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变电站接地网专题培训.ppt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587000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高压变电站接地网专题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特高压变电站接地网专题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特高压变电站接地网专题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特高压变电站接地网专题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特高压变电站接地网专题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交流特高压皖南、淮南变交流特高压皖南、淮南变电站接地网培训电站接地网培训二一二年十二月 一、接地的定义和作用定义:在电力系统中,将设备和用电装置的中性点、外壳或支架与接地装置用导体作良好的电气连接叫做接地。接地电阻实质上是电流经地面某点流向地下某确定点之间用欧姆定律计算出来的一个物理值,定义为接地极与电位为零的远方接地极之间的欧姆定律电阻。分类:常用的有重复接地、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等。( 1)接地的定义在 电气控制 系统中,具有多种形式的 “地 ”,归纳起来我觉得主要有如下几种:(1)信号地:是输入端信号元件一传感器的地 ;(2)交流地:交流供电电源的 N线,通

2、常它是产生噪声的主要地方 ;(3)屏蔽地:一般为防止静电、磁场感应而设置的外壳或金属丝网,通过专门的铜导线将其与地壳连接 ;(4)保护地:将机器设备外壳或设各内独立器件的外壳接地,用以保护人身安全和防护设各漏电 。接地装置由接地体和接地线组成。家用电器设备由于绝缘性能不好或使用环境潮湿,会导致其外壳带有一定静电,严重时会发生触电事故。为了避免出现的事故可在电器的金属外壳上面连接一根电线,将电线的另一端接入大地,一旦电器发生漏电时接地线会把静电带入到大地释放掉 ;在电力系统中接地线是为了在已停电的设备和线路上意外地出现电压时保证工作人员的重要工具。按部颁规定,接地线必须是 2.5mm2以上裸铜软

3、线制成。电器中,接地线就是接在电气设备外壳等部位及时的将因各种原因产生的不安全的电荷或者漏电电流导出的线路。20101228 220kV设备接地工艺 01.JPG20101228 220kV设备再接地工艺 04.JPG20101229避雷针接地工艺 01.JPG接地体 则是 一根或一组与大地土壤密切接触并提供与大地之间电气连接的导体。R0011703.JPG R0011781.JPG( 2)接地的意义为防止触电或保护设备的安全 , 把电力电讯等设备的金属底盘或外壳接上地线 , 利用大地作电流回路接地线。接地的功用除了将一些无用的电流或是噪声干扰导入大地外,最大功用为保护使用者不被电击,以 UP

4、S 而言,有些 UPS 会将零线与地线间的电压标示出来,确保产品不会造成对人体的电击伤害。( 3)接地的注意事项)接地的注意事项( 1) 各类控制器组成的控制系统常采用一点接地,接地导线截面积不小于 2mm,接地电阻不大于 100,接地线最好是专用地线,若达不到这种要求,也可采用公共接地方式,禁止采用与其他设各串联接地的方式。( 2) 交流电源在传输时,在相当一段间隔的电源导线上,会有几毫伏、甚至几伏的电压,而低电平信号传输要求沿路电平为零。为防止交流电对低电平信号的干扰,在直流信号的导线上要加隔离屏蔽 ;不允许信号源与交流电共用一根地线 ;各个接地点可以通过接地铜片连接到一起。( 3) 屏蔽

5、地、保护地不能与电源地、信号地及其它地扭在一起,只能各自独止的接到接地铜片上。为减少信号的电容耦合噪声,可采用多种屏蔽措施。对于电场屏蔽的分布电容问题,通过将屏蔽地接入大地即可解决。而对于纯防磁的部位,例如强磁铁、变压器、大电机的磁场耦合,可采用高导磁材料作为外罩,将外罩接入大地来进行屏蔽。皖南站、淮南站电流一点接地:针对电流回路的合电流和一点接地问题的讨论,暂定结论是 1000kV电压等级部分依据中线工程的设计,线路保护在保护装置屏内部进行电流的合,并进行合电流的一点接地;母线和主变电流在端子箱接地进行一点接地。 500kV电压等级部分遵循华东网调和运行单位的要求,线路电流在端子箱内进行合电流并就地接地,而母线和主变部分的电流在保护屏后方进行一点接地。(如后续组织国网专家专题会议,接地方式再进一步确定最终方案)皖南站、淮南站电压一点接地:对于全站电压互感器的接地,不采用华北电力设计院分串分电压等级接地的模式,也不采用中南电力设计院的在端子箱处接地的方法,采用统一的全站一点接地,接地点选择在室内屏柜,并在设计图纸中进行标注说明。二、接地网的测量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