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词解释(第 1-2 章) 1、行政职能 P1 行政职能是指狭义政府(即国家行政机关)为维护统治和促进社会发展,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所承担的职责和所发挥的功能,是相关的政治权力主体按照一定规则,经由一定过程,通过多种表达形式实现彼此价值观念和利益关系的契合,从而赋予国家行政机关在广泛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任务的总称。 2、新公共管理 P3 “新公共管理”是西方国家针对政府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财政危机、信任危机以及效率危机开展的一场旨在推行政府管理民营化、效率至上和顾客导向的政府改革运动。 3、公共服务职能 P5 公共服务职能是指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而对推动经济发展、调节社会矛盾与利益关系、
2、提高社会公平和文明程度、保持社会稳定起到重要影响作用的政府职能。 4、行政职能转变 P6 政府行政职能转变是指政府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其履行职责的范围和发挥功能的领域做出适当调整的活动。 5、行政体制 P29 答:行政体制又称行政管理体制,主要指一个国家行政系统中的权力划分、职能配置、组织结构、人事制度、运行方式等制度的总和。 6、行政权力体制 P30 行政权力体制是指在一个国家的行政组织体系中 ,行政权力配置与运用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制度。 7、集权制 P30 答:集权制又称中央集权制,是指一切行政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或上级机关,中央或上级对地方或下级直接指挥,地方政府或下级依据
3、上级命令、指令,在中央或上级授权范围内处理公务的行政体制。 8、分权制 P30 答:分权制是指中央政府或上级机关将行政权力授予地方政府或下级机关,地方政府或下级机关在其权力范围内,有完全的自决权,中央政府或上级机关除了对其进行必要的监督之外,不得随意进行干预的行政体制。 9、行政组织体制 P31 答:行政组织体制是指按照行 政组织中的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的划分,来确定其权责范围和工作性质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制度。 10、层级制 P31 答:层级制又称分级制、直线制,指的是把行政组织从纵向划分为若干层次,每一层次的工作性质相同,但其权责范围则自上而下的随层次递减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制度。 11、职能制 P
4、31 答:职能制又称机能制、分职制,是把行政组织从横向划分为若干部门,各部门的工作性质不同,但其权责范围基本相同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制度。 12、行政领导体制 P31 答:行政领导体制是指行政领导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权责关系的制度化表现形式,是 行政运行机制的关键。 13、首长制 P30 答:分权制是指中央政府或上级机关将行政权力授予地方政府或下级机关,地方政府或下级机关在其权力范围内,有完全的自决权,中央政府或上级机关除了对其进行必要的监督之外,不得随意进行干预的行政体制。 14、委员会制 P31 答:委员会制也称合议制,是指在一个行政组织中,最高决策权由两个以上人员组成委员会来共同执掌,对所管辖范
5、围内的行政事务实行集体领导、共同负责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制度。 名词解释(第 3-4 章) 1、行政组织 P59 行政组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行政组织就 是一切具备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行政功能的组织,它既包括各类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政党的具有管理职能的组织系统,也包括国家机关中的立法、司法系统中具有执行性职能的各类单位和国家的整个组织系统。狭义的行政组织是指为执行国家政务所建立的机构系统,即根据宪法和组织法组建的,体现全体人民意志、行使行政权力、执行行政职能、推行政务、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机关体系。 2、领导机关 P62 领导机关是指行政系统中领导管辖全局的决策机关,它是各种行政组织的中枢
6、首脑机关。 3、职能机关 P62 职能机关是指各级政府中负责组 织和管理某一专业方面行政事务的执行机关。 4、办公机关 P63 办公机关亦称辅助机关或幕僚机关,是指协助行政首长处理日常事物的综合性办事机构。 5、咨询机关 P63 参谋咨询机关或智囊机关是一种现代政府的组织形态,专指汇集专家学者和富有经验的政府官员专门为政府出谋划策、提供论证和较佳政策方案的行政机构。 6、派出机关 P63 派出机关是指一级政府为有效行使其职权,根据政务管理的需要,安管辖地区授权委派的代表机关。 7、行政组织结构 P63 行政组织结构是指行政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尤其是行政人员 以及行政机构和行政职权在各岗位
7、、各部门、各层级的组合所建立起来的由法律所确认的相互关系模式。 8、行政责任 P84 行政责任是政府及其构成主体行政官员(公务员)因其公权地位和公职身份而对授权者,法律以及行政法规所承担的责任。 9、政治责任 P85 政治责任是指政府及其官员因其享有和行使国家行政权力而承担的维护社会制度,维护宪法精神和原则,维护国家法律制度,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公民生命和财产不受侵犯,维护社会稳定、秩序和发展方面的责任。 10、行政责任的追究 P88 行政责任的追究是在行政责任确定的条件下 (包括责任主体、责任实施、责任依据等),依据一定的法律原则和规定,对损害性行政行为的责任主体给予一定的行政或法律惩处,并根
8、据情况使之承担赔偿责任的制度。 11、行政裁决 P88 行政裁决是司法行政之一,亦称行政仲裁,是国家行政机关受理个别具体案件的行为。一般表现为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法定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由仲裁机构了解情况后根据有关规定作出裁决。裁决后如当事人不服,还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上级仲裁机构申诉或向法院上诉。 12、行政责任制 P89 行政责任制就是指为确保行政责任的实现,针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 员设计的一系列监督、控制和制裁制度。 名词解释(第 5-6 章) 1、行政领导过程 P107 行政领导过程是指行政领导者依法行政行政权力,运用各种方法法和手段,有效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所进行的活动和行为过程。
9、2、领导行为理论 P109 领导行为理论是围绕领导过程中领导者应采用何种领导行为方式而构建其研究视角,以期寻求最佳的领导行为模式的理论。 3、领导者影响力 P110 领导者影响力是指领导者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的行为能力。 4、领导权威 111 领导权威是指领导者在被领导者心目中的威望 和地位,它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5、领导艺术 P112 领导艺术是指领导者从事领导活动过程中,在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各种创造性的领导技能。 6、双中心领导方式 P122 双中心领导方式即指管理方格理论中 9.9 型的领导行为方式。该行为方式的忒单是领导者在实施领导的过程中同时
10、对工作和组织成员都给予高度的关注,在保证组织环境的人际关系氛围、人们的心理取向和对组织的忠诚程度处于良好状态的同时,通过直接的方式将工作的设计、工作的落实和工作的评价纳入主要的工作日程,用以保证组织工作本身的顺利进 行。 7、智囊团 又称头脑企业、智囊集团或思想库、智囊机构、顾问班子。是指专门从事开发性研究的咨询研究机构。它将各学科的专家学者聚集起来,运用他们的智慧和才能,为社会经济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满意方案或优化方案,是现代领导管理体制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提供咨询,为决策者献计献策、判断运筹,提出各种设计;反馈信息,对实施方案追踪调查研究,把运行结果反馈到决策者那里,便
11、于纠偏;进行诊断,根据现状研究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症结;预测未来,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各种方法,提出各种预测方案供决策 者选用。 8、行政决策 P135 行政决策可以表述为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处理国家行政事务时,为了达到预定目标而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掌握大量有关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或处理的事务作出决定的过程。 9、程序化决策 P136 程序化决策是对重复出现的、有一定常规可循的问题的决策。 10、非程序化决策 P136 非程序化决策是对偶然发生或首次出现的、没有现成规范的原则可循的问题的决策。 11、确定型决策 P137 确定型决策是指面临确定的环
12、境和条件,各不同方案结果也是确 定的条件下的决策。 12、领导艺术 P137 不确定型决策是指面临多种不确定的环境和条件,每种方案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的结果也不确定,因而从中选择方案要承担风险的决策。 名词解释(第 7-9 章) 1、沟通认识 P165 沟通认识是指通过思想层面的交流,沟通和引导执行对象,使之按行政执行目标行事的行政执行方式。 2、行政干预 P165 行政干预是指政府凭借政权力量,通过政策、指令、计划的制订和运用来实现国家对行政工作的领导、组织和管理目的的方法。 3、经济调控 P166 经济调控是指政府经济行政部门根据国民经 济发展需要按经济运行规律通过经济政策调整各部门及其活动
13、的经济利害关系,以使社会经济运行达到预期目标的行政执行手段。 4、法律规制 P166 法律规制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领域内,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将国家法律法规贯彻于具体行政活动,以规范行政行为,从而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的行政执行手段。 5、行政指挥 P168 行政指挥是指行政领导者按照既定目标和计划,实时发令调度、引导和推动下属从事某项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过程。 6、行政沟通 P168 行政沟通是指行政组织系统中,行政机构与行政人员之间交流信息、增 进了解、获得共识,进而为实现行政目标而进行协调合作的过程。 7、行政协调 P168 行政协调是引导行政组织之间、行政人员之间建立良好的互相协作
14、和互相配合关系,以共同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 8、行政控制 P168 行政控制是指领导者为确保决策目标的实现,主动采取必要的监控、指导措施,以防止和纠正偏差的行政行为。 9、行政效率 P192 行政效率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可测产出与所消耗的可测投入要素之间的比率关系。 10、行政监督 P213 行政监督即是对国家行政活动的监察督促,是 政党、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社会组织、社会舆论和公民以及行政系统内部根据法律的规定,对政府、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执行政策、法律与遵守纪律情况的合法性、公平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检查、督促、指导、纠错等一系列的活动。 11、
15、民主行政 民主行政从静态上讲,它是一种政府管理体制,在该体制中社会公民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影响全体成员决策的制定,并保障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负责。从动态上,民主行政是一种旨在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维护公共利益,重视代表性和公民参与的行政管理行为。 12、行政监察 P218 行 政监察是政府自我制约的一种监督机制,这种监督是政府系统专门机关(监察机关)对其他行政机关进行的专门监督,主要通过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及由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并查处其违纪违法问题等活动来实现。 简答题 1、简述行政职能的特征。 P2 答:行政职能具有如下特征: 1、行政职能具有执行性。从行政与立法的
16、关系看,行政职能是一种执行性职能。行政职能的行使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2、行政职能具有多样性。由于行政管理活动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行政管理职能具有多样性。 3、行政职 能具有动态性。行政职能随着国家社会生活及星恒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发生变迁,行政职能的范围、内容、主次关系、作用、对象等也必然发生变化。 2、简述行政职能的内容。 P4 答: 1、政治事务管理职能:这一职能是指维护统治阶级的地位,保障统治阶级的统治疆域及其利益不受侵犯。 2、社会经济发展职能:由于国民经济划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政府的经济职能也分为对微观经济的管理和对宏观经济的管理。 3、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能:
17、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政府还扮演着社会生活的组织者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者的角色,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责和功 能。 3、简述行政职能的地位。 P5 答: 1、行政职能是行政组织建立的基础。一方面,行政职能的发挥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另一方面,行政组织的设置必须依据行政职能。 2、行政职能是行政机构改革的前提。政府职能的转变必然要求进行机构和人员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新功能的需要。 3、行政职能是行政机制运行的条件。政府管理运行职能是行政活动过程自身内在规律的概括和反映,按照行政运行职能来实现管理系统的运转就能实现管理的程序化。 4、行政职能是行政效果评价的依据。行政职能实现的情况,是评价行政管理方方面面
18、的依据。 4、述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具体内容。 P7 答: 1、职能重心的转变。改革开放前,我国政府的职能重心分布一直表现为重政治统治职能、清社会管理职能,重阶级斗争、轻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后,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2、职能方式的转变。职能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运用经济手段为主,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结合;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为主转向以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为主;由强调计划、排斥市场转向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和政府主要负责宏观调控有机地结合起来。 3、职能关系的转变。职能关系是指不同的管理职能该由谁来行使以及管理主体之间职责权限的
19、划分。在我国,理顺职能关系主要是要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以及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五个方面。 5、政体制的内容包括哪些? P30 答: 1、行政权力体制:行政权力体制是指在一个国家的行政组织体系中,行政权力配置与运用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制度。正确、科学地配置和运用行政权力是建设行政体制的核心内容。 2、行政组织体制:行政组织体制是指按照行政组织中的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的划分,来确定其权责范围和工作性质的组织形式和 组织制度。 3、行政领导体制:行政领导体制是指行政领导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权责关系的制度化表现形式,是行政运行机制的关键。 4、行政区划体制:行政区划是国家为进行分级管
20、理而实行的国土和政治、行政权力划分过程与结果。从广义逻辑的行政体制定义出发,行政区划与行政体制密不可分。两者互为条件和要求,相辅相成地交织在一起。 6、分析影响行政体制的相关因素。 P32 答:一个国家行政体制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孤立于社会之外的,必然要受到该国特定经济、政治、文化、历史传统和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1、政治因素:行政体制受政治因 素影响主要是指受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影响。 2、经济因素:行政体制是经济基础作用于上层建筑的产物,因此,行政体制必然受到该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和所有制的影响。 3、文化因素:行政体制是一个由众多相关制度合成的复合体,而各种制度既是文化影响的对象,又是一种
21、文化现象的再现,所以,任何国家的行政体制,无不受本民族文化的影响。 7、简述国外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P34 答: 1、政府职能范围的重新界定。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旨在解决“政府应该做什么”的问题。 2、政府职能实现方式的市场化。国外发达国家职能实现方式改革旨在解决“政府应该如何做”的问题。 3、政府间关系的调整。主要包括各级政府间权力分配的问题,即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管理机制和监控机制的问题。 4、政府内部结构的优化。主要涉及行政职能横向配置的改革。 5、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国外发达国家具体的做法是强调政府的企业化管理,以企业家精神改革政府,以绩效预算和绩效评估为主要内
22、容的绩效管理是被这些国家广泛运用的政府内部管理方法。 6、公务员制度的改革。国外发达国家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对其公务员制度进行了改革,在某种程度上致使传统公务员制度的一些核心原则和基础 产生动摇。 8、简述西方发达国家行政体制改革对我国的借鉴。 P36 答:西方发达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值得当前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借鉴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收缩政府职能。政府职能定位要首先考虑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构。当前政府职能市场取向和社会取向的改革已经为许多国家认可,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 2、减少管理层级。信息时代、经济竞争、管理高效和直接民主都要求改革传统的科层式
23、结构,不仅要减少政府的层级,实现决策、执行和监督的适当分离。发达国家分散式、扁平化管理的实践成效 显著,值得我们借鉴。 3、强化整体功能。政府是一个大系统,要使该系统能迅速回应社会需求,需要合理进行全力配置,并确立合理的运行规则。对政府部门进行重组,加强宏观调控和综合协调部门,推行“大部制”,减少部门之间的职能交叉和冲突,强化政府的整体功能,既是许多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颇有成效的一种做法。 4、吸收先进方法。在发达国家的公共行政体制改革中,先进的企业管理手段和电子信息技术备受重视。竞争机制、绩效管理、电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公共行政,有力推动了公共行政的民主、透明和高效的发展。 5、理
24、性改革过程 。发达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的过程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通过成立中立的改革设计机构吸引社会广泛参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改革方案;立法决定是否采纳改革建议方案,并交与社会讨论;分阶段推进改革方案的实施。上述过程极具理想特点,既能保障改革过程的顺利进行,也使改革的成果得到巩固。 6、制定法律保护。无论是改革的过程,改革的结果,还是放松管制后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重构,都需要法律的保障。为此,许多国家在行政体制改革的同时会进行相应的行政组织立法与经济、社会立法,从而为改革的顺利推进和改革所取得成果的巩固提供有力保障。 简答题:(第 3-4 章) 1、简述行政组织的特征。 P62 答: 1、政治
25、性。属于国家政治体制重要组成部分的行政要服从立法,行政组织要贯彻执行宪法、法律和法规,并受到政治体系的严格监督与控制。 2、权威性。作为国家权力的合法代表,行政组织所颁布的政策和法规对其管辖范围之内的任何组织与个人都具有约束力,并用强制力来保证其政策法令的实施。 3、社会性。行政组织作为公共管理的最主要主体,必须行使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职能,以有效治理公共事务、追求公共利益为根本宗旨。 4、系统性。行政组织是由若干要素按照一定的目标结构、层次 机构、部门结构、权力结构所组成的职责分明且协调有序的有机整体。 5、法制性。行政组织是依法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力的机构,具有很强的法制性。 2、简述按照行政
26、组织的职权范围和作用不同可以将行政组织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P62 答:按照行政组织的职权范围和作用不同,可以将行政组织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领导机关 领导机关是指在行政系统中领导管辖全局的决策机关,它是各种行政组织的中枢首脑机关领导机关统辖全局,运筹帷幄,是决定政府效能的关键。 2、职能机关 职能机关是指各级政府中负责组织和管理某一专业方面行政事 务的执行机关。职能机关在领导机关的领导下工作,执行领导机关制定的方针、政策和指示,对上受政府首长的指挥监督,对下在所管辖范围内行使其行政管理职能。 3、办公机关 办公机关亦称辅助机关或者幕僚机关,是指协助行政首长处理日常事务的综合性办事机构。 4
27、、咨询机关 参谋咨询机关或智囊机关是一种现代政府的组织形态,专指汇集专家学者和富有经验的政府官员专门为政府出谋划策、提供论证和较佳政策方案的行政机构。 5、派出机关 派出机关是指一级政府为有效行使其职权,根据政务管理的需要,按照管辖地区授权委派的代表机关。派出 机关的主要职能是承上启下实行管理,即监督检查辖区行政机关贯彻执行上级的决议和指示,同时向委派机关报告辖区行政机关的情况和意见,并完成委派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 3、简述行政组织建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P64 答: 1、为民便民原则。为民便民就是要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与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更好地为人民办实事。 2、整体效能原则。
28、行政组织是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主体,各级各类行政组织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3、精干效能原则。要做到机构精简、人员精干、开支节俭、政务简化、办事简便,从而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开支 。 4、统一协调原则。组织设置机构、职能业务部门处理内外关系、机构的目标及其权责等都要统一,同时还要求做好协调,只有协调才能更好地统一。 5、依法行政原则。我们要树立法制观念,按照法律规定的原则设置行政机构,按法定程序实施行政管理。 6、适应行政目标原则。任何行政组织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行政组织必须与行政职能相适应,并根据行政目标设计和调整组织结构,配置成员。 4、简述行政责任的意义。 P85 答: 1、行政责任是消除传
29、统行政弊端的重要措施。 2、强调行政责任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3、行政责任是依法行使行 政权力的保证 4、行政责任是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5、分析行政责任与行政权力的关系。 P86 答: 1、行政责任是行政权力正确、有效运行的前提。 2、行政权力是行政责任的内在实施条件。 3、行政权责的合理配置是履行行政职能的必要条件。 6、简述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 P87 答: 1、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或行政公务人员的行政行为。 2、必须有国家宪法和与宪法相一致的法律、法规的确认。 3、必须有特定的行为后果。 4、国家全部或部分承担损害责任。 7、简述行政责任追究的基本问题。 P88 答:行政责任的追究是在
30、 行政责任确定的条件下(包括责任主体、责任事实、责任依据等),依据一定的法律原则和规定,对损害性行政行为的责任主体予以一定的行政或法律惩处,并根据情况使之承担赔偿责任的制度。行政责任追究的基本问题包括程序性问题和实体性问题。 1、程序性问题。追究行政责任的主体与宪法、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相一致。 2、实体性问题。具体包括行政裁决、行政诉讼、行政惩处和行政赔偿。 简答题:(第 5-6 章) 1、简述领导活动要素的主要内容。 P107 答:行政领导是领导活动的具体表现方式,领导活动的要素包括领导者、被领导者和客观环境三个方 面。领导者是领导过程中的决策者、组织者和指挥者,是领导活动三要素的关键。被
31、领导者是相对于领导者而言的,在领导活动中居于被动一方,接受领导者领导从事组织活动的成员。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处于组织系统内,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依赖。任何领导活动都是在特定的客观环境中进行的。领导活动所面对的环境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类。任何领导活动都不可能摆脱客观环境的制约,领导者只有在正确认识客观环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实施领导活动才能促进组织的发展,实现组织的目标。 2、简述领导素质理论的主要观点。 P108 答:领导素 质理论由心理学家研究并创立,主要研究领导者个人素质与领导成败的关系。领导素质理论试图通过分析对比探寻出领导者与领导效果之间的规律,用以解决领导者的选拔、培养、评价
32、和任用问题。即随机设定不同领导者样板空间,对其领导效果进行评价,然后归纳出不同领导者在个人素质方面的差异,由此确定成功的领导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进而再根据成功领导者的素质,总结和归纳出合格领导者的一半标准。领导者素质理论又分为传统素质理论和现代素质理论。 3、分析领导者影响力的基础。 P110 答: 1、强制权。这是建立在惧怕之上的权力。领导者通过 监督和惩罚的手段实施其影响力,而被领导者为了避免受到惩罚,职能被动地、暂时地接受领导者领导的影响权。 2、奖励权。这是对符合领导者要求和意愿的被领导者给予奖励的影响权。 3、法定权。指领导者所处职位的法定权限或在组织中所处的地位,使被领导者给予习惯、社会意识和某种责任感不得不接受呗支配地位的影响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