突。 通过了解居民是否愿意继续居住在此,可以知道居民对现有住房的满意度。在 58 名被调查者中,仅有 14 人表示不愿继续居住在此地,其主要原因是住房面积太小或现有住房太旧。其他居民都表示希望继续住在这里,毕竟是他们工作和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安土重迁的思想依然影响着上一代人如何选择居住的地点。
10、三、结果与讨论 (一)L 社区的演变趋势 L 社区属于传统单位社区被解体的类型。其生产区的功能和用途发生了变换,新的生产活动与原先单位基本没有关系,原单位职工失去了依靠的单位并继续生活在一起;随着人口流动的增强,一部分原社区居民离开,另一部分居民进入社区。单位社区的异质性加强,分化程度越来越严重。从而逐渐形成混合型社区。其具体变化主要表现在成员结构和邻里关系两方面: 一是单位社区成员结构呈现异质性特点。单位社区典型的特征之一就是居民身份的同质性高。他们在同一个单位工作、生活,都是单位的职工或家属。但随着单位住房改革的进行,单位职工住宅所有权开始转变为个人所有,职工可以自由的选择居住地点。当单位
11、破产解体以后,原有单位职工开始向外流动寻找新的就业机会,因此一部分人搬出了单位社区;与此同时,另一部分人通过购买、租赁的形式搬入单位社区。单位社区单一的成员结构开始向着多元化方向转变,特别是单位社区居民的职业构成呈现明显的多样化现象,单位社区因此出现异质性趋势。 二是邻里关系发生变化。在 L 社区内,邻里关系呈现着两种微妙的关系和变化。对于一直居住在这里的那些原单位职工家属来说,大家非常熟悉,相互信任,还保持了和原来一样友善的邻里关系,他们依然经常串门、帮忙照看孩子、存放钥匙等。而对于后来进入社区的外来居民来说,社区环境和周围的居民对他们都是陌生的,邻里之间也没有共同利益。除了居住距离近以外,
12、相互之间几乎没有互动,即使居住在一个楼道也很少打招呼。这类居民没有在心理上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与其他社区居民的交流很少,邻里关系自然相对淡薄。由此可见,即使在同一个社区,居民之间的交往和邻里关系还是会受到居民身份、职业等因素的影响,单位社区的邻里关系开始由强变弱,由简单变复杂。 (二)单位社区的未来取向 企业型单位社区的变迁过程是长期、复杂、必然的过程。企业型单位社区必然会发生变迁,其演变也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单位体制的改革和瓦解、经济体制的变化以及住房改革的实施注定了单位社区的变迁必然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 无论单位社区是保持或分解,单位社区都将在未来一段时时间继续存在并发生变迁。单位社区
13、作为一个过渡形式,在经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中依然有着重要作用。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笔者认为尽管单位社区朝着多元化和混合型社区的方向发展,但混合型单位社区只是其演变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单位社区居民之间形成的社会网络使得他们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居民之间熟悉程度高,相互之间交往密切,邻里关系相对更亲密,因为他们的相互信任度、对社区的认同和归属意识会更高,这就意味着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社区自治和建设中去。同时,伴随着居民社会经济地位和阶层的分化,社区必将会朝着同质性的方向发展,单位社区将会在未来的城市管理和社区建设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何重达,吕斌.中国单位制度社会功能的变迁.城市问题.2007(11). 2轩明飞.从“单位”到“社区”困厄还是出路.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3). 3田毅鹏.“典型单位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社区发展的制约.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4). 4尹华丁.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单位制走向的探讨.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6). 5谭文勇.单位社区回顾、思考与启示.重庆大学.2006 年. 6乔良.“强单位”社区转型问题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