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笔记基础心理学.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58525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7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咨询师笔记基础心理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心理咨询师笔记基础心理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心理咨询师笔记基础心理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心理咨询师笔记基础心理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心理咨询师笔记基础心理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基础心理学 第一节 绪论 第一单元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一、心理学概述 1.心理学的定义(识记)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应用分支(领会) 心理学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的不同分成诸多分支,但根据担任的任务不同,又可以划分为理论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 理论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 应用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学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工业及组织心理学、人因心理学(人类功效学)、消费心理学、广 告心理学、爱情心理学以及法律、体育、航空航天等与人自身有关的领域都有相应的心理

2、学研究 。 3.基础心理学定义(识记)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通、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基础心理学所总结出来的规律对心理学各个分支的研究都具有指导意义。 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 1.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2.心理现象的结构: 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心理过程人格认知情绪情感意志个性倾向性人格特征需要、动机能力、气质、性格感觉、知觉、注意、学习、记忆、思维、语言快乐、愤怒、悲哀、恐惧心境、激情、应激道德感、美感、理智感心理现象双趋、双避、趋避、双重趋避( 1) 心理过程是指, 在人的认识、情感、

3、意志 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那些心理活动,它们经常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 2) 个性心理是指, 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可以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 ( 3) 心理状态是 在心理活动的进程中,或从心理过程到个性心理特点形成的过渡阶段,常常会出现的一种 相对持续 的状态。 ( 4)认知 :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言语、思维、想象等。 ( 5) 情绪和情感 :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内 心的体验,是对客观2 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4、( 6)意志 :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表现了心理对行为的支配。 ( 7)能 力 :是顺利有效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心理条件。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 一、心理是脑的功能 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也就是说,人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 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 感觉、知觉、思维萌芽 三个阶段 无脊椎动物 (如蚯蚓环节动物 )-简单的神经链 -感觉心理阶段 (认识个别属性 ) 脊椎动物 (如鱼猫等 )- 脊髓和大脑 -知觉心理阶段 (认识到整个事物 ) 灵长类动物 (如猩猩 )-大脑相当高度发展 -思维的萌芽 (没有意识 不能抽象思维 ) 人类心理 :具有思维和意识; 人的

5、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 。 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层次,只有人才有意识。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反映的特点: 能动性和主观性) 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领会) 三、心理是以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 : 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可以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 心理学到底是研究意识,还是行为是心理学发 展第一个百年的一大课题。 四、心理学是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学科或边缘学科 心理的本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的简史 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德国 著名心理学家 艾宾浩斯“心理学有一个很长的过去

6、,却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 1879 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冯特 科学心理学之父(识记) 二、学派的纷争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评价 构造心理学 冯特(德) 铁钦纳 用内省的方法,想找出构 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 使心理学走上独立, 被格式塔心理学派称为“砖块和灰泥的心理学”,也被詹姆士认为是“黄铜铁器心理学”。 机能主义心理学 詹姆士(创始于杜威和安吉尔) 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整体,反对把意识分解为感觉、情感等元素,强调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行为主义心理学 华生 抛开意识,直接研究行为,探索刺激与反应(

7、S R)之间的联系; 竭力主张客观的研究方向,有助于心理学摆脱思辩的性质,但否认人的主观世界,以生理反应代替心理现象,是错误的,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格式塔心理学 魏特 海墨考夫卡 克勒 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元素,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 在知觉研究方面的贡献极大,为后来的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精神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 提出潜意识,人类的思想和行为都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动机。主张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的三层次,主张性欲论 注意到早期生活经历的重要性,该理论具有深远影响。 3 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趋向 心理学的第一势力:行为主义; 心理学的第二势力:精神分析; 心理学的第三势

8、力 : 人本主义心理学 罗杰斯,马斯洛 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 潜能 1.人本主义和其它学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而并非集中研究人的问题行为,并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称为自我实现。 主要理论 : 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和自我实现等理论。 罗杰斯提出的来访者(个人)中心治疗理论。 特别重视治疗师必须要有三个成分:真诚一致、无条件正向关怀与同理心。 2.认知心理学:把人看作是计算机,以信息加工的特点,即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3.生理心理学:研究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第四单元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 和方法 一、研究心理学

9、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关键在于: 科学的手段和科学的态度) 2.辨证发展原则(发展的、联系的观点)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用) 1.观察法(识记) 在自然条件下, 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观察 人的行为和活动,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叫观察法。 2.调查法(识记) 就某一问题,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被调查的对象提问,让他回答,通过对他的回答的分析来了解他的心理活动的方法,叫调查法。包括访谈法和问卷法。 3.个案法(识记) 个案法是对某 一个 被试 所做的多方面的 深入 详细研究,包括他的历史资料、作业成绩、测验结果,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等,目的在于发现影响某

10、种心理和行为的原因。常用于临床、咨询中。 4.实验法(识记) 19 世纪中叶,心理学引进了实验的方法。 主试者在严格控制条件的情况下,观察被试的行为或活动,探索客观条件和人的心理活动之间的因果联系的研究方法。 4 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神经元 按功能分功能突起的数目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单极细胞,双极细胞和多极细胞脑的基本结构单位接受刺激传递信息整和信息神经元 1 89 1 年, 瓦尔岱耶 提出。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它有 细胞体、树突和轴突 三部分组成。第 一 单元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神经元的定义(识记): 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功能单位和营养单位。 二、外周神 经系统及

11、其功能 脑神经 、 脊神经 、 自主神经系统 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躯体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12 对脑神经31 对脊神经中枢神经系统脊髓脑脊髓灰质脊髓白质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又叫植物神经不受意识控制间脑小脑端脑脑干延脑、桥脑、中脑丘脑、上丘脑、 下丘脑 、 底丘脑即 大脑基本机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神经元脑最古老的部位内脏系统活动的调节中枢5 1.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低级的中枢,能完成简单的反射,如膝跳反射。 2.脑干:延脑、桥脑和中脑组成。是脑的最古老的部位,也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 ,即生命中枢 . ( 1)延脑是上下行神经纤维的通道,通过椎体交叉实现对侧传

12、导和支配。还有支配呼吸和心跳的中枢。 ( 2)桥脑是上下行神经纤维的通道,是联系大脑与小脑之间神经纤维的通道。 ( 3)中脑是上下行神经纤维的通道, 是瞳孔反射和眼动中枢 ( 4)脑干网状结构是睡眠和觉醒的神经结构:调节睡眠和觉醒,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 。 3.间脑是由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组成。 丘脑:是中继站,除嗅觉外,所有的外界信息都必须通过这里再传导到大脑皮层。 下丘脑:是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中枢 ,调节内脏器官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对情绪调节起重要作用。 底丘脑:调节肌张力,是运动能正常进行。 (注意:情绪、内脏和机体内环境高级调节中枢是包括下丘脑在内组成的边缘系统。) 4.小

13、脑 :位于延脑和桥脑的后方;功能 是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 现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 四、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识记) 区 域 功 能 部 位 额叶 躯体运动 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 顶叶 躯体感觉 功能 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 枕叶 视觉 功能 视觉中枢: 枕叶的枕极 颞叶 听觉 功能 听觉中枢: 颞上回和颞中回 边缘叶 内脏功能和机体内环境的调节、情绪调节 大脑底面与大脑半球内侧缘皮层 几个裂缝 中央裂:把两个半球分开的裂缝 核裂:大脑与小脑分开 外侧裂:左右两侧的裂缝 五、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 是对称的,其功能是不对称的,这种 功能不对称性叫“单

14、侧化”。 右利手 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 右半球:不需言语参加的空间知觉形象思维音乐美术情绪表达 识别能力占优势 左利手 有的和右利手相反,有的则没有单侧化现象 若又利手的人左半球损伤,则言语功能障碍而且难以在右半球再建言语中枢 布洛卡区( 1860) :左半球主管言语的区域 损伤 运动性失语(表达性失语) 法 布洛卡 割裂脑实验 :右利手 左半球 言语功能优势 ,也称为 “意识脑 ”、 “学术脑 ”、 “语言脑 ”。 美 斯佩里 右半球 空间知觉优势 , 可以称作 “ 本能脑 ” 、 “ 潜意识脑 ” 、 “ 创造脑 ” 、 “ 音乐脑 ” 、 “ 艺术脑 ” 。

15、6 第二单元 内分泌系统与心理 内分泌系统由垂体腺、甲状腺、胸腺、胰腺、肾上腺、生殖腺等组成。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 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 第一单元 感觉概述 第二单元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第三单元 感觉现象 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 第五单元 知觉概述 第六单元 知觉种类 第一单元 感觉概述感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 个别属性 的反映。按照刺激来源分:外部感觉内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运动觉平衡觉和 机体觉触觉温觉冷觉痛觉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又包括饿、胀、渴、窒息、恶心、便意、性和疼痛等感觉第二单元 感受性及感觉阈限 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定义 1. 感受性 :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

16、感觉能力 。 感受性的高低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2. 感觉阈限 : 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 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二者成反比。 阈限值低,感受性高,反之亦然。 (E=1/R:E 代表绝对感受性, R 代表绝对感觉阈限) 二、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种类 : 绝对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绝对阈限) ,表示的是绝对感受性。 差别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 (差别阈限、最小可觉差 j.n.d) 表示的是 差别感受性。 三、 韦伯定律费希纳定律 ( P23-24) 1.韦伯定律( 德, 1840): 差别阈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原来刺激强度

17、的变化而变化,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却是一个常数。 公式: I/I=K 其中: I 是差别阈限; I 是原来刺激强度; K 常数 注意: 韦伯定律 只适用于中等的刺激强度 ,在下限附近的韦伯分数增高,在上限附近的韦伯7 分数下降。 2.费希纳定律(德, 1860):费希纳认为可以用差别阈限作为感觉的单位,一个刺激所引起的心理强度可以用这个刺激所包含的差别阈限值来表示: S= KlgR S:心理量; R:物理量; K:常数 感觉的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当刺激强度按照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只按算术 级数增加。 注意: 费希纳定律 是以韦伯定律为基础,所以它 只适用中等强度的刺激。 8

18、3一、感觉适应在在 外界刺激外界刺激 持续作用下持续作用下 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适 应规律: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降低;而持续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增高。光适应:快暗适应:慢红光能保护对暗适应视紫红质分解 视紫红质合成暗光波长 620 纳米的红光可以阻止分解,因此红色 眼镜可 以保护暗适应。第三单元 感觉现象- 感受性变化规律二、 感觉后像( P25) 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 感觉后像。 后象持续时间与刺激的强度成正比 。 正后像: 感觉后像和刺激物的性质相同或相似 负后像: 后像的性质和刺激物的性质相反 如在注视电灯光之后,闭上眼睛, 眼前

19、会出现灯的一个光亮形象,这是正后像,以后可能看到一个黑色形象,出现在光亮背景之上,这就是负后像。 彩色的负后像是刺激色的补色,如红色的负后像是蓝绿色,黄色的负后像是蓝色。 三、感觉对比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感觉对比。 视觉的明度、颜色存在对比,味觉、嗅觉和皮肤觉都存在感觉对比 。 明度对比: 灰色纸分别放到黑色背景和白色背景上,黑背景上的灰显得亮些,白背景上的灰显得暗些。 颜色对比: 绿纸中放一小块灰纸,灰纸带上红色。 Eg:红花需要绿叶配。 8 彩色对比效果: 对比色的补色。 感 觉对比分类: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同时对比: 同一感受器 同时接受几种刺激 的作用

20、而产生的对比。 相继对比: 同一感受器 先后接受不同刺激 的作用而产生的对比。(先苦后甜) 四、联觉 一种感觉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在另一感觉道也产生了感觉的现象。 例如:红、橙、黄色使人觉得温暖 “ 暖色 ” ; 蓝、青、紫色使人觉得冷 “ 冷色 ” “ 暖色 ” 的东西看上去显得大,有使视觉膨胀的作用; “ 冷色 ” 使视觉收缩; 法国国旗蓝白红三色等宽,但因冷暖色的视觉效果,看上去并不等宽,其中白色最宽,蓝色最窄,后来调整宽度, 使蓝色最宽,白色最窄,才使旗子看起来三色等宽。 补充 :联觉的心理效应 淡蓝色可以引起凉爽的感觉,对高热患者有利;黄色可以刺激食欲;绿色对心理活动起缓和作用;玫瑰

21、色能抑制、消沉的情绪振奋起来。 补充资料:色彩功能 红色: 刺激和兴奋神经系统,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和增强血液循环。但接触红色过多时,会产生焦虑和身心受压的情绪,使易于疲劳者感到筋疲力尽。所以,在寝室或书房应避免使用过多的红色。 橙色: 产生活力,诱发食欲,有助于钙的吸收,利于恢复和保持健康。此色适用于娱乐室、厨房等处,对寝室、书房则不宜。 黄色: 可刺激神 经和消化系统,加强逻辑思维,但金黄色的装饰却易造成不稳定和任意行为。所以在寝室与活动场所,最好避免使用金黄色的家具摆设。 绿色: 有益消化,促进身体平衡,并能起到镇静作用,对好动或身心受压抑者有益。自然的绿色对晕厥、疲劳与消极情绪均有一定的克

22、服作用。 蓝色: 能调节体内平衡,在寝室使用蓝色,可消除紧张情绪,有助于减轻头痛、发热、晕厥失眠。蓝色的的环境使人感到幽雅宁静。 紫色: 对运动神经、淋巴系统和心脏系统有压抑作用,可维持体内钾的平衡,有促进安静和爱情及关心他人的感觉。 靛蓝色: 可调和肌肉,能影响视觉、听 觉和嗅觉,可减轻身体对疼痛的敏感作用。该色不适于装饰,但若用于布料,可使人产生安全感。 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 一、视觉 (一)适宜刺激:波长 380 780 纳米的电磁波(光波) (二)视觉器官 角膜前房瞳孔玻璃体视网膜(最外一层是视细胞层)视神经大脑皮层的枕叶后端 视细胞有锥体细胞(明视觉)和杆体细胞(暗视觉)两种。 锥体细

23、胞 明视觉(昼视)器官 短粗,呈圆锥形,主要分布在 网膜中央窝及附近 ,中央窝是对光最敏感的区域。在中等和强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杆体细胞 夜视觉器官 细长,呈杆状,主要分布在 视网膜边缘及附近 。在昏暗的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明暗和轮廓。 9 (三)颜色视觉 1.颜色的特性: 颜色是指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视觉经验。包括广义的颜色:非彩色和彩色;狭义的颜色:彩色 。 颜色具有三个基本特性: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色调:主要决定于光波的波长。 明度:颜色的明暗程度。明度决定于照明的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饱和度:某种颜色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 高度饱和:纯的颜

24、色。 不饱和的颜色:混杂上白色、灰色或 其它色调的颜色。 2.颜色混合: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 ( 1)色光混合:将具有不同波长的光混合在一起。 ( 2)颜料混合:颜料在调色板上的混合。 色光混合 加法过程:各种波长的光相加; 颜料混合 减法过程:某些波长的光被吸收。 3.色觉异常 色觉异常:是对分辨颜色有困难,但是对明度非常敏感,色弱和色盲。 ( 1)色弱 就是对某种颜色感受性的降低。色弱患者在男人中占 6%,是一种常见的色觉缺陷,女性色弱较少。 ( 2)色盲: 全色盲和局部色盲 全色盲:只能看到灰色和白色。 局部色盲:有某些颜色经验, 但经验到的颜色范围比正常人要小得多。 例如: 红 绿色盲

25、看不见红光和绿光,但能看黄蓝。 黄蓝色盲 看不见黄和蓝,却能看红和绿。 色觉异常(单选): 大多由遗传原因造成:外祖父通过母亲传给外孙 ;外祖父是色盲,爸爸是色盲,女孩才会是色盲。 ( P28) 男性比例远大于女性。 二、听觉 (一)听觉的适宜刺激和听觉的感受性 1.听觉刺激 : 声波是听觉的适宜刺激,由物体振动所产生; 16 20000 赫兹的声波是听觉的适宜刺激, 其中 1000 至 4000 赫兹是人耳最敏感的区域。 2.听觉的感受性 ( 1)听觉感受性与年龄 20 岁随年龄增高感受性逐渐增高 60 岁随年龄增高感受性下降:首先是高频的丧失;逐渐增加到低频的丧失;最后到中频( 1000

26、4000 赫兹)的丧失。 ( 2)听觉适应和听觉疲劳 听觉适应:在声音持续作用下听觉感受性降低的现象 听觉疲劳:声音较长时间(如数小时)连续作用,引起听觉感受性的显著降低。 听觉疲劳与听觉适应不同,在声音停止作用后还需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如果这一疲劳经常性地发生,会造成听力减退甚至耳聋。 (二)听觉器官 : 耳朵是人的 听觉器官,由耳廓、外耳道 、 鼓膜、听小骨和 内耳组成 。 1.耳廓 : 主要是收集声啵;外耳道起着共鸣箱的作用 ; 2.鼓膜、 听小骨 : 把外边来的振动通过 卵圆窗 传到内耳; 3.内耳: 前庭器官和耳蜗组成 ,听神经细胞集中地方是内耳的科蒂氏器官 声波 科蒂氏器官 颞上

27、回和颞中回 引起听觉 10 (三)听觉的特性 音调 频率:发声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 响度 振幅:振动物体偏离起始位置的大小,单位是分贝。 音色 波形 三、嗅觉(是最古老的感觉) 1.适宜刺激:能挥发、有气味的气体物质。 2.嗅觉感受器:鼻腔上膜的嗅细胞。 3.嗅觉难以分类: 至今仍用引起嗅觉的物质来标示各种嗅觉。 4.嗅觉产生: 有气味的物质分子刺激鼻腔上膜的嗅细胞,使嗅细胞兴奋产生神经冲动,经嗅束传至大脑中央后回产生嗅觉。 四、味觉 1.适宜刺激:溶于水的、有味道的化学物质。 2.味觉感受器:分布在舌面 、上颚上面 的味蕾。 3.味觉分类 ( 1)基本味觉:甜、苦、酸、咸四种 ,

28、在舌面部位不同 。 ( 2) 平常尝到的各种味道都是四种味道混合 ,并保留原来味道 ,不是新味道。 4.味觉的产生 : 有味道的物质刺激味蕾兴奋舌咽神经产生神经冲动,传至大脑 中央后回产生味觉。 味觉感受性与机体生理有关 .味觉与视觉、嗅觉有关(色香味) 。 五、皮肤感觉 1.皮肤感觉: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各种各样的感觉。 2.皮肤感觉的基本形态:触压觉、振动觉、冷觉、温觉和痛觉 3.皮肤感觉的感受器: 都在皮下,呈点状分布 4.温度觉:( 1)适宜刺激:皮肤表面温度的变化。( 2)生理零度:皮肤表面的温度。 温觉:高于生理零度的温度刺激。 冷觉:低于生理零度的温度刺激。 刺激温度等于生理零度,

29、不产生温度觉。 身体的不同部位,生理零度不同,因而对温度刺激的敏感程度 也不同。同一皮肤表面的生理零度也会发生变化。 皮肤对冷觉和温觉比较容易适应,痛觉则难以适应。 六、平衡觉 (晕车晕船是由于平衡器官过于敏锐造成的) 平衡觉(静觉): 反映人体的姿势和地心引力的关系。 平衡觉的感受器:内耳的前庭器官, 包括耳石和三个半规管 当身体位置与地心引力方向发生变化时,刺激前庭器官产生平衡感觉。 七、运动觉 : 也叫动觉,反应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在心理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动觉感受器:存在于肌肉、肌腱、韧带和关节中。 身体运动时刺激动觉感受器产生神 经冲动,沿脊髓后索、丘脑传导大脑中央后回引起动觉。 八、内脏感觉(机体觉) 内脏感觉:饥渴、饱胀和渴的感觉、窒息的感觉,疲劳的感觉、性及疼痛等感觉。 内脏感觉感受器:分布于内脏器官的壁上。 内脏感觉性质不确定,缺乏准确的定位; 当内脏器官正常工作时,内脏感觉的信号被外感受器的工作掩蔽着,内脏器官向大脑输送的信息比较弱、少,因而不能意识到; 只有在内脏器官发生功能异常或病理改变时,才会引起明显的内脏感觉。 九、痛觉 : 是机体受到伤害时产生的感觉。 皮肤感觉和内脏感觉中都有痛觉,各 种感觉器官中也有痛觉,遍布全身的所有组织中。并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