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冲击开发模式和低丘缓坡用地开发策略.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79815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冲击开发模式和低丘缓坡用地开发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低冲击开发模式和低丘缓坡用地开发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低冲击开发模式和低丘缓坡用地开发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低冲击开发模式和低丘缓坡用地开发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低冲击开发模式和低丘缓坡用地开发策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低冲击开发模式和低丘缓坡用地开发策略摘要: 在城市规划新理性主义的构建中,推行低冲击开发模式将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城市源于自然、依赖自然,又在不断地改造自然、设计自然,城市与自然之间必须有新型的动态平衡,才能可持续发展。面临当前的社会转型,无论新建或更新区域的城市规划,都应在低冲击开发模式的指导下,尊重自然规律、从重空间物质规划向物质与生态并重规划转变 。 关键词:低冲击开发;低丘缓坡用地开发;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lan of the New Rationalism in the city, has an irreplaceable significan

2、ce to implement low impact development. City comes from nature, depend on the nature, but also in constantly transforming nature, natural design, must have the dynamic equilibrium model between city and na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acing the current social transformation, whether new or updated

3、 area of city planning, should be in low impact development guidance, to respect the laws of nature, from material to material space planning and ecosystem planning transformation. Keywords: low impact development; low hilly land; 中图分类号:D92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2104(2013) 一、低冲击开发模式 1 低冲击开发的提出 低冲击开

4、发( Low-Impact Development,简称 LID) 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由美国东部马里兰州的 PrinceGeorgesCounty 和西北地区的西雅图、波特兰市共同提出的一种概念。其初始原理是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机制和设计技术,来达到对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的控制,从而使开发区域尽量接近于开发前的自然水文循环状态。这是一种发展中的以生态系统为基础,从径流源头开始的暴雨管理方法。 2 低冲击开发的应用和效果 近年来国外特别是美国已经将低冲击开发技术列为可持续发展技术的核心之一 ,从联邦、州、到县市各级政府都将低冲击开发技术作为新兴的绿色技术给予大力支持,目前美国西部

5、的三个州加州、俄勒冈和华盛顿都将出台低冲击开发的技术规范。 3 低冲击开发模式的核心理念 以生态系统为根基,让城市与大自然共生存 城市源于自然、依赖自然,又在不断地改造自然、设计自然,城市与自然之间必须有新型的动态平衡,才能可持续发展。让城市建设之后尽可能地少影响原有自然环境的地表径流模式,正是城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现。 从暴雨径流源头开始管理 3暴雨管理理念从原始的自然河沟排水、地下合流制管网排水、雨污分流制排水、快速消减洪峰流量到如今的生态化管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低冲击开发模式将雨水管理的起始点提前到径流源头,先模拟蒸发、过滤、渗透、贮留等自然的雨水传输路径和水文情势,再进入收集管道

6、,具有双重调节的功能。 4 低冲击开发模式在城市建设中的拓展 尽管低冲击开发模式最初提出的领域是城市雨洪管理,但从其基本理念出发,可以延伸到城市规划的各个领域。面临当前的社会转型,无论新建或更新区域的城市规划,都应在低冲击开发模式的指导下,向尊重自然规律、重构自然适应系统回归,从重空间物质规划向物质与生态并重规划转变。 现今很多国家面临城市蔓延的问题,主要以侵食绿色空间、扩展城市地域并且增加对机动车依赖性为特征,给环境敏感区域带来了很大压力。在此背景下, “精明增长(Smart growth) ”策略应运而生,提出以更具生态效益和面向社区的方式来重构开发模式。而低冲击开发模式恰好符合了对“精明

7、增长”策略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对环境及开放绿色空间的保护。以此为基础,更可拓展到不影响基本的地形构造,不影响碳汇林容积量,不影响城市的文脉及周边的环境,促进有机循环的城市机能,进行整合的土地利用规划等。 总的来说,城市应以对环境更低冲击的方式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在发展城市的时候兼顾生态效益,甚至将生态要素提升至决定性地位。在城市规划新理性主义的构建中,推行低冲击开发模式将具有不可替代4的意义。 二、低丘缓坡用地开发策略 1 低丘缓坡地的定义界定 山,一般指高度较大,坡度较陡的高地。它以明显的山顶和山坡区别于高原,又以较大的高度区别于丘陵,习惯上一般把山和丘陵通称为山。山的最高部分称为山顶;山

8、的侧面部分称为山坡;山坡与平地连接的部分称为山麓。它以较小的峰顶面积区别于高原,又以较大的相对高度区别于丘陵。丘陵,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称作丘陵。丘陵没有明显的脉络,起伏较小,坡度和缓,顶部浑圆,海拔大致在 500 米以下,相对高度不超过 200 米。按海拔高度还可分为高丘、中丘、低丘。丘陵一般由岩性软弱的地层组成,土层松厚。我国的丘陵地约占全国面积 10,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这里气候温和,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根据上述概念的辨析,山地、丘陵是两个不同类型的地貌单元,为了便于理解,本研究对山地、丘陵分布的地域统称为丘陵山地地区。 2 国内外低丘缓坡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与案例借鉴 在地球上,有陆地存在的

9、地方就会有山地、丘陵。大量的居民依靠山地、丘陵而生存,在山地生产劳动,营造房屋,建设城市,在岁月的长河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山地城镇文化。例如我国的重庆、青岛、香港、攀枝花等城市,韩国、日本、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的城镇在山地丘陵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工作比较突出,走在了前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它们的措施与经验值得参考(见下表) 。 表 5-1 国内外“山城”建设特点 5由于各地的条件不同,各地丘陵山地开发的模式和问题也各异。但它们有共同的经验可供我们学习。 国内城市低丘缓坡利用现状与分析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全国山区土地面积约 95 亿亩,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66.1。全国耕地约 20 亿

10、亩,其中山地占了约 40;全国有林面积有 18.3 亿亩,其中 90分布在山区;草场面积达 43 亿亩,其中山地就占了 54.23。由于我国是多山的国家,据统计 2003 年全国共有设市城市 660 个,建制镇 19811 个,其中有一半左右的城镇(300 余个设市城市以及 10000 余个建制镇)位于山区,因此丘陵山地城镇不仅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当地经济的核心。 在国内丘陵山地的城镇建设的低丘缓坡利用类型主要包括四大类。 第一类:是将低丘缓坡作为城市的生态用地,充分发挥其生态作用,严格控制建设,只能成为城市的绿地、公园、风景区。例如:四川西部的攀枝花市,结合河谷与山地的形态

11、,城市呈“长藤结瓜的模式” ,较平地段用于城市建设,山地为不可建设用地,地球换皮成为生态用地。第二类:是适当开发建设,开发成为城市人口密度小、产业稀疏的高档山地住宅、小型工业、旅游度假区域。滨海城市烟台,将南山作为城市的风景区规划设计,成为整个烟台市的休闲旅游用地。 第三类:是进行适度开发,成为城市区域,如居住用地、文化用地6等。例如:山城重庆充分结合坡地、河谷的地形,将低丘缓坡作为城市组团的分隔用地,形成多中心、组团模式,低丘缓坡成为生态绿地。 第四类:由于用地条件紧张,开发低丘缓坡,进行产业新城建设,主要为城市工业生产寻求更多的发展空间。如浙江省开化县,由于用地条件紧张,在县城南侧约 10

12、 公里低丘缓坡地区,新建 11.36 平方公里的山地城镇功能区,以发展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为主,集物流、商务、研发、居住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工业区。 国外城市山地丘陵利用现状与分析 国外也有不少的山地城市,对低丘缓坡的利用也有各种各样的模式,总结现有的资料,国外低丘缓坡利用有如下一些特征。 低丘缓坡与城市有效整合 荷兰兰斯塔德地区规划结合地形采用辐射方式发展,并建立“绿心” 、“绿楔”和缓冲带,分散地集中建设紧凑城市,最大限度保护自然价值。 强调低丘缓坡在城市景观中的意义 将山丘、山坡等纳入到城市景观体系,低丘缓坡作为一种景观参与城市建设。 有节制的开发山地 山地利用中存在山地地质环境等不可预见

13、的影响要素,山地开发中有节制地利用,在保护山地资源与环境的前提下开发利用是国外山地利用的显著特征 国内外低丘缓坡利用的经验总结 7 重视低丘缓坡开发建设的减灾防灾 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人们不得不在容易发生洪水以及次生的地质灾害的河滩地、沟口地、斜坡地、山脚地,用以建房、修公路、建工厂、造耕地等。侵占河滩地,压缩河流过流断面、束窄河槽。河滩是山洪通道,山洪来临时,河滩之上的各种建筑物极为危险。沟口地是山洪与泥石流极易冲击的地带,容易发生山洪与泥石流的沟口地带的建设是孕育山洪灾害的重要因素。斜坡地、山脚地在暴雨情况以及特定的地质结构条件下,容易发生滑坡与泥石流,属于禁止建设或控制建设的区域,但人类

14、活动的扩展,使得不适宜建设的区域进行了建设,孕育了灾害,加重了灾害损失。 重视低丘缓坡开发建设中环境保护问题 低丘缓坡是生态脆弱的敏感区域、土地资源相对匮乏、经济相对落后,但却是文化遗产多样性极高、工程地质相对复杂的区域。由于自然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建设过程中的盲目性,低丘缓坡在开发过程中生态、地质灾害频繁,每年以山洪、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形式对基础设施、房屋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同时土地资源的浪费、生态的退化、文化的丧失所造成的无形损失也相当巨大。 重视低丘缓坡开发建设的模式 低丘缓坡开发建设的规模与日俱增,建设的速度也大大加快,参照平原地区规划建设模式使得山地开发

15、建设成本将更为昂贵,资源利用不够集约,因此开发模式必须适应山地特征。从山地区域资源环境要素的8客观规律与山地区域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出发,规划建设适应山地区域与生态环境特点的城镇,结构与空间分布,交通体系的组织,文化遗产的保护,山地建筑的修建与工程技术设施等等,都必须适应低丘缓坡的特征。 3 低丘缓坡利用的技术与适宜性评价 研究方法 用地建设特征分析思路数理统计与空间测度相结合 用地建设特征的把握是用地评价体系构建和管制条件编制的基础,为了更好地了解低丘缓坡开发建设的特点,本次研究希望通过理性和直观的角度,以数理统计和空间测度相结合的方法对低丘缓坡开发建设区块的用地数据、经济数据、空间

16、形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归纳出低丘缓坡开发建设区块在用地数量、人均水平、用地结构、经济效益、空间形态等方面存在的特征。 用地评价体系构建思路用地条件评价与生态敏感分析相结合 在综合研究低丘缓坡开发建设特征的基础上确定系统的用地评价影响因子,如自然条件、建设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社会服务条件、生态环境条件等,特别要增加生态因子。其次,在影响因子选取上通过典型调查研究,建立基本体系框架,然后听取专家意见,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空间管制条文编制思路用地适建性与生态敏感性分区的结合 基于用地适建性评价和生态敏感性评价和空间分区结果,结合缓坡面积、与建成区的空间距离等因素综合对包括建成区在内的山地丘

17、陵进9行用地分区,划分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并制定相应的空间管制措施。 单项影响因子评价 地表径流 分水岭及地表径流分析:基地内的山体走向决定了地表径流流向和流量,从而确定用地的防洪和排水要求。 高程 高程分析:基地内地形以丘陵为主,高程分析对于确定地块的竖向标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现状基地高程,规划按固定高差确定多个高程等级,从而确定用地的填挖区以及土方平衡。 坡度 坡度分析:根据各类用地功能对自然坡度的适用程度及地形坡度分类,将地形坡度分为 0%-5%、5%-10%、10%-15%、15%-20%、20%-25%、25%-30%、30%-35%以及大于 35%八种,参照城市用地竖

18、向规划规范及建筑场地布置和设计的基本特征,确定坡度与规划用地类型,规划地面形式及建筑布置的关系。坡度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可用于开发的用地,并为基地竖向设计提供依据。 坡向 坡向分析:坡地方位不同,其接受太阳辐射、日照时间长短也不相同,其温度差差异也大,而且由于各季节的主导风向一定,坡向不同,其所受的影响也不同。因此,根据坡向可以确定建筑的朝向、采光和通风效果,从而评价用地的适用性。 10 用地适应性评价 根据土地开发基准情况综合评价,将整个区域数值分为三个等级,进而确定区域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空间分布及规模。 禁建区 禁建区主要分布于高山区。 该区域是生态景观价值突出、生物多样性丰富,因此生态敏感性较高,应当严令禁止在该区域内进行有损生态环境的任何活动。 限建区 限建区主要分布在地势起伏相对较大地区,一般介于禁建区和适建区之间(个别除外) ,在研究范围内以沿山体线状分布。 由于限建区用地主要以山地、林地、水体及其低丘缓坡为主,用地敏感程度一般,进行适当工程处理可进行城市建设开发。 适建区 适建区主要分布在地势平坦地区,一般位于用地条件较好,地势坡度较缓的中间地带。 由于适建区建设用地条件较好,自然生态条件次于生态协调区,生态敏感性相对较低,比较适合中等、中高强度的开发和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