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编 政治文化橘生淮南 晏子 春秋 杂下之十 :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 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 1915年 12月 12日, 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推翻共和,复辟帝制,改中华民国为 “中华帝国 ”,并下令废除民国纪元,改民国 5年( 1916年)为 “洪宪元年 ”,史称 “洪宪帝制 ”。 政治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政治现象,对维持政治制度,指导政治行为,推动政治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政治文化是发展民主政治的土壤,政治文化已经成为当代政治学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政治文化是政治学发展史上行为主义时代的产物。这一概念由美国政治学者阿尔蒙德首先采用并加以界定。
2、此后,卢西恩 派伊、西德尼 维巴等人都对政治文化给过不同的定义。 20世纪 80年代中国开始引入这一概念,虽然对于政治文化概念本身见解纷纭,见仁见智,但阿尔蒙德所提出的政治文化概念一直是学界广为采用的经典定义。按照他的说法, “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 ”。政治文化是一个社会所具有的总体的政治态度和政治倾向,它的形成是社会成员以往政治经验积累和历史因素互动的结果。 政治文化绝非可有可无,它是政治系统正常运行并发挥功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政治文化对政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治文化对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起着指导及规范作用。对于社会个体而言,政治行为总是
3、受特定的政治文化的影响和制约的。一个社会所流行的政治文化,构成了这个社会一般的政治行为模式,有什么样的政治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政治行为倾向。 第二,政治文化对政治体系的正常运行起着支撑作用。任何政治体系的存在和维持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文化。没有相应政治文化的支撑,政治体系就可能面临生存危机。政治文化对政治体系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各个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而发挥作用的。只有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自愿地为政治体系的正常运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政治体系才能得以维持和有效运作。 第三,政治文化影响政治发展的走向。政治文化是政治发展中的一种无形的力量,政治文化内含着对政治发展前景的向往,政治文化通过其旷日持久、潜移默化的作用制约或推动政治发展的进程。 第一章 政治心理政治心理在政治文化结构中属于深层次的因素,它对人们采取何种政治行为以及如何采取这种政治行为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一个人政治心理最终是被政治意识形态制约的,某种政治心理模式的形成,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意识形态。西方政治学者把政治心理看作是人们形成政治态度,采取政治行为的决定性因素,过分夸大了政治心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