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85962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摘要】本文首先对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根据我国国有企业对经营者的激励现状,目前主要存在监督约束缺失、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管理力度不足、激励主题缺失和客体不明这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完善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的对策建议,可以加强内外监督的作用,提高约束力;改革选任制度,使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流动顺畅;建立多元化的薪酬机制,实行年薪制、产权激励等措施,同时配以相关福利,解除经营者的后顾之忧,使他们以经营管理企业为终身职业和毕生追求。建立和健全适应市场要求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强化市场在配置经营者这一特殊资源方面

2、的作用,从而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国企经营者队伍,逐步形成广纳群贤、竞争择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从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国企经营者队伍,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环境。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的目的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环境的主要特征。从理论上分析,当企业外部环境不2确定性成为企业经营的主要特征时,企业的战略管理的显著变化之一就从关注企业绩效的环境决定因素转为强调企业的内部资源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现代管理科学普遍认为,要搞好一个企业需要四大资源:人力资源、经

3、济资源、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企业的人力资源将是持久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有效地管理人力资源,特别是对企业的管理人才的开发,对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已经成为关系我国国有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的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作为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海洋中航行的掌舵人,国企经营者的作用日益突出。建立和健全适应市场要求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强化市场在配置经营者这一特殊资源方面的作用,从而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国企经营者队伍,逐步形成广纳群贤、竞争择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从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国企经营者队伍,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环境。 1.1.2 研究的意义 通过对国有企业

4、经营者激励机制的研究,可以认识到国有企业要赢得主动、取得优势、发展壮大,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经营管理者激励机制工作,大力开发管理者资源,这是推动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因此,大力加强和改进经营管理者激励机制工作,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当务之急。近几年来,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者培养、吸引和使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创新选用方式、改进评价办法、拓宽成才渠道、强化激励约束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3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选人用人的方式比较单一,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形成。国有企

5、业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经营管理者激励机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实施市场化选才办法,内部选才实行竞争类人才的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评价标准和手段,客观公正评价人才的基本要素、业绩和贡献,为科学合理使用人才提供客观依据。努力形成与市场接轨的经理人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和完善以经营业绩考核为依据,以岗位绩效工资为基础,短期薪酬分配与中长期薪酬激励有机结合,资本、技术、管理等多种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新型薪酬激励制度。 2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相关理论 2.1 委托代理理论 激励约束机制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委托代理理论。该理论旨在通过契约来解决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因目标函数不一致带来的矛盾利益的冲突,委托人追求

6、利润最大化而代理人追求工资、津贴福利最大化。为了使代理人能按照有利于委托人的利益行动,就希望采取签订契约的办法来解决因为各种因素带来的冲突。如果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完全一致,或者他们的效用函数满足效用一致的假定,就不会有代理问题的出现。但是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现代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是相互分离的,在信息不对称和未来不确定的情况下,作为委托人的所有者和作为代理人的经营者各有自己的目标和偏好,各自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行为必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冲突,也就是委托代理问题。代理人由于掌握了委托人不了解的市场信息和私人信息,使委托人面临逆向选择4和道德风险的威胁,提高了包括监督成本、订约成本和净损失在内

7、的代理成本。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国有企业的初始所有者是全体人民。而全体人民不可能每个人都去组织运营国有企业,由国家来代表全体人民行使所有者的权利和承担所有者的义务。所以,全体人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即人民将国有企业的资产委托给国家。而国家是非人格主体,具有多重的管理目标,不可能直接经营管理国有资产,于是,国家又将国有资产进行了一系列的中间委托。根据实际情况国有资产管理的委托代理制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别授权的国资委作为特设机构,代表政府专门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负责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第二层级是在国资委授权委托下,具体行使所投资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职

8、责的营运主体,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第三层级主要是国有独资、控股和参股的企业,以及以承包、租赁、托管、联营等方式经营国有资本的各类企业,公司再托管给管理者。依法享有企业法人财产所有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2 人力资本理论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第一次系统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他指出:人力资本形态是凝结在人体中的能够使价值迅速增值的知识、体力和价值的总和。人力资本是一种“主动性资产” ,它天然地归个人所有,人力资本产权权利一旦受到伤害,人力资本就会急剧贬值,甚至降低到零。这一特征就决定了人力资本所有者只能激励而不能压榨。另一方面,在现代企业中,经营者的知识、经验、技

9、能日益成为企业发5展壮大的关键因素,经营者人力资本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最重要、最稀缺的资源。因此,其所得的利益就应该与其权力和责任相对称,也就是说,为了尊重人力资本的权利和地位,企业需要建立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这不仅表现在他们的报酬要高于一般职工,更主要地是表现在经营者应参与企业剩余利润的分享。在此背景下,传统的所有者享有公司“剩余索取权” 、经营者享有“经营管理权”的格局开始动摇,人力资本的回报形式逐渐开始从“管理权”向“剩余索取权”转变。因此,对人力资本的运用并提高人力资本使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只有激励,而最优的激励机制就是让人力资本享有企业部分剩余索取权,使对人力资本的激励实现外部效应内部化

10、。 3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3.1 监督约束低效 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分析,经营者作为代理人,不仅需要委托、代理双方所定契约的约束和来自委托人的监督,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要面对来自企业外部市场竞争的压力,如经理市场、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这些外来的压力促使经理用优质、高效的经营管理,最大限度地满足委托人的目标与个人效用。但是,我国市场经济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体制还不规范,对企业与企业经理人的约束严重不足。 在商品市场上,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将受到消费者裁决,消费者对经理行为的度量是一种典型的事后度量,对经理的激励约束也属于高能激励和硬性约束,股东可以从商品市场获取信息来调查公司情况。然而

11、,作为委托人的政府除了代表国家作为投资者以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职能,无力从商品市场获得信息,经常只是通过企业上报的材料了解企业经营6情况。所以,消费者的裁决也很难对代理人进行有效的裁决。目前体制改革极大地提高了经理的短期激励,但如何选择真正有能力的经理的问题仍未解决。 3.2 激励力度不足 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收入和他们的付出与承担的责任及做出的贡献相比,明显偏低。国企经营者不但承担获利的经济责任,更要承担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责任,但是他们得到的仅仅是高于职工平均工资 3-5倍的收入。即使是实行年薪制后,也有一个不得超过职工平均收入的 4-10 倍的封顶。而美国公司经理平均薪金,是一位产业工人平均

12、薪金的十几倍乃至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大部分企业在工资水平方面存在”一高一低”的现象,即一般职位的员工工资收入水平高于劳动力市场价位,而关键、重要职位员工的工资水平普遍低于劳动力市场价位。 3.3 激励主体不明,客体不清 激励主体不明。在实践中,国有企业企业家的激励主体,既有作为政府代表的工委和人事部,又有作为投资人代表的上级主管部门,还有作为企业自身代表的董事会或职代会。这是典型的政资不分、资企不分。也由于众多的上级部门,导致国有企业所有者被模糊,造成“所有者虚位” 。其实只有投资人及其代表才是作为经营职能代表人的企业家的激励主体。 激励客体不清。在国有企业中,

13、作为经营者的企业有究竟包括哪些人,各地做法不一。在实践中,作为经营者的国有企业企业家不是法人7代表一人,而是由投资人代表(董事长) 、经营管理者代表(总经理) 、党务工作者代表(党委书记) 、员工代表(工会主席)组成的一个群体。这实际上还是把经营者与投资人、党务工作者、员工之间的关系没有搞清。其实,企业家激励的对象只能是作为企业法人代表的经营者。 4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对策措施 4.1 健全对管理当局的监督约束机制 4.1.1 发挥企业党组织的监督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党的领 导,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一个重大原则,任何时候都不

14、能动摇” 。把加强党的建设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统一起来抓,正是增强企业活力,创建有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具有制衡性的法人治理结构,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提供了体制上的依托和规范化的程序。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现代企业制度是法治化的企业制度,必须树立严格的法制观念,正确处理企业党组织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关系。企业党组织必须植根于法人治理结构,保障企业的正当利益,促使企业效益最大化,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企业党组织还必须超越法人治理结构,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审视企业的经营管理,保证企业经营的社会主义方向,保证国家利益不受侵害。 4.1.2 充分发挥国企职工群众的监督

15、作用 (1)健全完善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职工代表董事、职工代表8监事必须是经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是职工群众真正的代言人,其个人必须具有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同时在涉及职工切生利益的重大问题的决策、监督时,必须按照职代会的决议进行,是组织行为而不是个人行为;建立职工代表董事、监事向职代会述职和报告工作的制度,建立重大问题及时向职代会通报制度,使职工代表、代表董事、监事始终在职工的监督之下,促其履行好勤勉和诚信义务。就目前来说,我国职工代表董事、职工代表监事的作用发挥并不理想,特别是在发现经营者个人存在某些问题时,往往不敢提出质疑,其原因就是担心受到打击报复,所以建立职工代表董事、监事个人权益

16、保障机制十分重要。 (2)进一步加强职代会制度建设。企业重大经营决策,凡不涉及商业秘密的,应在职代会前广泛征求职工意见,未经职工意见和未经职代会审议同意的决不能实施。企业领导人员考核要与职代会民主评议结合起来,把职代会评议结果作为考核领导人员和领导班子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对企业领导人员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企业经营者任命、聘任要与职代会民主推荐相结合,尤其对于国企经营者在企业内部产生的,要坚持民主推荐程序,充分听取职工意见。 4.2 多元化的薪酬激励机制 4.2.1 实行年薪制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里,为了体现“企业家才能”这个特殊资源的价值并促进产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企业总是通过多种途径来实

17、现企业家对剩余的分配,其中年薪制就是最基本的一种报酬形式。所以,大力推行和完善国有企业主要经营者的年薪制,是当前对经营者物质激励9的首选方式。为了激励经营者,目前国家已制定了年薪制试行办法。将年薪分为基本年薪、效益年薪和奖励三个部分。由于国有企业情况千差万别,十分复杂,不应该也不可能设计统一的企业经营管理者报酬制度方案,要允许各地政府积极实践和探索。例如,承担政策目标的大型、特大型国有企业,可采用“基薪+津贴+高养老金计划”的准公务员型报酬方案;对于亏损国有企业,为了扭亏为盈可采取投标式的办法,实现经营目标后可得到事先约定好的较高的固定数量的年薪报酬;对于追求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非股份制企业,

18、一时无法引入股权激励项目,可采用“基薪十津贴+风险收入(效益收入+奖金)+养老金计划”的多元年薪报酬方案;对于股份制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要鼓励采用“基薪+津贴+含股权、股票期权等形式的风险收入+养老金计划”持股多元化的激励性的年薪报酬方案,这是一种适应规范化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经营者报酬方案。 4.2.2 健全以产权为目标的远期激励机制 所谓产权激励,就是要让主要经营者持有企业一定数量的股权,占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谁占有剩余,谁就承担风险,通过产权在经理人员身上实现了“权责利”的统一。使他们既是企业经营者,又是企业部分产权的所有者,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内在动力。因此,这种激励是深层次

19、激励。 与产权激励相配合的要建立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股票期权”制度。所谓股票期权是公司赋予经营者的一种在规定的年限内,以某个固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企业股票的权力。经营者可在规定年限的任何时间内,按事先约定的那个固定价格买进企业股票,并在他们认为合理的价位上10抛出。股票期权的最大作用是与企业股票增值挂钩的一种激励,具有长期性,使经营者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促使经营者的行为长期化。它既能有效地吸引和留住经营者人才,也不会增加企业的负担。国家应尽快研究和着手制订“股票期权计划”的具体运作规定并组织试点,同时完善相应的法规制度,让“股票期权”制度为企业改革和企业家队伍建设发挥其应

20、有作用。 4.2.3 建立保障制度,解决经营者后顾之忧 国外的经营者一般都有在退休以后可以享受的额外补贴,以消除企业经营者退休养老的后顾之忧。我国目前国有企业主要经营者退休后政策大多与普通职工没有什么区别。由于退休后保险金按社会平均工资确定,与企业经营效益没有任何联系,这种制度不仅不能激励经营者搞好企业的积极性,而且还给企业经营者造成了心理上的不平衡和精神上的压力,使他们对自己退休后的生活心存余悸。国有企业经营者关心自己的工作收入,但他们更关心自己失去工作能力退休后的生活保障。因此,在实行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的同时,要抓紧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补充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为企业经营者提供较高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此外,对经营者还要提供各种福利及特殊津贴。一般是给予有特殊贡献的企业经营者增加退休金、各种保险金、提供交通工具和俱乐部会籍等特殊津贴的现金价值,以表彰其对企业发展所做的杰出贡献,为经营者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解除企业经营者养老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老有所依,促进经营者以经营管理企业为终身职业和毕生追求,一心一意为搞好企业而献身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制度。目前,国家出台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