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波动态势研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76478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波动态势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波动态势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波动态势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波动态势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波动态势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波动态势研究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在前十一个五年规划当中,中国经济呈现出了飞速的发展态势,且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都取得巨大突破, “十二五”初期中国经济依旧保持稳定快速增长。但 2011 年中国经济涨幅较 2010 年出现了小幅回落,而 2012 年后中国经济又稳定在了另一个增长区间,这主要是由于前期中国经济增长过热而带来的通货膨胀率过高引起的。为了进一步稳定中国经济发展,实现“十二五”期间经济“软着陆” ,确保中国未来经济稳定和理性的发展,深入探讨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波动态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宏观调控 中国当前通胀形势

2、分析 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至“十一五”结束,中国经济速度增长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水平质的提升。不过长达二十年的经济飞速发展也隐秘了不少发展隐患,由于经济增长过快,且持续时间长,加之中国经济竞争力提升,劳动力充足等因素,直接导致了投资过热、投资过剩和通货膨胀率的不断上升(于兆坤,2012) 。 在长达二十年经济保持两位数增长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终于在“十二五”的第一年回落到 10%以内,这也是二十年之后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2和目标。以前靠廉价劳动力推动经济高速发展,如今已经转变为依靠科技和知识的力量,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社会低通货膨胀率

3、发展的稳定局面(李勇、王媛媛,2012) 。2011 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软着陆”点,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宏观调控所取得的成效在这一年取得了明显效果,这也为未来的四年规划部署指明了新的方向。 “十二五”规划前期的中国通货膨胀主要成因有三个因素:国内外投资、国内成本、货币流动。虽然中国政府已经将中国经济增长目标尽量下调,不过大多省市提出的预期增长目标仍然在 10%以上,由此带来的国内外投资者盲目投资,极容易造成经济结构中的某些行业过度投资,致使行业重复建设形成资源浪费(干霖,2012) 。 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到“十五”之前,中国农村劳动力和民工劳动力普遍报酬分配比较低,那时候中

4、国还处于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制造业在这一时期得到极大发展。不过随着国家政策调控,工人素质提升,工资水平上涨等因素,工人劳动成本、资源环境成本、融资成本等国内发展要素成本上升而导致的通货膨胀成为当下社会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同时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满足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需求,而货币流通量不足会引起通货紧缩而阻碍经济增长,所以每年国家都发行了大量货币满足市场流通。而现在随着经济发展增速回落,之前发行的货币现在流通性已经出现下降,造成货币流通阻塞,物价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这种现象在近几年表现得尤为明显(董明凯,2012) 。 中国当前经济形势分析 3伴随着新形势下的通货膨胀及其

5、形成因素,综合考虑现在全球金融动荡,结合中国自身国情制定政策以追求稳定的经济增长态势,是当前中国经济研究的主要背景(干霖、董智勇,2012) 。 2011 年中国全年 CPI 指数为 5.4%,远超年初预定的 4%的目标(见表1) ,全国经济增长 9.2%,较之上一年的 10.3%回落了一个百分点,将经济增长率降低到了两位数以下。虽然经济增速回落,实现了预期目标,但是近两年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工资水平的普遍上涨,不少企业相继遇到了“用工荒”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改变,经济发展必将要面临更大的问题,就业人员就业方向和国内消费市场的变化需要企业重新制定发展战略(沈坤荣、田伟

6、、李子联,2012) 。前几年依靠吸引国外投资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已经出现改变,近几年国内投资者逐渐开始投资海外,不仅国际资金开始减少,同时国内资金出现了外流,国内投资难以赶上中国经济发展需求。同时由于中国前期货币总量过剩,资金外流必然导致通货膨胀率高升,货币流通性受阻而引发的物价上涨问题必将会愈加明显。 经济发展离不开外贸交易,但近几年欧美国家鼓吹的“中国威胁论” ,直接导致了中国产品不断被欧美国家以各种理由实施反倾销打击,严重阻碍了中国产品的海外销售(孙静娟、丘书俊,2012) 。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提升工作人员整体水平和产品质量,用事实回击一切质疑者。总体来说,2012 年国内经济发展较

7、为稳定,CPI 指数有所回落,经济保持增长没有出现过热,通货膨胀率也相对稳定,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也做到了向资金技术型发展模式的稳定转变,如图 1 所示。 4通货膨胀下经济稳健增长的调控政策 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决不能全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调控政策和方法,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国土面积小,大多数发展模式都属于技术密集型服务型行业。而中国国土面积广袤,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大国、农业大国,应该根据中国社会的主产业链采取相对应的调控政策(温万德,2011) 。 (一)重视通货膨胀问题 这一点的重要性在上文中已经做了详细阐述,并且从最近国家连续颁发的政策可以看出,政府完全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例如:因为气候关系导致

8、一些农业粮食大省在某一段时间严重减产,遭受虫灾等情况下,政府会大量收购粮食以稳定物价,确保粮食生产大户不会因为农作物减产而提高物价。当然,对于某些滞留农作物,国家也会在第一时间用市场同比价格将其收购,在情况有可能发生之前就将问题解决。 (二)保农保粮 要治理通货膨胀,稳定物价问题,在中国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保农保粮,确保农业、粮食的稳产稳价。中国历次通货膨胀率升高都是因为食品价格率先上涨,新一轮通货膨胀同样没有例外。2011 年上半年 CPI指数上涨 5.2%,其中食品价格上涨达到了两位数,往年食品价格上涨幅度同样远远高于 CPI 上涨指数,可以说明粮食在国家经济中占据着决定性地位。每年中国都会

9、大量从农业大省收购大量粮食,为的就是以应变将来某个时候突发的粮食危机,好在虽然国土耕地面积日益收缩,不过仍然每年农业都能丰收,确保了粮食储备的稳定。 (三)改变中5国负利率状况 利率如果低于物价上涨率,很明显,这样的存款利率是负值,这也就是所谓的负利率。由于负利率的产生最大的受害者是社会中低层,这必将导致中国贫富差距逐渐拉大。要想改变这种局面,政策调控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将利率由负转正,例如:国家可以通过银行储蓄存款保值,以保证利率在通货膨胀率高起时居民财富水平不会降低。 中国现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调整建议 虽然中国是资源型大国,但是在过去二十年中,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建立在对能源的高消耗、对

10、环境的高污染以及对资源的低利用率上取得的成果,这在如今的发展规划当中显然已经不再适用了。加快转变经济模式,调整经济结构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调控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要想让经济稳定发展,必须要将社会物价水平控制在某一个稳定水平,波动不能太大,应该尽量在百姓的理性思想和实际经济能力接受范围当中,这就要求在通货膨胀率的波动当中起伏不能太大(陈朝旭,2011) 。以前中国的调控政策通常是在价格超出承受范围之后才会进行调控,这在现在要求转变自身经济发展模式的情况下显然是不行的。制定一个中长期的调控目标,且考虑到各种可能的突发状况而预备几套宏观调控计划,这是一个国家对社会宏观调控体系成熟与否的一大标志。根据中

11、国前二十年的经济发展特征和历史经验来看,将经济增长率设定在 8%-10%这个区间平稳发展,CPI 指数保持在 4%上下,这两大指标最适合中国现有国情下的社会发展,既可以保持经济活力,又能保证通货膨胀率不6会太高,也不会太低,稳定物价水平,实现中国经济的和谐发展。 在调控经济发展的时候,应该要注意到中国现在的发展实情,工业化、城镇化和国际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标志,中国要从一个发展中国家过渡成为一个发达国家,这是必定要经历的阶段。从刚开始盲目追求工业化发展到逐步结合自身特色优势合理发展,在 2012 年中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之后,现代化发展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人口众多,在发展阶段有着

12、巨大的消费市场,这一点甚至能让世界上所有的投资者眼红,大量商机让他们开始将大量货币投入进来,造成资金过剩、热钱大量涌入的情况,极易造成经济发展阻塞,不利于健康稳定的经济发展。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理性对待国内巨大的消费市场和发展潜力空间,有效吸收国外的先进理念,借鉴国外先进的发展经验,同时结合我国本身的发展特色,把握住国内市场优势,才可以保证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通货膨胀的稳定。 结论 总体上来看,发展到今天,中国经济已经历过一段长时期的腾飞和考验,期间经历过亚洲金融危机、石油危机以及由金融危机带来的波及全球的金融动荡,仍然能够持续较为稳定地发展,标志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非同寻常的成就。与此同时为

13、了适应新时期的发展方向,合理的改变中国现有经济模式和经济产业链,新的宏观经济调控方向产生已经迫在眉睫。在“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日益国际化进程中逐渐全球化,尽管这时期的全球金融动荡难免对我国产生影响,但分析新形势下全球金融动荡对中国的利弊可化“危”为7“机” ,在危机中寻求机遇。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过程中,不应该忽略中国本身国情,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调控宏观经济,稳定通货膨胀率的过程中,仍然要坚持以稳定物价、保证国家粮食储备为主。以调整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为突破口,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长期以来积累下的各种隐患,重点要将社会当中的深层次矛盾特别是贫富差距问题解决,为经济

14、和谐发展提供保障,实现“十二五”时期价格水平总体稳定、经济较快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兆坤.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2(15) 2.李勇,王媛媛.对中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两难冲突的原因分析J.浙江金融,2012(1) 3.干霖.中国通货膨胀与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经济问题,2012(4) 4.董明凯.货币供给、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协整分析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2(1) 5.干霖,董智勇.中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2(11) 6.沈坤荣,田伟,李子联.通货膨胀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增长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5) 7.孙静娟,丘书俊.中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3) 88.温万德.理性对待中国经济增长中的通货膨胀J.现代商业,2011(5) 9.陈朝旭.中国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