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多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安全性研究【摘 要】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建筑施工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因此如何保障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安全,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对多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安全进行了浅显探讨,希望给相关学者和专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多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安全;研究 一、概述 高层混凝土结构受力复杂, 然而习惯性的传统设计往往会给结构工程师造成一种错觉, 以为结构设计就是规范+计算机程序计算, 忽略了对结构整体方案的把握。一个合格的结构工程师应具有清楚的结构设计概念, 丰富的实际经验, 正确的判断力, 而规范和计算机程序只是实现设
2、计的技术手段。一个结构工程师在每一项设计开始时, 就应凭借自身拥有的对结构体系及其受力、变形特性的整体概念和判断力, 用概念设计去帮助建筑师实现业主所需要的建筑空间。在设计过程中, 利用自己的力学概念, 通过合理、有效地不断调整构件设计, 提高结构设计安全度, 提高经济效益及设计效率。 二、多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计算 高层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需要控制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结构层层间位移和楼层基底剪力三个重要参数, 第一自振周期是整体结构刚度的集中反应;扭转为主第一自振周期与平动为主第一自振周期的比值是结构2平面、结构体系能否直接提供抗扭刚度的直接体现;结构楼层层间位移则是各楼层相对刚度的集中体现;基底
3、剪力是否大于基底最小剪力指标则是反应楼层的柔度指标。通过上述指标可反应出结构的整体受力性能,可看出结构整体布置是否合理,若不合理可通过局部调整结构平面,或调整构件断面等进行处理。高层混凝土结构属于多次超静定结构, 所有构件均依据经验进行预估,因此结构计算往往需要反复调整才能通过计算。 一般情况下会采用提高混凝土、钢筋强度或者增加超配筋构件的截面来试算超配筋构件。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结构调整之前应该完成哪些工作, 结构设计首先应按照常规建立数值模型,估算结构自振周期, 判定结构抗震等级,设置振型参与组合数以及地震作用方向等,关键点在于所建立的结构模型楼层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基本重合,结构周边构件能有
4、效抵抗扭转。 其次,应确定结构设计的合理性,重新调整结构构件的布置,使得自振周期、位移比、刚度比、层间受剪承载力及剪重比处于合理范围。 最后,应对单根构件进行设计,检查梁柱的超配筋信息,调整构件的布置,并且进行结构的优化设计。 三、多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原材料和半成品进场合格证、检验报告必须齐全,并检查外观质量情况。钢筋主要查看外形外观、钢筋标识,量测直径。合格后方可进场并进行见证取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止水钢板、止水条应检查包装、标识、厚度、宽度、外观,膨胀止水条须进行3见证取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商品混凝土应有配合比、单方氯离子含量报告、单方
5、碱含量报告,开盘鉴定合格。 2.钢筋加工的质量控制。检查钢筋加工尺寸、弯钩角度及长度。检查钢筋直螺接头的加工质量。 3.钢筋安装的质量控制。 (1)底板、地梁的检查。重点检查按图施工情况、主筋锚固长度、直螺纹接头质量。检查钢筋间距、排距、顺直、钢筋绑扎质量、垫块。检查有标高差处、电梯井坑、积水坑的钢筋。检查墙、柱插筋、位置。 (2)墙、柱的检查。检查钢筋按图施工情况。检查钢筋锚固长度、直螺纹接头、施工缝钢筋预留长度、钢筋搭接、钢筋排拒、间距、位置、设备洞口附加筋、绑扎质量、垫块。重点核查标准层以下及地下部分变化较大部位的暗柱、墙、框柱插筋。核查电梯井、门窗洞口、人防门口、设备留洞的钢筋。 (3
6、)楼板、梁的检查。检查按图施工情况。检查钢筋锚固长度、直螺纹接头、钢筋搭接、梁柱节点箍筋、梁墙节点钢筋、梁箍筋加密区的长度、洞口附加钢筋钢筋间距、排拒、墙柱钢筋位置及固定、保护层垫块。 (4)模板工程质量控制。主要检查以下几方面:按图施工情况,执行施工方案的情况。施工缝杂物清理、模板涂刷隔离剂情况。模板的定位、标高、平整度、直线度、截面尺寸。梁板模板的起拱。 (墙体模板为大钢模)墙体部位模板的电梯井、设备洞口、门窗洞口的位置、尺寸。施工缝止水带、止水条接头处理及安放。模板加固。重点检查转换梁部位执行施工方案的情况。 (5)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浇筑之前钢筋、模板验收合格。检查混凝土开盘情况及混凝土试块的制作。检查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执行施工方案的情况。4混凝土浇筑必须分段分层、连续浇筑、振捣均匀。混凝土养生必须到位,特别是墙、柱高标号混凝土养生尤为重要。对混凝土标养试块的制作和送试进行见证。 参考文献 1方恬.混凝土结构偏心受压构件在新旧规范中的比较分析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2004(1) 2李云峰,吴胜兴.现代混凝土结构环境模拟试验室技术J.中国工程科学,2005(2) 3刘华新.重视抗震概念设计提高工程设计质量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5, 25(3):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