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路近些年来,非法挪用资金、贪污腐败等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此类案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严格的内部控制约束。因此,内部控制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加强内部控制,有效整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从目前来看,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正在逐步进行,其内、外部运营环境都发生了巨大改变,然而在内部控制这一块仍然缺乏重视,导致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无法跨越到更高的层次上来。因此,在事业单位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已迫在眉睫。本文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着手,分析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意义 事业单位是国家的非营利机构,其承担着社会福利、教育
2、、科学、卫生、国家资源勘探等多方面的责任。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了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如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这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已经初步行成,也显示出我国政府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决心。当然, 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是 2006 年 6 月发布执行的,其他的时间更晚,这说明了我国内部控制体系尚处在一个向规范化方向发展的起步阶段,各项工作都还不成熟。但是我国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情况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大大推进了内部控制研究的进度。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是我国事业单位财务方面的2一项重要条文,其中对财务
3、管理活动的控制与监督进行了详细说明,同时明确要求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目前,中国正处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之中,企业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事业单位要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加强内部管理,实行内部控制。从某种意义上讲,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就是为了满足事业单位的现代改革发展,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提高财务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而生的,同时也是国家公益事业日益强大的持续动力。因此,我们要认清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性及优势,尽快提升事业单位的风险防范能力,保持可持续发展。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其必要性,但它与企业内部控制具有很多的不同之处。一是服务目标不同,事业单位以公共
4、服务为目标,而企业以利益最大化为经营目的;二是内部约束较多,如组织结构、职能权限等都受到一定的约束,而企业内部控制建立的空间要小很多;三是资金来源、资本结构有很大不同,所以内部控制内容也有所不同。四是涉及范围不同,事业单位涉及到比企业更多的经济活动,其财务核算结构庞大,这是单一经营模式的企业不可比拟的。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认识不足 单位管理者对本单位的内部控制执行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事业单位里,由于管理者往往是上级委派而来的,他们要么是行业里的专家,要么是党政方面的领导干部,他们抓财务比较看重业绩,而对内部控制并没有太深的了解和认识。单位内部执行者身兼双重身份,一面要
5、执行上级领导的工作任务,一面要对单位管理工作负责,这就导致了他们对3内部控制的轻视,认为内部控制表面上看是必不可少的,但实际上是一种负担,执行效果并不明显,因此产生消极抵抗的意识,在日常中应付一下就行了。以上种种使内部控制流于形势,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健康发展。 2.事业单位会计的基础工作比较薄弱 事业单位在会计基础工作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如缺乏事前控制、现金和银行对账一人管理、会计报表信息不真实、不按规定专款专用、事后随意调整账目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随着部门预算改革的推进,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体系逐步建立起来,但由于编制和执行环节还比较弱
6、,并没有发挥行之有效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预算编制内容较少,没有内容具体到某个项目;编制与执行严重脱节,预算执行力不足,经常会出现追加预算的情况,严重影响了预算的科学性与目的性。目前的预算编制仍根据当年财政状况、上年收支、预算单位自身的特点和业务进行核定,由于没有使指标量化,使用中不良现象经常发生,严重削弱了财政通过预算对单位控制力。 3.人力资源管理不足 内部控制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互相牵制与协作,所以内部控制是离不开人的,岗位人员指定都是在人力资源部门完成的,人力资源对人才的管理有不可推卸之责任。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缺陷有:一是过于关注职业素质,而对道德素质的重视较放松,增加
7、了人才选择风险;二是培训内容过于片面,大多只针对不同岗位员工的专业技4能方面的培训,而关于管理理念、道德修养、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培训较少,这是不利于职工的健康发展的;三是激励与约束机制形同虚设,事业单位岗位流动性极差,薪资往往与岗位直接挂钩,并没有针对岗位工作情况进行考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员工的积极性,导致内部控制没有起到约束作用。 4.内部监督无法发挥作用 内部控制效果如何,最有效的办法是进行内部审计,只有内部审计才能真实地反映单位的实际情况。但是恰恰事业单位缺乏规范的内部监督机构,由于其特殊的身份,事业单位的审计缺乏独立性,内部审计负责人往往就是单位领导,这样是无法将内部审计做到位的,更无
8、法发挥其内部监督的作用。 三、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路 1.管理者要对内部控制有充分的重视 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对内部控制作用具有重大影响,所以要选用素质及领导水平较高的领导者。上级单位与主管部门应该加大对管理者的培训力度,尤其让他们了解风险控制理论,让他们清楚的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以及本单位内部控制的不足。强化领导者的责任意识,可以将内部控制水平作为考核领导能力的重要指标。鉴于事业单位在管理方面沿袭以前的传统较多,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所以关键是管理者必须有管理创新的意识。虽不要求内部控制立竿见影,但要多认识、多了解、多借鉴经验,一步一步将内部控制工作完善。 2.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9、 5建立与上级部门一致的目标,坚定对内部控制实施的决心,从各个环节严抓重控,规范内部控制,完善相关制度的建设工作。一要明确内部控制的涉及范围,范围之内的部门或岗位均不得越权行事;二要建立严明的审批责任制度,明确审批人的权力与责任,对能力和责任范围内的内部控制事项进行审批,有问题落实到责任人;三要建立审计稽查制度,明确稽查的内容、对象,确定审计权限和报告负责人等;四要建立考核评价制度,对各个岗位进行考核与评价,参照评价结构实施绩效管理;五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可能存在的重大风险,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3.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政策 事业单位实施有效的人力资源政策是单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必要手段。因此,
10、在人力资源政策方面,要提高对员工职业道德素质与专业水平的认识,针对不同岗位员工进行专业培训的同时,也要注重职业道德素质的培训;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根据员工培训的完成情况,职业能力表现以及考核等进行奖励与惩罚,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事业单位实现内部控制目标。 4.加强内部控制监督 事业单位可采取由内部审计部门及外部监管机构相结合的方式对其内部控制进行监督。具体来讲,事业单位要不断强化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同时设立专职机构并独立于其它职能部门之外。内部审计人员是符合要求的专业审计人员,能够客观、公正地开展审计工作。另外,还要积极借助外部监管力量,通过内外结合的方式,使内部控制的作用发挥6到极致。 总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资产的安全。内部控制的建立必须是从上而下的,层层深入,也需要根据事业单位不同的行业特色制定横向的行业准则并加大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力度,促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庞文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之我见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09). 2周良贞: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下内部控制分析J.财经界,2013(06). 3付绍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理论导报,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