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概论之---第十章--典型与意境.ppt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568951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学概论之---第十章--典型与意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艺术学概论之---第十章--典型与意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艺术学概论之---第十章--典型与意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艺术学概论之---第十章--典型与意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艺术学概论之---第十章--典型与意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九章 典型和意境 一、典型 二、意境 三、文化语境中的典型与意境 一、典型 狭义上讲:艺术作品中塑造的成功的人物形象。又称为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 广义上讲: 典型包括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环境、典型性格等。 典型说产生于西方,是西方文艺理论判断和评价文艺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一)典型学说的历史发展 十七世纪以前, 典型说主要是一种类型说,强调形象的普遍性和类型性。 例如:贺 拉 斯 强调人物的性格要取阶级、阶层、地域或年龄的类型特征。 “ 我们不要把青年人写成老年人的性格,也不要把儿童写成成年人的性格,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年龄和特点恰当配合起来。 ” 在这里,贺拉斯所强调的

2、就是人物性格要代表一个类型,写武士就要写他的勇猛,写军人就要写他的英勇,写少女就要写她的多愁善感,至于具体作品中的武士、军人和少女的性格的丰富性则被忽视了。在艺术作品中,像莫里哀的 悭吝人 就是类型化的代表,他不是一个吝啬鬼的画像,而是吝啬本身的画像,是关于吝啬这种人物类型的描写。 自 18世纪起,典型观开始了由重视共性和类型特征到重视个性的转变。 例如在荷马的作品里,每一个英雄都是许多性格特征的充满生气的总和。阿喀琉斯是个最年轻的英雄,但是他一方面有年轻人的力量,另一方面也有人的一些其他品质,荷马借种种不同的情景把他的这种多方面的性格都揭示出来了。阿喀琉斯爱他的母亲特提斯,布里赛斯被人夺去,

3、他为他痛苦,他的荣誉受到损害,他就和阿伽门农争吵,这就成为 伊利亚特 中以后一切事变的出发点。此外,他也是帕屈罗克鲁斯和安惕洛库斯的最忠实的朋友。他一方面是个最漂亮最暴躁的少年,既会跑,又勇敢,可是另一方面他也很尊敬老年人;他所信任的仆人,重视的腓尼克斯,躺在他的脚旁,在帕屈罗克鲁斯的丧礼中他对老人涅斯托表示最崇高的敬礼。但是对于敌人,他却显得容易发火,脾气暴躁,爱报复,非常凶恶,例如他把赫克托的尸体绑在他的车后,绕着特洛伊城拖了三个圈子,但是老普莱亚姆来到他的营帐,他的心肠就软下来了,他暗地里想到自己的老父亲,就伸出手来给哭泣的老国王去握,尽管这老国王的儿子是他亲手杀了的。关于阿喀琉斯,我们

4、可以说: “ 这是一个人! ” 高贵的人格的多方面性在这个人身上显出了它的全部丰富性。荷马所写的其他人物性格也是如此 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 十八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带来了通过富有个性的艺术形象表现某种社会普遍性的艺术观念。 莱辛就十分重视艺术真实,重视人物性格塑造,要求无论是悲剧性格还是喜剧性格必须具有普遍性。以完整的理论形态首先提出个性化典型的是康德。他认为类型化典型是一种规范化的观念,要求艺术家创造 “符合观念的个体的表象 ”,这样的典型一方面和理性道德的善结合着,上升到本质必然的规律性;另一方面它又

5、与个性的特殊结合着,是活生生的形象。 别林斯基深刻分析了莎士比亚、果戈里等作家创造出的典型,对典型问题作了正面的、系统的论述。他把典型的塑造看成是文艺批评的重要原则,并提出了 “每个典型都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的著名论断。 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真正成熟的典型学说,对于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现在所说的典型理论,一般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典型理论。 二、典型的美学特征 1.典型是共性和个性有机统一的整体 2.典型是性格的丰富性与主导性的统一 3.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1.典型是个性和共性有机结合的整体 恩格斯说: “ 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 这个 。

6、” 这就是说,任何艺术典型,都是在鲜明生动的个性中体现出广泛普遍的共性,在独一无二的个别形象中体现出普遍性的规律 。例如:阿 Q,哈姆雷特。 在鲁迅的 阿 Q正传 中,阿 Q就是一个富有魅力的典型形象。他具有鲜明生动的个性,也具有许多典型特征,他头上长着癞疮疤,所以忌讳说 “癞 ”以及一切近于 “癞 ”的字音,后来推而广之, “光 ”也讳, “亮 ”也讳,再后来,连 “灯 ”“烛 ”都讳了。一犯讳,不问有心与无心,阿 Q便全疤通红地发起怒来,估量了对手,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然而不知怎么一回事,总还是阿 Q吃亏的时候多。于是他渐渐的变换了方针,大抵改为怒目而视了。 谁知道阿 Q采用怒目主义之后,未庄的闲人们便愈喜欢玩笑他。一见免,他们便假作吃惊的说: “哙,亮起来了。 ” 阿 Q照例的发了怒,他怒目而视了。 “原来有保险灯在这里! ”他们并不怕。 阿 Q没有法,只得另外想出报复的话来: “你还不配 ” 这时候,又仿佛在他头上的是一种高尚的光荣的癞头疮,并非平常的癞头疮了;但上文上文说过,啊 Q是有见识的,他立刻知道和 “犯忌 ”有点抵触,便不再往底下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