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城市空间与城市规划【摘 要】城市是由建筑、绿化、道路、水系、人文风景等共同组成的服务于人的空间。城市规划是解决以上诸因素以及以人的感受尺度为准则组合而成的城市空间的综合性学科,是在实践中安排城市发展规划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相对关联的实用性学科。城市规划设计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来实现的。 【关键词】城市规划;空间形态;建筑设计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空间的分析与设计,即对人活动的区域空间和各区域空间之间的关系的协调。建筑设计是满足实用、经济、美观和外部形态特性风格的前提下与周围环境、城市历史文脉及城市控制性规划相协调的结果。城市规划是动态地解决和协调各类建筑之间的联系、建筑群的整体形象,以
2、生态的、可持续的观点延续城市的历史,描绘构想城市的未来。在这里,通过对城市空间进行分析理解,以空间为主因,研究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和制约。 解析城市空间 空间:城市空间是空间的一种。空间一词用于建筑是近百年的事情,后来对城市进行设计,空间便移植入城市中,成为城市空间。 空间概念: 一直以来,西方建筑师认为空间是一种图底关系。把房子当作实体,周围环境作底,我们只看得见房子;如果把房子当作底,房子周围的形状就出现了,这便是空间。 G.尼奇凯(G.Nitsche)为空间提出以下定义:“这个空间有个中心,就是知觉它的人。因此在这个空间里具有随人体活动而变化的方向体系,这个空间,绝不是中性的,而是具
3、有界限的。换句话说,它是有限、非均质、被主观知觉所决定的”这是其所谓知觉空间。J.耶迪克在著作建筑空间论序论中讲:“建筑空间是可以作为体验空间来谈的, ”还说, “建筑空间同人及其知觉作用联系在一起,所谓空间就是继场所而起的知觉的总和。 ”海迪加也提出过:“不能把人和空间割裂开来,空间既不是外部对象,也不是内部体验,人与空间是不能分开考虑的”舒伯格。舒尔兹也在存在空间建筑中说:“单纯的现实主义者认为世界对我们一切人来说是共同的、一样的,但我们所知觉道的却不是那样的世界,而是我们的动机和过去各种体验所产生的形形色色的世界。 ” 城市空间:城市中的空间,即城市中的人们所体会到的包罗万象的感受。德国
4、建筑师 Robert Krier 提出过城市空间的概念:它仅是城市内和其它场所各建筑物之间所有的空间形式。这种空间,以不同的高低层次,几何的联系在一起,它仅仅在几何特征和审美质量方面具有清晰的可辨性,从而允许人们自觉的去领会这个外部空间,即所谓城市空间。简言之,就是城市中及各建筑物之间的可被人们领会的所有的空间。人在任何时候都在领会城市,城市提供给人们的各方面感受便是城市空间。城市空间的构成 :研究城市空间,必然要对其分解,以期得到它的构成要素。既然城市空间是城市提供给人们的各方面感受,必然得从人的知觉、心理、行为角度加以分析。 从人的认知意向来研究城市空间,凯文?林奇(Kevin Lynch
5、)在城市意象一书中,归纳了城市形象的五个要素: 路(Paths) 、边沿(Edges) 、区域(Districts) 、结点(Node) 、标志(Landmarks) .这个分析是真正从人的认知角度去分析城市空间,尽管凯文。林奇本人也许并没有把城市空间当作城市提供给人们的各种感受,但他的城市五个构成要素恰恰是从城市所提供给人们的视觉感受即他所谓的人对城市的意象(Image)角度出发而得出的。 城市空间的本质:一直以来,规划师论及城市规划、城市空间时,都拿出城市的平面、模型来。模型,似乎是对设计对象一个整体直观的表现,但人们观看模型的视角形成的印象是鸟瞰的效果,而规划要解决的是人走在路上视觉感受
6、到的建筑群和周围环境相映成趣的效果。 城市平面和城市模型也许是上半个世纪的模式,到了 60 年代后,这样的设计模式发生了改变。先是雅可布斯(Jane Jacobs) ,再是凯文林奇(Kevin Lynch) ,加上克林罗(Colin Rowe)都表现出重返街道生活,有历史感与地域感的全新的城市设计理念。 空间发展的研究与城市规划学 城市规划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空间地域的规划,其总的任务是为各种活动或者土地利用提供空间结构。这种规划也称“实体环境规划” 。但在研究对象上,城市规划需要满足城市综合发展的需要与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它涉及城市的外观形式、性质与分工产业发展与布局、社会发展与设施、规模
7、投资及城市各部分的组成、管理、政策等。而空间应该是更为基础的理论,它与城市规划的结合,是从一个侧面研究城市的形态。 现代城市发展与空间研究趋向 城市空间向区域空间转化:区域交通和信息化发展促使现代城市空间从封闭结构向开放结构转化,信息的沟通加速了城市网络化的建设,使每个城市都与所处区域空间的整体密切相关,城市密集地区的出现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空间发展的一个明显的现象。世界上已经有六大城市密集区,美国东北沿海地区、美国五大湖地区、日本东京地区、英国伦敦地区、欧洲西北部、中国沪宁地区等。 从广度来说,以往的认为由产业布局的点状规划到交通布局的线状发展再到以创造更好的环境,改善居住与工作套间为目标的面状
8、规划的三次时间并没有解决城市发展的社会病症,应该探索更整体与立体的规划,即在国土范围内建立“自然空间人类系统”的整体割据和发展模式。特别应注重城乡空间一体化的发展,处理好城市与乡村的作用和关系,强调在大城市地区和城市密集地区建立一种共同发展的秩序,从而促使区域的整体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K.Linch).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华夏出版社,2003. 2扬?盖尔(Jan Gehl).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4邹德慈.城市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2003. 5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