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情表 “问题”式课堂探究设计探究如何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思维训练阜阳一中 李良泉内容摘要:在整个教育步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知识本身的获得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如何去获得知识,如何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发掘自我,认识社会,从而最终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关键词:问题式探究 合作 思维训练问题式探究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它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自主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拥有一个实践的机会和一片创造的时空。 ,鼓励他们带着任务和目的在和谐和宽松的环境中去探求知识,去发现课本,去发掘自我,去发现真善美。 本文试图以陈情表为例, 通过采用问题式教学设计,探究如何实践对学生由浅
2、入深的课堂思维训练,没想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提前要求学生完成人物,背景,字词以及文意的疏通等预习)导入:1700 百年以前的魏晋时局动荡。魏灭蜀国之后,司马炎篡位,魏国灭亡。晋武帝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大量征招汗蜀旧臣。西蜀名士李密走进了他的视野。李密有年迈的祖母,无法脱身。一面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一面是至亲的祖母,在这人生的关键时刻,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呢?让我们一起探讨完成以下问题,完成陈情表 的学习。 基本问题设计:基本问题设计一:这里的“陈情 ”是什么意思? (陈述自己的感情。 陈述事情的理由。 ) 基本问题设计 二:既然是 “陈情”,应该有“ 陈情”的背景,有“陈情” 的目的。大家
3、看两个问题: 1,请用文中语言回答,李密在什么样的背景下陈情? 2,请用文中语言回答,李密所陈何情?想达到什么目的? (用原文回答)( “欲奉昭奔驰。 。 。 。 。 。实为狼狈。 ” )( “听臣微志。 。 。保存余年 ”。 ) 基本问题设计三 :李密为什么不直接说自己的目的,而从自己的幼年写起? (为了打动皇帝。 ) 基本 问题设计四: 幼年的李密与他人有什么不同? 说出具体的语句。 李密: 六月,慈父见背 四岁,舅夺母志 少,多疾病 九岁,不行 伯叔兄弟皆无,晚有儿息 祖母:夙婴疾病,常在床蓐。基本问题设计五: 李密申述祖母需要自己终养的理由有哪些?(文中概括性的语句是:臣无祖母,无以至
4、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1)对己恩深(2 )境况凄凉(3)供养无主(4 )孝乃人之本性(文中对应句子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 探究性问题设计:(根据学生讨论交流的情况决定是否使用和使用方式。)探究性问题设计 一:假设你是晋武帝,正与李密面谈,李密直接提出尽孝的请求,你会答应他吗?(不会。晋武帝建立新晋,希望招揽人才,收买人心,而李密却欲“徇私情”,不“报国恩”。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为什么不舍孝而全忠呢?何况既然要终养祖母以尽孝心,为什么在蜀汉你又出来做官呢?是不是“矜守名节
5、”,不与新朝合作呢?)(解说:引导学生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时,应结合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时代背景知人论世,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行文思路。)探究性问题设计二:对李密来说,祖母老迈,自然不当远仕;但得罪圣上又会招来不测。在这样一个两难的境地里,言辞不可不慎。只表达“孝” 情显然是不够的,那么,李密是如何说服晋武帝的呢? (1)开篇痛陈凄苦身世,把对方带进悲怆酸楚的环境氛围之中,以激起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2)对朝廷的征召表达陨首难报的感激之情,讨取欢心。(3)用晋提出的“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纲领为自己“辞不赴命 ”辩护,为“终养”找出一个响亮的“法”据。(4)直陈 “少仕伪朝”之事实,剖白心迹:一仕伪朝“
6、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二在圣朝“宠命优渥,岂敢盘桓”,表白无意抗旨,让晋武帝消除疑虑,明白自己的忠心,排除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5)以祖母病笃惨境打动晋武,让他明了祖母病重是自己不能出仕的唯一原因。(6)以年龄对比的方式说明尽节日长,报刘日短,从而提出先尽孝后尽忠这一解决矛盾的办法,使“理”更加周全。(7)以 “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起誓动情。(总结:引导学生理解本文层层深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表达技巧)拓展性问题探究设计:(根据课堂时间控制学生探究时间的长短)拓展性问题探究设计一 : 思考讨论: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7、 参考理由一: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楚地体味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满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挚情,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难能应诏的。 参考理由二:对蜀汉有念旧之心,不愿出仕新朝;或因司马氏是以屠杀篡权取得天下,集团内部勾心斗角,矛盾错综复杂,不愿介入;或因深感做官如履薄冰,对官场厌倦;或想做官,但因对晋武帝不甚了解,不敢盲目做官; 总之,此刻他不想奉诏仕晋,于是就抓住“孝”字大做文章。(总结:此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圆其说的阐述独到见解,发展创新意识。)拓展性问题探究设计二 : 思考讨论: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有这么一段话:“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 陈情表而不堕泪者, 其人必不孝。” 关于“忠”与“孝 ”,有人认为,是统治者用于维护自身统治提出的封建思想观念;有人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至今仍未过时。请自选角度,谈谈你的看法,可联系古今人物、事件、有关论述。(总结:此为实践性问题,针对本文特点、目前“忠孝”观念日益淡薄的社会环境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发展需要,通过讨论,引导学生陶冶性情,提高道德修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