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对沈阳市农民工社会经济状况的调查摘要:本文对沈阳市外来农民工的数量、来源地、行业分布、经济收入、住房以及社会行为和心理状态等进行了调查,希望其有助于政府、企业和社会有的放矢地帮助农民工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农民工;就业;经济收入;城市融入 一、农民工的基本概况 (一)农民工的数量及地域分布 2012 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 26261 万人,比上年增加 983 万人,增长 3.9%。2012 年初沈阳市共有约 135 万外来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 0.51%。外地来沈阳打工的农民工数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沈阳市农民工分布比较集中在和平区的长白、砂山等地区。沈阳市辖区
2、内大约有85.9 万农民工,占全部外来人口的 94.7%。和平、沈河、皇姑和于洪区四个区的农民工都达到了 10 万人以上,其中沈河区的农民工达 11.0 万人,是全市外来农民工最多的一个区。 (二)农民工的来源地 在沈阳市工作的农民工有 75 万人来自于辽宁省内其他县市(占 56%) ,有 32 万人来自邻近的黑龙江省(占 12%) 、吉林省(占 8%)和内蒙古自治区(占 4%) 。山东(3%) 、安徽(3%) 、河南(2%)和河北(2%)等省份在沈阳市农民工人数均在 2 万人以上。四川(1%) 、江苏(1%) 、浙江(1%)2和湖北(1%)在沈阳市的农民工均在 1 万人以上,来自其他省份的农
3、民工占 6%。 (三)农民工的行业分布 沈阳市的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占 22.6%) 、批发和零售业(占27.7%) 、建筑业(占 13.2%) 、住宿和餐饮业(占 8.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 4.5%) 。此外,农林牧渔业占 6.5%,房地产业占 2.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 1.2%,采矿业占 0.8%,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5.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占 0.8%,其它行业占 6.4%。 (四)农民工的年龄及学历结构 沈阳市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年龄在 14 岁及以下人口 10.6 万人,占全部外来人口的 7.7%,1545 岁年龄段人口 104.0 万人,占77.1%,46
4、59 岁年龄段人口 15.0 万人,占 11.2%,60 岁及以上人口5.4 万人,占 4.0%。沈阳市的农民工初中以下学历的人约 20 万人,占14.8%,初中学历的约 60 万人,占 44.5%,高中学历的有 18 万人,占13.3%,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有 37 万人,占 27.4%。 二、农民工的经济状况 (一)工作时间 沈阳市的农民工大部分都有固定的工作。常年有固定工作的占 46.05%,工作不固定但可持续的占 25.26%,工作时有时无的占 14.87%,有工作就做没工作就在家闲居的占 13.82%。大部分农民工没有休息日,如餐饮、建筑业实行的是以天为单位计算工资,缺勤一天扣一天工资。
5、调查问卷显示,大部分农民工每天工作时间都多于 8 个小时,每天工作少于 8 个3小时的人仅占少数,每天工作 810 小时的农民工占 34%,1012 小时的农民工占 28%,1214 小时的占 24%,甚至还有些行业的农民工每天工作超过 14 个小时。 (二)劳动合同签订 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低,远远没有达到政府规定的比率。建筑行业中普遍存在包工头方式这种非正规的用工方式,使得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低于其他多数行业。在沈阳市的农民工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有口头约定的占 18%,签了书面合同的占 66%,签了书面合同而且有附加条款的占 12%,既没签书面合同也无口头约定的占 4%。 (三)
6、收入水平 沈阳市农民工从事不同行业之间收入水平差别较大,收入较低的行业是服务业、住宿餐饮业和制造业,月均收入分别为 1583 元、1558 元和1534 元。收入水平较高的是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建筑业,人均月均收入分别为 2124 元和 2002 元。例如,从 2005 年至 2012 年,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上涨六倍到十几倍,平均上涨了十倍。沈阳市餐饮业人员工薪水平排后,在 44 个行业中排在第 34 位。餐饮业人员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餐饮行业社会地位低、劳动强度大,城里年轻人不愿意在餐饮行业就业。 个案一:放线员小赵来自辽宁省铁岭市熊官屯乡,初中未毕业。2006 年到沈阳建筑工地做放线员学
7、徒,月工资 600 元。2012 年小赵的月工资达到 1 万元。去掉冬闲 5 个月,工作 7 个月小赵能赚到 7 万多元。 个案二:力工老赵是辽宁省阜新市大巴镇的农民。在 2004 年力工的4日工资 30 元(同期木工日工资 60 元,瓦工和架子工日工资 50 元) ,而在 2012 年力工的日工资 120 元(同期瓦工和木工都以计件算工钱,日工资 500 元,架子工日工资 150 元) 。 三、农民工的社会状况 (一)农民工的住房情况 在沈阳市大部分农民工都是租房。大约 65%的家庭自己租房居住,大约 20%的家庭是与他人合租住房。大有约 10%的农民工居住在由工作单位提供的简易住房、仓库、
8、锅炉房、收发室等。已购房农民工约占 5%,多为年轻人,购买的多是 30 多平方米的二手房。大部分农民工的租房面积在 24 平方米以下。平房每个月租金在 150200 元左右,楼房每个月租金在 400500 元(一般是两家合租) 。多数农民工家庭租住的是郊区等待动迁的平房,房屋狭窄潮湿,周边环境较差。例如,一位来自葫芦岛建昌的木工来沈阳 8 年了,一家 4 口住在郊区 20 多平方米的平房里,冬天没有水,要到别人家去接水吃。 (二)农民工的社会文化生活 农民工大多居住在租金便宜的城郊接合部的农民出租房或者配套设施不全的社区,居住周边缺少公共文化配套,而所在单位有关精神文化生活设施、场所不足,缺少
9、参与城市文化活动的渠道和机会。在闲暇时间农民工的主要娱乐是打牌、打麻将、喝酒、闲聊、看电视、闲逛,很少有人去公园或参加体育活动和读书看报。为了推进城市农民工的文化建设,新世界会展中心等 10 家工地成为了首批授牌的农民工文化建设试点工地。推进建筑工地农民工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改变农民工文化交流5封闭的问题,还有利于促进农民工快速融入城市社区生活。 (三)农民工的消费行为 流动性强、薪资低下限制了农民工的消费,教育制度导致农民工子女教育消费支出比例高,医疗保障制度导致农民工的医疗保健费用增加。农民工普遍形成了低消费理念,特别是有关非物质商品的消费很低。农民工每月的支出主要用于日常消费,消费在吃穿日
10、常用品上的占 25%,手机上网的占 16%,交通占 12%,房租占 21%,给家寄钱的占 11%,储蓄存款的占 15%。一位农民工说,在城市生活花销太大,水煤电都得花钱,还要租房,要想攒点钱,就只能在吃穿上省了。 (四)农民工的社会交往 由于城市农民工处于整体较差的生活状态,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往往选择回避必要的社会交往,这种回避不只是简单的足不出户,而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为:对正常交往需要的忽视、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时感到拘谨;对自身处境及身份的缺陷感受较为强烈、与他人交往时表现出不自信、害怕受到忽视与歧视以及对社会群体生活表现出消极心态等。 (五)农民工的权益保障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保障制
11、度、医疗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但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缺少法律上的细则规定,很多农民工基本游离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农民工虽然融入了产业,但没有融入城市,其就业稳定性差,参加社会保险不积极,对参加养老保险在观念和认识上也有误区。截至 2012 年 5 月末,沈阳全市农民工参保人数达到 23998 人,比 1 月份实现净增长 8169 人。沈阳市农民工参加养6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的比例分别为 11%、32%、47%和 7%。 四、农民工的心理状况 (一)农民工进入城市的动因 大部分进入沈阳的农民工目的性强且集中,因“务工经商”进入沈阳市的占 67.5%,有 11.6%的
12、人属于“随迁家属” ,另有 8.4%的人属于投亲靠友。这三部分人占全部外来人口的 87.5%。调查看到,与上一代农民工打工挣钱的单一性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务工的目的已发生巨大变化,求发展、开眼界成为主流,由以往进城挣钱回乡发展开始向精神层面拓展。由单纯谋生向追求归属感延伸,由承担家庭经济责任向实现人生价值延伸。 (二)农民工对未来的期望 沈阳市农民工对未来的期望各不相同,25.7%的农民工希望将来能掌握一门专业技术,13%的农民工希望能成为城市人,13.6%的农民工则希望能挣很多钱,13.6%的农民工希望自己能当老板,同时还有一部分农民工则希望能得到社会和家人朋友的尊重,有的则希望在城里待几年后
13、再回农村等。 (三)农民工的自我身份认同 农民工虽然为推动现代化的进程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但却不为所在城市社区所接受和认同。由于不能享受到与市民平等的待遇,适应能力弱的农民工对社会存在的各种不公平的现象体会较深,对社会不公平的评价比其他人更消极。调查发现,大部分 1960 年以后出生的农民工7认为自己仍然是农民工,只有很少一部分认为自己是城里人了。而大多数 1980 年以后出生的农民工则认为自己除了没有城市户口外,跟城里人没什么区别。 (四)农民工对工作和生活的满意度 在工作方面,12%的农民工很满意,56%的农民工满意,20%的农民工不满意,12%的农民工很不满意。在生活方面,18%的农民
14、工很满意,61%的农民工满意,15%的农民工不满意,6%的农民工很不满意。调查过程中发现有一些农民工不愿意回答这类问题。 总之,农民工是中国当今社会特有的一个庞大群体,他们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质量参差不齐,想法也千奇百怪,而且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稳定性。政府、企业和社会要尽力想出现实可行的具体办法改善沈阳市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12 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国家统计局网,2013-05-27. 2刘铭,安岗,寇振亮.辽宁省农民工转移规律的实证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工商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