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与实施.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59677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与实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职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与实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职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与实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职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与实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职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与实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职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与实施摘 要 高职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 从专业设置、课程设计、教学队伍建设、证书教育等方面, 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建立明确的职业导向教学体系。文章以高职金融保险专业为例,阐述职业导向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过程, 并指出构建过程中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职业导向;人才培养;金融保险专业 基金项目 梧州学院教改项目“培养学生专业热爱度的探索与实践以金融保险专业为例” 作者简介 欧建峰,梧州学院经济系讲师,广西 梧州,543002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3)02-0069-0002 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质是“就业教育” ,高职教育的培

2、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等社会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应改变传统的办学模式, 革新办学理念,实现由升学导向向职业导向的转变。 一、传统高职金融保险教学存在的问题 金融保险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即业务一线的人员需求比例大。高职院校应发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优势,按照不同的市场定位,在培养目标与其他高等教育的金融保险专业形成人才培养的错位竞争。但是,传统高职金融保险人才的培养模式与社会对该类人才的需求存在脱节。 (一)教学环节与业务实践脱节 许多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重理论轻实践,理论性的课程占教学内容的大部分比例,而且部分理论滞后市场实际,实践性的教学内容比例过低。教学环节不

3、能适应金融保险行业发展的要求,导致理论缺乏现实的可操作性。而金融保险市场需要较多的是具体操作人才,需要那些从一线做起的具有实战经验、熟悉金融保险业务的管理人才和操作人员,如市场营销与开发、产品设计、投资理财、承保以及为客户服务的具体操作人员。所以,这些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无法达到行业的实际工作要求。 (二)学习过程和工作要求脱节 金融保险行业对一线应用型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很多金融保险高职院校已经开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通过开设实践课、实训课来充实教学内容。教师也改变以往纯理论的教学方式,通过增加案例教学、视频教学等方式并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向学生传授知识。然而

4、,学生不出教室的课堂学习对社会实际只有抽象了解,并不能真正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导致学习过程和工作要求脱节。 (三)教学队伍与行业市场脱节 目前的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教师来源单一,基本是硕士或者博士毕业就到高校任教的理论型人才,缺少实践经验,对行业的实际运作缺乏深入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只能从理论到理论的讲解,对于金融保险企业的实际运作、行业发展、市场变化也只限于纸上谈兵。学生学到的还是理论性的知识,这样的教学队伍难以培养出适应金融保险行业需求的人才。因此,应该组建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教学队伍,才能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 教学不能适应市场和社会需求,将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以实

5、施职业导向的教学模式对金融保险专业教学进行改革可以改变这种状态。所谓职业导向教学,就是借鉴先进的国内外职业教育理论,吸收传统教学模式的精华,按照职业岗位的要求,建立适应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模式。 二、职业导向教学模式的设计 (一)构建职业导向的教学体系 高职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较最大的特点是其职业导向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职业导向的特点。包括专业知识基本结构和框架的搭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设计,这些教学要素都要突出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以学生就业为目的。 (二)设计边工边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边工边学是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由学校和用人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它

6、改变学生过去从入学到毕业不出校门的学习方式,也改变学校“闭门造车”的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改变先学习后实习的固定模式,对于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学生可以边学习边去企业实践,实现学习与工作的相互结合与渗透。同时,学校可以创造条件模拟工作平台,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模拟晨会、模拟保险推销、金融投资小组等活动,让学生不出校门也能边工边学。 (三)搭建多元化的教学团队 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教师结构单调,而且多数是学校到学校的理论型人才,构建多元化的教学团队势在必行。金融保险专业教学团队不应只局限于专职教师,而是要充分利用和挖掘社会和行业优秀人才资源,按照以专职教师为核心、以校外兼课

7、教师为补充的原则,构建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结合的多元化的教学团队。 (四)实行“证书教育” 为适应社会对金融保险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缩短学生毕业与工作的时间间隔,根据金融保险专业的职业技能要求,将“证书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在毕业的同时拿到学历毕业证书和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证书、保险从业人员资格证书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开设专业课程时应考虑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需求, 使学生在校期间既能获得学历教育也能得到职业培训。 三、职业导向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合理设计课程 1. 课程设计脱离实践和课本内容过于理论化是现行高职金融保险专业课程设计的最大弊端。要实现职业导

8、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首先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设计要体现职业能力的要求。为此,一方面高职金融保险院校要积极争取金融保险行业协会和企业的支持,邀请行业协会和企业中的技术专家参与学院课程体系的设计,发挥行业、企业在专业课程开发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高职金融保险院校要实现行业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订单培养” ,有必要“量身定做”培养方案和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以现有课程内容为基础,增加体现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需要的课程,降低理论课程的比例,改善教材结构,合理设计课程内容。 2. 根据岗位需求开发课程。在课程的设定过程中,应以行业需求为出发点,参考企业人员意见,使课程的设计更加符合行

9、业和企业的岗位需要,使课程目标直接联系于职业,减少教学过程中过于理论而不实用的课程内容。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学即可用,缩短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也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创造条件。 (二)实行社会化教学途径 对于实践性要求较高的章节(如保险理赔) ,学校可以直接聘请行业专家或技术人员直接讲授相关章节的内容,加深学生对实践操作的理解与掌握。同时,每个专业教师都要定期到一线金融保险岗位学习,掌握专业新的实践要求,了解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使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三)建设“双师型”教学队伍 职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必须建设一支与培养模式相匹配的“双师型”教学队

10、伍。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政治素质过硬、理论功底扎实、专业技能熟练、生产实践能力丰富的教师。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通过校行合作、校企合作,积极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具备教师任职条件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来校担任专业实践课的指导教师,优化师资结构;另一方面,加强对专业课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提高。通过校企合作,在金融、保险企业设立岗位,定期指派专业老师到设立的岗位学习和顶岗培训,使其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能跟上行业和市场的变化,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双师型”教师。 (四)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实践

11、技能、完成学生顶岗实习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进行实践教学的根本保障。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要依据所设专业加强实验室建设,建立金融模拟实验室、保险模拟实验室、模拟交易中心等实训基地,培养金融保险企业各个岗位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另一方面,要重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学校应进一步加强与金融保险企业的联系,按照“互惠互利、各施所长、互补所需、双方受益”的原则,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们能够定期接触真正的金融保险工作,从而使学生对金融保险工作和职业有较深入的认识。同时,要加强对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不能只建设不管理。要建立健全实训基地管理办法,让实习的学生在实习基地有岗位,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下实践技能、创新精神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廖旗平.高职国际金融专业职业导向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09, (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