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于本能和理性之间:对哈耶克《致命的自负》的思考.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60680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介于本能和理性之间:对哈耶克《致命的自负》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介于本能和理性之间:对哈耶克《致命的自负》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介于本能和理性之间:对哈耶克《致命的自负》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介于本能和理性之间:对哈耶克《致命的自负》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介于本能和理性之间:对哈耶克《致命的自负》的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介于本能和理性之间:对哈耶克致命的自负的思考【摘要】哈耶克以坚持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反对社会主义、凯恩斯主义和集体主义而著称, 致命的自负是哈耶克生前的最后一本著作,也是其毕生社会哲学、经济科学的汇集和总结。哈耶克构建起一个宏大的属于自由主义的体系框架。而在致命的自负中,哈耶克以批驳社会主义的谬误为起点,显然希望将毕生的理论加以浓缩和升华,本文将结合致命的自负对本能和理性进行探析。 【关键词】本能和理性;经济自由 一、以自由之名,反建构主义 哈耶克构建了一个逻辑严密、论证合理的基于进化(有时候也写作“演化” 、 “衍化” )的框架和体系来驳斥社会主义的急迫性和重要性,他选择的起点则是“本能到理

2、性的进化” 。在哈耶克的思想里,本能是非理性的,而本能作为人个体的基本特质不能够完全抹杀和消除,因此“没有一个制度是纯粹理性而能够排除任何本能因素的” 。 既然本能到理性是逐渐进化的,任何制度设计都是经历,那么用分析的视角去剖析本能和理性的道路,就显然是不能成立的。因此,哈耶克持着鲜明的“反建构主义”的基本立场。人类并非全知全能、无所不知的,那么“纯粹理性”就是不存在的。借由这种推理,哈耶克断言社会主义将“死于自身的建构性” 。毫无疑问,哈耶克是赞成并推崇自由主2义的。哈耶克认为,自由主义(或称“自由意志主义” )比凯恩斯主义更加精细和合理,比社会主义更加实际与实用。 二、本能与理性,经济自由

3、和理性建构 分析开始之前,还是有必要强调一下哈耶克笔下分析的“社会主义”的范畴。书中的分析更加偏重于西欧的“极权社会主义”而非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中产生的“第三世界社会主义” 。 (这一点上,按照哈耶克后文的论证和分析,其确实针对的是广义的社会主义,即包括了“第三世界社会主义” 。此处的前后矛盾,我存在疑惑。 ) 根据哈耶克“反建构主义”的基本立场,在他所有著作中一以贯之的重复着“进化”的重要性,不单对生物学,也同样适用于政治哲学和经济科学之中。在致命的自负一书中,哈耶克竭力想阐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扩展秩序(市场游戏规则)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进化”而来的,它背离了人类的本能,与习惯、风俗、道

4、德等有关系” 。对于“本能”的背叛,导致了人类文明和经济的极大发展。例如“利他”本能,就只能带来小团体的闭目塞听和盲目自大,丝毫不能带来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 哈耶克崇尚价格信号,他认为价格信号在协助经济个体协调和和谐经济活动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货币和信用制度的运行,同语言和道德规则一样,是最抵制充分理论解释的自发秩序之一。 ”因此他也认为,“经济自由”作为市场秩序的内在本质,使得“价格”和“利润”调节了供求与社会分工,从而带来了整个经济系统(包括但不仅限于交换、分配)的完善。 3在致命的自负一书中,哈耶克旗帜鲜明的反对自笛卡尔而起的“建构理性主义” ,反对人为地使用理性构筑起一种尽善尽美的

5、市场机制和经济制度。哈耶克认为, “建构性理性主义”源于对市场自发调节作用的不信任,自以为是的控制与干预,却带来了对经济的“无情的扼杀” 。似乎哈耶克认为经济本身就是处于本能和理性之间。反对理性设计和控制的主张,似乎透露出哈耶克本人,对于“经济”本身所持有的“不可知”态度。 三、理性设计、计划经济,极权与反创造性 在哈耶克的另一本代表作通往奴隶之路中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观点:理性设计导致了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必然引致极权主义的兴盛,极权体制下将会造成广泛的反创造性。这一基本逻辑,在致命的自负中得到了强化和补论。 哈耶克认为,理性设计之下的经济体制,会导致管制的计划经济取代自由的市场经济,导致社会

6、主义者进入极权体制与极权主义,鲜明的“反创造性”将极大扼制了经济的活力和生命。这些都是出自社会主义者理性建构的“善意”之下,这就是哈耶克所说的“致命的自负” 。 对经济的规划,导致社会整体通往了“奴隶之路” 。神化理性,导致实用主义和犬儒的盛行。由此带来的“反创造性” ,也集中表现在经济和文化两方面,彼此相辅相成、互为影响。 经济上的反创造性,否定了个体劳动的积极作用,片面强调集体的作用,诸如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曾经出现的“一大二公” 、 “一平二调” 、“三面红旗” ,以及“割资本主义尾巴” 、 “严打投机倒把”等。由于集体4取代了个体,利润和利益逐渐消亡,个体逐渐磨灭了创造性,回归到集体的

7、平庸之中。最终,否定了个人的创造力也导致了整个社会创造力的消灭。 文化上的反创造性,集中表现在法制的不健全和被漠视、文化的主旋律和畸形发展上。与计划经济、极权主义相对应的,是践踏法制的威权统治,社会运转并不取决于社会意志和社会契约。哈耶克在书中这样描述:“社会主义教给许多人说,不管有没有劳绩,有没有参与,他们都拥有一些权利。根据产生出扩展秩序的道德规范,社会主义者实际上是在教唆人们破坏法律。 ”在文化上,保留着封建残余的主题旋律和核心思想,压制多元价值、多元文化和多元发展,借以禁锢个体的思维解放,从而更好地为计划经济、社会主义服务。 从哈耶克的分析出发,加之以我个人的理解,可以看出:反创造性集

8、中表现在反利润、反商业、反法制、反多元, “常常带有一元倾向和自毁情节” 。当然,这是与计划经济不可分离、相伴相生的。 四、哈耶克与马克思,一些思考和感悟 历史充满戏剧和巧合。马克思,曾激情满怀地宣布科学社会 主义的诞生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到来,百年之后,哈耶克,坚定的预言社会主义是一条“通往奴隶之路” ,并亲眼目睹了苏俄式社会主义的崩溃。两种几乎截然对立的思想,围绕着“社会主义”这一熟悉的名词,阅读、对比、分析、思考,让我收获颇多。 马克思主义之所谓社会主义理想,是基于理性的一种“乌托邦”式设想,而在人的理性之外,还有本能,以及介于本能和理性之间,受社5会习俗影响所形成的一种行为规则。这种行为规

9、则,没有形之于明文却无处不在,根植于社会人心,左右人们的所思所为,大多数时候称之为“潜规则” 。 哈耶克早期是一位温和的费边社会主义者,后期逐渐成为推崇“自由主义”的“进化理性主义”者(这一流派包括洛克、休谟、亚当?斯密等哈耶克赞赏的人物) 。因此在他的理论框架和思想体系里,社会主义是处于本能和理性之间“灰色地带”的不可能实现的“致命的自负” 。 哈耶克在致命的自负中写道, “受这种社会积习(指前文我们提到的“潜规则” )左右,社会主义体制只可能惠及极少数人” 。对比现实,就可以看到层出不穷的哈耶克论述的鲜活实例。 计划经济、摒弃市场,全面控制、政府管理,我们都不能否认,这一切的初发目的都是好

10、的,都是为了让所有人民过上好日子。但是,同样需要清除认识到的是,目的的正确不能证明手段的合理。 “社会主义者,在目的达到之前,手段就产生了屠杀与役奴” ,所以,虽然社会主义“理所当然激起了最伟大的憧憬,我们也必然要否定它” 。米塞斯在社会主义一书中的论述,可以作为致命的自负最直白的注脚与解释,让我们更加清楚社会主义的“阿达琉斯之踵” 。 相反,同样需要清楚认识到,哈耶克终其一生,也只是在批判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制度设计的缺陷和不足,并没有对这一具体的社会形态给出“整改意见”或开出“治病药方” 。同样的,哈耶克所推崇的“自由资本主义”也并非金玉一块、浑然天成,也有着自身的弱点和软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一再复发,都与此有着紧密联系) 。 6参考文献: 1(英)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hayek,F.A.)著;冯克利等译;冯克利校.西方现代思想丛书 10 致命的自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09 2(英)F.A.哈耶克(F.A.Hayek)著;冯克利等译.致命的自负社会主义的谬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李先敏编译.哈耶克自由哲学.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01 作者简介: 刘奉洁(1993-) ,女,汉族,四川绵阳人,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本科,研究方向:财经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