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目 录 中文摘要 ( 2) 英文摘要 ( 2) 正文 ( 3) 一 、 花腰彝文化概览 ( 3) (一) 民居风格 ( 3) (二) 服饰文化 ( 4) (三) 花腰歌舞 ( 5) (四) 节日习俗 ( 6) 二、花腰彝文化的发展现状 ( 7) 三、现代化进程中花腰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之路 ( 10) 第一、重视民族节日习俗 ( 10) 第二、加强民族教育事业 ( 11) 第三、提升民族文化意识 ( 11) 第四、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 12) 结语 ( 13) 致谢 ( 14) 主要参考文献 ( 14) 装 订 线 2 云南彝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个案研究 以石屏县花腰彝为例 罗 骏 摘 要
2、: 在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的全新形势下,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和发展面临着复杂而独特的社会现实。民族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传承与发展出现了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乡土文化与国际化、民族 文 化与全球化等二元对立的边缘徘 徊、彷徨和游移的情况。花腰彝文化在近两年取得较好发展,但在现代化进程中,面对来自强势文化的冲击,它同样面临着被同化的危险。花腰彝文化如何能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世界,在世界多元化的交融中如何能保持自己的个性,如何使其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在融合的趋势下能与时俱进、充实与发扬光大等,都决定着花腰彝文化未来的兴衰命运 回光返照还是辉煌创生。本文在介绍了花腰彝文化及其发展现状后,对如何在现代化进
3、程中传承与发展花腰彝文化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肤浅的思考。 关键词: 花腰彝文化 ; 现代化 进程; 传承 ; 发展 Abstract: In the course of modernization, global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of the new situation, ethnic minority areas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faced with complex and unique social reality. National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m
4、oder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tinuation of a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ization, local culture and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culture and globalization, and other binary opposition hovering on the edge, indecision and wavering situation. Huayao Yi culture in the lumbar spent the past bet
5、ter development, but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from the facwo years, achieve e of strong cultural impact, it also faces the risk of assimilation. Huayao Yi culture lumbar How can with an open mind to face the world and a wide range of integration in the world in how to maintain their personal
6、ity, how to enable it to catch up with the pace of the times, the trend of 3 integration can advance with the times, Enrich and carry forward, have decided to spend the Huayao Yi cultural future fate of the rise and fall only the brilliant final or brilliant creativity. Based on the Huayao Yi spent
7、o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its status, on how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nsmission to spend the culture of Huayao Yi made a number of shallow thinking. “花腰”是彝族“尼苏”支系中的一支,主要分布在滇中与滇南交界处石屏县 北部 的龙武、哨冲、龙朋及大桥等山区乡镇,其地界西与元江、新平接壤,北与峨山、河西、通海、建水相连。人口约 3 万,占石屏县彝族总数的 22%。 花腰彝 自称尼苏泼
8、,元明清时期的汉文字记录称之为“罗婺”或“鲁屋”,近代汉人则以其妇女衣服绣有美丽的花腰带特征,称之为“花腰”。 “ 尼苏 ” 一词,首见于清初的记录,乾隆开化府志卷九风俗 种人说:“尼苏,居永平里(今马关县西郜怀八寨),服食器用与罗倮同。读书犁田,性情较醇。 ” 开化府志 中所提到的“尼苏 ”,其中的一部分实际上就是今天的花腰彝的先祖。 花腰彝 大多居于高山深谷,由于受地理条件和自然因素的制约, 其 在近现代之前与外界接触较少,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为低下,人口较少。故此方风土人情 以及 花腰文化鲜为人知。 一、花腰彝文化概览 花腰 彝 , 其 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他们怀着对生活火一般的热情
9、,世代生存繁衍在祖国南疆的红土地上,四面环山 、 崖高涧深相对 闭塞 的地理环境在阻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就出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 (一) 民居风格 花腰彝村落多坐落在向阳山坡,如果不是地基受限,房屋一般讲究坐 北朝南。住房 普遍 为 土掌房,土掌房多建筑在斜坡上,不仅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而且防火性能好,易于修建和翻新。在民居较集中的寨子,土掌房层层叠叠,似阶梯级级而上,家家户户相连通,显得整齐美观,表现出彝族住房建筑的艺术特色,同 云南省石屏县志编撰委员会(编撰):石屏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 社, 1990 年版,第 657 页。 尤中:中国西南的古代民族,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
10、9 版, 第 273 274 页。 4 时也更好地适应了花 腰彝 居住地区特殊的气候地形。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花 腰彝土 掌 房的架构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他们往往要根据不同的地势特点来巧妙地布置自己的房屋结构 。 土掌房有平房(单体式)和土掌起楼(组合式) 两 种 ,其建筑结构大体相似,以块石作墙基,土坯垒墙,或以粘土直接筑墙。内立木柱,大梁架于柱上,然后垫木横架 ,上铺劈柴, 再 铺松毛或茅草,以稀泥糊顶,最后以细泥土捶实,形成平台屋面,滴水不漏,此为平房建筑。若起楼,则以木板装扎板壁和楼板,屋顶结构与平房同。屋顶又是晒谷场,晒食物可免家禽畜牲糟蹋,富有山区特征。土掌房一般分为上下层 ,
11、 下层 为平房,上层起楼,有三间两耳,有 五间四耳。室内耳房做灶房,或作关牛羊鸡猪之用。正房(堂屋)接待客人,并有火塘 ,正处置有贡桌,供奉祖宗神位 。正房 二楼 作仓库存放粮食 , 耳房 作为厢房 用来 住人。 花腰民居 历史悠久,可上溯到远古穴居年代。“沐呃鲁额枯,咪能鲁筑夜,阿仆笃姆恒,号书鄂平侧。” 翻译 成汉语就是:天生石溶洞,红烧石林带,阿仆笃慕屋,自古如是说 。此记载至少从一方面说明了彝族花腰支系的祖先们曾经历了穴居地下溶洞和 穴居山洞 的过程 , 这 是人类最初阶段的居住形式。 近年来,随着经济日益发展及汉文化的影响,同时 考虑到土掌房的采光和通风性能差的缺点,花腰彝人民在原始
12、土掌房的基础上改进了建筑形式 瓦檐式土掌房, 其正房房顶不是传统平整的土顶,而是仿照汉族民居加盖瓦顶。从地面看,这类房屋和一般瓦房非常相似,它是滇南花腰彝民居建筑汉化的历史产物。此外,砖木结构的瓦房和钢筋水泥房在现代的花腰 彝 寨中也依稀可见。 (二) 服饰文化 服饰是 每一个 民族较为显著的特征 ,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居住在 石屏北部这块古老 而 神奇 的 土地上的彝族人民,以手工方式生产和制造了极其丰富、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文化。其中,要数花腰妇女的服饰风格 最 具 魅力 。 花腰妇女服饰做工精细,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纹样繁多。 花腰彝服饰都是先由民间剪纸艺人剪出纸花,尔后挑绣者依据小鸟、
13、蝴蝶、兔子、孔雀、 杨梅花、桃子、八角、狗牙、马 缨 花等花纹的本色,用五色丝线在布料上挑绣出各色花纹图案 。花腰妇女服饰由头帕、长衣、领褂、缠腰巾、围腰带、兜肚、黑裤和绣花 引自笃姆躲雨枝,花腰民间彝文书,书名汉译为“洪水与笃慕”。 5 鞋等部分组成。头帕用 不同颜色的布料拼接成长方形整块 , 头帕上绣花纹图案并缀两条布带,布带上绣花纹图案并饰以银泡结成流苏状缨花,妇女盘发后将头帕折叠戴于头上。长衣为黑色或粉蓝色,后下摆绣花纹图案,袖口部位向外翻折并绣火纹图案,肩头饰火焰纹饰并嵌菱形银泡。领褂罩于长衣上,前后绣垂直形连续花卉饰彩色花边。缠腰巾两端绣花纹图案或饰流苏状缨花并系于腰上。围腰带中间
14、绣连续花卉 , 边沿饰彩色花边,两端嵌银泡或银扣,围于缠腰巾上做装饰用。兜肚饰于下腹部,中间绣花纹图案,边沿饰彩色花边,下端嵌三角形银泡。黑裤为黑色宽腰裤,裤脚边缝一条粉蓝色布。接头 处嵌一道红线。绣花鞋以黑布为底色,其上绣花卉图案。做工最精细的要数 “ 花口锁塔 ” ,做一套 “ 花口锁塔 ” 需三至五年的时间 (除非特殊因素,一般只利用农闲时间来刺绣 )。花腰妇女的服饰,做工之精,色彩之艳,极大地吸引着世人的目光。这些文化事象蕴含的文化含义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花腰服饰的每一个图案都记载着花腰 彝族 人 民 的生活愿 望 和神话传说,折射着彝族的历史、分支、迁
15、徙 等内容 ,寄托了彝族花腰人的原始图腾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是一部展示彝族花腰文化史的经典作品。花腰服饰的形成与其周围的山川景 物和自然环境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是彝族花腰人在长期的生活生产积累中认识世界和审美意趣的总和。 (三) 花腰歌舞 花腰彝是 一 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花腰彝人民 创造了无数优美动听的叙事长诗,编创了众多高亢嘹亮的田野山歌和情意深长的抒情恋歌 。 “花腰,童男女竹成声,和歌相诱。” 可见历史上花腰歌舞之盛。 花腰歌舞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隋唐的 “ 踏歌 ” 时代 , 因为受汉文化影响较小,所以在许多曲调上都保留着 “ 踏歌 ” 遗风;其曲调特点
16、是 “ 流畅欢快,由四弦引头,歌舞合拍 ”, 其舞蹈 情形 为 “ 腹前击掌,顿足踏地 ”, 俗称 “ 团 乐 ” ,戏称 “ 簸箕舞 ” ;因跳时边唱边舞,歌词与舞步默契配合, 故“ 歌舞 ” 连称 谓之“花腰歌舞” 。 “ 花腰歌舞”,号称七十二 调 ,但现代的花腰 彝 聚居区,无人全懂。目前流行的有 : “ 赛点哩 ” 、 “ 母点黑 ” 、 “ 心肝呢阿妹 ”、“ 扁担郎 ” 、 “ 思念调 ”和 “ 叹惋调 ” 等。其音律流畅,歌者有琅琅上口之便,闻者有一气呵成之感。“花 (清)管学宣(纂修):石屏州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 58 年( 1969 年)。 6 腰歌舞”的内容丰富,句
17、式整齐,韵脚清楚,意味隽永,唱跳并举。其类型有:一、自娱性歌舞。此类歌舞适用于男女青年社交活动,逢场作戏,以唱跳的形式表达心意,试探对方,以求达到觅求知音 的 目的 ; 参与人员视其情况可多可少。其特点是“热烈欢快,情景交融”。二、庆祝性歌舞。此类歌舞俗称“大团乐”,一般是在节日喜庆时进行,其特点是“坚定有力,沉着稳健”。三、祭祀性歌舞。此类歌舞称“呢松黑” ,一般是追悼死者或棺前歌舞,唱词是传统的“祭祀歌”或哀歌,歌手通常 由 毕摩 ( 祭司 ) 担任,其特点是“旋律悲哀,节拍凝重”。 花腰彝歌舞的表演有相当的难度,即使是受过专业 音乐 舞蹈训练的舞者也不一定就能很快把握,而花腰 彝 人却靠
18、着千古传习 的以歌舞表达情感的方式 一直掌握着它。 (四) 节日习俗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可谓繁多复杂 , 彝族花腰和其他少数民族一 样,有着自己独特的节日习俗。说到彝族的节日,或许人们第一个想到的是火把节 ,然而 对花腰彝 而言 ,祭龙节才是最为重要的节日。“祭龙习俗”、“舞龙民风”是花腰 彝 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花腰 彝 是一个崇拜虎和龙的民族, 他们认为龙是万物的神灵,能行云布雨、喜降甘露, 在其内心深处龙象征着吉祥,象征着力量 ,象征着幸福美满;龙是一种至尊至贵的圣物,是一种深入民魂的图腾 。走进 花腰彝村寨 ,只要留心,随处都可以发现“龙”的踪迹。在 龙武、哨冲的 每个 彝族
19、 寨子附近均有一片特别护理的原始古林,当地人称 为 “龙林”;“龙林”里有 一 棵特定的 大 树, 称 为 “龙树”;树下设有一间小石房,称 为 “龙宫”;宫里放有两个石头雕成的龙头,称 做 “护寨龙”。每年春天,各个村寨或先或后皆要聚众到“龙林”里举行隆重的祭龙活动。一年一小祭,称 为 “咪嘎 好 ” ;十二年一大祭,称 为 “德培好” 。在花腰彝的心里,只要对龙虔诚拜祭, 龙 就会 保护 村寨,子孙就能无灾无病 ,生活便 彝语,意为“伤心调”。 毕摩 , 彝语音译, “ 毕 ” 为 “ 念经 ” 之意, “ 摩 ” 为 “ 有知识的长者 ” 。是一种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司。毕摩神通
20、广大,学识渊博,主要职能有作毕、司祭、行医、占卜等活动;其文化职能是整理、规范、传授 彝族 文字,撰写和传抄包括宗教、哲学、伦理、历史、天文、医药、农药、工艺、礼俗、文字等典籍。毕摩在彝族人的生育、婚丧、疾病、节日、出猎、播种等生活中起主要作用,毕摩既掌管神权,又把握文化,既司通神鬼,又指导着人事。在彝族人民的心目中,毕摩是整个彝族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是彝族文化的维护者和传播者。 彝语,小祭龙之专称,一般在每年春节之后举行。 彝语,祭大龙之专称,逢十二年一轮的马年马月马 日举行,是祭龙的最高形式。 7 能美满幸福 。 祭龙仪式有三大程序:接龙、倮哦 、送龙。每天一程序,历时三天。在祭龙的过程中,
21、舞龙乃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花腰彝的 舞龙神秘而别具特色 , 这里的龙有雌雄之分,女子舞青龙即雌龙,男子舞黄龙即雄龙 。在 两种舞龙队中,女子舞龙队 地位更高 ,即使 双龙共舞 ,也要“ 雌雄相戏凤先飞 ”, 舞龙姑娘年龄都在 15 至 18 岁之间,年轻 有 力。一条长龙由 12 个姑娘共舞,代表 12 生肖,也代表 12 年。花腰姑娘舞龙,有独到之处,龙头一动,虎虎生风 。 姑娘们舞青龙,可看出其母系文化的浓郁色彩;在彝族的传统观念里 ,世间万物都分雌雄,雌雄相戏万物繁茂。正是这深厚的文化底蕴, 使 哨冲 花腰彝 女子舞龙 在 各种社会性公益活动和专业比赛中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对 于
22、这一朵民族文化瑰宝中的奇葩 ,中央电视台等国内各大媒体对她们展开了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报 道,使她们的事迹传遍祖国大江南北。目前,石屏县“凤舞龙”进一步发展壮大,已经有包括娃娃舞龙在内的龙 17 条,她们精湛的舞龙技艺,吸引了美国、日本等国的艺术家、游客纷至踏来,带动了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 、 社会 的 发展,石屏彝族舞 龙正被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士所认识。在保持原有传统特色的基础上, 花腰 彝 舞龙也在不断创新。例如,今哨冲镇由“撒玛扎”、“他达”等村组成的舞龙队,其所用音乐旋律有新的色彩,其表演套路有新 的 发展,其技艺演练有新的突破。 此外,花腰彝的婚俗、丧葬礼仪以
23、及生活习俗都是别具一格的。 二、 花腰彝文化的发展现状 石屏是滇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其民族文化五彩斑斓,民族风情多姿多彩。近年来,“花腰歌舞”、“花腰女子舞龙队”、“花腰服饰”逐渐享有盛名,使花腰彝文化在少数民族文化中独树一帜。 彝语, 俗称 “ 依嗦喂 ” ,是祭龙过程中的 祭龙调,在祭龙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演唱时所有人围成圆圈拍掌歌舞,祭龙调只能在祭龙时表演。 1999 年 8 月,参加“中国河口中越边境民族文化旅游节”表演,令中外来宾大开眼界,受到热烈欢迎和好评; 1999 年 12 月,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中华国安杯百龙大赛”,荣获金奖,并参加了天安门广场举行的“迎澳门回归庆祝联欢晚
24、会”; 2002 年 11 月,参加“云南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比赛,荣获金奖; 2003 年 7 至 9 月,参加“全国 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比赛,荣获金奖。 8 “花腰歌舞在明清时期被当权者视为伤风败俗、低级下流,不得上大雅之堂;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曾被扣 以 陈规陋习,严加禁止。” 可见历史上花腰歌舞的发展困难重重。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无论哪个朝代,花腰 彝 民间都有人在唱跳。如今,国家 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着花腰 彝的村村寨 寨,“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浪潮不断掀起,花腰歌舞 的艺术造诣也越来越被世人认识了。因为独特原始,花腰歌舞 近年 来 深受专家学者
25、青睐。 已故昆明民俗传习馆的创始人田丰教授称: “ 花腰歌舞,唱的是三四拍子,跳的是四二拍子,这在世界舞蹈史上绝无仅有 ” ;中美文化合作中心主任一行 1993 年正月初二到花腰寨莫测甸参跳“ 大团乐 ” 后,赞叹道: “世界上没有哪位音乐家的曲调如此令人欢欣鼓舞 ” 。 随着花腰新娘电影的上映和 CCTV-3魅力花腰彝、云南卫视 “非常大不同”栏目走进花腰彝的播放, 花腰彝文化特别是 花腰歌舞的价值越来越显露于世。2005 年石屏县文产办 已将“花腰歌舞”作了商 标注册。 “花腰女子舞龙”,雅称“凤舞龙”。 1999 年 12 月,哨冲女子舞龙队 代表云南省参加“国安杯”中华舞龙大赛获金奖。
26、“观众称赞:看云南石屏花腰姑娘舞龙,就好似欣赏一幅凤舞龙腾的画卷。” “彝家姑娘舞出了云南人民的风采,舞尽了边疆儿女的风流,表达了云南各族人民欢庆唤起澳门回归的喜悦心情,展示了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 这在花腰彝的历史上 是 空前的,它为花腰彝文化的发展写下了辉煌的篇章。继后,中央电视台专程抵达 哨冲 花腰 彝 寨采访夺 得 金奖的花腰 彝 姑娘 以及与 “龙”有关的地名、风俗,制作石屏寻龙专题片播放。之后 , 花腰彝 “女子舞龙”多次获国家级“表演”、“竞赛”大奖,起到了宣传一个民族 、 宣传一个地方的作用。 2005 年石屏县文产办 已将“花腰女子舞龙”作了商标注册。 “花腰服饰”这流淌于指
27、间的美丽,色彩秀丽 、 荣光焕发。其花纹图案的逼真,其挑绣功夫的精巧,让人叹为“巧夺天工的艺术品”。 1993 年 6 月,有两个英国人乘专车直达花腰 彝 寨莫测甸 , 通过当地政府购买 花腰 彝 妇女服饰,在民间艺人介绍服饰 的过程中赞叹不已。 花腰 彝 妇女服饰曾先后到北京、上海等地展出,深受各界人士的好评。随着时代的发展,花腰服饰根据人们的不同 需求 而呈现出 李朝旺、孔繁武:彝族花腰人,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20 页。 杜京: 石屏彝族就的腰女子舞龙队夺金奖,载于云南日报 1999 年 12 月 19 日,第三版。 杜京:彝家姑娘舞巨龙, 载于云南日报 1999
28、 年 12 月 20 日,第四版。 9 多样 化 ,一些新的刺绣饰品,如手机袋、钱包、挂包等也相继问世。 “群众对自己文化的珍惜,往往是外界的重视引发的。” 花腰彝人 民 开始在意自己原本不以为然的文化,他们以自己的“花腰歌舞”、“舞龙队”为骄傲,这一切突如其来的变化使他们感到欣喜和惊讶,顿时间对自己民族的发展充满希望。然而花腰彝文化的发展现状并非众人所见到的现象 那般 乐观。 在 现代 化 社会中,商业、经济乃至文化高度一体化, 年轻的人们都向着这“一体化”的世界进发, 彝族年轻人也不例外,在面临了外界充满新奇诱惑的选择后,常常很难再回到原生地去继承 自己 的古老文化传统。 他 们在接受现代
29、化教育的同时,抛弃和遗忘了本民族的文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离心力表现得越明显, 或许 直到老去的时候, 大家才 发现原来 自己 对 本 民族的历史文化知之甚少 甚至 是一无所知。流行歌曲脱口而出,现代舞跳得如鱼得水,完遍电脑游戏,遗憾的是 连一句最简单的民族歌词都会唱错或唱不完整。事实上,现在的花腰彝 村落里,花腰彝文化的流失是相当严重的。诸如,人们虽然讲着民族语言(彝语),但彝文对绝大多数人是完全陌生的,只有主持祭祀的专职人员 毕摩 有所掌握,而这种 毕摩又 是极少数 的,大概一个乡镇就那么几 位 ,而且年龄一般都在五六十岁 以上 。照 此 , 估计许多 年 后,花腰彝 中 大概很难 找出
30、懂 得 彝文的人了。此外,一些节日的程序、习俗都已逐渐淡化, 原生态 歌舞表演中加入了一些创作型歌舞, 甚 或一些对原生 态歌舞的改编形式 。 而 花腰彝 的舞龙队员 ,除了专门培训过的以外,会舞龙的也 为数不多 。 花腰彝文化的质朴性,能否在商业性演出中得到维系? 它所拥有的原初经验,是否会在文明传播过程中失真?花腰彝 文化是否会因此而遭到风化?这些都是令人忧思的问题。舞台上的花腰 彝文化“ 就像被人投进了一个盛满福尔马林液的玻璃罐里,成为文化标本,然后到处去展览和陈列,向参观者收取门票。资本逻辑的 食指,正在叩响起壮丽而脆弱的命运。 ” 许嘉璐 : 经济全球化中的民族文化 , 载于金星 华
31、主编民族文化理论与实践 首届全国民族文化论坛论文集(上 ) , 北京 : 民族出版社 , 2005 年 1 月版 , 第 19 页 。 朱大可: 人类学镜像和花腰彝歌舞 ,载于南方周末, 2006 年 3 月 9 日。朱在论及杨丽萍打造的“花腰歌舞”时如是说。 10 三、现代化进程中花腰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之路 在现代化进程中,作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它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灵魂,文化的发展也就 是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花腰 彝同样需要发展,发展必然就要求开放,但开放的结果必然带来自我文化个性的消解,所以,保留古老的传统文化难上加难。 花腰彝文化在取得良好发展的同时
32、,受到的外界冲击日益激烈。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中,花腰彝文化能否得到良好的传承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到这个民族的未来命运。 通过一系列的文献阅读和大量的 田野调查工作 , 笔者 认为以下几点 应当 给予考虑: 第一、重视民族节日习俗 “民族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任何民族的各种文化事项都可以在民族节日中得到展现,它是一个民族文化最集中的体现,因此要特别重视对民族传统节日的保护和发扬,是民族节日能够真正发挥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 彝族花腰人有自己的民族传统节日与习俗。火把节、祭龙节、婚俗、丧俗等都是一些民族味十足的节日习俗。虽然各村寨的节日习俗存在差异性,但在实质上,它们都是一代代花腰彝人在漫长
33、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形成的文化财富,它囊括了这个民族的精神内涵和特殊魅力 。年轻的花腰新生们在这些节日的熏陶下成长起来,从他们先辈的教授中逐渐形成崇宗敬祖的道德观念、善恶美丑的价值取向及对本民族 的 认同感。这种本 乡 本土的自我传习是潜移默化、深刻而深远的。然而 ,花腰彝 的节日习俗的淡化趋向给民族传统节日习俗的 传承 和发展带来了阻碍。 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花腰彝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迷失了方向,花腰彝人不知道该如何坚持本民族文化的发展道路,而在徘徊的过程中做出了并不合适的选择。要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这就需要政府、村干部(组织者)、群众共同努力:政府应该在 政策和 资金方面给予必 要的支持;组织者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 而花腰群众则要改变心态,支持干部的工作。在保证基本的仪式程序不变的情况下,丰富活动的内容,保证节目的质量 。 这样,花腰彝的节日习俗才不会没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才有机会和可能。 王彦达 : 全球视野下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 , 载于金星 华主编民族文化理论与实践 首届全国民族文化论坛论文集(上 ) , 北京 : 民族出版社 , 2005 年 1 月版 , 第 24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