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公路施工中质量控制摘要:质量是前提,效益是目的,效率是关键,作为公路施工企业要想在公路建设市场上站稳脚跟,谋求发展,必须努力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强化质量保证手段。本文阐述了公路施工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探讨了加强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公路施工质量控制重要性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国家对公路建设投入的增多, 各级公路主管领导都加快了治理公路工程质量的步伐, 收效颇多, 公路施工质量明显提高, 特别是施工质量管理方面效果尤为突出。但是, 存在的质量问题仍然存在, 既是通病又是顽症, 不是突击抓一下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公路工程建设
2、涉及面广, 是一个较为繁杂的过程。公路工程具有点多, 建设周期长, 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特点。因此, 公路工程质量比一般工业产品更难以监管与控制。一般公路施工质量管理是容易出现的一些相同的错误,对于这些质量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分析与研究, 加强公路质量管理单位间的交流与合作, 借鉴一些在治理公路施工质量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 制定并实施切实可行的预防机制。另一方面要提高工作人员的效率来保证和提高公路施工质量。公路工程建设过程就是公路施工质量的形成过程。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提高理论工作质量、实践工作质量, 诸如工作作风、各部门和工作人员责任认同感、对决定和影响公施工质量管理的所有因2素严加防范,
3、 以高效、完善的管理来避免公路施工质量的出现。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去努力。质量是我们公路建设永恒的主题。 一、公路施工质量的基本特征 由于公路施工建设项目是一种建设周期比较长并且涉及面比较广,所存在的影响因素比较多的建设工程。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所具备的固定性、协作性、群体性、单一性以及复合性等一些综合特性也就决定了它存在施工质量的部分主要特征: 在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当中通常都是以露天作业为主,所以就会受地质和天气等方面自然因素的主要影响,又因施工人员以及机械设备存在很大的流动性,所就也会导致施工质量受到一定波动因素。 在进行公路建设的施工过程中会存在较多的隐蔽工程位
4、置,然而由于在进行后道工序时会覆盖住前面的工程工序,所以如果不能及时的做好交接工序质量的检查,就会把前道工序所存在的问题误认为是合格工序。 在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建议书,在工程实施的分析研究、工程的准备和在施工建设以及工程的竣工验收等每个环节当中都会存在不利的因素,同时也将影响到公路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 在公路施工做准备工作以前,因出现设计计算的失误,没有正确的施工方法,施工材料的不合格,机械故障等因素同样会影响施工质量。 二、加强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填方路基施工控制 3填方路基开工前,必须进行填方试验路段,试验时应记录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工序、每层填料的
5、松铺厚度、材料的含水量等,根据试验得出的技术参数来作为该种填料施工的依据。在填方路基前将原地面上的杂草、耕作物及地表层腐殖土清除干净,用平地机整平,再用压路机进行填前压实,如果清表后原地面、表层土含水量较大,就必须就地翻松、打碎、晾晒,在达到最佳含水量或允许偏差条件下,直接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如果路基下卧淤泥质土,欠固结土或砂土,属大孔隙比,高压缩性、低强度软土层应挖除全部软土,因地制宜,换填适宜填料,然后分层压实,提高路基的地基承载力,减少工后沉降。如果淤泥层过厚,视具体情况,可采用粉喷桩、碎石桩、袋装砂井、振动桩或用桥梁跨越等方案进行处理。如路基地基遇有溶洞、溶沟、漏斗
6、、暗河等复杂地质情况,应采用物探、钻探、水文调查等方法勘明后采用特殊处理方案。严格控制松铺厚度,路堤分层填筑的质量是保证整个路基质量的重点,故每层填实的松铺厚度都要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压实。压路机对路基填土压实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静压后振动、先两边再中间、从低处往高处的碾压原则。碾压次数可根据地基强度、土质、压实机具类型而定,直到压路机碾压到填土层表面无明显轮痕为止,然后检查压实度并同时检测压实厚度,只有当压实度代表值和单点极值均达到规定标准要求时,方可进入下一层填土,路基填筑宽度应比设计宽度要宽 3050 cm,以确保路基边缘密实,并提高路基的整体稳定性。 2、挖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4挖方路基
7、应按设计的横断面及边坡坡度要求,自上而下逐层开挖,不得乱挖、超挖和欠挖。边坡开挖后及时做好排水工作,防止雨水冲刷边坡。严禁因开挖方式不当而引起边坡失稳或坍塌,土方开挖严禁用爆破法施工或掏洞取土;石方路堑边坡坡面严禁过量爆破,非特殊情况不得采用大爆破施工。边坡修整与边坡的稳定也是施工的主要工序。开挖层靠边坡的两侧宜采用减弱松动爆破或光面爆破,以利于边坡稳定和边坡修整的工作量。雨季施工时,边坡不能一次开挖到位,应留有覆盖层,雨季过后再进行修坡,修坡后应及时进行边坡防护施工。边坡修整应符合表面平整、密实、无险石、悬石、曲线圆滑、边线顺直的基本要求。土质路堑路床开挖亦不能一次到位,应留有覆盖层,防止雨
8、水浸泡后,降低路基强度。对埋藏较浅、顶板破碎的溶洞及采空区,应清除覆土,炸开顶板,挖除充填物,分层回填碎石、土石混合物等。对路基上方的岩溶泉或冒水洞,应采用疏导引离路基的排水方法,并保证路床范围的土石方不受浸润,从而确保不因温差作用而使水汽上升,聚集在路面基层下。 3、路面工程质量控制 路面底基层、基层的刚度与稳定性,对路面的整体强度、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都影响很大。因此在底基层、基层施工中,不管采用何种方法施工,都应重点把握以下几道工序的施工质量: (1)配料与拌和质量:无论是水泥混凝土路面还是沥青路面的底基层、基层的结构质量、原料及混合料均应满足规范所规定的质量要求,如:沥青混泥土路面的施工
9、,若石料、矿粉、沥青等材料质量不符合要5求,沥青混泥土路面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重点要检查石料的强度、级配、耐磨性、含泥量等指标,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必须进行科学验证,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拌和质量中配料比例必须准确,它是保证满足级配要求和强度要求的关键。 (2)压实:压实是混合料强度形成的关键,现场压实度检测结果的代表值和极值必须满足规范要求的压实标准,否则作返工处理。 (3)摊铺:特别是粒料基层与底基层摊铺,级配料的离析,直接影响到碾压成型后基层、底基层强度分布的均匀性。 (4)整平:整平直接影响到基层表面的平整度及基层厚度。以上几道工序必须按照规定严格操作,才能确保路面施工的质
10、量。 4、施工后期的质量控制 (1)公路施工项目完工后,在验收阶段,应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有关工程项目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验收频率,对不合格工程,决不办理竣工验收交接手续,禁止交付使用。 (2)对竣工验收合符标准的项目,要审核竣工图、质量检验报告、有关技术性文件及施工过程中原始的影像资料,并对以上资料进行归档,便于以后对资料的查阅和投入使用后对工程项目质量的监督管理。 (3)做好缺陷责任期内的工程质量修复工作。 (4)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从法律的角度确保公路施工的质量。总之,从以上几个关键点严把公路施工的质量控制,公路施工的质量就能得到较好的保证,而且在实际施工中这些方法也很可行。 6参考文献: 1 胡毛毛.浅谈公路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的必要性与方法措施J. 科技促进发展. 2010(08) 2 隋晓瑜.高速公路工程的质量管理若干措施浅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27) 3 孙亚堂.全面质量管理在公路工程中应用的体会J. 科技风. 2009(23) 4 刘先进,郭玉梅.浅淡加强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17) 5 于海生.浅谈加强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 民营科技.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