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植病研究法试题库一、填空题1.实验室中常用的灭菌方法有 热力灭菌、 过虑灭菌 和 辐射灭菌2.PDA 培养基,从组成成分来源看,属于 半合成、半组合培养基;从物理状态来看,属于 固体培养基 从使用的目的和范围来看,属于通用培养基3.植物病害控制的方法主要有 抗病育种、病害检疫、农业措施、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法4.常用的植物组织表面消毒液有氯化汞溶液、次氯酸钠和 乙醇5.症状按照表现部位分为 外部症状和 内部症状。按照组成性质分为病状 和 病症。6.植物病害的典型病状有 坏死、 腐烂、 萎蔫、 畸形和 变色。典型病症类型有 霉状物、粉状 、丝状物、块状和伞状物和锈状物。7.植物病害标本的制
2、作常用的方法有 浸渍标本制作法和蜡叶标本制作法。8.实验室常见保存标本的方法有 封袋保存 、台纸保存 和 盒装保存。9.培养基中碳素的来源有 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氨基酸、蛋白质次之油脂类最差 ;氮素的来源有 蛋白胨、牛皮膏、酵母膏、氨基酸、硝酸铵、硝酸钠 10.植物病原真菌常见的保存方法 室温保存 、 低温保存 、干燥保存 和 土壤中保存 等。 石蜡油11.分离病原真菌常用的是 PDA 培养基;分离病原细菌常用的是 NA 或 YDC 培养基。12.植物病原细菌的液体培养性状包括 表现的生长情况 、 色素的产生 、有无沉淀 和特殊气味。13.植物病原细菌在平板上的菌落形状有 全缘 、锯齿
3、状 、树枝状和扇形 等类型。14.常见细菌的染色方法有 革兰氏染色 、 鞭毛染色 、 荚膜染色和 芽苞和晶体染色。15.植物病毒病常见的症状类型有 变色、畸形 、坏死 和在植物细胞内形成内含体。16.由种子带菌传染的病害接种方法有 拌种法 和 浸种法、花期接种 。如 黑粉病、炭疽病 病害;由土壤带菌传染的病害的接种方法有 蘸根接种和 拌土、切伤灌根,如 枯萎病、黑穗病病害。17.由流水和雨水传染的病害的接种有 喷雾 、喷粉 、涂抹 、 针刺、注射 等方法,如黄瓜霜霉病 和 麦类锈病 病害。18.植物病毒内含体的形状有、 不定形内含体 、 晶状体内含体 、准晶体内含体和 风轮状内含体。19.由线
4、虫引起的植物病害有 马铃薯根结线虫病、小麦线虫病、甘薯茎线虫病、大豆包囊线虫病 和大豆根结线虫病 等。20.植物线虫常用的分离方法有 贝曼漏斗法 、卡勃过筛分离法和离心法等。21.真菌菌丝的生长量的测定方法有 测定菌体的半径和直径 、 测定湿重 、测定干重和目测估计等。22.由小麦散黑穗病的田间接种方法有 花期接种和 致伤接种法。棉花枯萎病的田间接种方法有 切伤灌根接种法 和 蘸根接种法。番茄叶霉病的田间接种方法有 针刺法和 喷雾法;番茄病毒病的田间接种方法有汁液摩擦接种法和 喷枪接种法。黄瓜霜霉病的田间接种方法有 注射法 和 喷雾法23.黄瓜灰霉病在田间通过 土壤 传播,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属
5、于 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属。在 PDA 平板上病原菌呈 初期白色后期灰色 颜色。二、简答题1.观察和描述一种植物病害的症状应注意哪些方面?(1)在症状观察和描述时,要准备好相机,手持放大镜,解剖显微镜,解剖刀等工具。遇到典型症状时,及时拍照记录症状,以免标本褪色和变形后影响诊断效果。(2 )检查病部前首先应注意病害对全株的影响(3 )观察和描述斑点病害时,要注意斑点的形状、数目、大小、色泽、排列和有无轮纹等(4 )腐烂病害,要注意腐烂组织的色味,结构以及有无虫伤等。(5 )对于未出现病症的真菌病害,可用70% 酒精进行表面消毒,用无菌水清洗,保湿,出现症状后再进行观察描述。3.植物病害的诊断包
6、括哪些方面。一般真菌病害经过症状观察和显微镜检查,可以做出初步鉴定,有些还必须经过分离,培养,接种等一系列工作。4.简述柯赫氏法则的内容 (1 )某种微生物经常与某种病害有联系,发生这种病害往往就有这种微生物存在(2 )从病组织上可以分离得到这种微生物的纯培养,并且可以在各种培养基上研究它的形状(3 )将培养的菌种接种在健全的寄主上,可诱发与原来相同的病害(4 )从接种后发病的植物上能再分离到原来的微生物5.柯赫氏法则在植物病害诊断中的局限性。不适合霜霉菌,白粉菌,植原体和螺原体等目前还不能人工培养的病原物。6.试列举不少于 5 种有关植物病理学方面的文献?(1 ) 1922年:应用真菌学文献
7、摘要 Review of Applied Mycology(R.A.M. )收集和摘录世界各国有关真菌和植物病理学文献,1970年改名“植物病理文献摘要” Review of Plant pathology(R.P.P.)(2 ) 1962年:植物病理学评述 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介绍各方面专题研究的进展(3 ) 1959-1960年:植物病理学高级论述Plant pathology:an Advanced Treatise共三卷:卷1的内容是病植物;卷2的内容是病原物;卷 3的内容是群体发病、流行及预测(4 ) 1977-1980年:植物病害高级论述P
8、lant Disease an Advanced Treatise共五卷:卷1如何控制植物病害;卷2病害如何在植物体内发展;卷 3植物如何受植物病害的危害;卷 4病原物如何引起植物的病害;卷5植物如何进行防御7. 参考文献(书/期刊)该如何记载?文献常用卡片记载。书:应注明作者、发表年份、书名、版本、页数、有无图表和出版地点8.植物病害标本采集使常用的工具有哪些?标本夹、标本箱、刀、剪、锯、锄、小玻瓶、标本纸、纸袋、标签和记录本等9.采集标本注意的事项?(1 )各受害部位不同时期的典型症状:病害标本主要是有病的根、茎、叶和果实等,好的标本要有各受害部位在不同时期的典型症状,真菌病害上面有子实体
9、更好。(2 )注意识别寄主 (3 )标本的数目:不能太少,在制作的过程中容易损坏,多余的标本还可以互相交流。 (4 )不同标本采集后要根据其性状妥善放置 (5 )记载:寄主名称、采集日期和地点、采集人姓名、主要发生情况和必要的生态因子。10.采集标本时记载的项目有哪些?记录内容包括寄主名称,采集日期,地点,采集人姓名,标本编号,分布情况,地理条件,损失率11.简述干燥标本制作的过程。1.采集标本后,要立刻放入标本夹中压制,以保持标本的原形,有些标本在压制时需做少量的加工,如标本的叶子过多,茎秆或枝条粗壮,压制时把叶子剪掉一部分或将枝条剪去一侧在压制2.标本放到标本夹内后,用标本绳将标本夹扎紧或
10、用重物压实,将标本放在通风处放置,使标本尽快干燥。在压制标标过程中前四天通常要每天早、晚各换一次纸,以后每天换一次,直至干燥为止,第一二次换纸时要对标本进行整形。简言之将田间采集的新鲜病叶标本用标本夹压平后,经过几次还翻,待标本干燥,即为干燥标本12.简述真菌孢子萌发的条件。(一)内在因素:包括孢子的成熟度、寿命和生活力等。孢子的寿命长和生活力高,真菌孢子萌发率高,一般情况下,孢子不成熟对坏境敏感,刚形成的不能正常发芽,只有成熟后才获得较强萌发能力(二)外界坏境因子:包括温度、光照、湿度、营养条件(1 )湿度是最重要的条件影响孢子萌发的快慢、萌发的百分率和芽管的生长(2 )真菌孢子一般要在水中
11、才能萌发,而且有些真菌的孢子只有在液态水中才能萌发,但有些在湿度很高的条件下即使没有水滴也能萌发。(3 )孢子萌发时要有空气(4 )真菌孢子一般是在酸性条件下萌发较好(5 )光可以刺激或抑制有些真菌孢子的萌发,而多数真菌孢子的萌发与光关系不大(6 )孢子密度过大,会抑制孢子的萌发(7 )真菌孢子萌发时对养分有着不同的要求,有些真菌的包子身体储藏的养分不够萌发时必须由外界供给养分13.简述植物病原细菌分离时注意的事项。1 材料是否新鲜,目标菌是否存在染菌滋生情况2 培养基是否适当,包括化学和物理性状3 培养条件是否适宜。受低温、高温和其它因子影响4 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点对于腐生条件的适应性14
12、.简述植物病原真菌组织分离法和稀释(孢子)分离法的适用材料及优缺点组织分离法适用的材料: 斑点病病原真菌的分离;维管束组织内病原真菌的分离;根腐的分离;肉质组织中病菌的分离;种子内病菌的分离 孢子分离法适用材料新鲜,有大量的霉层存在。包子分离法 组织分离法优点 生活力强,容易取得 简便、后代不易变异、能保持原菌种优良特性缺点 个体小、数量大、计数不方便容易产生变异如果菌丝含量少,则往往用此方法不成功15.病原真菌的培养性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菌落的质地;菌落形凸起的或者有成簇的菌丝体;形成成堆的孢子是干的或粘性的;各种子实体和休眠结构(厚垣孢子、菌核等)的形成和所需时间;菌落正面和背面的颜色,有
13、无色素参入培养基中有无特殊气味;菌落中有没有部分呈扇状;生长率的快慢,如菌落长到一定直径所需的时间。菌落的颜色也要不断的观察,它的颜色是随着时间而改变的。16.革蓝氏染色的原理及成败的关键是什么?为什么?原理:G+ 菌:细胞壁厚,肽聚糖含量高,交联度大,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因脱水而孔径缩小,故结晶紫-碘复合物被阻留在细胞内,细胞不能被酒精脱色,仍呈紫色。G菌: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因其含脂量高,乙醇将脂溶解,缝隙加大,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酒精将细胞脱色,细胞无色,沙黄复染后呈红色关键:1 涂片时不可过厚否则在染色脱色时不一均匀,固定时不可过热,以载玻片不烫手为
14、宜 2 严格掌握脱色温度,是其关键步骤。如脱色时间太长阳性菌会误为阴性菌,反之。3 在镜检时,以分散开的菌体的革兰氏反应为准17.植物病毒的传播方式主要有哪些?病毒枝叶机械传染、嫁接传染、种子和花粉传染、介体传染(昆虫、昆虫、线虫)18.常见的植物寄生线虫的分离方法有哪几种?(一)植物病组织中线虫的分离(1)直接解剖分离法( 2)漏斗分离(3)浅盘分离(4)培育分离(二)土样中线虫分离(1)直接过筛分离法( 2)线虫滤纸分离( 3)沉降分离(4)离心漂浮分离(5)漂浮分离19.植物寄生性线虫造成的症状主要有哪些?以畸形为主 1.顶芽和花芽的坏死,茎叶的卷曲或组织的坏死,形成叶瘿或种瘿等。2.根
15、部停止生长或卷曲,根上形成瘤肿或过度分枝,根部组织的坏死和腐烂等。因此,表现为植株矮小,色泽失常和早衰等症状,严重时整株枯死。20.简述病原菌的接种实验在植物病害研究中有那些重要的意义?(1 )接种实验对于植物病害病原生物学说的确立具有非常重要意义(2 )对于柯赫法则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三、名词解释植物病害:植物在其生命过程中受寄生物侵害或受不良环境影响,组织器官发生病理变化,外部呈现不正常的现象,造成经济损失症状:是植物受病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影响后,内部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对营养、水分及酸碱度的要求人工配置而成的培养基质,他是微生物生长和发育的物质基础
16、局部症状:当病毒侵染寄主植物后,仅在接种的叶片上出现症状的称局部症状,一般是坏死斑,也可以是褪绿斑及褪绿环等系统症状:病毒侵染寄主植物后,在接种叶片上不出现症状,而是在新长出来的叶片上出现的症状称为系统症状,多数是花叶类型四、分析题:1.用 A、B 两种药剂防治番茄灰霉病,调查结果如下表:病级 发病程度(叶片枯死率) 代表数值 A 药处理调查株数A 药处理调查株数A、B 两药对照区病理指数1 无病或几乎没有病 0 20 102 少至 25%的叶片枯死 1 40 103 26%50%的叶片枯死 2 20 204 51%75%的叶片枯死 3 10 255 76%100%的叶片枯死 4 10 35均
17、为 75.0合计 100 100 (1)根据上表分别计算 A、B 两药剂处理区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感染指数=(病级株数 x 代表数值) /(株数总和 x 发病最重级的代表数值)x100A 药发病率:(40+20+10)/100=80B 药发病率:(10+20+25+35)/100=90感染指数:A 药:(1x40+2x20+3x10+4x10)/(100x4)x100=37.5B 药:(1x10+2x20+3x25+4x35)/(100x4)x100=66.25(2)根据计算结果,判断哪种药剂相对防治效果好。A 药的防治效果好2.接种环采用酒精灯火焰灭菌的方法,按照无菌操作的方法,用接种环从纯
18、培养的试管中转接了 9 支斜面使馆,结果其中 3 支不长任何菌;3 支污染了杂菌;3 支长纯菌,试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1.接种时接种环灼烧灭菌时过热便去接种,使接种菌灭亡2.在保存时,保存不当,被外界污染产生杂菌3.使用接种环时姿势改变使接种环上的菌未能放在斜面培养基上 4.接种时,接种环压力过大,使菌按在培养基下5.在接种时选取菌种的位置不同,也会影响 6.培养基的成分可能不同 7.接种时的操作方法不当3.甲、乙和丙三人,在不同时期分别观察了同一种病害,正常情况下在叶子上所形成的病斑,结果三人所观察和描述的病斑的大小和颜色均不一样,其原因是?1.一种病害在同一植物可表现出不同类型的症状2
19、.在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也可先后表现不同类型的症状 3.不同部位也可表现不同 4.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品种 5.同一品种不同个体的生长情况不同也可6.有的病害在一种植物上可以同时产生和先后表现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症状4.根据小麦产量比较的试验结果制表:年份:2005、2006、2007;地区:运城和大同;品种:玉皮和农大 60(1)主要表示不同年份产量的变化绘表。运城 大同玉皮 农大 60 玉皮 农大 60200520062007(2)主要表示同一品种在不同地点产量的变化绘表。玉皮 农大 60运城 大同 运城 大同200520062007(3)不同品种在同一地点产量的变化绘表。运城 大同2005
20、2006 2007 2005 2006 2007玉皮农大 60五、论述题1.当你在田间发现一种你不熟悉的病害时,将根据田间观察到的那些情况初步判断它可能是生理性病害、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或者病毒病?看症状类型:通常我们把生病植物变化分成五大类型,即腐烂、坏死、变色、萎蔫、畸形。由于真菌的种类很多,不同真菌能够造成以上五类病害,其中最常见的是坏死和腐烂,如玉米大小斑病、小麦叶枯病、大白菜黑斑病等各种形状的叶斑病,坏死发生在根部或茎秆上就形成枯萎病、根腐病,真菌造成的腐烂有的较干有的湿润且没有臭味,有衣物发霉或发酵的香味,常常长出各种颜色的霉层或小黑点、小黑粒;细菌通常破坏细胞壁,让细胞内的物质
21、外渗或阻塞水和营养物质在植物体内运输,所以主要造成腐烂、萎蔫症状,腐烂后往往出水很多,烂成一滩泥且发出臭味,病斑很像水浸或油浸状,边缘有点透明湿润条件下,能够在发病部位看到亮黄色小珠子的菌脓细菌病害的分布常与流水、淹水、雨滴飞溅有关;而病毒病害常和传毒昆虫的活动有关观察病害田间分布情况,也可间接推测植物病毒对寄主的危害,病毒侵入植物一般不会立刻杀死植物,主要改变生长发育过程,引起植株颜色或形状的改变,我们叫它变色或畸形;生理病害由于管理不当和不良环境影响而使植物生长不正常,表现出来的症状称为生理病害,是非生物病害,不具有侵染性,生理病害共同特征是病株表面或内部没有任何病征。这类病害明显特点是一
22、般在田间大面积同时发生,同一时间、植株相同部位和器官出现基本相同症状,常见有低温障碍、缺素症、激素中毒、肥害及药害所造成的生理性障碍。2.试述 PDA 培养基的制作过程。1.称量:去皮马铃薯 200g,葡萄糖 20g,琼脂 1520g,琼脂加入的量取决于琼脂的质量,质量好的 15g 就够了,质量差的应适当,另外,在夏天气温较高时,适当增加用量。2.将马铃薯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加水 1000 毫升,煮沸 30min。用纱布滤去马铃薯残渣。3.将马铃薯滤液放回锅中,加入琼脂,加热融化,并需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并控制火力不要使培养基溢出或烧焦。4.加入葡萄糖,溶解后加入适量的水以补充加热过程中损失的
23、水分,定容至 1000 毫升。通常在制作培养基的锅内用红蓝铅笔标记出不同体积的刻度。5.分装,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可将配制的培养基分装于试管内或三角瓶内。分装试管,其量为管高的 1/5,灭菌后制成斜面,分装三角瓶的容量以不超过三角瓶容积之一半为宜。6.封口:在管口或瓶口用塑料膜封口,也可以用棉塞,要用未脱脂的经弹松的棉花,棉塞可过滤空气,防止杂菌侵入并可减缓培养基水分的蒸发,故在植物病理学研究工作中普遍使用。7.包扎:加赛后,将试管用线绳捆好,再在棉塞外包一层牛皮纸,以防止灭菌时冷凝水润湿棉塞,其外再用一道线绳扎好。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配制日期、组别、制作人等8.灭菌:将培养基以 0.1M
24、Pa, 121C,高压蒸气灭菌 20min 。9.搁置斜面:将灭菌的试管培养基冷至 50C 左右,将试管口端搁在玻棒或其它合适高度的器具上,搁置的斜面长度以不超过试管总长的一半为宜。培养基经灭菌后,必须放在37C 温箱培养 24h,无菌生长者方可使用。 3.设计黄瓜霜霉病的接种试验。(1 )霜霉病孢子悬浮液的制备:将培养 5 天的黄瓜霜霉病菌用无菌水配成浓度为十的七次个每毫升孢子悬浮液(2 )取两个黄瓜清洗干净并用酒精棉擦拭。(3 )取其中一根,将病菌孢子悬浮液用注射针注射到寄生生长点或幼嫩部分,将黄瓜放入培养皿中,培养皿中放有湿润的滤纸和脱脂棉,最后用保鲜膜将培养皿和黄瓜包好。(4 )另一根黄瓜直接放入又湿润滤纸和脱脂棉的培养皿中,用保鲜膜包好,作为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